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宛如一部小说》经典读后感有感

《宛如一部小说》经典读后感有感

《宛如一部小说》是一本由(法)达尼埃尔·佩纳克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页数:1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宛如一部小说》读后感(一):有点读不下去,但也有点启发

法国作家的书,达尼埃尔•佩纳克,没有听说过,只是在24小时图书馆上随便借的一本,果然有点读不下去。硬着头皮读了一大半,只有几句话值得记录,有点启发。可能我们一家都爱读书,我的儿子又是一个书迷,所有我从来没有要培养他阅读习惯的烦恼,反而生怕他读得太多、累坏眼睛呢。

当孩子比不上别人时,不要着急,正像书中所说:

“太懒?难道就是因为懒?不是的,他有他自己的节奏,这就是答案,他的节奏不一定非得是另一个人的节奏,也不一定非要和生活的节奏保持一致,他有他自己学习阅读的节奏,他知道自己进步了,也知道在哪里又突然退步了,他清楚自己是什么时候求知欲过剩,在午睡中久睡不醒,那时他在消化,她也渴望进步,他也害怕失望……只有我们这些“教育家”是东敲西逼的高利贷者,知识的占有者,我们出借知识是为了拿利息,必须有所回报。快给我们看收益啊!否则,我们就要疑神疑鬼。”——这一段颇有启发,我们对待孩子,常常都是这样急功近利。

“不过,最家常的乐趣,是在大雨滂沱的天气里手捧书本,忘记了世界;是在地铁的隆隆声里埋首一场无声的精彩;是把小说偷偷藏在写字台的抽屉里;是老师趁学生们在黑板上演算时的片刻阅读;是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不声不响地徜徉书海,他早就打算交白卷了……”——这一段描写读书之乐,甚是有趣。

《宛如一部小说》读后感(二):阅读的“炼金术”

黄夏/文

每次听闻鲁迅作品被从某地某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删除,我总按捺不住欣喜的心情。这倒不是说鲁迅不够格,或者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鲁迅已经过时,因而不该出现课本中。而是说像我这样的读者,是不太能欣赏课本上的鲁迅的。至今我都能津津有味地把《故事新编》来回翻上好几遍,就是因为书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出现在我人生道路上的任何一本语文课本中。我觉得把鲁迅从课堂上请出去,是有利于人们阅读、理解和欣赏鲁迅的。

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学校的语文教学,是在拉近学生与阅读之间的距离,还是拉远了这个距离?我以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拉远了。这并非耸人听闻,也不是孤立的个案。法国作家达尼埃尔•佩纳克曾写过一本《上学的烦恼》,书中说他自小就讨厌阅读,因为语文教科书令他觉得枯燥乏味,他读不进也学不进,因而感到自己是一个不受书本眷顾、也不受老师和小伙伴青睐的差生。这本书后来不仅得了奖还成了畅销书,看来与之有着同样糟糕体验的读者还真不少。佩纳克日后碰上了一个像《死亡诗社》中的罗宾•威廉姆斯那样的老师,这才开启了对阅读的终生挚爱。多年之后,佩纳克也当上了老师,也遇到了像他当年一样不喜欢阅读的学生,于是他总结自己十来年的学习和教学经验,推出了一套独特的阅读观念,并结集成《宛如一部小说》一书,其核心要旨是: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炼金术士的诞生”和“必须阅读(教条)”是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谈论阅读教育的误区的,“激发阅读的欲望”和“众议(或读者不失效的权利)”则主要从细节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热情。所以这本书讨论的对象虽然是未成年人,但针对的读者却是成年人。概言之,作者认为对学生抗拒阅读、进而造成持续性社会阅读率偏低这样的后果负有责任的,不是学生,而是家庭、学校、社会及背后无所不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准绳的功利主义。不过,作者没有愚痴到像堂吉诃德挑战风车那样去挑战整个社会的框架,而是以诉诸唤起兴趣、爱好、好奇心和求知欲,来改善每况愈下的阅读现状。

