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走·调》经典读后感有感

《走·调》经典读后感有感

《走·调》是一本由廖隽嘉著作,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的248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4-7-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调》读后感(一):像下午茶一样可口的景色

让人不舍的音乐之旅

原谅我并不怎么认识廖隽嘉,因为我不是一个追赶流行的人,或者说只是活在自我的一方小天地里的人。但是我直觉喜欢这名字,这名字像这本书的名字《走·调》一样,充满音乐性。看到作者简介才知道,她是一位音乐人,一位歌手。《七月与安生》《钢的琴》的音乐部分是她的作品。顿时张大眼睛。

这是一本旅游随笔,是本充满音乐性的小书。

封面的橘红配以底片一样的茶色调,像是一场浪漫电影的海报。脑中顿时飘出爵士乐的乐章。

跟着一个音乐的人旅行,你不会枯燥。

文字清新,像歌词一样有韵律,像建筑一样惹眼,像好吃的下午茶一样可口。

可以说那是定格时光的摄影吗?每一张都传达出心情。有欧洲风情的鲜花小镇,有葡萄酒庄园的女孩,有让人不舍的车站,有落叶飘零的公园长椅,有各种仿佛会说话的建筑,有弹吉他的绅士,有孤零零的路牌,有优雅的老妇人,有安静乖顺的斑点狗,有长满青苔的石头,有薰衣草颜色的木窗,有如镜子般的平静的湖面,有夜色温柔的大桥,有行人微笑的街头,有镶嵌着大钟的广场,也有居住在草原的族群,那里的人表情总是开朗认真。

欧洲有欧洲的浪漫,非洲有非洲的热力野性。

仿佛生活在MV里。没有悲伤,只有快乐,一路走来一路歌,且行且音乐着!

《走·调》读后感(二):这行走,带着乐感

读过了很多游记,廖隽嘉的游记和很多游记不同,许是作者是音乐人的身份吧,她的行走,多了很多乐感,或者是音符。没有描述很多的地方,一个场景是法兰西,另一个是非洲。因为拍摄走走停停也因为采风,可能行程并不那么自由,但是她的文字读起来特别惬意——也许是那些小镇就从里到外透着舒适,图片也给人细雨蒙蒙的感觉。比起真的游记来说,廖隽嘉的照片也并不多,我特喜欢她在非洲的那篇《看见》所说,看见远比记录更重要。这些年,技术进步了,手机就能拍照,更方便了,反正走到哪,国人最先做的就是拍照。在这一点上,西方人可能比我们更懂得享受,享受的是过程。就像美食,品味的是美食的滋味,享受的是吃的过程,而我们却浪费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记录去摆拍,反而回来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看过了什么,似乎忘记了当时体验那种兴奋的心情了。每当我们阅读游记的时候,总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图片让我们去看那些未曾见识过的风景,但是这本游记的作者在乎的似乎不是这些,她在乎的是自己经历的过程,想要分享的,不是美景,是一种心情,是一种体悟。于是,在跳动的字符间,也看到了音乐的出没。我虽然不能亲耳听到,那来自非洲的大合唱,浅吟低唱,快乐的调子,悲伤的曲子,但是能感受到,就像她的文字已经带我们到了粗犷的非洲,听到了古老的乐符。

记得看《金枝玉叶》,张国荣饰演的作曲家最希望的就是去非洲采风,那面涂画非洲动物的大幅幕布挂在家里,成为了一种图腾。也许在每一个真心想要寻找音乐灵魂的人的心里,非洲都是一个梦想中的圣地。越接近自然的地方,越古老的地方,音乐越是贴近人的灵魂。作者说,在非洲,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对于非洲的向往也只能是向往而已,至少,我们在这样的文字中,听到了她想要寻找的音乐。

游记结束了,但是行走没有结束。旅程结束了,但是行程还未完成。走下去吧,一路唱着歌,写着字。

我也好想去看看那些小镇,那最原始的森林和草原。

《走·调》读后感(三):在旅行中遇到音乐

一些喜欢的句子摘录如下:

