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朽的远行》经典读后感有感

《不朽的远行》经典读后感有感

《不朽的远行》是一本由(法) 吕芬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0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朽的远行》读后感(一):你并没有选择生活,你只是在活着

电影《朝圣之路》里,儿子对父亲的生活方式不屑一顾:“你并没有选择生活,你只是在活着。”然后不顾一切的去远行。。。。。

《不朽的远行》里面,吕芬并没有说自己要寻找什么,但一句:“他跟随梦想的脚步前进,当梦想达到全速,他几乎要奔跑起来。”道尽“在路上”的雀跃与向往。

《不朽的远行》读后感(二):个人评分:73.作者有意无意间会将人进行分类,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没有那么明显,只是每个人的内在导致了外在的不同,没有高低之分。

书评:

不同的起点代表不同长途的朝圣之旅,但这之间并没有高低之分,重要的是心中的变化。

看到后面有种318的感觉,朝圣之路上充满了各种类型的人。也有搭车,哈哈。

作者的叙述薄弱在人物的刻画没有持续性。只是一两次形容下特点,所以读起来感觉人物单薄。

到最后,作者也没有很大的感触,可能是年纪大了,不拿容易感动或者固化了。

文字中没有太多思维上的收获,更多的只是见闻。

作者有意无意间会将人进行分类,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没有那么明显,只是每个人的内在导致了外在的不同,没有高低之分。

本书结构:

时间顺序

这本书讲了什么:

流水账式地记录朝圣之旅上的见闻。

读这本书的动机:

“无国界医生”创始人、法兰西学院院士900公里徒步朝圣之旅

作者:

(法) 吕芬

这本书的阅读方式:

对我的影响:

评分:

73

相关书籍:

《不朽的远行》读后感(三):远游无处不消魂

说到朝圣,我们的脑海里会想到什么?作为古典音乐爱好者而非教徒的我,首先想到的是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的第二乐章和雷斯皮基的交响诗《罗马的节日》。《皇帝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庄严肃穆,深情优美,仿佛朝圣者在缓缓行进,充满虔诚的宗教情怀;《罗马的节日》中有一段,描写朝圣者跋山涉水,风雨兼程,圣城罗马终于在望,于是唱起了赞美和感恩的圣咏。不过,这些只是音乐作品中对于朝圣的联想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朝圣之路是怎样的呢?法国作家、外交官吕芬以自己朝圣圣地亚哥的亲身经历,在《不朽的远行》一书中为我们作了既感性又富于哲思的记述。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是位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1985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公元9世纪,国王阿方索二世听说人们在孔波斯特拉发现了圣人雅各的遗骸,便前去朝觐。于是,由阿方索二世开辟的这条朝圣路线历久不衰,成为基督徒们心向往之的圣地。然而,吕芬在《不朽的远行》呈现的圣地亚哥朝圣之旅,并不完全关乎宗教,它表现了信仰与世俗、理想与现实、意志与欲望、毅力与怯懦之间的博弈,以及经过磨难最终实现精神升华的历程。

作者从法国的昂代出发,徒步近900公里,完成了圣地亚哥朝圣之旅。但它远非我们想象中的神奇和浪漫。作者刚上路不久,沿途便触目可见凋敝的菜园、污水桶、被链条拴着的“有精神分裂症的狗”;在莫格罗附近的那段朝圣之路,朝圣者只能沿着巨大的金属管道前行,它们最终通向的是一座化工厂,难免让人大煞风景;阿斯图里亚斯地区那古老的谷仓惨遭毁容,变成了车库、鸡舍、农用库房;作者历经千难万险,终于登上了有喜悦之山美称的戈佐山,从山顶可以远眺孔波斯特拉的红色屋顶,除此以外的景色却平淡无奇,让人高兴不起来。这些,都说明了“朝圣之路充满落差,常常浇灭想象的冲动”。

作者还以真实的笔触,袒露了自己半路上曾经有过的动摇。在毕尔巴鄂,由于脚伤还未结痂,作者疲惫不堪,差点就想打道回府了。最终他战胜了自己,才避免了半途而废的结局。

也许,这就是朝圣之路的本质,“撇去梦想与幻想的成分,朝圣之路忽然现出它的本来面目:一条布满艰辛的路,平凡世界的一个断面,一场身体与心灵的考验,需要打几场硬仗才能为它增添些许精彩”。正是经历了失望、伤痛与动摇的折磨,坚持与忍耐便让壮丽的风景、美好的人情的不期而至,显得那样可贵与动人。在巴斯克地区,作者遇见了最不同凡响的露营地,他睡在两面悬崖之间的缝隙里,目睹了大海上一次壮美的日落,“太阳的最后一抹光线正要消失在天边,顺着海面上岩石绘成的轨迹一直投射到我身上”;在桑蒂利亚之后的旅途上,景色宁静迷人,高高的山坡顶上的寺院,给朝圣者的心灵带来慰藉;在哲纳汝加修道院,有跟女朝圣客调情的修士,也有晚祷唱圣歌时,三位留着黑胡子的修士饱经沧桑的脸上所显示出的信仰的庄严,使他们宛如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格列柯笔下的人物。至于在村庄的别墅门口为朝圣者准备的一坛坛饮用的水和祝福他们一路平安的标语牌;以低廉的价格为朝圣者提供周到热情服务的家庭旅店的老板娘,更是为朝圣者们注入了克服困难、不断前行的正能量。

