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亲爱的老爱尔兰读后感精选

亲爱的老爱尔兰读后感精选

《亲爱的老爱尔兰》是一本由邱方哲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80,页数:23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爱的老爱尔兰》读后感(一):翔实的叙述

爱尔兰的历史本身就足以成为文学取之不尽的素材。我在羁旅中,更是体会到身边人们的言行、现代社会的脉动、乃至野外的一草一木,都浸透了厚重的传统。每一处地名都联系着传奇,每一则谚语都源远流长。从姓氏到踢踏舞,从肯尼迪到贝克特,从基督教文明到新异教运动,爱尔兰人和文化曾经,也正在深刻影响着世界。可惜的是,中国对爱尔兰的了解依然颇为贫乏。除却几本已过气的简史,市面上关于爱尔兰或“凯尔特”的书刊大都并非基于可靠和全面的材料,而是更多地受制于以讹传讹的现代神话或漫无边际的推测想象。到底什么是“凯尔特”,真正的老爱尔兰是什么情状,我还未曾见过翔实的叙述。虽然北外有爱尔兰语专业,对爱尔兰语完全的无知仍使得译著里充斥着荒唐的译名。究其根本,是我们尚未有一双能从爱尔兰真实的历史传统内部观察的眼睛。

《亲爱的老爱尔兰》读后感(二):《百年孤独》译者 范晔 代序

“仙丘”津逮(代序)

借用巴尔加斯•略萨的小说名,我想大约很多人都有自己版本的“凯尔特之梦”。方哲君这本《亲爱的老爱尔兰》对我这样外行又好奇的读者,不啻是久候的津逮。却未曾想被邀来作序,于是惶然压过了荣幸,在电脑屏前踟蹰了半天。还是从结识方哲伉俪的缘由说起。

方哲君的文章在豆瓣常常拜读,虽然至今悭吝一面,不过早就听我的同窗兼同事闵雪飞女士说起。她口中的小邱是天赋异禀的语言通才。当年她去北大周末书市淘宝,只要有小邱同行,每次必有惊喜的斩获。直听得我心痒难耐,但由于拖延症的缘故终究没能成行,不过也分润到一卷《洛尔迦全集》。小菁来西班牙的时候,我正好在格拉纳达,略尽过一点地主之谊。还记得她在塞维利亚的弗拉门戈博物馆买了一顶小礼帽,伴她走遍了安达卢西亚又回到翡翠岛。从那时便常听她说起爱尔兰的种种,而每次读他们二人的读书札记随想,都有一种霍比特人从精灵女王所赠的秘粮中加添心力的感觉。我对爱尔兰的想象与神往,除去叶芝和托尔金的影响,可以说都是拜他们所赐。

全书翻看下来,真如古人所说,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眼睛变泉水的母题令人印象深刻。加斯东•巴什拉在他《梦想的诗学》里说:“水是世界最初的目光”。失去眼睛而产生泉水,丧失视力而换来以泉源为象征的“真视”,或许暗示着从“看见”到“被看见”的神秘经验?圣经《创世记》里讲到身怀六甲的夏甲流浪旷野,在水泉旁与神不期而遇。她对神的称呼是:“你(是)看见了我的神(Tu Deus qui vidisti me)”,因而惊呼:“我岂不是在这里看见了那看见我的?”

“死亡是墨西哥人最心爱的玩具之一,是他们最永恒的爱”(帕斯语),萨文节的风俗唤起我昔日在墨城的回忆。比起墨西哥“亡灵节”时四处可见的五彩冰糖骷髅头,书里谈及的食物就正常得多了。“食在土豆岛”一章正可收入未来的土豆世界史。如果有一天在盖尔原野吟诵聂鲁达——土豆原产大陆的诗人——笔下的马铃薯颂歌,或许也不算太唐突:

你是被掩埋的白色玫瑰

饥饿的敌人

地下黑夜的食粮

各族人民取之不竭的宝藏……

不过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小矮妖。小矮妖与芥川龙之介笔下的河童显然同属水系,本雅明版本的驼背小人和洛尔迦研究过的精灵(duende)似乎是土系,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里的小妖精应该是风系……抱歉,有些读者这么快就沉浸在自得其乐的幻想中了。

以往常借约翰逊博士的名言作为掩盖自己宅属性的借口:“Worth seeing? Yes; but not worth going to see.”(值得看么?是的,但不值得去看。)然而这一回方哲君的书却让我有了翡翠岛朝圣的冲动。

且让我们从下一页上路。

范晔

二零一三年七月 畅春园

《亲爱的老爱尔兰》读后感(三):廖克钟:那一片远方的土地(转贴)

