绿林网

《中国的近代性》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的近代性》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的近代性》是一本由王人博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8.00,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的近代性》读后感(一):随便写写

之所以会读这本书,是因为问了宪法老师一个问题,大致是为何孙中山立了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却无法防止袁世凯篡位,老师就推荐了这本书。现在终于读完了,此书虽然几乎未具体谈及我的那个问题,可是我已经大概知道答案了:你怎么能让不懂英文的人去读英文诗?

还有一点感想,一位学长曾与我说,法学中最深奥的,不仅是法理学,还要算上法制史。现在看来,果然是这样的,儒家思想还需要去了解了解。

最后,我以为这本书强调了秩序的重要性,以及描绘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不独立不单纯之状。

《中国的近代性》读后感(二):一些启发

一本近代史思潮汇总+分析(包括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陈独秀胡适等人),整体(还好)没有太耸动的观点,评价和引证都很全面,看得挺舒服的,适合我这种读史没耐心又缺乏理解能力的人XD 从书中读出了一些态度:1.近代进程总要强调进步性,但单从进步性去考察一些思潮和革命是有违辩证也脱离实情的,任何新思想都从传统中生长出来,也意味着对传统的扬弃,所以如果情势允许,反传统切不可以根除传统的口号和姿势进行,事实上多种进步思潮都在这个层面上被绊住导致反复和自相矛盾。2.那个时代我国始终挣扎于备受侵略的焦灼之中,对他国(包括英国法国日本美国)政治制度的惊羡,而导致了一些制度和思想上的生搬硬套,我们今天还在受到持续影响,我认为社会学中的民族自卑感有大部分来源于我国近代化的被迫与仓促,误认为但凡有些进步是借了别国的经验。3.书中有一处解析我觉得要注意,说我们在诞生宣传新思潮的时候是很愿意用舶来词的,像什么民主自由平等,然而这些概念要达到众人心里还须经过误解和出于政治目的的刻意另解,于是原来的意思已经又回到它们来的地方了,这也是为传统意识形态捆绑的又一表现。

《中国的近代性》读后感(三):近代的中国,远方的世界

一个人,要想看清楚自己,是很难的,所借用的最便利的工具,无非也就是镜子。人们以为,从镜子中看到的,往往就是真实的自己。其实镜子所照出来的,也有幻像,所以也并不见得真切。

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更是这样。特别是置身于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广大而庞杂,历史中满布着繁复的细节,如果要清楚地勾勒其中的山川丘壑,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也因此,中国人要想把自己想清楚,看明白,并不容易。

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是东方的一面镜子。

最开始,东方是作为西方的一面镜子的角色出现的。在工商业催逼的热情鼓动下,近代的西方有意无意间闯进了东方这片丛林。从东方这面镜子中,西方人看到了自身的文明和优越。同样是从东方这面镜子里,东方人看着自己的黄面孔,粗鄙且丑陋,贫穷而落后,因而面生羞愧。

这是近代以来远方的世界投映在近处的中国身上一束强烈的光照,通过这束光,中国人睁开了眼,却也感受到了强光刺眼之痛。

中国的近代性这个话题,和远方的世界,远方的人们有关。这是在西方强烈的光源探照下的一个强烈的不自然的反应。不管我们承认与否,没有西方的介入,或许就没有中国的近代。然而,这并不等于说,西方的介入造就了东方的近代中国。

中国的近代性和西方的历史纠葛正是本书魅力之所在。

本书正是从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中西相遇开始,为我们展开了一段发现之旅。愿你能在本书中,跟随作者的脚步,探寻出一条有关中国近代宪政历史的不同寻常的发展轨迹。

愿这一略显沉重的旅途,充满惊喜,充满发现。

《中国的近代性》读后感(四):既是历史也是当下

刚开始的部分略微普通的近代史叙述,但是越往后越见功力,引用虽多,但是作者本身也相当有见地,很多观点无论是历史看来还是当下都非常有意义:

