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之颂读后感1000字

生之颂读后感1000字

《生之颂》是一本由杏林子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232图书,本书定价:22.80元,页数:201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之颂》读后感(一):杏林子的文字淡而隽永,是真正用心来思考,用心来写作的作者

拜伦曾说:“未曾长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我更喜欢《诗篇》上那句:“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是的,长夜之后,曙光即临。

杏林子自身承受无穷的痛苦,虽然也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却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息,充满了对生命的热望,对亲人的爱,对朋友的爱,对陌生人的爱,宽恕伤害过她的人。她爱大自然,爱人类,爱上帝,她爱所有的美好,她有无比坚强的精神。

在这残躯之下充满了力量,这种力量的发源她解释为信仰,我理解为通过信仰而激发出来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借此排除万难,帮助她忘记痛苦,努力追求人生的价值。

她在扉页上写下,为忧伤痛苦的心灵带来信心和安慰,重新感受生命的跳跃、活力与喜悦。这便是《生之颂》的灵魂,是她在冥冥中注视人世间的温情的眼神,鼓励我们一直向前看。

《生之颂》读后感(二):让人看着挺宁静、挺安详的书

没想到内地有出版社在做杏林子的图书。我以前看过,是繁体版。忘了书哪儿来的,只当散文读。当然了这本来就是散文。多年过去,因为蛮喜欢,所以印象深刻,觉得字里行间不做作,是出于内心的言语。

可能杏林子写文没有目的性,也就不含任何功利色彩。是自己认可了那样一种生命态度,认为本来应该是那个样子。当碰到什么问题,或答复别人的困惑时,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一一坦陈而已。

很平白的语言,但很真挚、诚恳。剔除宗教因素的个人观感,可以读得出确实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然后告诉别人的话。

这种类似于心灵鸡汤的文章,也曾读了一些。有不少看上去话说得很漂亮,可是总难掩骨子里的一股说教味。多少总有想帮人针对什么问题去寻求解决之道的意思。我读不出真诚来,不知道是不是作者自身的真正信仰,还是一种智慧的运用?世界上的事如果单凭智慧就能解决,就没那么多事了……

《生之颂》读后感(三):从《生之颂》看杏林子的轨迹

杏林子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她的一生充满着传奇。

她在大陆的知名度一般,但是在台湾却是家喻户晓。这也许是因为她个人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在宗教(基督教)方面为主,而行善造福的范围主要在台湾地区(她是台湾伊甸残障基金会的创始人之首),而且写了很多文章关爱在困境中的人们),未曾有更多机会走出宝岛,走向世界(对于一个先天性疾病,全身关节烂掉不能行动的人来说确实是很困难的)。

杏林子的故事里面,她或许是自小聪慧,但是也可能是太过聪慧,一度不愿意在学校待着,逃学,后来被她父亲胖揍了一顿以后才悔悟,但还是不喜欢学校,喜欢大自然。这也许是她在身体不能动以后还能敏锐的描述大自然而提前做下的储备吧!

其实在她小学毕业前夕发病,她在文字上并没有什么基础,后来渐渐不能动了,便自己读书读报。不断投稿,不断被否定,不断重来,一次又一次。

然而,她终究是成功了。

读她的书,可能不会感觉到有太多华丽的词藻,不会有太多的技巧和文采,但是,在简简单单的字里行间,却流露着一个在逆境中挣扎的人如何求索,如何感恩,如何用善意来回报社会,如何重视亲情、友情。这些,其实是现代浮躁的社会稀缺的。

《生之颂》是她献给七十岁的老父亲的作品,里面充满着她这些年来的种种感悟,在帮助一些遇到困惑的年轻人时得到的感悟,也包含着她的世界观。

她自十五岁信仰基督教,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因而在这本小书的每一个章节后,都附有她用心写就的献给神的赞美诗。

我们不一定信仰基督,在我们的眼中,这些赞美诗未必是献给一个偶像,而是养育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我们的一切有爱,我们的和谐之梦。

能够读懂杏林子的人,心中便是有爱潜伏着的人。心若浮躁,或许会草草看两眼,放置一旁。然而,真正拿起来读的时候,字里行间,都是凝结着无声的斗争,奋发的爱意,对生命热烈的向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