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观念的水位经典读后感有感

观念的水位经典读后感有感

《观念的水位》是一本由刘瑜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6.00,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一):观念水位上涨

我太喜欢刘瑜的文字了,尽管很多涉及政治的内容我没有很了解,但是很努力让自己把这本书好好消化掉。

刘瑜的文字实际上并不会非常晦涩难弄,很形象,很贴切,很巧妙,很耐人寻味。

在讲电影文学这一板块,也就是最后一板块,每一页都有我非常喜欢的段落,那种透彻感,夹杂着直白与幽默,读来让人欲罢不能。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二):活着就是为了思考,为了感悟,为了存在

田同学过年时候推荐给我的一本书,最近才开始看,没想到书中的有些内容竟然可以在大陆出版,看来社会进步了。虽然中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并不喜欢柏杨那样一棍子打死似的观念,而刘瑜在书中的诸多观点却让我很是信服,或者说既不会引起我的反感,也让我找不到合适论据去反驳。书中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说是精华之作,刘瑜是清华的政治学教授。我们还有个共同点,就是对高华教授的敬仰。希望有机会可以认识一下刘瑜教授。。也希望我们这个总是爱被别人挑毛病的国家渐渐的成长完善。--2015年7月7日于北京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三):不谈民主自由与政治,谈点感想

不谈政治,只谈几句想法。 1.少谈些主义,不要制造各种标签和帽子扣在别人的头上,无休无止“分清敌我”的标签战只是省略了论证的严谨,需要实证,需要理性,而不是感性的叫嚣和灌输。 2.不要只看你能够看到的,只听你能听到的,要关照没法出现在视野内的人。他没有机会举手但不等于他这个人不存在。 课堂上学到的哲学现在也让我思索,“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可是一条大江大河,干流的流域面积与支流流域面积孰大?河流的一点弯道很可能会葬送一代人的幸福,社会的风吹草动,对个人也许就是灭顶之灾。 3.不要被道德绑架。中国自从汉朝独尊儒术开始,至明清为盛,社会问题道德化,人物评价标签化。如果遵从那么简单的判断思维,那么很自然,起义就是褒义词,暴动就是贬义词。那么是谁给的标准呢?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四):国与名,一小撮的民

作者在自序中说:这本书传递的信息是,既需要对国家之顽固、也需要对普通人之麻木,乃至知识分子之矜持说“不”。这本书很早就想看了,有时,我会觉得读这样批判性的文字我太累。自己的阅读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累是必然。对于思考国与民,国的思考、民的思考,实在甚少,纠结于我自己到底该怎么做才能真正的实现自己的价值。读罢,根本就不用纠结,顺着社会的趋势过下去就好了,杞人忧天不会有特别的惊喜给你。

曾经,在我的观念里,中国种种的不是的根源就是人太多,太多的人导致了这样一个局面,人少了就能管理好,人少了就会十全十美,但是放在这个时代里,就算人少去了一半,社会也不见得和谐稳健,很多很多的因素造就了这样一个社会局势,历史遗留的社会观念,教育广度深度的不充裕,在一代代人身上滚打磨跑,我们的社会在朝着更好在发展,对于的领导,乐观是空前了的。当我们的金钱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之后,我们也开始了思考。

去转变既有的观念远比想像中的难得多,作为青年一代,上辈教导我的观念不是那么的多,自己对于这面的思考亦是少之又少,兴许我可以转变。国与民,不管你是否接纳,早已融为了一体。芸芸众生中的一位,不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自己的心里也真是过意不去。国的名,光顾了自己口袋里的钱,会有怎样的人生意义?终归是国中的民,怎么能对国家之事两耳不闻呢?

一小撮的民,乐观一些,为社会多做一些无私的贡献,我做了,你为什么不做呢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五):警惕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

这是一本自己读了很久的书。大约是在大二(2015年)的一堂现当代文学课上,胡老师推荐了这本书,其实我现在已经不记得老师的推荐理由是什么,也许出于纯粹好奇,也许出于验证老师所言的执拗,总之当时我就在网上下单了这本书。 这一看就看了好几年。其实刚拿到书的时候,本来打算很快就看完,探究一下这书为什么叫“观念的水位”,但没想到书中开篇主要是一些政论性的文章,都是作者写过的专栏和随笔,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有条理性的思想体系。对于一个阅读量其实并不高的大二生,一开始的阅读是很难推进的,很多观点自己无法理解,于是看了几篇后,就痛苦地搁置了,畏难的借口也好,不愿思考的懒惰也好,总之很长时间里我再没翻起过这本书。 临近毕业的时候,收拾东西,看到这本买来很久没读完的书,突然良心发现感到惭愧,于是打算重新捡起来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搅扰,一段时间后的兴致缺缺,依然让这本书的阅读断断续续,从校园里读到工作岗位上,在家中、在火车和地铁之类的交通工具上、在借宿的朋友家、在休息时的办公室里,都读过。一本书读了如此之久,以至于到后来,一度让我感到十分焦虑。

之所以事无巨细地讲述很多与阅读本身无关的事情,也算是对自己生活经历、精神历程的回顾,因为我渐渐懂得,阅读一本书的体验,不仅取决于书籍本身的质量,也与自己生活中的状态相关。当你对于阅读充满兴趣,善于精进地思考,加上书籍本身足够吸引人的话,阅读体验也是顺畅而自由的。反之,当你的专注点不在阅读上,即使书籍足够优秀也很难引你进入深层境地。这本书整体而言并不算太差,所以,阅读这本书的漫长过程,也侧面说明了自己一段时间以来的状态有多么糟糕。

回到作品本身,全书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政论文、影评、书评,另外还有一些随笔。

在政论文部分,作者对于政治制度里的自由、民主、社会转型等内容做了论述。大部分文章篇幅并不大,作者总是结合相关事例来论述自己的观点,对于中西的社会制度也做了一些对比,很多角度的确可以拓展读者的思路,给人们一些启发。但自我感觉,很多问题在作者的论述里变得简单了,仿佛一些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变得轻易可被人们理解并认识, 这让我一直怀有一种警惕性,即不可完全臣服于作者的观点,很多事情未必如此简单。对于当今世界各国的社会历史、政治情况不了解的人,读这本书也可获得一些认识。

书评、影评部分,写作角度有时候比较深入和不走寻常路,作者似乎总是试图消解那些看似世俗而正常的东西,告诉大家,警惕驯化人们思想的观点和理念,要保持一个独立个体的主体性和自由意志。

总体而言,这本书可以让人的视野有所开阔,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能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值得年轻人一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