不分国度,不论时空,因为歌词里唱的,永远是生活。音乐,就是那座无论多远都能搭建起的桥梁,既坚固又美丽。一定要将音乐分类和划分风格是没什么意义的事情,就像世界在人种大融合后非要细化出每个种族一样,非洲原始音乐的元素被贫苦的黑人奴隶带到四面八方,在美洲诞生了忧伤的布鲁斯,而蓝调又是爵士乐与摇滚乐的源泉,爵士乐与摇滚乐又可以说是当今一切流行乐的根基。所以我说,音符会飞,它们和人类一样,满世界漫游。

我知道,为了这个小小的地球上一个小小的住处而烦恼是一件很糊涂的事情。聪明的人,看一整个世界,哪儿都是他的家。

那世界最美的字句,是来自远方的一抹思念。

孩子们一个一个轮流向我提问:“你们是谁?”“你们从哪里来?”“你们要到哪里去?”简单至极的语句,却跟人类始终探索的终极问题巧妙地一致!我想这是为什么上帝说童真之心都可以去天堂吧。

真正的时尚是了解自我,懂得充分展现自我,而非盲目地遵从。将艺术用于生活的每一处,是法国人的能力。每一刻都享受艺术的生活,是法国人的精神。

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种,唯一不变的,是那颗寻求自由的心。真正的旅行,不在于你站在了哪一个国度,而在于你在那一方土地上,真切切地感受到的一切。

沟通,究竟需要多少言语?不,音乐,是这世上相通的,最美、最伟大、最动情的字句。旅行,总是为我打开一扇遇到美好的门。

大风吹,空荡荡的广场,却还有人席地而坐,安静地阅读。

无论你以怎样的方式,怎么的速度,你都和自己的影子在一起,在路上。

只是我听到自己心里的那个声音,越是真正脚踏在这里,就越是感受到:在这里,看见,远比记录重要。在这里,在马赛马拉大草原,我看见了雄狮,我看见了飞鸟,看见了奔腾游走的云群,看见了成群的高挑的长颈鹿、奇特的珍珠鸡,甚至是袖珍的獴狐......我看见了一切。更重要的是,我还看见了,真正居住在这里的人。

在这个噪音与乐音共存的世界里,许多声音被理没,就如同地球上的许多美好在浮华中隐藏,或在匆忙中被忽略。一些值得被听见的声音,只有敏感的耳朵才将它挖掘并珍藏。

《走·调》读后感(四):且行且珍惜

打小喜欢音乐,但自己的先天条件不足,注定我只能做个听众。年轻的时候,遇到好听的歌便会循环播放。等到懂事的时候,再遇到好听的歌,便会打起精神,找个僻静的所在,一个人闭上眼睛,细细地听,似乎每一个音符都能触动心弦,内心抑制不住地震动,常不能自已。

我常自诩人生有三大爱好:读书,交友,旅行。如果再加上三个,那就是音乐、美术、电影。这些来源于生活,却也超脱于生活。我喜欢看游记,那是一种对向往已久而不能亲身前往的另一种自我的陶醉,是一种对自由的渴望。

廖隽嘉的文字轻灵,剔透,有一种纯净的美,超脱的美,自然的美。若这是一本书,也应该伴随着轻柔的音乐,靠坐在柔软的沙发里,对着大大的落地窗,细细地读。若这是一首诗,也应该于有露珠的清晨,有晚霞的黄昏,在树林里,在河畔,在桥上,深情地朗诵。

无论是法国的浪漫风情,还是非洲的粗狂辽阔,无论是优雅的咖啡,还是酥软的油饼,都和谐美好地存在于同一个世界,令人心驰神往。正如作者说的,美好的风景有时候让你舍不得眨眼或按下快门,有些风景不能留存,只能保存在视网膜里,存进回忆里。这是一个女性的灵性文字,我不知道,若是一个男性,该如何描述法国的风情和非洲的粗犷。