1. 宪政并不是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必然条件;相反,经济发展才是宪政民主的基础

近代以来学人一贯认为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就能国家富强,这本身就是舍本逐末。西方国家并不是因为施行了民主制度才得以经济发展科技起飞的。即使放在现代,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也没有必然的关系:直接/间接民主、开明/绝对专制、独裁都可以完成经济发展国家富强,这之后才是民主和宪政。

2. 正是因为近代中国的各种运动的本质目的都是为了求富强,于是造成了急功近利

“要么不学,要学就学最好的”

舍弃了教育、基础设施、民用制造业等等“见效”慢但实际上却非常重要的东西,一味追求政治制度的改造、文化的嫁接/改造、思想的引进和传播。更为重要的是,政治军事强人笃信枪杆子,宪法道德都束缚不了他们;学人急于求成,不去理解和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本因: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脉络,“中国只需要对救己之病非常有用的部分,那些‘无用’的东西是不值得深究的。”

3. 东西方关于特定概念的理解差异

自由:从近代一直到可以预见未来,中国人也许永远也理解不了自由的真正含义。古代文人向内心去寻求自由,是受迫于传统制度和文化;近代人追寻自由是认为此道是强国的必由之路。实际上,我理解自由的本质是限制,通过限制自身不去做什么,通过约定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不去做什么,让出一部分权利,在法治的前提下自由。

民:个体-群体。学人实际上并不尊重个人,而是把个人抽象地用群体来替代,例如“民”“人民”“民主就是人民当家做主”。中国从来就不尊重个人意志,小到逼婚逼生,大到平均主义。

平等:中国的平等总会被当作平均主义。人和人永远不可能平等:天赋不平等,出身不平等,环境不平等……但是法治是平等的前提,机会平等才是平等的核心。

最后说一句,这本书值得细读,虽然我并没有(摊手)。

《中国的近代性》读后感(五):大变革中的思想者

王人博老师中国宪政史上课留念

过去的两百年,见证了古老中国痛苦地变革。

两百年前的中国,已然陷入了迟暮。不仅仅是表层可观察到的落后与病症,更是深入整个文明内里的颓靡与沉疴。这个民族本身已然垂垂老矣,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均已似要为历史所遗弃。然而民族国家与一己之躯的分别正在于此,它至少可以摆脱自然的限制,源源不断地新生血液。正是这些血液,不断地探求重生之路。伴随着由表及里,一次次的尝试与一次次的失败,在绝望与希望的明灭交替中,这个民族在无比艰难中,一点点的革除、再造。

因应外来冲击而引发的内在重塑,是整个近代中国的主题。

对一种文明的态度,常仰赖于背后的强弱实力,与自身的现实考量。对于西方的新世界,中国人并非前所未见,却只是在自己文明的延续中置若罔闻。“天朝上国”只是一个结果,其内在深层的原因是,对于中国这样绵续数千年、泽被四周的文明而言,一个远在天边的迥异的文明,能否使其放弃因循传统的力量,更遑论所谓威胁了。对于这样一个社会,王朝兴衰治乱、百姓生老病死,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传统已给出了所有答案,加之几千年来面对四夷养成的文化自信,又如何会对“外洋獉狉之俗”有所流连?

而这些,最终全部由战争所带来的创痛打破。一次次的失败,让中国人意识到了西方的可堪效法之处。而随着外敌深入、内患丛生,救亡图存,便成为了迫在眉睫的第一要务。民族的生死存亡,压迫着每一个思想者的神经。因而,他们很难从容游赏于西方文明的思想世界,把握其真正意涵。毋宁说,他们正是迫于这种情势才去西方那里寻找答案,这是那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形成了一个历史的宿命。若非深重的危机不足以使国人觉醒,而深重的危机之下,又无法摆脱这份急切与焦灼。但无论如何,这都注定了近代中国采西方思想的品性。

