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个死后成名的画家又回来了》经典读后感有感

《一个死后成名的画家又回来了》是一本由张寒寺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9,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死后成名的画家又回来了》读后感(一):一个死后成名的画家又回来了 张寒寺

读到最后才发现原来第一页写的是龙镇杀曹洵亦的场面。最后的尾声,应该是以曹洵亦魂魄的视角,看着他自己并不出色的作品,被包装被竞拍被吹捧,像是一场闹剧。没有人在乎他的死活,只在乎能不能利用他的热点变现,就算欧阳池墨也许对他有过一些真心,这点真心最后也消失在得到的荧光棒里了吧。

看完以后心情复杂,看开头的时候会觉得跟之前写书的风格不大一样,越读到后来越觉得这就是寺哥的风格。

动物不分善恶,因为它们的每一个抉择都关乎生死。但是人,总不能跟动物一样吧。

寺哥你好牛。

《一个死后成名的画家又回来了》读后感(二):“假深刻”与“花架子”

这本小说写于三年前,现在出版了,自己回头再看,发现有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一个是“假深刻”,一个是“花架子”。

先说“假深刻”。

我写了很长一段时间“稀奇古怪的故事”,有些像科幻,有些像奇幻,有些又像鬼故事,总之都是胡编乱造的东西,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从小到大就只看过这些,照猫画虎,也就这副颜色了。随着年过三十,又不知天高地厚,我就想试一试没有飞船也没有妖怪的故事。那时候,我看了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他是否还在人间》,因为这个小说已经进入公共领域,就琢磨着把他的创意搬到现代中国,看会不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虽然习惯瞎编,但我也听说,写现实最好从生活取材,给故事涂一层像模像样的油漆。我在媒体干过四年,辞职后瞎忙一年多,中途写小说,后来又混进电影行业,给甲方做肩颈按摩。所以,对真新闻、假新闻、网络暴力、闭门造车以为就是创作、做成为艺术家的白日梦以及被资本蹂躏等领域都有经验。

这本书差不多就涉及这些方面,我写了一个反复无常性格比较讨厌的画家,和几个情绪稳定目标也很稳定的骗子,他们互相利用,又互相拆台,想整普罗大众吧,结果又被普罗大众逼着咬来咬去。故事并不深刻,追名逐利的事能深刻到哪去?但因为画家这个角色很别扭,有许多艺术家人格的毛病,敏感多疑又自命清高,就显得他特别深刻,好像他活得比谁都明白,我又讲得比较咬牙切齿,多年不干媒体,忘了客观中立不站边的原则,显得通篇都有一种控诉的味道——其实没有这个意图。

我选了全知的视角,是误以为自己能把控全局,把每一个角色都讲明白,但却填得满满当当,牺牲了一定的阅读体验,少了一些回味。所以,我的讲法确实有问题,不应该奔着“假深刻”去,如果重来,我还是会选择更放松的方式,像讲笑话一样把故事讲了。

再说“花架子”。

我已经没那么花了,这些年我一直给自己的语言做减法,能用“已”的绝对不用“已经”——当然,如果所谓“干净的语言”这么好办的话,满大街都是余华了。

就像前面说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沉迷于看故事,不注重别人的语言,再加上天赋有限,写句子要么拖泥带水,要么上蹿下跳,讲是能讲明白,就是讲得不那么利落。

打个比方,大作家就像武侠小说里的超一流高手,草木为剑,随便两招都能扫倒一片,而且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你找不到他的破绽,我呢,更像龙套被反派暴打之后,主角的BGM奏响之前,中间这个时段跳出来撑场面的角色,能接个几十招,但总有那么几招属于“花架子”,自以为帅气,适合做成剪影印进武功秘籍,其实没用,女主角都不往我这看。

