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上海史》读后感100字

《上海史》读后感100字

《上海史》是一本由白吉尔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9.80,页数:36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海史》读后感(一):另一个角度认识上海

来上海一年,走过的地方越多,越对它充满了好奇,正好借着这本书,正式的从头到尾重新认识一遍上海。

原来上海的历史也不过两百年,一座长江入海口处的小县城,却因为一场侵略战争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超大规模城市,不可不叫人感叹。租界,是中国近代历史中屈辱的一块地方,却在上海的现代化进程扮演着不可缺失的角色,最初的繁华秩序由鸦片战争后的租界而起,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爆发,租界才消失,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串联起了上海的历史。从上海的发展史,同样可以窥探出一丝当时整个中国的氛围,虽然作者难免会受到一些根深蒂固的影响,对殖民势力的描述称不上公正,但至少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上海,还是可以读一读,能更好的了解过去的历史。

《上海史》读后感(二):一处误译

看到一篇写30年代上海咖啡馆的论文,觉得这一段很奇怪,查了下发现直接从白吉尔的书里粘贴过来的(引用当然可以,加上引号就行),划红线的部分怪异,我没白吉尔的原文,这个错比较搞笑。要么白吉尔没读懂相关的文章,写错了,要么译者理解有误。翻译确实不易。

去翻了一下2014年后出的版本,还是这样的。

《上海史》读后感(三):摘记

1.现代性是现代化在思维和行为上的体现,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2.上海是个移民城市。3.上海位于长江出口处的优越地理位置,或者说上海在南方的原始资本主义和北方的政治文化传统之间充当的中间人和协调者的角色,是当今上海的优势。4.2010年上海居民总数2302万,长期居留的民工900万。5.上海今年来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港口,吞吐量达2900TEU。6.从1906-1910年,中国行政部门在外国工程师的协助下,投资修整河道,使上海最终成为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7.1840年以广东人为主,十年后是被太平军驱逐的浙江商人,最后到1860年同样躲避战火的江苏人。8.直到1937年为止,这座城市始终是全国的心脏,是所有抗日运动和爱国团体聚集的中心,而她的沦陷则使她刹那间失去光环,直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上海在城市建设反面无所作为。

《上海史》读后感(四):上海的演变过程就是对现代性的不懈追求?

1、建立在众多外籍学者研究基础上的通史。自1844年代以来的上海,冒险家和商人在做,1949年代以来,学者在写,如同作者就学生运动所说长者思考,幼者行动。

2、上海的历史从开埠起,就存在两个对立的视角,租界和华界的,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中国政府和外国政府的,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的,还有中国学者和外国学者的。璀璨与绚烂归功于租界内的洋人还是华人都没有必要,虽然确乎洋人是主要外来推动力,但双方(主要是冒险家、商人)实用主义式的相撞、合作和竞争才是值得赞扬的主角。欧美商人手中的免税政策、先进技术和自治权,中国商人手中的行会公所和口岸与内地省份的物流管道,使得彼此竞争与合作。群众民族主义的运动兴起,官员与领事之间的博弈,对西方经济现代化、物质丰富和社会进步的学习(虽然充满耻辱感),使得上海成为中国最具现代性的城市。

3、1842-1911-1927-1937-1945-1949.是定义上海的关键年份。

4、上海从来就不是一座闪光的文化重镇。

5、通史是研究其他领域的基础,与上海百年建筑史可以对照思考,外滩的主要建筑在10年内就建起来了,之前经济的发展已经持续了80多年,外貌的变化是快的。与朱镕基讲话实录可以对照,今日的上海,体制已经与租界时期完全不同,但对欧美人的吸引力仍然在全国最好。

《上海史》读后感(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读书笔记

上海史 走向现代之路 读书笔记

2017年2月7日 于上海三湘海尚家中

近年来,由于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重新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特别关注,上海成了世界性的话题,西方人说到中国时,必定讲到上海。上海史研究也成为国内外汉学界和中国学界的研究主题之一,出版的专著和论文日益增多。在这些研究成果中,由法国女教授白吉尔夫人所写的《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显示出别具一格的鲜明特点。白教授的中文版序的标题已经足以吸引我们的目光:从远方遥望上海。是的,从远方遥望代表了另外一种视野。这种视野会更加客观真实吗?或者仅仅是隔靴搔痒?更或者白教授像西方历史文献长期以来所做的那样,把上海史纳入租界史来研究,那样在感情上我们就接受不了,又如何能够接受她的观点?另外,白吉尔夫人是一位严谨勤奋的历史学家,她花费了近五十年时间对中国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正是这种深入研究的背景使得白吉尔夫人有能力刻画出上海历史的全貌。上海社会科学院前院长张仲礼先生认为,在近代上海城市发展史的研究中,过于强调帝国主义侵略,忽视租界对上海发展所起的作用的观点是不恰当的,当然,过分肯定租界作用的现象也是值得推敲的,最科学的方式还是像白吉尔夫人那样:注重史实,不偏不倚。

一百多年来,上海的发展经历了激烈的和对立的历史插曲和片断:被迫开pu,太平天国起义,资本主义的突飞猛进,以及革命运动,国民党独裁,日本占领,最后过渡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表面看来,本书对上海的各阶段历史只是泛泛而谈,其实这是由本书的结构决定的。因为本书试图用短短几百页的内容来记述上海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这样难免不够全面与深入。然而,作者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强调在上海这座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导致这种持续性和统一性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作者从远处观察,在异地遥望,得出的结论是这部剧烈动荡的上海历史似乎由一种定式操纵,这种定式就是对现代性坚持不懈的追求。

“现代性”这个词是否白吉尔教授首创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现代性”是一个中国人几乎不用的词汇。什么是现代性?为什么要用现代性而不用现代化?本书的目的甚至可以说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现代性与现代化不同。现代化是过程,是变革的过程,是动态的过程,是不能预料结果的过程。而现代性是指潜藏于内在的精神状况和思想面貌。简而言之,从现代化到现代性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代性是本质上的现代化。上海的先进使得她很早就走向了现代性,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现代性植入了上海和她的居民的本质中。为什么上海处于南北文化冲突的焦点,但却能协调南北的关系。上海是如何成功地在南方的原始资本主义和北方的政治文化传统之间充当了协调者的关系。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为什么一百多年前上海能够超越比她早开pu的南方,一百多年后再次超越比她早开放的南方。作者再次将这个原因归结为上海的现代性。

在一个富有航海,贸易和国际性的中国与一个权力集中,思想正统,幅员辽阔的中国之间,在具有沿海文明的蓝色中国与具有中原文明的黄色中国之间,上海扮演着极其特殊与重要的协调地位。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优越地理位置是其自19世纪以来就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上海是中国主要的大门,她不仅扎根于大陆,同时也面向海洋,20世纪末上海又取得了再次的复兴,但是中国其它地区的改革所取得的经济成就,特别是沿海地区,都在逐步削弱上海的重要性,新一代的上海人是否能重新找回先辈那种开放的意识,海纳百川的能力和风险意识?历史将再次证明这种可能性。总之,在北京的官场传统与广东的买办传统之间,上海代表的是一个半世纪的盛衰所创造的另一种传统,即驾驭西化,因地制宜,自我完善,改造社会。这也是十几亿中国人民所感受到的现代性的传统,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学习与实践这种传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