佩纳克说,小时候,我们是多么痴迷爸爸妈妈讲的故事啊,尽管这些故事怎么看怎么破,怎么听怎么雷同。我们一边抗议“狼外婆不是那样讲的!”,一边要求“再讲一个!再讲一个!”。当我们初学写字时,我们是多么惊奇这些曲里拐弯的符号,竟然蕴含着这样丰富的奥秘,我们又是多么迫不及待地想要破解这些密码啊。但是……但是之后我们为什么会感到兴味索然,甚至,如临大敌呢?这是因为我们的父母太急躁了,他们看到我们会读会念,就想要更上一层楼,最起码,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呀。于是他们把我们和别的孩子比,怀疑我们听力出了问题,患上了多动症,诵读困难症,或者别的什么症。一俟确认我们健康如常,立刻把我们看成懒小孩,说,“读!上楼读书去!”

孩子们真是在偷懒吗?佩纳克认为不是。“(孩子)有他自己的节奏。他的节奏不一定非得是另一个人的节奏,也不一定非要和生活的节奏保持一致。他也渴望进步,他也害怕失望……只有我们这些‘教育家’是东敲西逼的高利贷者,知识的占有者,我们出借知识是为了拿利息,必须有所回报。快给我们看收益啊!否则,我们就要疑神疑鬼。”想想也是,我们一边鼓吹人生和社会多元化,一边又汲汲教育我们的孩子步调至少和别人保持一致。更要命的是,我们还在每年的入学式中,要求孩子们“感恩父母”。父母是要感恩,但不应以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只能释放和强调这样一种观念:父母省吃俭用供你上学,你的回报就是拿出好成绩好文凭好工作,否则就是忘恩负义,就是不孝。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这样的教育,其实质就是投资寻觅利润最大化呢?

佩纳克说有几个动词承受不了命令式,如“爱”和“梦”。我们能否容忍被人命令“爱我”、“做梦”吗?“读”这个动词同样如此,一旦命令加身,就是受罪、苦役,压力山大。“大部分我们习以为常的阅读并不为我们所愿”,这样的阅读只会让我们产生逃离的念头。那么,如何让阅读成为我们所愿望的呢?那就是要把阅读变成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它可以让我们“回归自我”。“卡夫卡为反对父亲的谋财计划而阅读;弗兰纳里•奥康纳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对母亲奚落作出的反击(‘《白痴》?订购一本和你有着一样名字的书,真像你的风格!’);考夫曼,一名记者,在贝鲁特的监狱里,将《战争与和平》翻来覆去看了无数遍;孟德斯鸠:‘学习对我来说是对付生活乏味的灵丹妙药,只要一小时的阅读,天大的忧愁也烟消云散’”。

阅读并非如一般人所说的那样是逃避现实生活的工具,而是一种对自我的确认,是对自身灵魂的寻觅。“与阅读和解的唯一条件是:不索要任何交换物”,阅读的“炼金术”,其代价就在兴趣,也仅仅是兴趣。佩纳克在课堂上大声朗读(反正学生读来也是有口无心,这是我们大多数教育者没有意识到的),不提问,不布置作业,不要求做笔记,也不拿名词解释、段落分析来折磨学生,更不用两篇作文和一篇读后感来毁灭学生的假期(反正交上来的总是抄来的、骗人的、千篇一律的)。佩纳克说一旦吊起学生的胃口,他们“自然会继续探索之路,从小说追踪到作者,从作者追溯到作者所处的时代,从读过的故事发散到故事的多重意义”。当然,“大纲”在上,填鸭式的教学也大行其道,但这种教学不消说是和教育的初衷相悖的。它不培养学生的人格和修养,而是教学生如何通过各种掩护手段达到目的:生吞活剥、断章取义、通过高考、修完本科、拿到证书,然后和阅读来个彻底的、亲密的,拜拜。

佩纳克提醒我们每一个人,要珍惜阅读的乐趣,那最平凡的乐趣,“是在大雨滂沱的天气里手捧书本,忘记了世界;是在地铁的隆隆声里埋首一场无声的精彩;是把小说偷偷藏在写字台的抽屉里;是老师趁学生们在黑板上演算时的片刻阅读;是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不声不响地徜徉书海,他早就打算交白卷了……”伍尔夫所说的天堂里的阅读,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只是我的印象中,那坐在最后一排徜徉书海的学生,他的书最后总是被没收、撕碎。三毛回忆说她小时最愉快的阅读经历,是在坟地中度过的,因为在死人堆里,她最感到安全。

