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历史的边角》读后感锦集

《历史的边角》读后感锦集

《历史的边角》是一本由吉光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的边角》读后感(一):小人物的小故事

本质上我是一个很懒的人,写字,不过是与世界沟通的方式。身边有一群和我一样懒洋洋的家伙,我们聊天、吃饭、讲老故事,讲着讲着,就哭了,哭了一会儿,又笑了。和这群家伙在一起,很过瘾。

他们讲给我的那些很过瘾的故事,融合了食品的味道和京城的雾霾,在胃里发酵、膨胀,不吐不快。我以一种像孩子一样的好奇心探究着故事背后的真相,以及,那些主人公在故事过后的生活。

于是有了这本书,写得很沉重,直到今天也没有放松一点。因为,这是一本没法给出版社带来多少利润的书。书中的主人公被多数人忘记了,又被少数人当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的经历,超出了任何文学作品的想象,他们的爱恨,只属于一个时代,一座城市。

我在发黄的书页中翻检一个世纪前的爱恨情仇,不知一个世纪后有没有人会如同今天的我一样翻检类似的故事。

感谢那些为我讲故事的师长,感谢最初鼓励我写这本书的李婷晓姐姐,感谢一直支持我的老爹老娘,感谢爱人和很萌很萌的某欢,感谢顶着发行压力出版这本书的蜜蜂出版和恒者老师,感谢很多爱过的人,很多走过的路,感谢这座我已经生活了十一年的城市。

寥寥数语,以为记。

《历史的边角》读后感(二):小人物?!与北京

“我出书了!”老朋友吉光突然一天在QQ上蹦出5个字,吓了我一跳。“学术专著吗?我知道你可是个书袋子哦。”我调侃道。“非也非也,这可是一本讲故事的书。”故事书?一位学历史搞文献的小女子做的故事书,吉光吊足了我的胃口,让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这本名为《历史的边角——小人物与北京》书细细读来。

没错,这是一本故事书。故事里的人物,他们,只是在北京,在这座城市里生活过的一些人。他们读了很多书,做了一些事,也写了一些书。只是显然吉光将他们定位为小人物,带有明显的揶揄,这些原本功高盖世或者富甲一方的人物只是基于他们自己的选择,或者是历史的无奈与悲凉是的他们被遗忘在历史的边角里。

吉光不愧是从北师大文献研究所走出来的文人,这本刻意回避今日历史教科书中的大人物,而是钩沉出民国时期不那么引人注目的一批读书人的思想、生活、事业与爱情,以窥民国之一斑。不是大人物,所以更接地气。经历很传奇,所以颇有情趣。她说这本书里的人物,全是通过读书才得以结识的。他们离我们很远,跨越了近百年的光阴;但他们又离我们很近,他们就活在那些发黄的故纸堆里。

吉光写这本书很辛苦,因为这本书里的故事时她一点一点从图书馆、档案馆里搜寻而来。然而吉光却说这是一本她写的很轻松的书,因为这本书应了她喜欢的那句广告词:“为了书与人的相遇”,书中的人物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都读了很多书,做了一些事,也写了一些书。而这都与吉光本人十分契合,从内蒙到北京,一路虽然跌跌撞撞却始终没有离开过她喜欢的历史和考据。阴差阳错没有成为做书的出版人,却从此进入了博物馆,对那些被遗忘的人和事有种超出寻常的兴趣。因为和先生赌气,考上了首师大成为北京史这门看似有些冷僻专业的博士生,却也对北京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有了自己独有的领悟。她说她想做一本书,一本专写老故事的书,书中的人都曾经生活在我们身边,都曾将血脉融入过这座城市的灵魂。

吉光选择了13个人,他们中有用西学影响北京发展的人物,吴雷川、胡先啸、李蒸、包贵思;也有土生土长的北京文人,刘之莱、张次溪、金受申、陈墨香;还有的人他们曾在北京这块土地上留下过或深或浅的印记,这些印记无关其他只是风花雪夜。吉光说在写这些故事时她只是尽可能忠实地描述。