除此以外,小说还有角色单薄的问题,情节设置的问题,就不细说了,没了飞船和妖怪,主角又没有超能力,我确实不太习惯。

不过,我也很庆幸写了这样一本小说,不跳出舒适区,怎么知道自己有这些问题呢?只有跟反派过招,挨他几顿打,混个脸熟,才能把主角的BGM听清楚,才能跟上他们的节奏。

小说主角尝试了反抗,在一些人看来莫名其妙,因为他追求的东西虚无缥缈,填不饱肚子,也换不来钞票,甚至还要毁掉许多人的生活,揭露只有他在乎别人并不在乎的真相。

最终,他没能反抗成功,似乎验证了他为人冲动且自命不凡的指责,但于我而言,他的失败,是因为那时候的我不相信反抗有用,即便我能理解他反抗的动机,我也清楚,创作者总是势单力薄,受制于上下左右太多势力,与其反抗,不如逆来顺受,变成更温驯的形状。

而当这三年告一段落,我渐渐明白,反抗也有它的意义,而不必一个多么振聋发聩的结果,就好像,我们会问,狼为什么能咬断被困的前足,即便脱困也活不久,鸟为什么迁徙那么远的距离,半路还要遭遇天敌,蜉蝣的成虫为什么朝生暮死,这么活着有什么意义。