《宛如一部小说》读后感(三):宛如一篇书评

题目是模仿DP的书名,所谓《宛如一部小说》,我猜大概就是说,好像这本书是小说,其实又不是,它只是在探讨该如何教孩子读书。也许这些年我们都犯了错误,重点不是让学生阅读,而是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比如,上学期间,你觉得某位老师好,因为她可以教你取得高分,但多年之后你反而会怨恨她;同样,有些老师,她才不管什么体制、考试,和你一起阅读,谈各种有意思的问题,你当时觉得她怎么可以这样“不务正业”啊,但现在你对她就是感激加内疚。

先摘录几个句子吧:

P11 “当我们没有教学之忧时,我们便成了伟大的教育家!”

唉,一言难尽啊!

P26 “骨肉间的亲密荡然无存……

在这失眠的夜晚,我们又想起了那仪式般的阅读,那时他还小,每天晚上,我们待在他的床尾——固定的时间,永远不变的姿势——有点类似祈祷。那沉默的时刻,是白天喧嚣后的暂时休战,是摒弃所有琐碎之后的重归于好,是故事开始前的沉心静气,那才是我们真正的声音,故事的篇章也像礼拜仪式一样日复一日地延续……是的,每天晚上阅读故事起到了起到最美好的功效,它最无私、最不需要思辨,而且只关注人类:所有冒犯都可以在此时得到赦免。我们不作任何忏悔,我们不强迫自己去追求永恒,这是我们之间心照神交的一刻,文本让我们独立于世,那座唯一值得追求的天堂——亲密——又回归到了我们身上。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但我们发现了故事最主要的功能,广泛地说,即艺术的功能,给战斗的人类颁发休战书。

爱在这一刻得到了重生。

而且是无偿的。”

嘿,你有没有小时候缠着父母讲故事的经历呢?以前真没发觉这种睡前故事竟有这么神奇的功效?之后的年月里,为什么父母孩子之间缺乏沟通,也许只是少了这些契机吧。

P45 “太懒?

难道就是因为太懒?

不是的,他有他自己的节奏,这就是答案,他的节奏不一定非得是另一个人的节奏,也不一定非要和生活的节奏保持一致,他有他自己学习阅读的节奏,他知道自己进步了,也知道在哪里又突然退步了,他清楚自己什么时候求知欲过剩,在午睡中久睡不醒,那是他在消化,他也渴望进步,他也害怕失望……

只有我们这些“教育家”是东敲西逼的高利贷者,知识的占有者,我们出借知识是为了拿利息,必须有所回报。快给我们看收益啊!否则,我们就要疑神疑鬼。”

是啊,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那些不擅长读书的孩子如果没有遇到理解他的父母老师,简直太不幸了。我们从小就被教导凡事一定要有所回报,可是真是这样吗?为什么不能让孩子随心所欲做喜欢的事呢?社会不允许。唉,这个社会!

P52

“他是一位苛刻的好听众。”

入戏之后,他依旧会是一位好读者,只要他周围的大人能继续供给他这种热情,而不是考验他的能力;能刺激他学习的欲望,而不是急着要给他布置复习作业;在他学习的过程中能继续陪伴他,而不仅仅是在拐角等他;愿意浪费几个晚上的时间,而不是拼命争取时间;让他在现时的努力中充满动力,而不是拿他将来的出路危言耸听。不要让原本的快乐成为负担,为他维系这种快乐吧,直到它被学校拿来当成作业,这时,以任何一种无偿的文化知识为基,让他们自己在作业中重新体验到无偿的快乐。end

唉,多少家长、老师能做到?阅读的快乐变成负担,我现在准备论文就是这种感觉。

P125 “小说的真正乐趣整是系于发现这种矛盾的亲密感:作者和我……文字的孤独需要我通过自己内心孤独的声音帮它复活。

老师只不过是这一过程的媒介。当时机成熟了,他就会踮着脚尖悄悄离开。”

有些作者能够唤醒你,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比如莫迪亚诺。

我接下来写的只是看完了这本书后想到的几位老师,与DP的这本书基本没什么关系。不用看。

Oh captain, my captain. Oh hero, my hero!