那一片远方的土地——《亲爱的老爱尔兰》读后

身边的朋友读得多的,写得好的,真的很多!方哲兄就是其中一位。念书时与方哲兄并不相熟,对他印象最深的是半边床的书。毕业后,方哲兄前往西欧游学至今,吾在北京谋生,再无谋面。《亲爱的老爱尔兰》一书让我对方哲兄的学识以及学识的积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老婆在我之前读的方哲兄的《亲爱的老爱尔兰》一书,给出了“为往圣继绝学”的评价,并由此引发了她写作的兴趣,非说要写一篇专业的书评,但是至今也没有给我,却转头投向了一个名为“优女”的公众号的怀抱……但是只要能够激发读者这样那样的兴趣,也不失一种功德无量,哈哈。

在读《亲爱的老爱尔兰》之前,我对爱尔兰的印象只有凯尔特人球队和他们的标志三叶草。看了《亲爱的老爱尔兰》之后,感觉这个民族就像中国某个偏远山区受过灾难但是却依然过着自己平稳、安乐日子的一群人,保守而不失有趣。一直认为无聊的吉尼斯纪录,在看了该书之后,也明白了这项众多无厘头记录的起源。

我对西方历史的兴趣开始得很晚,完成学业之后才进入对西方历史的痴迷,开始阅读各种各样的西方历史材料。在阅读西方历史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就是西方历史上的各种民族,你来我往,你唱罢来我登场,眼花缭乱的,十分费劲。但是有意思的是,西方历史充满了多样性,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和匪夷所思的故事让人着迷,较秦汉之后循环往复的中国历史以及基本一致的儒家士人更有意思。《亲爱的老爱尔兰》带着我温习了一遍西方历史,只不过原来的主角都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希腊、罗马、基督教……但是这次确是小小角色爱尔兰。小小角色才会发现生命的不易,小小角色才能感知生存的不易,小小的角色才会使人更加慈悲,才会明白耶稣、默罕默德、释迦摩尼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信徒且经久不衰。看到1845-1852年影响爱尔兰的大饥荒,不免想到60年代的所谓,想到倔强、要强的祖母每每聊到那段时间时的哀伤。中国儒家传统讲究或者说要求你从精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实际上是要求你做自己、家庭、社会及世界的主宰。因此为了整个族群的未来,是要求牺牲小我的。但是文明发展到今天,应该追求的是小我幸福,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他们都应该被重视。在当今时代,也许不太适合用儒家传统去要求单个个体的价值取向,现在需要的也许是更多追求自己幸福的小公民;只要不要阻挡众生追求幸福的道路,你就是佛陀。

以上是我读《亲爱的老爱尔兰》之后的一点胡思乱想。最后,该书确实实现了作者在后记中所述的目标:流畅、可靠、明白,十分值得一读。

感谢方哲兄带来的精神食粮,让那一片远方的土地在我心里具体厚重生动起来;感谢老婆的审稿工作,修正了我的错别字,调整了语言不流畅的地方,以及枪毙了我损她的一部分内容……

2015-01-27 廖克钟 微信公号:雾霾中看

《亲爱的老爱尔兰》读后感(四):另一种乡愁

李锐在给瑞典汉学家马悦然的中文散文集作的序言中,开头就说:“五十多年前,一个瑞典小伙子因为读了林语堂先生英文版的《生活的艺术》,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好像一个远游的人被一条大河所吸引,不由得想沿河而上去看个究竟,看看这条大河到底是从哪儿发源的,看看河上到底还有些什么奇特的风光。”

和马悦然一样,邱方哲君也是一个想要沿河而上看个究竟的有趣之人。他在淘打口碟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The Chieftains、La Lugh、Altan等爱尔兰乐队,为其幽静欢快的音乐所吸引,决定不远万里,去探索这条大河的发源之地,于是沉迷其中,流连忘返,成为爱尔兰文化的服膺者。对于任何自命为一种悠久文明的继承者来说,外国研究者的到来总是让他们既感到新鲜,又觉得困惑:“这些外国人真能理解我们的语言文化吗?”正因如此,邱方哲常常羞于报出自己的专业,唯恐遭到当地人的善意哄笑,就跟来到中国的汉学家一样。不过,正如今天中国人不一定能够辨认繁体字和理解古诗文,普通爱尔兰人对爱尔兰语的认识也只是一知半解。否则,就不会闹把“关灯”(much)写成“猪猡”(muc),收费处上写着“此处淹死”(baigh anseo)的笑话了。

