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张謇传:近代中国实业第一人读后感1000字

张謇传:近代中国实业第一人读后感1000字

《张謇传:近代中国实业第一人》是一本由325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张謇传:近代中国实业第一人》读后感(一):晚清状元在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道路上,创下多个“中国第一”

几千年来,儒家思想在中国影响深远,读书人心怀天下事,希望自己能“学而优则仕”,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光耀门楣,告慰祖宗。此谓大丈夫之举也。 虽然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如愿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他们既能居穷而独善其身,又能为富则兼济天下。 张謇,晚清头名状元,中国近代实业第一人,他希望通过实业挽救民族于危亡,振兴国家于水火。他融资办企业,开工厂,创办了专业学校,包括工农商业医等多个专业领域,一生创办20多所学校,370多所学校,创下23个“中国第一”。他用自己的财、智和毕生精力致力于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强盛。

《张謇传:近代中国实业第一人》读后感(二):爱国企业家的典范,造福一方的先贤和楷模——张謇

说起南通标志性的传统优势产业,非家纺莫属,就如一张城市名片一样。 除了家纺第一,人们总会在脑海里浮现出许多的第一: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所民间博物苑、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第一所戏剧学院和第一所气象站等等,可见南通是一片人文底蕴深厚的土地。南通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千年文明孕育着聪明而又勤劳的南通人民,张謇,就是不得不提的著名的人物之一。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江苏五才子”之一。 他不仅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还是主张 “实业救国”“父教育,母实业”仅践行者。 光绪二十年,张謇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光绪二十一年,奉张之洞之命创办大生纱厂。光绪二十八年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光绪三十一年创建了南通博物苑。他在南通兴办了一系列文化教育事业,开创了唐闸镇工业区,使南通成为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地之一,城市建设按照一城三镇的格局,成为长江下游的重要商埠和苏北的经济、文化中心。 甲午战争后,张謇方弃了他的仕途之路,开始了“实业救国”的新主张,他从筹办南通大生纱厂开始,陆续兴办了数十个企业,堪称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名符其实的实业家。 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创下23个“中国第一”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他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胡适先生给了张謇极高的评价,说张謇在近代中国史上的贡献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造福于一方,影响了全国。 这本《张謇传》以时间为线索,站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记录了张謇跌宕起伏的一生,他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全书也做了详细的记录。展示了张謇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事业历程,并从实业、教育着手,分析了他一系列思想、理念、做法的来龙去脉,阐述了张謇的成功与失败对当下的启示。 张謇一生的传奇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无论你是个学者、还是个企业家,无论你是人民的父母官还是仅仅想提升自我、成就自我的人,都应该读一读《张謇传》。

《张謇传:近代中国实业第一人》读后感(三):值得了解的近代中国实业家第一人:张謇

第一次听说张謇,是在历史教科书上,那只是寥寥数语,不足以了解这位伟大的爱国企业家,直到读了千江月著的这本《张謇传》。 他不仅仅是晚清的状元,又以状元的身份弃官从商,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为改变民族的前途,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谱写了他与众不同的人生传奇。 他以他的方式为民请命。 1853年7月1日,张謇在父母的期盼中降生。 他爹高兴地拿出《辞源》反复寻找,终于给儿子起了名字叫謇。 这个名字承载着父亲对他的期盼,也就是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而张謇没有辜负他父亲的期盼,他的个性十分正直。

张謇小时候非常聪明,4岁能读懂《千字文》,张謇的父亲发现了他的聪明,5岁的时候决定给他找好老师,10岁的时候在课堂上已远超授课老师。 当神童遇上业余老师,张爸爸决定给儿子换个老师。 张家并不是当地最大的富户,张爸爸没有巨资让孩子去读贵族学校,但是他还是用教育投资的眼光来看待张謇的教育大事。 后来,张爸爸终于找到了一位他满意的老师,这位老师发现之前的老师给张謇教的知识错误百出,他不得已再重新另起炉灶,纠正错误。 这位老师教着教着发现张謇简直是奇才。 张謇求学的路上,求学环境挺磨人的,不过这些都不足以阻挡我们的主人公,张謇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学业有长进。 张謇15岁的时候,准备他人生中的首次科举考试。

也许大人物的成长必定会历经磨难,这位呼声很高的神童,考得并不如意,他也曾被嘲笑,这嘲笑不仅有同龄人,更有给他授业的老师。 张謇竟然被授业老师骂蠢笨无比:“如果有1000个人应试,取999名,不取的那一名,一定是你,你还有什么希望?” 一般人遭到如此对待,恐怕早已心灰意冷。 而我们的主人公张謇,被骂哭了,但是他也在骂自己,他认为这一切归根结底是因为自己学业不精。 从这一天起,张謇变了,开始像个疯子一样,奋发图强。 蚊子咬,眼皮打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谈恋爱,这些同龄人的困扰和爱好,通通与他无缘。 他把废寝忘食这四个字发挥到淋漓尽致。 读到这里,我有一点点羞愧, 为自己时常冒出的懒惰而羞愧。 张謇这面镜子,送给你我他。

《张謇传:近代中国实业第一人》读后感(四):近代实业第一人的三重身份

一开始拟定标题的时候,打算是写《近代实业第一人的三次危机》。后来整理资料时候发现,张謇一生中的多次危机,无不和那个动荡的年代(清末民初)的属性相关,各次危机的应对也有很强的时代特质。对于已经生活在和平稳定时代的我们来说借鉴意义不大(当然也可能是我手头的资料不够详尽)。比如说报考时遇到户籍限制,创办实业却没有生长土壤,实业初建却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作支持等。