当得知罗宾·威廉姆斯去世的消息时,我和室友第一个想到的句子,我们一起吟诵了它。我忘记在《死亡诗社》里,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朗读了这首惠特曼的诗,站在课桌的那一刻吗?还是在山洞里的那次?电影又叫《春风化雨》,是因为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影响了很多学生。其实片子是高中看的,而且看着看着我睡着了,所以我对情节真的记不得多少了。但是罗宾·威廉姆斯饰演的角色却成了经典。而本书作者,Daniel Pennac,小时候淘气厌学,写过《上学的烦恼》的他,就是在学习生涯中遇到了一位这样的好老师,后来走上了写作之路。看这本书,他谈阅读,我想起了我的语文老师们。

教过我语文的老师屈指可数,每一个都记得,风格也各不相同,对待阅读更是如此。小学1到3年纪的启蒙老师,直到今天我依然对她充满感激,也许下次我在路上见到她,会礼貌地跟她打个招呼吧,甚至我也想,跟她好好聊聊,告诉她,谢谢你!她字写得漂亮,事实上,我所有的语文老师字都好看,每天中午,她都会带着我们一起练字,评选写得最好看的。我只能记得几个字,我,的,小,时,候,夜,夜这个字我是第一个被划圈的。关于读书,我记不得太多了,但我记得她会让我们背诵一些句子,段落,有一句我到现在都记得“红的像火,黄的似金,白的如雪,紫的犹如茄,一丛丛,一簇簇,开得到处都是”,在当时那么小的年纪,若是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应该是太棒了吧。当时她还组织了一个“红读小组”,题目什么意思我现在不知道了,组织过谚语,歇后语的比赛,谚语我得了第一名,因为我有一本日历,里面全是谚语;歇后语好像没有结果,因为凉皮有一本歇后语词典,在那个还没有网络、没有百度的年代,还挺怀念的!最感动的是,在我小小的年纪里,她没有扼杀我的好奇心,我总是有奇奇怪怪的问题,有一次学《瓦特和蒸汽机》,周五打扫卫生擦玻璃的时候,我问她,祖母的反义词是什么啊?祖母没有反义词!哦,不是所有的名词都有反义词的。

4到6年纪,新的语文老师,挺后悔的,她当时规定我们每天要读书,要做记录,要家长签字。就像书里说的,是因为太强制了,还是自己那个时候太不懂事了,总之我从来没有认真地、好好读过书。那个时候我在书店里买了高尔基的《母亲》,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和谁写的什么《神秘的花园》,我每天就开始瞎编读了50页,搞笑,我哪里读得懂?我那会还天真地以为高尔基是个中国人,我好奇为什么有些书就是名著,拜托,你读的都是缩译本啊!但那时,我迷上了杨红樱的马小跳全集,当时真的是10几本追得叫一个认真啊,还有《女生贾梅》、《男生贾里》,然后六年级暑假我还自己开始写小说,好伟大啊!每天中午,她还会让我们背诵优美段落,然后我买了一本好词好句好段大全,从中摘录,呵呵,应该不止我干过这种事吧,总之,如果我将来有小孩,我一定不会让他这么做的!!!

初一到初三,男老师,从此陷入了读作文的怪圈,事实上,这也是我最悔恨的3年。中考无压力,完全可以好好利用多读点书,没有后悔药。那个时候,开始订作文选,写出来的东西没有感情,基本上都是抄袭,初二暑假迷上了百家讲坛,易中天讲的三国,还要什么康震品李白,品苏轼啊,但我从来没有好好读过他们写的诗和词。初一,开始追哈利波特,第一部一个晚上读完,第二部2个晚上,爸妈让我早点睡,我就偷偷躲在床下面熬夜看,书都是从一捆草同学那里借的,事实上,我们那会也读名著,他特别爱买一个系列,他说要集齐那个系列的名著,100多本呢,事实上,当我现在学了法语,知道译本有好坏之分的时候,我好想奉劝他断了这个念头,因为那个系列是缩译,而且以我现在的眼光我不喜欢。别的女同学疯狂地看言情小说,我竟然不为所动,就连初中我看过的唯一一本不是很有名的言情小说,还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的,我真的是个奇葩吗?