答案可能简单到令人乏味——这就是一种本能,一种向往自由的本能,经历许多之后,希望我们都还拥有。

2023年3月13日

《一个死后成名的画家又回来了》读后感(三):落魄的画家,最后被贪婪的人们杀死

《一个死后成名的画家又回来了》,引子写一个人被另一个人杀害。凶手不熟练的手法,尝试了好几次才活生生地把人杀死,得以收尾。 那么问题来了,死掉的人是谁?杀他的人是谁? 这是悬疑小说一贯的写法,提出问题,设下悬念,让读者带着问题寻找答案。 曹洵亦是一个落魄画家,女朋友刚跟他提了分手,房东又急着让他扫地出门,他情急之下找到美术学院的老师汪海,他之前给汪海的儿子画了两幅画,至今还没给钱,现在他走投无路,只好厚着脸皮再次登门要钱,结果却是两败俱伤。 何畏是曹洵亦的好朋友,他是一个古董造假商,曾经被美术学院开除,学了些美学的皮毛,全用在造假上了。何畏看到曹洵亦狼狈的样子,只好支招,让曹洵亦带上作品参加一档专门点评的艺术节目,一幅画一万块,足以让他的生活维系下去。 曹洵亦本身清高,不愿做这等抛头露面之事,怎耐囊中羞涩,再加上何畏的添油加醋,他说,这不一定全是批评,也有可能认可你的画,那时候,你就是家喻户晓的画家,再也不必如此狼狈。 在直播现场,轮到评价曹洵亦画作时,先播放教授汪海的视频,视频里的汪海道貌岸然,对曹洵亦尽是夸赞,曹洵亦头几天才和他打了一架,怎么都想不到教授会如此夸他,在他震惊之余,他的画作被推上台来。 揭开幕布之时,大小的议论声层出不穷,评论家龙镇开始评价,他把这幅画说得一无是处,曹洵亦在刚刚的震惊中还没恢复,又进入下一波的轰炸,他无力辩驳,羞愤难当,当龙镇用画笔在他的画作《噪声》上打下钢叉,他只能像人人喊打的老鼠一样,灰溜溜地离开现场。 意想不到的是这件事在网络上持续膨胀发酵,键盘侠们不余遗力地在网络上攻击这位落魄作家,这时的他算是江郎才尽,万念俱灰。 作者把人物性格和事情原因交代清楚,读前面的部分,似乎除了开头有点悬疑的感觉,这一部分就像正常讲述一个故事,读起来很顺畅,甚至有点怀疑作者是如何设置的问题。 然后,转折就在这时候出现。 曹洵亦是在孤儿院长大的,他是被遗弃的孩子。这时,一个跟他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出现了,自称是他的孪生弟弟周小亮。周小亮说他得了癌症,活不了多久,家里还有母亲和儿子,希望曹洵亦能帮帮他。 曹洵亦的处境本就自身难保,谈何帮助曾经遗弃自己的母亲,还有弟弟嗷嗷待哺的孩子?在他纠结徘徊之时,周小亮上吊自杀了,如此时刻,曹洵亦不得不背上他留下的包袱。 何畏提议,让大家认为死去的人就是曹洵亦,要周小亮代替曹洵亦,然后他在幕后操作,让一个落魄画家在死后成名。他的想法很简单,很多画家在世时并不出名,死后画作升值百倍。他相信在现在的舆论趋势下,他可以把曹洵亦的画炒作起来。 果然如何畏所预料的一样,事情越闹越大,网络上的趋势向曹洵亦倾斜,称龙镇逼死了画家,要讨一个说法。这时,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家罗宏瑞出现了,他助推何畏,把画作推到至高的顶点,把价格哄抬到100万一幅。 罗宏瑞不过是为了空手套白狼,利用这个机会套取资金补上公司的亏空。更意外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ZF单位上的领导,想借曹洵亦的画把废城宣传成文化城市,他们的骗局被推上无可挽回的地步。 如果没有龙镇的掺和,可能夏洵亦就不会死。 正如前面所说,夏洵亦只是在别墅里隐姓埋名,默默地关注着自己在网上的信息,他的画被他们拿来买卖,他得到了很多钱。 前面的只是铺垫,顺畅的铺垫像是一个正在进行的故事,还没来得及思考,惊心动魄的情节就突然扑面而来。 这是文中的另外一条线索,龙镇被何畏的操作整得家破财尽,此刻他只想找到突破口反击。龙镇是一个有名的中年评论家,本来混得风生水起,被曹洵亦的事情一闹,他的画廊被人泼了油漆,之前合作的画家都跟他断绝关系,落魄至极。 龙镇的反击算是意料之中。他找到曹洵亦的母亲,也是周小亮的母亲周大凤。周大凤是农村女子,早在联系周小亮的时候发现曹洵亦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另一个儿子。龙镇以金钱为饵,周大凤便把儿子再次遗弃。 龙镇找到曹洵亦,此刻,他只想告发他,只要他告诉全世界曹洵亦还活着,他的罪名就能洗清,他就能拿回曾经属于自己的一切。 正在他们两个周旋的时候,罗宏瑞和何畏赶到别墅。他们在更大的利益面前,不得不选择让曹洵亦,只有曹洵亦死了,才跟事实符合,才不会出差错。 龙镇恰巧成为他们的帮凶,为了分得一杯羹,同意了杀人。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他尝试着,尝试着,最后把他杀害。何畏在门口听见曹洵亦凄惨的叫声,并没有进去阻止,就这样,他们完成了真正的谋杀。 故事就在这里戛然而止,读者虽然知道了真相,但却无能为力。这个故事带着沉重的气息慢慢地侵入读者的思想,被遗弃的曹洵亦,被安排的人生,他起先的配合着在演戏,反正他也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后面的形式超出了人们的掌控,他就应声而死。 本来一切都是何畏安排好的,周小亮的死,他怂恿的,曹洵亦的画,他炒作的,他踩着他们的肩膀,走上了上层社会。结果呢,钻进更大的套,这时候已是身不由己。 他不曾想过害曹洵亦,他是他的好朋友。可在利益面前,权利和享乐蒙蔽了他的双眼,裹同着罗宏瑞的阴谋一起走下去。 看完故事,真想为曹洵亦呐喊,他不过是一个坚持理想的画家,他不过是一个被母亲抛弃的孩子,他不过是一个不得志的穷困青年,他没有任何非死不可的理由,可是他却被他们的贪婪害死。 《一个死后成名的画家又回来了》,真希望他能在下部作品里回来,带着他的执念和理想复活。 本书并不像其他悬疑小说,有一个查案的过程能够给死者清白。作者就那么铺陈着故事,一步一步地进行着,画家并不是一开始就死了,而是在结局时才真的死掉,是悬疑小说另外一种形式的颠覆,带给读者新的体验感,同时也让读者深陷其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