或许因为自身喜欢学习语言和历史,所以我对作者如何追溯词源,并利用语言比较来推敲历史传说格外感兴趣。爱尔兰历史上曾历经多重移民浪潮,带来丰富多样的语言和文化,倘若没有深厚的语文功底,研究者定要大吃苦头。而这正是邱方哲的强项。他通晓爱尔兰、威尔士、土耳其、芬兰等多种语文,超强的语言能力,使得他能够通过不同语言文字的关联和变迁来推测爱尔兰的历史和传说。这在书中讲述爱尔兰神话传说的几个篇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在第一章里,他说波茵河谷名字的意思是“美丽或洁白的母牛”(bo-fhinn),finn来自凯尔特语的词根,windo-。奥地利的维也纳(高卢语vindobona,“美丽的低地”)和瑞士的Windisch(Vindonissa)名字都跟它相关。或可说明爱尔兰历史与中欧凯尔特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在第七章讲到小矮妖的时候,他指出,小矮妖名字abac的凯尔特词源指向一个意思:“水生的,河里的”,与其同源的有威尔士语的afanc“水中怪兽,河狸”以及布列塔尼语的avank“侏儒,海怪”,来自共同凯尔特语的abanc“河里的”。结合此前出土的罗马时代石刻,邱方哲认为,小矮妖最初可能是凯尔特人信仰的一种精怪或河神。推测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不过,邱方哲也指出,利用比较语言学来判断族群关系和源流有时候很不可靠。按照语法形态的分析结果,爱尔兰人应该来自西班牙而不列颠人来自高卢。但事实上,无论从文献根据还是器物风格来看,爱尔兰人都跟凯尔特伊比利亚地区关系疏远。

身居一种异国文化之中,久了不免受到它的感染。高罗佩在中国的时候,喜好雅集抚琴。温源宁从剑桥留学归来,穿英国绅士的西装,手持拐杖,吃英国式的下午茶,举手投足无不是英国绅士的风度。爱尔兰交通不便,冬季又漫长,大家都聚集到酒馆里喝酒长谈,于是养成了人人皆能吐槽扯淡的优良传统。听起来倒是跟我国东北相似。我私心怀疑邱方哲君受到该地风气的影响,加上所学渊博,所以常常由此及彼,漫谈中时有妙语。他讲爱尔兰南部有一处圣山叫做“阿努女神的双乳”,由此引申,说全人类都有类似的信仰,认为大地的轮廓是由神明的身体养成的,比如泸沽湖边形似躺卧格姆女神的圣山,我国南北各地形似毛泽东轮廓的“毛公山”。他讲眼睛变泉水的母题,旁征博引,连范晔都为之叹服。他讽刺电影《勇敢的心》服装穿越,说这从历史角度看来无异于让岳飞上身披兽皮,下身穿着牛仔裤抗金。令人忍俊不禁。

不过,最能体现作者幽默搞怪能力的还是第九章“爱尔兰Q&A”。或许因为只有在这一章,他才能彻底抛开传道解惑的包袱,像孩子一样谈起亲爱的老爱尔兰,嬉戏中又带着几分自豪,让人看了之后心生向往。正如邱方哲在序言中引用的民谣所说,“有一个地方总在召唤我,她名叫亲爱的老爱尔兰。”

《亲爱的老爱尔兰》读后感(五):亲爱的亲爱的老爱尔兰

每个人对于另一个遥远国度的认识,除非长久地置身其中,总是受制于有限的经验——纸上的和纸外的。我在“纸上”第一次邂逅爱尔兰是通过萨金特画的叶芝(听起来好不曲折)。第一次遭遇“挑战”是《芬尼根的守灵夜》——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我自忖读懂了,可是这一本对我的打击过于沉重。不过,我第一次觉出爱尔兰深刻的复杂性,是通过那位写有《格列佛游记》的斯威夫特,斯威夫特的父亲是英格兰人,他作为遗腹子在都柏林出生、在都柏林接受教育,成年后活跃于英格兰-爱尔兰两地的政坛,转换于辉格党和托利党之间,后来担任英格兰国教在都柏林地区的神职,晚年他的政治立场是站在爱尔兰人民一方的,被视为爱尔兰爱国者——这种复杂的地缘-宗教-政治纠葛,真难理解。

