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写下你的墓志铭》的读后感大全

《写下你的墓志铭》的读后感大全

《写下你的墓志铭》是一本由毕淑敏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写下你的墓志铭》读后感(一):读|写下你的墓志铭 毕淑敏(摘抄)

从前的诗人,骑一小毛驴,走啊走,四蹄就踏出 一首千古绝唱。现代的你就是跨着登月火箭,也是干抓一把火山灰阑珊回来。 ♞悲悯生命——但生命本身,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过程。 老年人其实是一次巨大的精神财富,我同他们在一起,常常在感动中。(米绍博士)【让我想到刚刚看过的你的名字里的奶奶,看上去很烦人,其实很迷人。】 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些结,七缠八绕凝在那里,不断地放射出引起我们的快乐、怀念和其他种种复杂情感的蛛丝。 无论什么鞋,最重要的是合脚;不论什么样的婚姻,最美妙的是和谐。切莫只贪图鞋的华贵,而委屈了自己的脚。别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脚。 【大概这里脚指的是婚姻中的另一半】 每当我看到包办而蒙昧的婚姻,就想到了祖母的三寸金莲。

《写下你的墓志铭》读后感(二):【书评人俱乐部】死亡并不遥远

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有些畏惧,写下你的墓志铭,这是要正视死亡吗?

翻开这本书才发现,死亡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似乎每一秒都在有人离开这个世界,书中的故事虽然每一篇都很精短,但是每一篇都是作者的人生宝典,耐人寻味。

《21世纪,我们死在那里?》——面对每个人必然遭逢的死亡,医院是否是我们最好的终点驿站?

老年人其实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读到这里,不得不联想到现在的中国,恰恰正处于口老龄化的阶段,老人们为了儿女奔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到老了他们有时也会像小孩子一样,需要有人来呵护、照顾,他们的生命到了最后,或许希望的不是儿女在医院中为自己生命最后的挣扎而倾家荡产,而是希望在有生之年儿女能尽到孝心,就算是在家中也会安心的离去。

如果你珍惜生命,就不必因为小的苦恼而厌倦生活,生活就是这样,总是有些磕磕绊绊,有时当你慎选其中的时候,你会觉得这就是一堵高高的围墙,我永远也不会跳过去,它会挡住我所有的去路,但是事后再回想起这件事情时,才会觉得当时的自己怎么那那么傻,梯子就在旁边,只要你试图寻找一下其他的方法,或许再大的围墙也不算什么。生活总要继续下去,不要动不动就觉得自己不行,当你再觉得你不行的时候,不是你真的不行,而是你还没有试过所有的方法。

《为了能够紧紧的握住一双手》读到这一篇时,我幻想着我是穿黄靴子的小姑娘,被老奶奶紧紧的握着手,因该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又幻想着我若是年迈到如此,会不会也会如此糊涂的思念自己的亲人,第一次觉得死亡离我们很近很近,有时似乎是你无法预料的,或许我们真因该好好享受现在,不要给自己留下过多的遗憾。

最怕死的人是还有很多未完结的事务的人,是还在忙忙碌碌的人。

不要计较何时年轻,何时年老,只要我们生存一天,青春的财富,就闪闪发光。能够遮蔽它的光芒的暗夜只有一种,那就是你自以为的已经衰老。

《写下你的墓志铭》读后感(三):【书评人俱乐部】了解逝,勇敢生

面对死亡,我们最常有的态度便是逃避——不敢谈论与此相关的话题,也不去想生与死的课题。诚然,人生而有求生的本能,对于死亡或一切让生命偃旗息鼓的事物说不。然而,直面死亡,并不是让自己活得诚惶诚恐。相反地,却是让自己更加明白生命的意义,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

读毕淑敏的《写下你的墓志铭》,我的内心最初也是充满恐惧和不安的。毕竟,在奔三的年纪,死亡似乎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但是,看着书中一个又一个关于亲情、友情、爱情、同事、战友的故事,那些关于生死的描述和思考,我慢慢觉得,只有深刻认识了死,才能真正了解了生。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定义,有人追逐物质、有人追求权力、有人追求精神的充盈、有人追求内心的平和。这些标准,并没有对错好坏之分,都应该得以尊重和理解。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说教别人,却应该真是地挖掘自己的内心,寻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完成的梦想,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做到最好。不要欺骗自己,不要用自己的生活区换取或许自己并不是那么在意的东西。书中的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不要用你手中的卡,去买你不喜欢的东西。生命是我们能够享有的唯一,它的光彩和价值就在于它独树一帜的意义。找寻你生命的脐带,它维系着你的历史和光荣,这是你的责任和勇敢所在。”脐带,多妙的比喻啊。确实,唯有找到自己心之所向,才能在生活中绽放光彩,让自己熠熠生辉,也让生命不枯燥不无聊,却一直有个方向,有个向往。

但是,躯体的离去便宣告着我们的终结吗?也未见得。当我们读着小美人鱼为了自己心爱的王子舍弃声音相伴左右最终却化为泡沫时,安徒生还在;当我们看着布莱恩最终回归家庭和米娅过上幸福平静的生活时,保罗·沃克还在;当我们哼唱着“一生经历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家驹还在……身体总会不可避免地消亡,但是前人留下来的作品、概念、信仰、思想,却会一直深深影响着我们。或许我们不够伟大,并不能如他们般成就大的“不朽”,但我们可以想想,我们准备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值得他们传扬,值得他们缅怀。当我们一点一点发掘自己内心最深处的答案,便会不再迷茫,勇往直前地迎风破浪。

正如书中所说。其实,当你突出最后的呼吸之时,你的借记卡就铿锵粉碎了。但是,且慢,也许在那之后,有人愿意收藏你的借记卡,犹如收藏一枚古钱。我们的人生,我们认真而步履坚定地走过。回望时,我们不留遗憾;再向前,我们面带微笑。其实,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写下你的墓志铭》读后感(四):作为医生、作家的毕淑敏的生死观

《论语•先进》篇:子路向老师孔子问事鬼神,孔子这样回答:“未知生,焉知死”。“未知生,焉知死”的意思就是: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

由此,和手头毕淑敏著的《写下你的墓志铭》这本书加以比较,觉得挺有意思的。孔子认为人生主要是弄清楚安身立命之本,哪有空闲去谈论死亡以及对待死亡的事情,如果那样做的话,是不是浪费时间和生命?

