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个市民的自白读后感锦集

一个市民的自白读后感锦集

《一个市民的自白》是一本由[匈] 马洛伊·山多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50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市民的自白》读后感(一):马洛伊·山多尔的自传

马洛伊山多尔的自传。布达,柏林,巴黎,伦敦…随着马洛伊山多尔的脚步,重新去体会了那个时代各个城市的文化风貌,至少现在,作者所描写的这几个城市的精神气质都变化不大。可能,当你远离一个地方,再去记录的时候,它的特征往往会更加明显。读完这本书,让我感到一种写作的含义,记录生活的历史,足以震撼人心!更不用说作者以自己的生活方式践行着自己的哲学理念,孤独自由的流亡生活可能是最好的生命馈赠,更不用说这令人惊叹的文学创作的天赋和才能。读完《烛烬》和这本《自白》,我毫无疑问的将马洛伊山多尔列为为数不多的最钟爱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一个市民的自白》读后感(二):我承认我的不堪,这就是我

当一个人放弃幻想和动机,而屈服于某种内心一直抵抗排斥的那一刻,生活才开始出现片刻的转折。人们彷徨,迷茫,盲目地徘徊,从来不知道该寻找什么,甚至粉饰过去的种种。但有的时候,人们会确定无疑地知晓自己不能做什么。就像沉没在冰冷的海水中,双手抓紧尽可能可以抓住的一切,不让自己被这股环绕在周身的无力,这场个人强力的虚假所击溃。上面的每一个印记、每一块记忆,都是经历的记录。个人参与的每一个处痕迹,哪怕再细小,都塑造出独一无二的自我,被粉饰之后只能将添加的部分放在一边,真实是没有办法再恢复的,这种破坏是对自我的背叛。一个人可以贫穷,照样拥有独立和真实,只是我们都留在伪装的外界,恐惧进入。

《一个市民的自白》读后感(三):书摘

大多数的婚姻都不美满。夫妻俩都不曾预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什么会将他们分裂成对立的两派。他们永远不会知道,破坏他们共同生活的潜在敌人,并不是性生活的冷却,而是再简单不过的阶层嫉恨。 “假若为了自己的归属、平安、藏隐和被供养,我必须付出这样的代价,”我想,“那我还是不要为好……我更乐意孤身独处,遭人嘲笑、危机四伏地孤身独处,远远地观望,看他们如何逢场作戏,满足欲望,争风夺势。” 我意识到,我需要的东西,大概只能自己寻找,必须通过独立思考才能够发现。 他并不知道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保持含糊。 也许在女性当中可以最快找到简单、健康的心灵。我认识不少年长的女士,她们令人惊叹地承受生活之重,命运把她们放到哪儿,她们就在哪儿随遇而安,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大多数情况下,她们的寿命远远超过平均寿命,“她们的秘密”不是别的,只是服侍和屈从。

我相信意志。我相信,人类能够借助意志和隐忍凌驾于雾气蒸腾的潜意识沼泽之上。

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可以说,能够成为一切。

我们所生活的地方,跟我们喜欢生活的地方截然不同;我们所做的事情,跟我们真正会做的事情截然不同;我们寻求另一类人的宽恕或激怒他们,我们冷漠、耳聋地住在远方,远离那些我们真正渴求并与我们命运直接相关的人们……那些听不到命运提示的人,会永远活得粗陋,懵懂,偏离正轨。

根本不存在其他的自由,只有爱和顺从的自由。

《一个市民的自白》读后感(四):废墟上的亡灵(短评)

一个能够向读者把自己和盘托出的作者,无疑,某种程度上滋长着他想把读者据为己有的野心,恰如纳博科夫(?)评价詹姆斯.乔伊斯"希望读者把他们的余生都献给他的作品"。言语是沉默之中可以说出的那部分,一个没有秘密的人,通常意味着他不能把持自我抑或极度自我,前者遁迹为盘旋在废墟上的亡灵——终其一生渴望获得被献祭的形体,但他们炙热的坦诚灼烧着旁者的每一寸目光。后者,令自己想到布罗茨基,张扬极致的王者的骄傲。

译者余乐民先生评价“《一个市民的自白》以宏大的篇幅记录了一位东欧年轻知识分子的生理和心灵成长史,对内心世界的变化刻画得毛举缕析,委曲毕现,其揭露之酷、剖解之深和态度的坦诚,都是自传作品中少见的。”令余先生想到了萨义德的《格格不入》,这是我最不堪忍受的想象。两者确实有太多相似之处,沉湎于对童年和青少年事无巨细的回忆,浸溺于与母亲的种种宠爱与隔阂。一位世纪初的外省青年,面对着百年前的匈牙利,一位以精神贵族自诩回眸家族史和青春成长史的文本,哀叹欧洲文明的陨落,于我,是时间与空间的双重重负,情感与身份的双重疏远。而作者意欲力透这阴郁的光线,以“精神的抵御力”保持着对道德的忠诚,这份忠诚经过想象的联姻,尔后又与焦虑欧洲衰退的悲号交媾,炮制出一张美丽哀愁之网捕获读者,向作者的想象力效忠。在效忠之前,我已经在150页处,被这张无一遗漏的网勒得口干舌燥。

这样类似的日记体写作最好的归属就是锁在抽屉里。

《一个市民的自白》读后感(五):文化认同感

零散地记了几条读书笔记:

“一名符腾堡的德国学生对歌德的一行诗所产生的内心情感,跟我或我在考绍和佩斯学校的同学心里唤起的共鸣是一样的。”(225页)

山多尔是最早意识到自己是”欧洲人“,而不仅仅是“奥匈帝国”“匈牙利”或“中欧”子民的知识分子之一。这句话直接击中的我内心:这两年中与一位台湾朋友相处的时间很长,我们之间的友情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大部分大陆和台湾人归根到底还是有很大的(传统)文化认同感的,我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把民族大义、家国情怀这些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上可以等同于Bullshit的东西抛之脑后。这句话之于大中华文明圈的人,可以改成“一名高雄的TW学生对苏轼的一行诗所产生的内心情感,跟我或我在郴州和北京学校的同学心里唤起的共鸣是一样的。”值得警惕的一点是,某些人将这种纯粹的文化认同感包上一层民族主义(共产主义)的外衣强加到弱势的一方。文化认同一定就要带来身份认同吗?

"生命在懵懂中悄然流逝,说不出的话语、我们当时的举止、沉默与恐惧,这些就是生命,真实的生命。" (90页)

“那条从世界通向我们自己的道路,漫长而坎坷,充满了这样折磨人的歧途,我们只在很久之后才懂得它的意义与意味。”(88页)

作为一名作家,山多尔可能从没想过要用笔记录大时代变迁,记录家国兴衰。他只是敏锐的捕捉到了自己生命中一个个难以让人察觉的瞬间,顺便也记录下了他住过的楼道、经过的街道、坐过的咖啡馆“发生的一些什么”。对市井生活的白描和慢镜头,有一点让我联想起《金瓶梅》。

“家乡只有一个,那个讲匈牙利语的地方。和文字命运相系的人不可能有别的家乡,只有母语。”(408页)

和我一样,家乡只有那个讲郴州伐的地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