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爱尔兰之旅》读后感1000字

《爱尔兰之旅》读后感1000字

《爱尔兰之旅》是一本由(德) 伯尔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8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尔兰之旅》读后感(一):美丽而忧伤的爱尔兰

书写于60年前,现在的爱尔兰和写书之时变化巨大。但有些东西是时间也变不了的。历史的烙印,名族的悲伤,刻在一代代爱尔兰人的魂里。这个“甜美中掺杂着苦涩,苦涩中掺杂着甜美,祷告中掺杂着诅咒的国度”。美丽而忧伤的爱尔兰。 书是好书,翻译很糟糕。 散文本身读来就不甚流畅,这翻译更平添了难度。在同一句话里译者很喜欢把一堆形容词挤在主语前面,可谓完美保留原文句式。可这完全不符合中文的习惯,感觉在看谷歌机翻。写景的翻译倒是很优秀。结论是译者有能力但意识不足。 书五星,翻译减两星。

《爱尔兰之旅》读后感(二):哀伤着,却依然美丽

非常令人惊艳的一本书。一开始以为只是一本普通的游记,结果大大超出了预期。这是一本关于爱尔兰的游记,但和其它大部分游记不一样的是,作者在其中几乎是隐形的。他用他的笔如实记下每一个细节:海鸥、牛奶瓶、光线和废弃的村庄⋯⋯一个虔诚、美丽、朴实的世外桃源。可伯尔又是如影随形的,因为我们只能看见他告诉我们的。在他的笔下,即使是贫穷、分裂、溃散而逃的爱尔兰,也是美的,哀伤,但依然是美的。他是真心喜欢爱尔兰,喜欢到把所有的期望都交付给爱尔兰。与其说伯尔不愿意写爱尔兰生活的残酷,不如说他不愿意承认,美如爱尔兰、虔诚如爱尔兰,要遭受这样的苦难。他逃避着的,不仅仅是爱尔兰的残酷,也是德国的残酷。爱尔兰是他的避风港,是他对这个世界的希望。而当爱尔兰进入现代化的时候,伯尔停笔了,他感受到了变化,惊讶于这种变化。爱尔兰用十几年跨越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把历史甩在身后,而伯尔的世外桃源,和爱尔兰一并埋葬在了过去⋯⋯

《爱尔兰之旅》读后感(三):当上帝创造爱尔兰时,他创造了不少

这本是一篇游记的合集,就像很多人做过的那样,把旅游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写下来,成为文字。略有些野心的,还想着发表,赚几个晚餐钱。伯尔的《爱尔兰之旅》似乎要比这些,还要更多一些。

这是一篇文化见闻式的游记。初读一本书,有一个习惯,不看作者简介、不看内容简介,单单看完一本书,体会书中最原初的味道。这本书也是一样,第一遍看的时候,因为封面、因为书名,还以为是一本散文式的小说,待读完才发现,自己绝对是个猜谜低手。不过再看书名的时候,才觉得这绝对是自己不好好看书名的缘故,人家明明写着:爱尔兰之旅呢!

说是“旅”,伯尔在爱尔兰花的心思可是一点不少。他像一个常年居住在爱尔兰的当地人一般,租一个临街的小屋,开着阁楼上的小窗, 泡一杯浓浓的咖啡,拿着一张爱尔兰当地的报纸,看着临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他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许多灰绿色的旅行毛毯紧罩着的瘦弱的肩,许多严肃的脸庞,还有教士竖起的衣领上的许多别针……”。他是那么细致的观察,以至于捧起图书的读者,只好乐滋滋地捧一杯咖啡,拿着这本书,跟着他一起游览爱尔兰了。

伯尔说,他深深地爱着爱尔兰。“我已在为爱尔兰辩护,尽管自己到这个国家才十个小时,其中还包括五个小时睡觉,一小时沐浴,一小时待在教堂……”伯尔大概不知道,在中国,有一个词汇叫作“眼缘”。当他踏上这片名叫爱尔兰的土地时,其实他与爱尔兰的缘分就已经结下了,爱尔兰与他,是有眼缘的。他看得到她的美,她的俗,她的一切,神话、生活、宗教、游戏、工作,在伯尔的眼中,无不美,无不可写。

用他自己在书中的一句话,总结这本书的话,我想用这一句:当上帝创造爱尔兰时,他创造了不少。

《爱尔兰之旅》读后感(四):小国家,大文学

阅读,虽然是一件极富个体性的行为,但其蔓延开的却是整一个使用这一语言的群体的心灵运转。当我们阅读一位外国作家,我们不仅是在与作者本人打交道,同样也在与整个民族的心灵作交流。因而,阅读是想象进而体验各种生活情境、把摸不同民族的心灵向度的可能性行为。

