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意大利的黄昏读后感1000字

意大利的黄昏读后感1000字

《意大利的黄昏》是一本由[英] D.H.劳伦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18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意大利的黄昏》读后感(一):英伦异类之意国怡然记

说起D.H.劳伦斯,国内读者大多只注重他的小说,对于他笔下的诗歌和各类散文作品,如随笔、评论、游记等等,虽有翻译,但少有重视。其实这部分作品在其全集中所占篇幅不小。

带伦斯的思想与当日英国主流风气相逆,妻子亦本是有夫之妇,为人侧目,所以干脆自我改逐,常年旅居国外,意大利是其常居之地。这本《意大利的黄昏》所收文章非一时所作,从中大约看得出一些岁月的迁延。

记得凯里教授的《阅读的至乐:20世纪最令人快乐的书》中曾列入本书,而凯里一向只看重阅读之乐,不以作品名气为意,这也算是本书值得期待的理由之一吧。

《意大利的黄昏》读后感(二):心灵的梦游

在文学史上,D.H.劳伦斯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作家,他的文字大胆而充盈欲望,在当时的保守时代,自然成为了一己异类。而在其早期的游记作品《意大利的黄昏》中,却很少看到那个“出位”劳伦斯的影子。在这里,他是纯情的,与意大利初逢,与姑娘擦出火花,客居他乡,面对田园与城市,一个年轻人思绪万千。

整本《意大利的黄昏》,可以概括为劳伦斯的一场颇具浪漫情怀的心灵梦游征程,在黄昏游荡,神秘而迷人。在这里,他努力追寻“人生的至乐”以及“超尘的真知”:“以白昼为喜,以黑夜为喜,也以成就为喜”,“调和明暗,融汇日夜,将性灵与感知揉在一起”。

劳伦斯在命名时选取了“黄昏”这一时间段,这是一天中最为暧昧的时光,夕阳西斜,也许是MAGIC HOUR,也许只是昏暗下去。他以为,这样的情境最适合用以形容意大利的风情。劳伦斯把意大利人叫做“阴翳之子”,在他看来:“意大利人的灵魂是属于黑暗和夜的。”正是这种有别于“大太阳下无新鲜事”的神秘感,点亮了旅人的灵魂。

此外,意大利的神秘与魅力对于当年的劳伦斯而言,亦离不开教堂与宗教。在黄昏的维谷,听着教堂的钟声,劳伦斯对于生死亦有了新的理解与升华。在他的《山间的十字架》一篇中,更是充满了教堂、十字架的意象,从中可以读到一种虔诚的氛围。在意大利,他看到了“死的宗教”,为神圣气氛所感染,亦目睹了死亡的狰狞与轮回,在山谷亲目“祭奠肉身之死的纪念物”。

当然,这段旅程的另一重头戏是劳伦斯在意大利所遭逢的爱情,爱在落日黄昏时,为了这股心中的欲望,之前的圣洁之心、克制之姿完全被抛诸脑后。爱情的熊熊烈火让这位青年成为了一位叛逆而任性的爱人,显现出了我们更为熟知的“劳伦斯”的一面。那些流动的情绪让他和之前判若两人,变得激情四射。

可贵的是,到了旅程的终点,劳伦斯同时跳脱了宗教的桎梏和爱情的盲目,而将这段心灵梦游定位到了更高的哲学之思层面。他看到了生活的美好,亦看到了美好随时崩坏的可能性。人类的身体与心灵正在在机械化的世界蚕食,将渐渐失去了属于意大利黄昏的美妙时光。

《意大利的黄昏》读后感(三):意大利黄昏下的哲思

作为20世纪最具有争议性的作家之一,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作品因为过多地描写色情而受到过猛烈的批评。但在《意大利的黄昏》这部游记作品中,我所见到的却是一个具有强烈宗教情怀又热爱自然的大男孩在抒发着他对生命、对世界万有的感触。