终于她做到了,于是有了这本书——《历史的边角——小人物与北京》。

PS:《北京社区报》书评,作者陈瑾。

《历史的边角》读后感(三):民国边角:听那一声叹息

——评《历史的边角》

讲述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故事,须得一份融入的情怀;

而讲述一群人与一座城市的故事,须得几分时代的厚重;

讲述一群人与一座城市在一段历史中的故事,则既须染了那段历史的脉络和血肉,也须把握每一个个体的特征和身份,须得各自分明而又统筹在握。这本《历史的边角》(小人物与北京)可算是做到了。

作者吉光说,她是搞博物馆工作的,她的书不属于原创类,而应属于人文史料类的。我通读完全书后则觉得,埋头于一段历史,整理出那么多人物的故事,还要写出他们各自的优秀与不同,这比之原创作品,更需要多一份的耐心和辛苦。

书籍封面有这样一句话:那些历史边角中的小人物,在公共视野里是看不到的。

是的,书中所提到的民国时期的很多人,我们大约都很少听到,也很少看到他们的名字。画家梵高的同门学友胡博•华士,北平师范大学的校长李蒸,燕京大学的女教师包贵思,北京大学文学系的教授杨晦,荀慧生的御用编剧陈墨香等等……这些人——于我们而言都是陌生而遥远的。

如果不是因着这样一本书的缘故,他们的生平和故事,他们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所经历的爱恨情仇、种种过往便不会被再次拿起,并再次有了新的发现和价值。

由此书,我们便知道,那时一些还有人生价值追求的人的生存是这样被描述的:齐如山的画报有家里的面粉厂养着,陈墨香则靠稿费吃饭……30年代的文学,一方面是左联为首的各种救国号角,一方面是以鸳鸯蝴蝶派为首的都市言情故事,而其他各种文字就夹在这两种文字之间寻找着自己的位置。

这段话的描述也是符合历史的。在混乱而浩荡的时代,各种文艺思潮下,那些在文化、教育、艺术、建筑等领域颇有成就的人却仍然执着于自己的专业,仍然于乱糟糟的世事中努力跋涉前行,他们区别于一般百姓,因为他们是曾被历史记录过的,并不是被当做时代背景的默默无闻的普通百姓。

然而,这种记录又并不显眼,并不为后人所孰知,爱了老舍先生一辈子的民国才女赵清阁,还有刘乃和对陈垣先生的终生爱慕,这样的故事读来也是唏嘘的。她们都是那个时代优秀的女子,却甘愿为心中挚爱忍受苦闷孤独的一生,这让我们同时想起那时候更多的女性,林徽因、陆小曼,在那时,女性平等思想并未得到彻底解放,这些女子是超越了自己的时代、违拗了自己的时代,然而,她们的时代却也宠爱她们,于是,她们得到的更多是赞美,而不是诋毁。

当我们深处在一个时代的时候,每一个敢于超越时代去行事的人都是斗士,是勇士,是值得肯定和赞美的。而每一个敢于坚守自我、不为风云变换所动的人也都是值得尊重的。

变或者不变,动或者不动,在于个人的选择。

当个人的选择与社会前进的方向一致的时候,就可以借力行舟;比如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选择下海经商的人都赚了钱。

而当个人选择与时代发展方向不一致的时候,就会成为阻碍者或被牺牲者,但不必担心,历史总会如实记录下这一切,并给予你该有的尊重,就像南宋末年,元朝最终取代了腐朽的南宋,文天祥的殊死抵抗必然失败,但他仍然被作为“民族英雄”写入史册。

科学、客观地看待一段历史,就需要正确地认识历史中的人和事物,始终保持清晰、冷静的头脑,放可以听取历史深处、那些身处其中的人们所发出的一声声叹息。

字数:1290

菠萝于2015年7月23日出评

《历史的边角》读后感(四):有没有人告诉你,我曾来过

一个人,活一辈子,短短几十年,即便长寿,也不过百年,能在这个世界留下多少痕迹?有多少人能记得,你曾来过?