高中3年,我遇到了一位影响很大的语文老师,上师大毕业,她选择回到那个屯子,刚开学,她就给我们班买了好多书,我选的第一本好像是汪曾祺的小说选,之后还读过三毛,路遥,张爱玲,事实上这些作者我真的是从高中才知道的。还要被我们班翻烂了的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落落《年华是无效信》。她对我影响深,倒不是说我在那3年里读了多少书,其实我没读什么,忙着应付高考,每天找她最多的也是分析试卷,而是她培养了我对于阅读的热爱。就像作者在书里提到的,不是教你阅读,而是教你喜欢阅读,兴趣才是最好的导师。当我现在每天埋头在书籍的海洋里,我总会想到她,也有很久没有见她了,下次见面,我不确定是不是还有共同话题,毕竟我局限在法语文学的世界里太久了。还有她培养起我们对时事的关注,对社会现状的注意,慢慢地,在高三,我觉得,我总算摆脱了背作文、看作文书的怪圈,从李白、杜甫中跳了出来。不过有一阵,我好像陷入了唯美主义的陷阱里,读安意如,现在也不喜欢了。那会,还从政治老师那里借图书证去顶楼的图书馆里借书,从开始的什么迟子建、谁写的《余震》,到后来开始借练习题、语法书,唉!高三暑假,我看了《何以笙箫默》,言情小说的经典,留给我的影响也是至深啊!提这一句话是因为最近在播电视剧啊!

大学,与其谈论教我一个学期大学语文那门科目的老师,不如谈谈我的法语老师吧。几年前我对自己说,如果有一天,我一定不会把你放在各位里面,因为你就是我最感激的老师。懵懵懂懂开始学法语,却从来没有兴趣掀开法语文学的大门一瞅究竟,直到大一下,新老师。那一年的世界读书日,她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金龙格老师译的《青春咖啡馆》。但我猜,我们班没有一个人去图书馆借这本书,都当耳旁风过去了。之后几节课,她讲语法,会引用书里的句子。一次是开头,咖啡馆有两扇门,一扇宽的,一扇窄的,而她总爱从那扇窄的门经过。还有一次讲imparfait,引用了一段列车经过的描写。她喜欢找人朗读,包括这学期修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她也是如此。最开始,我挺奇怪的,都大三了,课程又这么紧张,为什么要念书啊?所以每次,轮到我念的时候,我都是糊弄的心态随便念念。直到,我在这本书里似乎找到了答案,有的时候你未必能够看得进去一本书,你觉得它又厚又难又艰涩,但是当你高声朗读的时候,似乎发现没有那么可怕,而且还有些美呢。我猜她应该很喜欢听有声书,她曾经还发给我过《chagrin d’école》的音频,可惜我没听,过了这么久,我才慢慢理解她。她还教大三的精读课,会和学生一起看书,很遗憾,我没有听过,这学期,他们一起学习了Camus《l’étranger》, Modiano《Dans le café de la jeunesse perdue》,Reza《“Art”》。我知道是斜体不是书名号。我想象他们一起朗读的场景,年复一年,那些学生未必能懂她的良苦用心?总之,她将我带领进了法国文学的世界,因为她,我认识了Modiano, Reza, Romain Gary,这学期,我对《旧制度与大革命》也有了新的认识。谈到作家DP,上翻译课,她引用过几个他的句子,因为那会她在翻他的一本大玩文字游戏的一本书,这是个病句。期中考试,她还出了DP写的一段致读者,可我脑残地翻译成了通知,然后这就成为我和Noemie的一个梗,以至于我对DP的印象真的不好,恨屋及乌,要不是这本书还有他本身的经历,我会对DP一直厌恶下去吧。

以上是昨晚写的,写不下去了,最后,说一句,谢谢你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