作为一本游记,《意大利的黄昏》稍显有些零碎些,因为劳伦斯在他所见到的生活细节方面投入了较多的笔墨。但再读之后,便觉得他对这段旅行生活进行如此详细的记述,实则是因为他对乡村生活投入了情感,同时又渴望突破这现实人生,突破有限而使生命进入无限的圆融状态。

在意大利的黄昏中,劳伦斯并没有只是将目光停留在生活细节和自然美景上。他通过观察,让自己的思绪无限发散,从山间林立的十字架而想到生死之无常、死亡之崇高;从眼神空灵澄澈的纺织老妇身上又想到永恒与无限。在寻常的事物、在常见的生活细节,在劳伦斯看来,都像是为了传达宗教意象、表达人生哲理而存在。

从通常角度来说,旅行时的记录应该是以记述旅行路途中的风光景色、风土人情等为主。但在劳伦斯的游记里,这些并不是主要内容。《意大利的黄昏》一书中贯穿始终的,既有他从宗教哲学角度进行的思考,也有他对生命表现出的关怀。而正是这两者,成全了这本书的深度,也正是这两者,把一本游记散文支撑出了形而上的高度。如果缺少了这种哲思和情怀,那么意大利的黄昏只不过是略有些风情的旅行佳地而已。如果没有对工业化社会的反思、对永恒与无限的追求,那么劳伦斯笔下的意大利的黄昏,与费伦茨·马特笔下的托斯卡纳、彼得・梅尔笔下的普罗旺斯又有何区别呢?

当然,劳伦斯在意大利的那些日子里,也并不总是蹙着眉头陷入对永恒与无限的思考中,他也尽情地享受着颇具意大利风情的种种乐趣。然而,即便是在享受乐趣时,劳伦斯依然没有停止观察、停止思考。似乎他此次意大利之行的任务就是对人性进行思考、对生死进行审视。

确实,劳伦斯的行旅脚步无法在意大利的土地上一直继续延伸下去,但他在意大利的黄昏下思考的姿态却通过他的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他是个漂泊的异乡人,却在漂泊的年月里为人类心灵自由而战。他的文风是深邃的,但又是充满生命张力的,也是充满了哲思和温情的。劳伦斯的文字,折射出生命的光芒,即便是细碎地记述生活细节,也能激发出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大利的黄昏》读后感(四):意大利的那些人、那些景

劳伦斯作为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总是从对两性关系的考察出发,揭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人的对立和冲突,深刻展现现代人悲剧性的生存状况,表达对充满自然精神理想社会的追求。而这不仅表现在他的代表作品《虹》、《恋爱中的女人》中,在这本意大利游记《意大利的黄昏》中也有其思想的影子。

《意大利的黄昏》是劳伦斯的第一部域外游记,总共分为三个部分:山间的十字架、加尔达湖和漂泊的异乡人。其中“加尔达湖”是整本书最重要也最占篇幅的部分,里面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了劳伦斯与意大利的初次相遇,还有劳伦斯对于人生世俗与自然环境的深入思考。

D.H.劳伦斯从小生活在英国中部的矿区,他亲眼见证了英国工业化进程对于自然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并对此一直抱有极度的厌恶之情,向往着曾经田园牧歌般的生活。也许正是这样一种心情在冥冥之中的指引,在《意大利的黄昏》里,劳伦斯看到的“加尔达湖”,就像他在人世间找到的暂时归宿,无不让他意外而惊喜。工业化的浓烟似乎被隔绝在世外,加尔达湖明净秀丽,民风也相当淳朴,很有些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意味。

但是在无尽的赞美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劳伦斯内心深处对于意大利的隐忧。他敏锐地观察着生活在加尔达湖附近的人与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仔细地思考揣摩它们之间的互动与生存状态。比如在书中“看戏”一章中劳伦斯就提到:“台下的男女似乎只剩下猜忌、暗斗与敌视。要不是孩子,他们的婚姻几乎已经名存实亡。”而这还不过是一个整体性的描摹,当劳伦斯去拜访一个农庄主朋友时,他感受到了主人公保罗和玛利亚虽然可以在同一屋檐下相安无事,其实“两个迥异的灵魂更像宇宙的两极,静默而疏离”。