我婆家族谱记载,这一支脉是明末清初的时候从广东迁到广西的,三百来年的事儿,而那个从广东来的老祖宗,什么都没留下,顺治年间有一位族人立了一块匾,称那位老祖宗为前军都督同知,我们查了很多史料,都督同知这样高级的官职怎能查不到呢?后来才想到,应该是南明小朝廷的时候了吧。于是再查南明史,这可就更难了,史料本来就在清朝被损毁了绝大部分,更在民初毁掉了钱海岳历尽艰辛收集的最后一卡车资料。在钱氏未成稿中,我们反复排查,终于找到一位名字与我们祖宗比较近似发音的,小小一条,几十个字。

三百年算太远吗?好,我们说更近一点,我公公这一辈还有不少的老几位健在,但我们爷爷的名号,居然已经以讹传讹弄错了!今年夏天偶然在家里翻出爷爷的印章,才知道平时说的是不对的。这才几十年?当地超级大地主,有一大堆后人,现在也还有人在讲述他老人家的轶事,可就已经连名字都搞错了!到我们孩子这一代,谁还能搞得清楚他们这位太爷爷的事情?

所以说平凡如你我,到孙子辈长大成人的时候,基本就已经被这个世界忘光了。可怜吗?只是平时我们不这么想问题罢了,我们总以为自己有多重要多与众不同似的,其实,还不如外面一棵老树。

虽然文字也会散失很多,但终究还是会比口耳相传来得靠谱一点,能写点文章,总会令后人有迹可循一些吧?

想到这些,是因为读了一本师妹的新书,《历史的边角——小人物与北京》。这本书里写了十三位大家不怎么熟悉的人物,说是小人物,其实还是大人物身边的人,相当于配角,还是借着大人物的光芒闪烁而留下一些痕迹,真正小人物,群众演员,根本不知湮灭何处,无迹可寻。

写的本来就不是大人物大历史,配角的人生总没有那么多的传奇,加上非虚构写作的限制,史料的匮乏,能组织出这样十三篇文章已经殊为不易,阅读时虽没有多么惊险刺激酣畅淋漓,但也在隐忍躲闪间窥见人生的苦涩与无常,引发一些感怀,对得起付出的阅读时间。

就个人阅读体验而言,书里写的最好的,是跟北师大有关的几篇,也许因为作者本身在师大校园浸淫日久,带有情感,而读者我,也是北师大校友,总会有一些并未行诸笔端的默契,尽在不言中的感慨,多一份好奇也多一份了然。其中作者本人的探究过程也会显得生动而意味深长,不断敲打历史那稀薄的墙,有古今两条明暗的线索,也多一种阅读的趣味。这一点可以参照赵瑜先生《寻找巴金的黛莉》一书,简直把文史研究写成了推理侦探小说一般精彩,引人入胜。

其次还是跟爱情、或者说跟名人八卦有关系的几篇,八卦这种心态,倒不是人就多俗,只是完全不认识的人就少了一些背景知识也就少了趣味,而认识一些的名人又能倒腾出一些不太熟悉的东西,介于熟悉和陌生之间,大概属于学习区,兴趣就更大一点。所以从写书的技巧而言,这本书的目录骨架其实可以处理成传主和某一名人的关系,明写名人的一段八卦,暗写配角的一段人生。

作者显然还很年轻,打捞历史的方法显得正统而有些书呆子气,对人物的把握和品评也有点稚嫩,也缺乏一点把一段残缺不全的史实写成一个抓人的故事的奇妙构思,但在这个浮躁喧哗的社会,愿意把同情和理解的目光伸向那些不那么光鲜不那么显眼的人物,细细缕缕的史料拼贴,填补着大片的空白,也已经是难得的文品与耐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