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社会心理学(第8版)读后感摘抄

社会心理学(第8版)读后感摘抄

《社会心理学(第8版)》是一本由[美] 埃略特·阿伦森 / [美] 提摩太 D.威尔逊 / [美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元,页数:39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会心理学(第8版)》读后感(一):比迈尔斯版略强

写《社会心理学:阿伦森眼中的社会性动物》这本教材的评论,我特意刷了第二遍,同时把大半年前看的《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版本又拿出来翻了一遍。

两本教材各有千秋,在确认自己尽量少的偏见下,我更推荐《社会心理学:阿伦森眼中的社会性动物》这本教材,原因如下:

【1】阿伦森版教材更集中于社会心理学领域,而迈尔斯版这一本有些地方扯的有点远,在教授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实在是话太多了。

【2】阿伦森这一本的数据和图表更多,科学性更强一点。迈尔斯版本的故事性强一些。

【3】阿伦森这本只是不懂中国,白左或者说政治正确的成分也有,但还没那么犯呕,比起迈尔斯的版本来说要干净一些。迈尔斯的版本夹带的政治倾向的私货太多了,如果没有最近几年世界重大的政治动荡,也许,看迈尔斯的版本还看不出那么多问题。

但是阿伦森版本有个比较大的问题:作为教材,印刷和排版质量远不如迈尔斯的版本。

如果读者希望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有所建树,当然,读者不可能只读一本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但是,如果以阿伦森的版本来入手,虽然痛苦一点,但是思维比较系统,也比较正统。

最后,给予一点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建议,1)培养对社会现象运用社会心理学分析的方式,当然,分析的结果可能很多不适合发在网上;2)由于社会心理学在普遍社会现象的分析上,对很多人士属于颠覆性认知,所以,读者如果有不错的人际网络的话,可以学着用自己的语言去分享这些“颠覆性的认知”。

《社会心理学(第8版)》读后感(二):静下心来真正的去认识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有多笨

心理学是一门正在窜起的学科。我一个爱好理科的同学精通不少科普知识,思维也算严谨,活像一位民科,却曾跟我说过心理学是伪科学。当时我对这门学科还不了解,对这说法也没什么感觉,只是给我留下了一点印象。结果后来这位同学在肯德基打人事件发生时却在微博宣传旁观者效应及相应的对策,当我得知这恰好是心理学上的概念时,心想:这总能说明它不是伪科学了罢?

回到正题,本书到手后快速翻了一遍,颇有感触。正如我短评所言:数理学科诠释理性,心理学彰显人性。

所谓科学,旨在指导人类思维更加理性,因为这样才能在严酷的客观世界中存活与发展。古往今来,“爱智慧”、“赛先生”,不外如此。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教育体系已经发展数千年,推崇理性的思潮更盛过往,但假如你非常“理性”的据此作出推断:我们这万物之灵总该能驾驭自己了罢?那就错了。《社会心理学》以最up date的案例反复强调人类仍存在难以理解的行为、即使懒得看书自认聪明的诸位看官也会对现实生活中自己身边的一些人与事感到困惑甚至不安。

在我看来,本书乃至整个心理学科,无非就是希望学习者知道,无知的人类是多么愚昧(不理性),以此反证理性思维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却也可以让我们认识到,通往智慧的道路是既艰且长。全书看到最后,附录c开篇的陪审团失误案例,最让我感到不安。多少代文明的更替才发展出来的法律体系和庭审制度,作为目前为止最为客观地裁定他人命运的手段,在人性面前却如此脆弱。假如有了解过数学发展史上三次危机以及数学家们为此而付出的心血,应该能理解我的这种忧虑。二者如出一辙,等如一种梦想幻灭、前路崩塌的绝望感。

我们越是在追求理性的道路上走的远,越会陷入迷失;越是致力于构筑秩序,越会面临混沌。仿如身处一座迷宫。也许,这就是人类的命运。

《社会心理学(第8版)》读后感(三):关于认知失调理论中的反态度的辩护

前段时间上课,老师在ppt上举了一个例子,一群实验人员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他们先给受试者安排了一项极其无聊的任务(好像是反反复复拧螺丝之类的),一个小时之后把受试者分为两组,告诉他们将有别的受试者来参与这个实验,希望他们可以向新来的受试者对这项任务给予很高的赞美和肯定,一组被告知如果他们这样做可以获得一美元的报酬,而另一组则被告知这样做的话可以获得二十美元的奖励,猜测哪一组会更愿意去对这种极其无聊的任务大加赞赏给新来的受试者。

本来依据生活经验和社会失调理论等来讲,应该是得到报酬最多的一组会更愿意去这件事,可是偏偏相反,结果发现相比较一美元的控制组做出了更多的说服新来的受试者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实验的行为,本来,更多的奖赏一般情况下会使我们更积极地做出相应行为,可是这次为什么不灵了呢?

认知不协调后人们通常采用“改变行为/改变认知/增加新认知”来缓解紧张感

原来一美元的被试报告说自己体验到了更强烈的认知不协调,白话一点,相比于二十美元的控制组,他们要改变自己关于这是个很有趣的实验的认知的理由则小得多,总不能说自己是由于这不起眼的一美元就改变了行为吧,而二十美元的控制组则有理由去说服自己,我是因为二十美元才改变行为的,因此,一美元的在没有足够的理由去改变行为时选择了改变认知,即说服自己去相信这真的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

由此我发现生活中一些不太能了解的事情也可以用它解释,想提两件,一个是我们学校的国旗班严格训练,另一个是去年过年回家基于种种原因和我爸去要账的一次经历。

首先常常注意到国旗班在校门口的大路上训练,当然在这里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不太理解,经常似乎是放学什么人比较多的时候会有教练这踢一下那踢一下,嫌弃站的不标准,同学解释说应该是有受虐倾向或特别大的奖励,要不谁愿意去受这罪,当然也可能觉得非常光荣,有次某个活动结束后偶然看到一名升旗手扛着旗往宿舍楼里进,这种场面不知道怎么描述,由于进门的时候需要刷卡,就那样迈着标准的步伐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刷卡器前,掏出校园卡刷了一下,依旧在宿舍楼里迈着标准的步伐前进,留下很多说“装什么装啊,都到这里啦”“升旗是一件严肃的事,可要这样当做全部的生活也太那什么了吧”“这个人是那啥吧”。

我觉得某种程度上可以用认知失调来解释,就像书中举的那个兄弟会的例子一样,进去某个团体时越是困难,对这个团体就越是热爱,刚进入的时候也许也是很折磨,之后可能有这种单调的想法,但另一方面没有改变的理由,总不能说自己一开始选错了吧,那就等于否定自己,这不符合我们内心深处都极为认同自己的倾向,只有修正这种认知才能缓解内心的紧张,也就越来越认同这很有趣。

还有和我爸有次去向一个欠债老板要账的时候,在路上,我爸说这个老板人不错,不会耍滑头只是陈年旧账太多了一时手头紧,当时以为只是我爸怕年轻人血气方刚做出什么事或是来软的,现在想想可能也是这样,如果只是说人家怎么这么不好,不是正好与否定自己相对应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