作者把朝圣者比作泥瓦工砌砖、水手出海、面包师制作棍子面包,只不过与他们相比,朝圣者没有任何报酬可以期待,“他是敲碎鹅卵石的苦役犯,一心绕着井打转的驴子。然而,人类就是由这些悖论组成的,孤独让人能够好好观察它们,雅凯们欣喜若狂地在这苦役尽头找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这正是朝圣的魅力所在,经历了“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般的脱胎换骨的考验,忘却世俗的喧嚣,忘却苦痛和烦恼,忍受和享受孤独,在苍茫的天地间一步一步丈量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距离,迎来信仰的光芒终于闪耀的那一刻。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不朽的远行》为我们展现了一次使人生增色、让心灵生华的朝圣之旅。对于想感受天地的丰富博大、探索生命的意义的人来说,这样的远行时刻在召唤。

《不朽的远行》读后感(四):什么也没寻找,却找到了(Btr/文)

除去少数宗教崇拜的情形,从字面意义上说,“朝圣” 在二十一世纪更像一个年代错误的词。互联网时代的人们仅在隐喻的层面“朝圣”:他们把前去向往已久的目的地、探访电影的拍摄场所、前往所支持球队的主赛场或崇拜的明星故居称为“去朝圣”,毫不介意在“神2.0”面前稀释并世俗化这个原本圣洁而浓烈的词语。而到了旅游业者口中,“朝圣”几乎就要沦为诱人的广告词或可以写进年度拓展计划里的生意了。

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让-克里斯托夫•吕芬的“孔波斯特拉无心之旅”——即这本《不朽的远行》的副标题——才如此令人震撼。沿着古老的黄色箭头和界碑,吕芬走的是著名的中世纪朝圣路线:从靠近西班牙边境的法国城市昂代出发,沿西班牙北部海岸线直抵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全程八百公里——远远超过获取孔波斯特拉朝圣证书所需的最低限:一百公里。而且他选择了步行,仅有两次例外——一次是脚底起泡时乘了一段地铁,“只是在同一个城市里变换了起点”;另一次则是走捷径迷路后不得已而搭的顺风车——其余时候,他只是不断徒步行走,而这恰恰就是“朝圣路的本来面目:一条布满艰辛的长路,平凡世界的一个断面,一场对身体与心灵的考验。”

让-克里斯托夫•吕芬将全书分为32个小章节,以自然轻松的笔触,记录了朝圣之旅的过程。他并不刻意寻找意义,更极少抒情,避免了将此类文本写成心灵鸡汤的风险;另一方面,又恰到好处地将在路上的思考及心理转变穿插在叙事中,使本来或许会显得太过寡淡的旅行志获得了哲学的深度。

“为什么”作为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出现在全书开头。是什么“驱使一个正常的成年人背包徒步将近一千公里”?吕芬带着典型的法式幽默感及作家的虚构天赋提出了四个可能的答案(最好笑的是“我童年住过的城市里一些古建筑上有圣雅各贝壳”——弗洛伊德路线),随后又辩证地指出,朝圣路的功能“就在于让人忘记朝圣的原因”,因为从本质上说,计划的多样性只是幌子,“是朝圣路选择了他们”。

就这样,我们跟随着这位六十三岁的法国医生(吕芬是无国界医生的创立者之一,曾前往突尼斯当志愿者)、外交官(曾担任塞内加尔和冈比亚大使)、历史学家及小说家(曾以《红色巴西》获2001年龚古尔奖)、最年轻的法兰西学院院士(终身的四十名“不朽者”之一——也呼应了书名中的“不朽”)踏上了朝圣之路。而很快,这些身份与头衔将变得不再重要,因为步行者很快就成了流浪汉。在巴斯克地区无人的公共花园里随地拉下一陀大便后(竟然不经意间表演了时下流行的微信表情:大使-大便),你“抛下根据你的职务、你的功过得失打造的沉沉的戏服,成为了另一个人”。

这崭新的另一个人在朝圣途中秘密露营,逐步适应必须的孤独及物质的匮乏,遇见形形色色的其他朝圣者、旅舍老板及教堂修士,经历信仰的出现和消失。趣闻轶事和突如其来的顿悟使这些章节生动有趣。在旅途的高潮、阿斯图里亚斯,吕芬身为“会走路的史前人类”,怀着美妙的新鲜感,听见了朝圣之路向他倾诉的秘密:孔波斯特拉之路“释放思想和欲望的苦恼,清除一切精神的虚荣和身体的苦痛,去除包裹着事物、令我们的意识无法接触的僵硬外壳;它让自我和自然产生共鸣”——或更简单的说,“前往圣地亚哥,我什么也没寻找,可我找到了。”