在纸外,印象深刻的有两件。先是某年在美国的小镇,偶遇爱尔兰民间音乐大赛,老伯大婶们喜气洋洋,说是方圆二百里的好手都来了,小提琴弦上热烈得像火在跳舞的旋律,突然又变成悠长的有节奏的集体吟唱,那么强烈的认同感和怀乡感,一见难忘。近年来,上海的爱尔兰酒吧开了不少,传闻桃江路上那一家欧玛丽最为地道。IVON的同事戴维是爱尔兰人,妻子克莱尔是英格兰人,在此间酒吧里,戴维手把啤酒,眉飞色舞地讲他的小时候,讲村子里人与人之间的熟悉程度,讲家族的庞大程度,还有爱尔兰的男人地位多么高,爱尔兰人多么能歌善舞,常常就与英格兰比较起来,斜睨一眼克莱尔,褒贬鲜明。克莱尔优雅含蓄地扫我们一眼,我解读出的意思是:“原谅他吧,爱尔兰佬就这德性!”夜深出来的时候,酒吧庭院里的球迷们已经喝得差不多了,酒瓶也碎了,桌子也倒了,头上戴着牛角帽的人疯疯癫癫的,热闹得像到了世界末日。

我相信不少国人与我一样,提及爱尔兰,无非是凯尔特、吉尼斯、大河舞、土豆、小矮妖、绿色的狂欢节、叶芝和乔伊斯,差不多了。就像我们遇到热情的老外,他说他是中国文化粉,其实不过是知道并喜欢“酸甜肉”、饺子、香格里拉、“好一朵可爱的茉莉花”,臂膊上露出一个唬人的“仁”字,要待他彻底挽起袖管,才发现原来是“龙井虾仁”。嗯,“异域想象”大抵如此。

正是因此,邱方哲的这本《亲爱的老爱尔兰》才使我受益匪浅。书分九章,《隐遁的诸神》讲述爱尔兰自远古至现代的神话传说体系。《谁是凯尔特人》指出“凯尔特爱尔兰人”实为文学和政治合力建构的结果。《圣徒保佑您》廓清基督教进入爱尔兰的历史。《猛犬英雄》从民间故事群看文学与政治的互动。《幽默与美酒》介绍爱尔兰人对幽默与美酒的无可救药之爱。《教会与社会》谈及天主教对于爱尔兰社会的深刻影响。《绿野妖踪》考证爱尔兰形象大使绿帽小矮妖的形象变迁。《食在土豆岛》说的是土豆何以成为爱尔兰国民饮食。最后一章《爱尔兰Q&A》回答了中国人对于爱尔兰的21个常见问题,从“爱尔兰人是不是都会跳踢踏舞”到“为什么很多外国人在爱尔兰会走错厕所”,实用而又俏皮。

说起邱方哲,该是传说中的“学霸”吧。他是个语言天才,据说他家人的母语分别是粤语、闽南语和一种突厥语方言,彼此之间只好用普通话交流,对他的语言能力大有帮助。中学时代,在打口碟市场上,他与“爱尔兰”不期而遇,那是几个爱尔兰乐队,音乐风格既幽静又欢快,爱尔兰语那听感的优美使他神往不已。后来,他读的是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和哲学学士,彼时掌握了拉丁语、德语和土耳其语,还学过藏语、和阗语和亚美尼亚语,英语之熟练更是不用说。在荷兰当交换生时,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爱尔兰语教材,还去旁听了乌特列支大学凯尔特系的课,与那遥远岛国终于可以再续前缘。于是,他在牛津大学读了凯尔特学的硕士。一发而不可收,又投奔另一个学问很出色的导师、去爱尔兰科克大学读中古爱尔兰语的博士。现在,他交了毕业论文,并在都柏林高等研究院拿到三年博士后研究员席位。算起来,他到爱尔兰已经四年。学业之余,他为《城市画报》开一个专栏,介绍中世纪手稿,也时而在豆瓣上发表有关爱尔兰历史文化的文章,这本小书可谓水到渠成。

旅居者加研究者的身份,再加上超强的语言能力,使得他的这本“小书”具备广度和深度。他以历史为经、文化为纬,对于爱尔兰的民族、民俗、神话、宗教、饮食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介绍与阐释。按他的自序:“这不是一本《孤星指南》式的旅行手册,也不是一堆走马观花的异国奇闻剪辑,而是萃取了爱尔兰最富历史积淀、最引人入胜的文化面貌,把它们织进同一张网络,还原爱尔兰独特的矛盾气质产生的根源。”读罢发现,这是诚实之语。

有趣的是,近来我同时在看包慧怡与邱方哲的新书。二人同为在爱尔兰攻读中世纪研究的博士,同样深深被爱尔兰文化所吸引,笔底却各有千秋。慧怡的妙处是诗性,方哲的好处是知性,前者触动感官,后者增广见闻,两本对读,相得益彰。本文取名时,我有意比本书题目多加一个“亲爱的”,因为二位的小书,大大提高了我对那遥远的翠绿的小小岛国的好感。是以为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