作为政治、经济上的小国,在文化上就不一样必然如此。马克思过于一意孤行。比方在文学上,三个国家(或地区)不断地受到我们的赞赏,它们是爱尔兰、奥地利、拉美诸国。这些国家均依附于一个强势大国,这是仅就使用的语言来说的。爱尔兰之于英国,奥地利之于德国,拉美之于西班牙,均是弱势文学具有原创生命力的极佳例子。

谈起爱尔兰,对于一位热爱阅读的人可以想到什么呢?无非是那些星光熠熠的作家:斯威夫特、叶芝、王尔德、乔伊斯、贝克特、班维尔、托宾…在阅读这些作家的作品之时,我们会想象文学国度背后的现实世界。想象那儿的人民怎样地生活?与我们有何不同。

也许,这是海因里希·伯尔三次进行爱尔兰之旅的部分原因。当他踏上这片文学圣土,他一定感觉到了为何这片土地可以孕育出那么多的文学天才,向世界输出那么多的精神食粮。因而写在这本游记中的文字为我们提供了这些解释。因为,书后的附录详细谈及了伯尔写作本身的创作缘来,再次便不再赘述,而是谈谈写作方法。

虽然一本游记必然包含这位旅游者兼作家的观览与感悟,但《爱尔兰之旅》却不是悉数由这些散文组成。虽然某些篇章仍然可以称为游记,但却是以小说的形式写成。比如那篇《世界上最美的脚》便完全可以以短篇小说待之,它以第三人称写成,原本作为游记主角的我消隐为文字背后的叙述者。作为小说家的伯尔不断地介入其中,故意暴露出小说“虚构”的创作套路,以增加了阅读的趣味。

这些穿插进的极富小说创作的笔法,使得整本书与众不同。它不再是一本观察的堆砌见闻与思索的游记,而是精彩纷呈地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徘徊于现实与虚构间的爱尔兰风情,它远离现实的维度,是为了更加靠近与它,更加靠近那个借由文学创作而形成于万千读者脑海中的那个被称为“爱尔兰”的国度。

《爱尔兰之旅》读后感(五):那个时代的爱尔兰

在现代人的眼中,爱尔兰应该是有着碧绿的田园、清澈的湖泊、迷人的古堡,是安静平和的一副风光画卷。但在海因里希·伯尔的作品《爱尔兰之旅》中,却读不出这样明艳的色彩,相反有一种阴晴不定的乌云压顶,就算是对一些爱尔兰人有趣性格的描述,也带有丝丝的忧伤别离感,让读者体味着是那个时代不一样的爱尔兰味道。

海因里希·伯尔是德国当代小说家,197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伯尔虽然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但是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如其他获奖者大众化,他的作品多出现在八十年代一些人文经典出版社的出版物里。这本《爱尔兰之旅》是他的一部散文集,描述了自己在不同时期多次去爱尔兰的所见所闻,正因为是不同时期的作品,所以贯穿于文集中的感情并不具有连贯性,不是一般意义上线条型的游记。

在这部文集中,爱尔兰人的性格和生活状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生活上并不富裕,非常容易有满足感,有着盲目的乐观,没有时间概念,沉浸在自己的慢生活里。在《当上帝创造时间时》里,爱尔兰人从来不会对迟到动怒,他们会说“当上帝创造时间时,他可创造了不少”,爱尔兰人似乎没有时间观念,他们不怕等待,任时光渐渐流逝。警察在检查司机的驾照时,可以跟司机漫无目的地聊家常,谈天气、说孩子,突然想起驾照的事情,司机一句没有带就可以安全通过,这就是令人惊奇的爱尔兰。在《D女士的第九个孩子》中读到的是家庭成长的无奈,爱尔兰人不像美国人那样追求富有、向上的生活,他们只要维持生活即可,能继承家人的看似百无聊赖的工作就很好,当这工作无法维持一家子生计的时候,那也不得不背井离乡去他国谋生,但离开并不是爱尔兰人的选择,是被生存环境所逼迫,就算再贫困他们依然愿意留守在自己的家乡,于是离开变得让人忧伤而又无奈。

作为一个旅者,到另一国家的时候,都会与自己的国家进行比较,伯尔也在文中将德国人与爱尔兰人的为人处世的态度进行了对比,他对待爱尔兰的态度是相对客观中立的,并没有过多的夹杂自己的感情色彩,只是在描述那个时代的爱尔兰,静谧而忧伤。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