反观今人的生活,多么枯燥、单调、乏味。好不容易的一场旅游,也不过是走马观花,人头看人头,熙熙攘攘,比上班更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现代人太过珍爱自己,珍爱拥有的一切。于是,他们只能永远地作为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没日没夜地运转。就像作者说的,在大草原上看动物奔跑,仿佛人类就是被禁锢在一个小盒子里的生物。事实上,的确如此。

旅行、音乐、电影,似乎是被作者提及最多的三个话题。的确,人生能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一曲一曲听不完的好音乐,有一场一场看不完的电影,那该多么惬意。文字永远难以表达出风景的美丽,但是音乐可以,电影可以,我们的想象可以。这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且行且珍惜”这个词,用在旅行上,竟再合适不过。

书中配了许许多多的插图,都是作者旅行的见证。但似乎排版稍显随意了些,且图片与文字常常对不上,若能对图片进行标注或者会更好。作者是散文式的写法,自然较多抒情,感性的文字。若能更多一点地纪实,或者对于读者来说,尤其是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到达那些地方的读者来说,能在文字的描绘和图片的引领下,神往一次,也是作者的大功一件呢。

《走·调》读后感(五):让音符与影子,同在路上

各大销售网站把《走•调》定位于旅行随笔,乍看之下,觉得是吃喝玩乐之后随手写写自己的小感受。但读过之后,发觉它不仅仅是旅行的所见所闻,更是一场关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之旅。

全书展现的是作者所到的两个地方:法国与肯尼亚。两个世界,两种生活方式,在气质与文明方面形成截然不同的对比,作者很巧妙地用音乐将两者串联在一起,简直是天衣无缝恰到好处。

提起欧洲浪漫的中心——法国,往往把它与美食,美酒,时尚等元素联系在一起,脑海里更是闪现了前段时间热播的《十二道锋味》,谢少为范爷下厨做舒芙蕾的唯美画面。在这本书里,作者并没有在繁华大都市处着墨,而像是装置了细小的显微镜,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法国小镇别致的美。

无论是在田园骑脚踏车,还是漫步于图卢兹,亦或是静坐于露天座椅,在这里,都变得不同寻常。每一个平淡之中显得不平凡,人们生活在此处,乐于享受当下的静谧与祥和。就像作者提到的老板娘伊莎贝拉,她在宽敞明亮的厨房里掌管七个灶眼的开关,烹炸烤等像是在完成一首钢琴曲。她还非常浪漫地称之为“烹饪的钢琴”。我不由感慨,她多么懂得把生活艺术化,热爱生活!

在法国篇里,作者提到的法国人无处不在的小细节让我受益匪浅。为什么法国时尚周闻名世界,经久不衰?是因为他们一朝一夕都在保持着时尚的风范,不断提升自己的品位。哪怕是在火车站,上了年纪的女人也绝不会吝啬自己的装扮!法国人也很注重保持自己的文化,在保护古老遗产的基础上,加上与众不同的设计,无处不在的独特风景,让人回味无穷。

“将艺术用于生活的每一处,是法国人的能力;每一刻都享受艺术的生活,是法国人的精神。”法国篇的音调是浪漫的,淡然的,让人听后感觉心旷神怡的。它告诉我们,不管置身何处,都应该用乐观的态度去感受,把生活过得诗情画意。

“别人的人生,常常像一面镜子,它反射在我们身上的,或许是自己内心的一点悸动,一些反思,一点领悟……”

走进非洲,画风转变。这里的生活条件艰难,每一个人都活得很艰辛。而从他们的歌声里,却又看到了另一面。也许他们唱歌毫无技巧可言,所发出的的声音不能绕梁三尺不绝于耳,但听到了对神的敬畏,对生活的信仰,对大地的崇拜。不需要去学习浮夸的表演和歌唱的方法,仅仅用心去唱,也能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旅行,不应该只是看一路的繁华盛景。最应该把心融入到当地,了解其人文地理,学会思考,才不负当初说走就走的勇气。

出发吧,让灵动的音符去化解语言沟通的障碍,让影子随心而在形影不离,走自己的路,哼自己的调儿。

期待作者未完的故事,请继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