这本小书,篇篇文字短小,短小到啥程度,10分钟8分钟就可看完一篇,每一篇有每一篇的睿智和哲理,每一篇有每一篇的神奇和巧妙,这种哲理和神奇在于对生命深度、广度、宽度和高度的思考,好像生命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提升和升华,也好像是人生得到了顿悟和新的参透,这就是这本小书的好处,小巧玲珑,不失一部温馨、有温情、有质感、有态度、有见解的难得一见的好书。

生死值不值得拷问,生命需要不需要对话,毕淑敏在这本书中给出了明确的答复。这就是作者的态度,当然,文学家和科学家的不同在于,文学家以形象的语言提示你;科学家则以数据和实例的列举回答你,这就叫殊途同归吧!

《养心的妙药》讲这样一个热爱护士工作的小姑娘绒儿,在非典中无怨无悔地做着护工,累和苦就不说了,我们亲身经历那场灾难的人都心有余悸,不幸的是小姑娘绒儿因为从事这项工作也被传染上了非典,生命可说是面临生死考验,可小姑娘没有胆怯和退却,等到痊愈以后,还要求去救死扶伤的医疗第一线,作者由衷地感叹道:“既不是党员,又不是团员,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士……是什么让她从容走过灾难,焕发出可歌可泣的光彩?”绒儿回答道是出于对职业的热爱和选择。由此,作者发出了“职业也可以使人崇高,使人焕发灼目的光芒”的感叹,更是养心怡情的妙药。

《妈妈的饺子》通篇讲的都是包饺子的繁琐和细致,文章层层铺垫,最后讲到妈妈包的饺子从大老远的地方托人给子女送来,母亲对子女的浓浓爱意,以及女儿对母亲的拳拳深情,尽在字里行间,远比抽象的说理更明了更清楚更能打动人性和人心。这就是这本书的力量,这就是这本书的魔力,这就是这本书爱不释手的原因,正因为此,拷问生与死,便具备了撼动人心的力量。

因为作者自身的原因,写作者打上了自己很深的烙印和体验。从北京到西藏,环境的变化,锻炼了人,同时也磨练了人,对生死的关注超过任何人,作品中透漏出的冷静、对人性人生的参悟直抵心灵深处,对世界万物的观察洞悟和觉察,远非寻常人所及,这正是文如其人的一种概括和总结。

《写下你的墓志铭》读后感(五):拷问生命,直面生死

《论语•先进》篇:子路向老师孔子问事鬼神,孔子这样回答:“未知生,焉知死”。“未知生,焉知死”的意思就是: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

由此,和手头毕淑敏著的《写下你的墓志铭》这本书加以比较,觉得挺有意思的。孔子认为人生主要是弄清楚安身立命之本,哪有空闲去谈论死亡以及对待死亡的事情,如果那样做的话,是不是浪费时间和生命?

这本小书,篇篇文字短小,短小到啥程度,10分钟8分钟就可看完一篇,每一篇有每一篇的睿智和哲理,每一篇有每一篇的神奇和巧妙,这种哲理和神奇在于对生命深度、广度、宽度和高度的思考,好像生命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提升和升华,也好像是人生得到了顿悟和新的参透,这就是这本小书的好处,小巧玲珑,不失一部温馨、有温情、有质感、有态度、有见解的难得一见的好书。

生死值不值得拷问,生命需要不需要对话,毕淑敏在这本书中给出了明确的答复。这就是作者的态度,当然,文学家和科学家的不同在于,文学家以形象的语言提示你;科学家则以数据和实例的列举回答你,这就叫殊途同归吧!

《养心的妙药》讲这样一个热爱护士工作的小姑娘绒儿,在非典中无怨无悔地做着护工,累和苦就不说了,我们亲身经历那场灾难的人都心有余悸,不幸的是小姑娘绒儿因为从事这项工作也被传染上了非典,生命可说是面临生死考验,可小姑娘没有胆怯和退却,等到痊愈以后,还要求去救死扶伤的医疗第一线,作者由衷地感叹道:“既不是党员,又不是团员,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士……是什么让她从容走过灾难,焕发出可歌可泣的光彩?”绒儿回答道是出于对职业的热爱和选择。由此,作者发出了“职业也可以使人崇高,使人焕发灼目的光芒”的感叹,更是养心怡情的妙药。

《妈妈的饺子》通篇讲的都是包饺子的繁琐和细致,文章层层铺垫,最后讲到妈妈包的饺子从大老远的地方托人给子女送来,母亲对子女的浓浓爱意,以及女儿对母亲的拳拳深情,尽在字里行间,远比抽象的说理更明了更清楚更能打动人性和人心。这就是这本书的力量,这就是这本书的魔力,这就是这本书爱不释手的原因,正因为此,拷问生与死,便具备了撼动人心的力量。

因为作者自身的原因,写作者打上了自己很深的烙印和体验。从北京到西藏,环境的变化,锻炼了人,同时也磨练了人,对生死的关注超过任何人,作品中透漏出的冷静、对人性人生的参悟直抵心灵深处,对世界万物的观察洞悟和觉察,远非寻常人所及,这正是文如其人的一种概括和总结。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