试问究竟到底是让本该相爱的人如此静默疏离?劳伦斯将答案归于逐渐被机器文明席卷的环境阴影里,他提到“山坡上的柠檬园是当地农民与乡绅曾经的希望与骄傲,然而农民渐渐远离家园,走进城里的工厂,开始为资本家卖命。于是,那些柠檬园不是永远地废弃,就是挂出了转让的牌子”,意大利似乎在以另一种无声的方式,缓慢地被机器所蚕食殆尽,一点一点地,迈向当年劳伦斯亲眼见证的英国工业文明里,仿佛是一种既定而悲伤的命运,就像桃花源永远都只是一个传说而无法成为现实一样。

然而,对于喧嚣的工厂与污染,劳伦斯所表现的态度却是倾向于形而上学的宗教之中,他指责并痛心着眼前的一切,却只能徒劳地看着“旧秩序脆裂、腐坏,一路由黄昏坠入黑夜”,但是时代的脚步真的能够倒退吗?意大利的那些人、那些景真的能永远保持着曾经的样子吗?

《意大利的黄昏》读后感(五):劳伦斯的意大利之旅

文/夏丽柠

1912年,对于英国著名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那年四月,他在诺丁汉大学法语教授威克利的家里结识了女主人弗里达。不知是谁在人群中多看了对方一眼,便擦出了爱的火花。三星期之后,他们私奔到了德国,八月又准备移居意大利。

这是劳伦斯初次赴意大利。由于旅程漫无目的,他和弗里达便决意徒步旅行。劳伦斯的率直性格与追寻内心平静的动机,成就了这场朝圣之旅。1916年,依据旅途见闻撰写的十篇札记,劳伦斯出版了《意大利的黄昏》。书中包括“山间的十字架”、“加尔达湖”、“漂泊的异乡人”和“归途”四篇游记。

劳伦斯需由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出发进入意大利。此行必然经过一条始于慕尼黑的古驿道,且穿行于巴伐利亚高地丘陵以及阿尔卑斯山。山间居民稀少,除了欣赏沿途景致,劳伦斯对“山间的十字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遥想当年千里迢迢去拜谒教皇的德意志帝国商队,他深深为宗教的神圣力量而折服。尽管劳伦斯写过《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儿子与情人》这样饱受宗教痛斥的色情小说,可他却是一个十分虔诚的基督徒。凉冷的十字架、仆倒的木质基督像和山谷间屹立的小小礼拜堂,令劳伦斯难掩心中悲凉。他认为僵化的基督教正在慢慢地败落之中。

“加尔达湖”是本书的重头戏,其中收录七个小短篇。加尔达湖位于威尼斯和米兰之间的加尔尼亚诺,是二战之后发展起来的著名旅游胜地。劳伦斯抵达之时,民风尚纯朴,风景亦保持自然原貌。他和弗里达只在街上看到一张加尔达湖的旅游海报,便决定登上火车。由于租住在“宝琳居”花园别墅的一层达半年之久,他们得以近距离地接触乡间景物与村民。劳伦斯用一双文学家独有的冷静、真挚和睿智的眼睛,静静地审视着发生在这片蒙昧土地上的一切。

在劳伦斯的眼里,与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相比,加尔尼亚诺的确是个域外桃花源。可正是因为这里无忧无虑的原始生活状态,令他更加厌倦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文明发展。在《纺妇与僧侣》和《柠檬园》里,他不止一次地表达了对于沉浸在自我手工劳作世界里的纺妇,和柠檬园里享受自由劳动的农民夫妻的羡慕。在《柠檬园》的结尾,他写道:“有个名叫英国的地方,正在用她的机器征服世界,并不惜以破坏自然生命为代价。她正在一步步征服整个世界。”

初次抵达,劳伦斯就爱上了意大利。否则,他不会在有生之年又分别赴西西里岛和佛罗伦萨旅居,并且写成了《大海和撒丁岛》和《伊特鲁利亚人的灵魂》。与小说相比,游记承载了他灵魂里更纯粹的东西,读起来愈发受益。

转载请豆邮联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