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个市民的自白 I》读后感100字

《一个市民的自白 I》是一本由[匈]马洛伊·山多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市民的自白 I》读后感(一):一个市民的自白/考绍岁月

山多尔的文字是很让人心动的,就是会准确的表达出面对某种事情时人的情绪,那种共鸣能挑动到心,一点不夸张的说,他的文字会让人感觉灵敏起来,时刻关注到自己的灵魂在悸动。

《一个市民的自白》是他的自传。有三本,第一本《考绍岁月》写的是他的父母长辈以及他的童年,在一个叫考绍的小镇。

一战前夕的奥匈帝国是欧洲艺术的中心,大多数市民生活优渥、讲究表面上的一层不染。他的母亲家族不是贵族,但舅公们都热爱艺术,很纯粹的那种。他说他自己身上的自由与激情来自母系基因。他的父亲家族是为宫廷服务的,是贵族,名字里带着冯,刻板严肃的那种高傲,他说自己天生的自傲就来自于父系基因。

他小时候的生活里一直有犹太人,邻居、同学.....原来那时候欧洲人对犹太人的态度有点像现在欧洲人对黑人,骨子里看不起,但表面上过得去。

他小时候虽然算是富人家庭,但成年人的精力都用在维持表面光鲜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厅一层不染,洗澡间却堆满杂物。接待客人的地方窗明几净,孩子们生活的地方却狭小黑暗。

最可怜的就是那些佣人们,辛辛苦苦一辈子,没有了劳动力就被送进了救济院。

这套书翻译的蛮好,一个小男孩眼里的世界。能勾起自己足够多的回忆。

基本上山多尔就讲了一个人是如何成为现在的模样的。

《一个市民的自白 I》读后感(二):马洛伊·山多尔笔下的个人与时代

奥匈帝国真的是相当出文学家,比如卡夫卡、诗人塞弗尔特,以及本书作者马洛伊·山多尔。究其原因可能有点像我们关于唐朝诗人所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吧。《一个市民的自白》三册书书写的是马洛伊·山多尔的家族史,也是奥匈帝国的变迁史。

第一册《考绍岁月》讲述的是马洛伊童年时在故乡考绍生活的情景。马洛伊的祖上是显赫的贵族,效忠于哈布斯堡王朝,他们家是法学世家,父亲也是一位律师。不过到了马洛伊父亲的这一辈,他们的生活开始从资产阶级贵族的方式向市民生活转变。

在书中马洛伊细致地描述了童年时代居住的公寓。那个时代还没有反犹情绪。他们跟两家犹太人住在一个楼里,各家的孩子们一起玩闹。父亲供职的银行与他家仅有一墙之隔。家里还使用着煤气灯,虽然电灯已经被发明出来,但是还并未被大众广泛接受;书房里陈列着父母的藏书,马洛伊时不时地偷出去换东西;当时打孩子还被视为普遍的教育手段……

马洛伊将他们家人的居住、穿着及阅读和谈话方式称为“维多利亚时代没有品味的小市民生活方式在中欧的阐释”。这是一个跨世纪的时代,是一个过渡的时代,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

马洛伊作为市民家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上私立学校,学习音乐,诵读经典。然而这种循规蹈矩的生活也让他窒息,于是他从小就有着叛逆的性格,加入不良帮派,阅读下流读物,早早地失去了童贞。十四岁时他终于第一次离家。

正在马洛伊在迷茫中寻找他的人生路时,一场大战正在悄悄酝酿。1916年,正值马洛伊16岁之际,有人宣布了“皇储被刺杀了”的消息。欧洲正在迎来惊天巨变。在译者后记中,余则民写道,该书从文学水准上来说,完全不逊于托马斯曼的《布邓勃洛克的一家》以及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从个人经历出发去了解一段历史是一种非常生动的探究历史的方式。期待第二册《欧洲苍穹下》,马洛伊的青年时代与动乱的欧洲相碰撞,又将是怎样一番情景。

《一个市民的自白 I》读后感(三):“或许为了它,活着才有意义”

在《一个市民的自白I》的封面以及译者余泽民先生写于正文后面的导读中,都提到了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

这两本书确实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比如主题都关于彼时的社会图景和家族群像;但两本书也有很明显的差异。最明显的,托马斯·曼在《布登勃洛克一家》中是在创作,而山多尔在本书中,则是在记录。

《一个市民的自白I》写的就是山多尔本人,他的家族,以及围绕在他家周围的,真实的历史人物的故事。

对我们大多数读者而言,相比于记录,创作性的作品可读性无疑更强,因为后者的情节经过了作者的刻意编排,往往更加跌宕。

这一点恰恰是《一个市民的自白》所缺少的,它是山多尔对自己童年以及青年之前生活和经历的忠实记录,因此没有跌宕的情节,有的只是细碎而又细致的素描。

但这本书真正可贵的地方也正在于此,山多尔凭借敏感的观察,细致的描绘,以及深刻的思考,将“记录”也写的尤其精彩。不仅展现了彼时市民阶级价值观与使命,更凸显了山多尔本人对于外界的思考,以及他对人生的选择。

