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活即是行动》读后感锦集

《生活即是行动》读后感锦集

《生活即是行动》是一本由克里希那穆提 (krishnamurti)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2.80,页数:24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即是行动》读后感(一):生活即是行动

书很漂亮,精致。我感觉是目前最为用心去做克氏书的出版方。支持一下。里面是克氏一些经典选段,可以看出非常用心的在选段。都是一些比较精彩的选段,可以看出出版方是认真做了工作的。我是克氏骨灰级粉丝,新经典那一套我也购买了,不能说拿来对比哪个更为优秀,只能说这本更为精致,选段更为精炼。如果初了解克氏,或者拿来送朋友的话,这本是最好选择。生活即是行动,克氏将“行动”划分为已经完成的事、正在做的事和将要做的事。我们都是普通人,不是很聪明。我们有时候会驻足凝望一棵树或者一次落日,会心地笑,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行动都源自于意志力,我们都是心怀抗拒的。不是吗?认真阅读,仔细聆听,总能找到出口和答案。

《生活即是行动》读后感(二):不想,只是做

第一本克里希那穆提的书,读了一个小时,想从整体上把握他的观点。

1、时间就只是钟表上的时间,只是现在、此刻;所谓明天如何。。都是拖延与自我欺骗。

2、不含任何成见、看法,只是全然打开自我的感知,关注一切,而不是专注某一个;尤其要关注自己,了解自己的一切。

3、全然投入行动之中,在行动中真正的生活。而不是用各种思想做各种逃避,那都是弯路。

4、把自己全然放开,在混乱的世界中泰然自处,没有恐惧、没有悲伤,坦然活着。

5、一句话:以完全开放的心灵,关注一切;以完全空灵的心态,投入行动。

确实很有启发,虽然不可能像他一样开悟,但似乎也捕捉到了一星半点的感觉。。。

《生活即是行动》读后感(三):生活的境界

母亲很是精明,对生活的看法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断言,不一定完全符合现实,但却能鞭辟入里。有次我开了一整天的会到家很是疲劳,但正好是欧冠比赛日,却也折腾着起床看球,母亲骂道:开会的目的无非一个,让大家都为别人着想,主席台上的人却往往想着自己,洗洗睡吧,为别人活很累。

高中得知王国维的三境界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悟,记忆是应对18岁之前考试最好的办法,老师天天教书很是辛苦,所以才有很多老师天天发卷子、对答案,学生问为什么,那就得承受老师劈头盖脸的一通骂。后来发现境界说果然是个好东西,却只是双休日闲来想想,不敢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践行。有种境界说认为利益、文化、灵魂追求是三个不同的境界,并认可最后一种追求。另一种境界说把实用、求知和趣味做了高低评价,也让人有了一定的追求。

苏轼有种境界,坚持儒家的入世精神却扬弃了其功利性,汲取了道家的达观自适而扬弃了其遗世独立,汲取了佛家的心灵解脱而扬弃了其对世俗的否定。这种从容淡定、处变不惊的人格风范,世上没有多少。人情练达皆文章,好鸟枝头皆朋友,这种日常生活中演变出的整全性教育实在离我们越来越远。

我们可以瞧见克里希那穆提的激进性不亚于当代马克思主义那些学者,他的反身性的力量足以撼动我们的生活惯性,让我们对每一个当代概念作出拷问,让我们对每一刻当下的坠入深渊尝试做一次攀爬。我们沉浸在资本和等级决的环境中,不安地看着克里希那穆提,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生活即是行动》读后感(四):心动不如身动

生活即是行动

这本书,是一本智慧的书,读之前,你要有心理准备。因为看着书名是励志的一本书,内容上是更接近哲学的作品。

我真实的样子和我应该是的样子之间有个间隙,我们一直都在试图弥合这个间隙,而这就是我们的行动。

当一个人全身心投入时,就会有全然的行动。当你用头脑思考时,行动就会四分五裂的。我们大多数人用头脑思考很多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过着四分五裂的生活——想一套,做一套,举棋不定,很矛盾。

作者在书中,是像柏拉图一样的智者,书中又充满了哲学的辩证思考,如果随着作者的思想一步步深入下去,我想,你所达到的境界就是“我思故我在”。当一个人思考自己要怎么行动是,这不是真的行动,并且在书中被当做是很不好的方式,这样的空想让你与行动隔离开了。当你不去思考怎么做,而是直接去做的话,这就是行动。

虽然,这本书作者是克里希那穆提,可我觉得这更像是一部选集,内容来自于《克里希那穆提作品集》。而在内容编排上,也是层层深入的方式进行的。从一定方式上讲,这部作品充满了“禅”的味道,或者如王阳明的心学之思,充满的是一种有味道的思辨气息,也正是在这种思辨气息中,我们对人生的思考渐入佳境,或者说我们对生活的感觉,因为这本书变得更加细腻,更多的美。

2014.12.05

《生活即是行动》读后感(五):“灵性"的寻找

拿到书才发现,这本绿色封皮的《生活即是行动》是克里希那穆提一套丛书中的一本,绿色代表“行动”,也真如这本书的名字一样在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行动。克里希那穆提是印度非常著名的“哲人”,他的哲学理念不同于印度佛陀,也不同于其他的宗教。他认为其他的那些哲学理念是能够给人精神上的支持,是大智慧、是大感悟,是值得尊重的;但那并不是属于自己的。

他生活在上世纪也对当时的人们影响非常之大;他留下的著作有六十多册,皆是对人们向“灵性”的引导,让人们能够对于他的境界有所了解或者是达到他的那种境界。他说:“我的著作和演讲,哪怕世界上有五个人能够理解,对我来说就足够了。”在这本《生活即是行动》中,他所展示的正是那种依靠自身去参透的“灵性”与“境界”。他人的哲学名句,警世忠言都是别人心境的表述;如若我们将自己的生活依附于他们的言论中,活的即肤浅又空虚。他也谈到“行动”与意志力的关系,对于很多人来说,行动源自于意志力。既然有意志力的存在,就会有做与不做的矛盾;这反而是自我折磨的一种困境。克里希那穆提在孟买的第一次演讲时说:生活是投入其中,然后将之抛入脑后——因为不存在“我”要记住这活生生的生活。只有当头脑处在完全谦卑之中,不为自己的渺小的生活做打算,也不再辗转于各种观点、经验和知识时——只有全然、彻底、完整、不再追寻的头脑才会了知生活是无始无终的、无限的。在品读完这句话,我突然想到了《黄带内经——上古天真论》中的四个字“恬淡虚无”,这不正是那种对自身“欲望”的放空吗,对人心境界的寻求吗;放下了自己才能真正体会到永恒的快乐。

不过本书并不侧重于理论的解读,而是教我们自我心灵的训练方法。指导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去指导自己的行动,通过静心的方式发现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守的一份“静”,养的一份“性”。别让“物欲”吞噬了“本心”,在静心修养时,为我们的“灵性”守着那一份净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