在这种焦灼之下,任何所师法的对象都难以摆脱这样的目的——用来拯救民族危亡,用来使国家富强,无论是自由、平等、民主、民权,甚或是宪制本身,均只是复兴国家的手段。这不能全算作他们偏狭,因为他们求诸西学便是为了这个目的,便把西方文明中的果实截取成一个一个的药方,自由是为了奋起民力,民权是为了对抗专制,而宪制,更是成为深孚众望的治国良方,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对一国国势不满,最容易想到的便是从政治上着眼。加之西人的坚船利炮下总是负载着一个这样的体制,便很难不令人想到这便是他们的强国之基。

然而,单凭此便建立宪制与富强之间的因果未免有些武断。西方文明在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中自立自发地演变而来,产生了宪制文化,也造就了先进与发达,二者均为文明发展之结果。然而论及二者间关系,自然互有影响,甚至互相成就,但据此而说是宪制造成了国家强盛,却是在强加因果,至少宪制的本身目的并不为此。

在这种倾向下,中国所师学的宪制便不纯然是原初的西方思想,而是经由思想者二次重构后的内容。这种重构,基于西方思想本身,基于中国时局形势,也基于思想者的观念取向。在最后这一方面,思想者便很难摆脱传统对其的影响,无论是因对其的体认而切近,抑或因诅咒而背离。在这个意义上,虽则是在学习西方,但在整个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中国人自己的选择。

传统的作用始终存在,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学习过程本就是将西方异质元素移植入传统。在西方,宪制连同其整个的文化均由一粒文明的种子孕育而来,自然协合无碍。然而若要截取西方文明的枝芽嫁接到东方古国的茎干上,那么所截取的,注定只是片段而已,即便存在偏狭、全面之分,也不过是相对而言。因为我们,毕竟不是他们。

如此,我们所师学的宪制不过是自我调适后的只言片语。思想的革新又难以立竿见影,因而到最后,真正改变的往往只是政治中的语词和名义。而真实的政治生态与社会环境,却未见改善。因为从他们心头的真理到具体现实,从一个表面的宪制框架到真正完善的宪制,其间不可以道里计。天下事,哪有那么简单?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太过偏爱那些价值了。自由、民主、宪制,是在他们理想国度中所心向往之的东西。然而,却未必是时下中国的急救良药。毕竟,并不是这些价值本身是好的就能给国家带来富强,它们本身没有这样的作用,相反,要实现它们恰恰需要一些资本,而这才正是时下中国急迫的渴望。于是,到后来,当这些价值与富强之路相背时,他们或者修改概念涵义,或者径行抛弃。

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也许是个体面对历史洪流的无力。他们均各依平生所学提出一套治国良方,可再周延完备的理论体系,也注定是现实世界的一个剪影,是片面的真实。现实的世界,总是复杂得多。现实的政治,自有一套权力活动的规则,绝非思想家的良善理论所能一言易之。或者说,那些权力,才是真正左右的东西。他们竭尽全力 ,穷其一生,上下求索,然而造化又难为人所设计,因缘和合之下,美好的追求反而演化为更多的苦难。若非绝望,便只好因应时局的变幻而反复涂抹自己的理论。而当他们有幸登上历史舞台,却发现现世多掣肘,人力有穷尽。到最后,困在时间的一隅,终究是了无生路。

人力太过无力,人心又太过多心。

历史像是一条汹涌的河流,没有人能够知悉其内在的涌动。而那些思想者,也永远地留在了那个时代。

站在今天回望过去,我们无疑是幸福的。中国历经百转千回,终于来到了今天。然而,前人们所探寻的问题,依然有赖于我们回答。

从个体的视角看,整个生活世界是一个变动十分缓慢,近似于静止的图卷。观察过去,便也注定是站在外部,以主客二分的视角审视。然而一旦从生活中抽离,我们便成为宏大历史变迁中的一部分。是的,我们,依旧处在这个历史进程之中。

而正是那些思想者,以渺茫之微光,照亮了我们民族的黑夜。

2016.11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