如果我们看得足够仔细的话,就会发现在这本书中,已经暗示了山多尔本人在日后的命运抉择。

上面提到“市民阶级”,这个词出现在了书名当中,同时译者余泽民在后记中也特意强调了这个词。余泽民先生指出,山多尔笔下的“市民”具有特殊含义,“是很难译准的一个词”,他在后记中做了详细剖析。值得一提的是,翻译家傅惟慈在翻译《布登勃洛克一家》那本书的时候,也特别剖析了托马斯·曼笔下的“市民”的含义。

上面说《一个市民的自白》是马洛伊·山多尔对个人生活的记录,根据译者余泽民介绍,这本书总共包含四部。

本书《考绍岁月》是第一部,与第二部《欧洲苍穹下》一同创作于1934年到1935年间;后来马洛伊又于1949年创作了《土地,土地……!》,一直被评论界视为《一个市民的自白》的第三部;但随后《一个市民的自白:我本想沉默》被发现,《土地,土地……!》则应该视作是第四部。

在第一部《一个市民的自白I:考绍岁月》中,山多尔回顾了他的童年到青年之前的生活,从他们一家最初生活的公寓楼开始写起,然后是对他父亲以及母亲双方各自先辈的追溯,最后一部分是关于他的学校生活。

马洛伊·山多尔本人出身显赫,这一高贵的身世来源于他的父亲一脉。生活在高贵家族中的山多尔从小就被灌输了“阶级嫉恨”的思想,这种思想不光是对外的,同时也一度导致山多尔将母亲一脉的亲戚视作耻辱,因为他母亲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是“普通人”。

即便外祖父凭借劳动获得了成功,但在幼小的山多尔看来,劳动似乎也是一件耻辱的事。

这种从小被灌输的阶级差异让山多尔带着一种偏见去排斥他母亲的家族。直到上了大学,山多尔才“摆脱掉这种盲目、懦弱、虚假的恐慌。”

上述“阶级嫉恨”是小说中重点描写的主题之一。山多尔在书里面还提到了另一个例子。

在他家门外的中央大街,人们“约定俗称”了一种泾渭分明的路线:一侧是贵族们散步的地盘,仆人、大兵、平民和穷人则走在路的另一侧。贵族们相当谨慎,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不会走到马路对面无产者的那一侧;仆人们也很谨慎,生怕稀里糊涂地走到老爷们专享的那一侧。

后来,马洛伊曾受母亲异母哥哥埃尔诺的邀请去观看演出,在那里马洛伊又一次“直接体验到了两个世界的存在:头等阶层和次等阶层”。

除了彼时社会的阶级差异,山多尔在《考绍岁月》中更多的,是借家族其他人的人生命运,来暗示他个人此后的命运。

小说中有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细节。山多尔描写了一座有六百年历史的教区大教堂。曾领导匈牙利人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拉库茨安葬在那里。安葬拉库茨的石棺周围挂满了各种旗帜,上面刻着“为了自由”。

事实上,看到这一幕的马洛伊还相当年幼,但彼时的他已经从中“感到非常震撼,那种感受十分特别,就像一行慷慨激昂、惊天动地的伟大诗句,每每咏读,都会让人感到脊背发凉。”

马洛伊在书中坦言,彼时的他并不知道这个词的确切含义。但同时,马洛伊又掷地有声地写道,“或许为了它,活着才有意义。”

如果我们去了解一下马洛伊·山多尔的一生的话(本书后记中有对山多尔人生的简要介绍),就会发现,山多尔此后的人生确实朝向“自由”的方向,为此,他决不妥协,直到生命尽头。

山多尔在《考绍岁月》中透露出了对自由的渴求,同时他似乎也在暗示,他这种对自由的追求并非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家族先辈那里继承而来。

山多尔在本书中介绍了许多位他父亲和母亲家族亲人的故事,在那些故事中,实际上暗含着山多尔性格的由来。

比如《一个市民的自白I:考绍岁月》中介绍了山多尔母亲的三位异母哥哥(也就是山多尔的三位舅舅):一位因为不能成为音乐家而抑郁自杀;一位冷漠地抛弃了人文主义学业去当屠夫;还有一位则扔掉战刀,跑到国外为了某种秘密而生活。

山多尔对这些人赞叹不已。

他写道,“他(指那位做了屠夫的舅舅)不仅敢于而且知道怎样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

他写道,“在生活最重大的转折关头,他(指扔掉战刀的那位舅舅)是那样的心平气和,似乎只要他心意已决,自觉自愿地去做一件事,无论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权力,还是翻天覆地的世界秩序,都无法改变他的意愿。”

他写道,“我(茹莉表姑)更看重自己的独立性,你知道吗?亲爱的……”

山多尔在书中写他的三位舅舅,写他的茹莉表姑,但毫无疑问,他真正书写的,更是他自己。恰如余泽民先生所解读的那样,山多尔的“自由主义思想、与主流文化的冲突、以及他犀利的语言和独立的人格”,在这本自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山多尔在忠实地记录自我。另一位以自传书写出名的作家托马斯·沃尔夫曾说过,“我打算把我的灵魂拧在纸上,把一切和盘托出。”

马洛伊·山多尔同样如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