值得注意的是,《不朽的远行》最初并不在吕芬的创作计划之内。在整个朝圣路过程中,他根本未做任何笔记,他相信“那些你们觉得非同寻常和珍贵的场景往往消失得了无痕迹,而那些微不足道的时刻,因为承载了情感,它们反而了留存了下来,并且总有一天重获新生”。因此要感谢在夏蒙尼的雪天与吕芬共进午餐的盖兰出版社主管,正是他们的提议令吕芬最终决定写作此书。“在记忆的牢笼里,朝圣路苏醒了,撞击着墙壁,呼唤我。我开始回想它,把它写下来,牵着记忆的线,一切都回来了。”

《不朽的远行》读后感(五):不确定、孤独和回忆

作为一个徒步爱好者,其实我不爱阅读徒步旅行的书籍,应该说几乎没有。自然文学倒是看了一些,或者虚构的像《在路上》《消失的地平线》。毕竟路上再有怎样的风光,看别人一笔一划的写出来,总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感觉。这本《不朽的远行》是为了凑单挑的,电商活动什么的大家都懂。

“朝圣之路”还是有熟悉的感觉的,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就叫《朝圣之路》,老头为了纪念去世的儿子跋涉几百公里的一个故事,还不错,然后人总喜欢选择自己熟悉的东西,就搞了这么一本书,怀着不安的心绪,本想一气呵成的看完,但是事与愿违,困倦击败了我,断了一口气,两天看完的,中间睡了一觉,梦里出现了些巨大的岩石,可能和睡前的阅读有关。

我其实很想把这篇评论的名字叫“当我们谈论徒步旅行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和村上春树无关,虽然卡佛的火和他很有关系,就像王家卫的台词需要周星驰来普及一样,总有些作家的作家,导演的导演。不是要凹逼格的表示自己看过卡佛,是真心没看过村上春树、不想被误解加上话唠,最后没用这个名字是我考虑了半天,自己顶多算个徒步爱好者,与旅行爱好者相距甚远。徒步算运动领域,旅行算文艺领域,我是这么觉得的。

然而这场不朽的远行把徒步和旅行结合的如此紧凑无法区分,再加上我的心情如此操蛋,以至于不发泄一下会很憋屈,我决定暴露自己话唠的屌丝本质。

为什么心情如此操蛋,是因为我现在有很多事情不确定。不确定性让我焦躁焦虑坐立不安,不确定现在的工作到底合适不合适,不确定生活怎样才好,不确定下午快递小哥到底的会不会把我的衬衣送来。如此说来我恨不确定性,恨得牙痒痒。然而,其实爱徒步的人是爱不确定的,尤其灾路线和遭遇上,就像这位叫吕芬的院士喜欢抄小路走捷径一样,“捷径对于我就是冒险(且不管发生什么)和幸福”,有什么比平直的大马路更无趣,我们喜欢面对未知和意外哪怕会出现伤害。徒步旅行除了可以通过付出汗水和辛劳这样站在“我能”的制高点上,以及可以有“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这种小惊喜,最大的奖励就是对未知的探索和不确定的体验,突然从山坡上冲下的马鹿,不得不绕过的湖泊……种种意外让人着迷。

在旅途中的孤独体验是吕芬不断强调的,甚至上升到宗教、哲学、灵修这些高大上的层面。我没有玄而又玄的感受,每次朋友问我为什么喜欢徒步,喜欢露营(并不是像吕芬一样神经衰弱的无法与他人同眠),我只能试着这样表达,我就喜欢晚上和朋友吃完饭聊完天,大家都散了,然后找个大石头看看星星,只能听到溪流山风和偶尔的鸟鸣兽走的动静。其实装逼一点可以总结成,享受孤独。城市里人太多了,总喜欢强调人类社会属性的那帮家伙肯定是群居癖,他们无法忍受空旷,喜欢满眼自己的同类,否则就会着急抓狂。然而我认为人的精神世界始终是孤独的,他芜杂的内容和庞大的信息量让人永远不能与别的人心心相印。如果这样,一群人聚在一起干什么?除了让自己更迷惑。800公里的长路漫漫,你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分析,在孤独中认识自己,肯定怀疑再肯定再怀疑,然后“不带目的前来,却满载而归”。

最后对于吕芬关于回忆的看法,我想说,言之有理。回忆是有分拣挑选的功能的,是遵循一种神秘的不为你所了解的规则。你以为惊心动魄“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那些东西,只有当你回忆不起它们的时候你才知道,他们对你并不那么重要。第一次挨揍,初夜的兴奋,巨大的成功……这些你以为会铭记的可能都会被回忆不屑的打扫出他的抽屉,当你发现还记得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并把它们细细琢磨,可能会发现自己是怎样成为自己的,他们是怎样影响着你。就像你爱吃的桃子,可能只是因为它香甜的气息和口感,像17岁你在教学楼背后偷偷亲吻女生的舌头,哪怕你没多喜欢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