张謇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的一生”。如果用游戏模板介绍,就是:打过的副本特别多,去过的地方特别多,完成的任务特别多,获得的称号特别多,知道他的人特别多……

打过的副本:1881年朝鲜内乱(清廷派军前往),1887年黄河水灾,辛亥革命,百日维新,义和团动乱,请愿清廷立宪,中华民国成立,南北政府对峙,第一次世界大战

完成的任务:孙云锦(市长)幕僚,吴长庆团练武装(省武装部)幕僚,科举考试,家乡推行桑蚕事业,建立大生纱厂,办《强学报》,创办第一家民办盲哑学校,创建海垦牧公司,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协助创办复旦学院(复旦大学),考察日本教育业和制造业,推进清廷立宪,组建共和党,筹办淮海银行,出任交通银行

获得的称号:1894年状元,通州实业公司总经理,复旦学院创始人之一、院董,大清商部头等顾问官,江苏两淮盐运史,国会议员,盐政总理,谘议局议长,民国(南京政府)实业总长+筹款部长,民国(北京政府)工商部总长+农林部总长+水利局总裁

……

如今,张謇被人们称颂的三个身份分别是: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爱国者)。

张謇作为爱国者的身份无需赘述——实业救国、调和南北对峙、助力民国成立。

作为实业家的身份也已在史书上大书特书:近代实业第一人(规模最大、发家最早、变革最早、影响最大)。

我想把焦点放在“教育家”这一块。

一个人怎样才能算是“教育家”,桃李满天下、学富五车、著书立传……?

说到教育,首先想到的是一则“新闻”(聚会时听到的):近一两年我的家乡小县城又有人考上了清华大学。对于这位考生,乡里奖励了5000块钱(学校、区、市奖励另算)。

虽说我们小县城、小乡村每年都会有稳定的人数输出到全国前十的高校,但是考到头部两所学校的依然是少数——听父辈说上一个考到清华的已是十年前。无论是十年前还是十年后清北依然是我国教育的头部,精英中的精英都不足以描述他们的杰出,所以他们一般会被冠以“状元”称号。

我记得我高考的时候,如果学生考到本科(或以上),老师会获得200的奖励(重本、前十再依次往上加)。虽然说考得好就奖钱看起来有点俗气,但这种行为似乎是公众默认和认可的。毕竟考到状元这种能力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有。也算是一种正向勉励。

5000块不是小数——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像“过气首富”比尔盖茨这种每秒2000美金收入的还是少数。即便是身处广州的我自己,5000块也差不多是半个月工资。

但是在讨论到奖金这方面,长辈们还是颇有微词——“如果奖励的是五万、五十万,可能每年都会有清华的学生。”——数额的多少,其实可以反映出本地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作为全国制造业中心之一的珠三角,历年来的发展重心都在制造与商贸。这种发展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随着产业升级,企业转型,原有的粗放式、人口密集型的生产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大环境。高端制造、精密制造、自动化制造将成为未来几十年的一个大方向,而支持这种发展的正是各式各样的人才。

人才哪里来?

这个问题张謇老先生也问过。

1898年大生纱厂建成。虽然其筹备过程非常痛苦,但最终还是实现了盈利。然而在工厂发展的过程中,他发现各种专业人才十分紧缺——整个大清也没有几个人懂技术。

“张謇掂量着,这样的现状绝不是他一个人面临的问题,这是有事业心的人在大清创办企业中都会碰到的难题。”

于是在多方协作之下,张謇在1902年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

因为重视专业性(聘请各行业翘楚、外国专家当教员),重视实业(一大半课程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重视实践(课堂上有很多实操的机会),这所学校很快便为他的事业带来助力——旗下的公司得以快速扩张,甚至带动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人才都在自己手上,发展能慢吗)

依此做法,张謇又先后建立船舶学校、铁路学校,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如果看回现在,张謇的做法就是多办大学,多办职业技术学校。但这能否就完全解决人才的问题呢?有难度。因为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很快,所以在人的思维中就会有一种惯性:先看眼前利。大学、大专教育一毕业就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所以得到重视,但是更为基层、更为长远的小学、中学却没有足够的配套。

“办学是为了普及国民教育”

“立学校必须从小学开始”

重视教育的后备梯队是一种着眼长远利益的行为。没有好的小学生源,就没有好的中学生源,没有好的中学生源,就没有好的大学生源,没有好的大学生源社会所需的人才就会不足。过去的发展很多时候放眼在头部教育和高校教育,而组成他们的基石——中小学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回顾张謇的生平,技术类学校大概有十来间,乡村小学、中学却有400+。依此,“教育家”的名号当之无愧。

说回我所在的小县城,经济方面确实做得不错(全国前列),但普通高校(非985/211)、职校数量还不够两位数——虽然不至于说惨淡,但绝对是与经济情况、产业情况不匹配。

或许有人会说,靠着广州和深圳两个大佬,还怕没有人才?——拜托,两个大佬都还盼着多点人过去它那儿呢。

所以人才培养除了要有专业性、要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其基础素质的培养也不能懈怠。

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已经让绝大多数人摆脱“文盲”,但基础教育、国民素质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