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停止呼吸》读后感1000字

《停止呼吸》读后感1000字

《停止呼吸》是一本由[加]文森特·林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停止呼吸》读后感(一):洞见生命的真相

其实这是我第一次读医疗题材的文学作品(没错身为一个日语专业的孩纸我竟然没看过《白色巨塔》)。

只是几年前看过日剧《coldblue》,里面有酷帅的男医生和甜美的女医生,我看着他们从实习生身份一路熟稔到大义凛然妙手回春的过程,好几次都为那蓬勃的青春和梦想红了眼眶。

但这一本《停止呼吸》不一样。

它可没那么多理想化的东西,我在里面看到了因错过最佳抢救时机而死掉的病人,也清楚看见医生在抢救时的矛盾与挣扎。

这与作者本人的医生身份不无关系。

文森特·林是越裔华侨移民,毕业于小说中出现的多伦多大学医学院,任急诊医生和加拿大空中医疗队成员。

医生大都是客观冷静的,甚至有点冷酷。小说的情节也因此现实得很。

我以为故事开头的菲茨和明最后会在一起,但是他们没有。

我以为起初埋首于学术的菲茨会在短暂的失败后斩五关过六将成为一个敬业并目标明确的人,但他也没有。

我以为产妇的老公会在千钧一发之际赶来,握住她的手一同创造生命奇迹;或者那个中年男子会因医生们争分夺秒地不放弃就从鬼门关转回人间,但这些也没发生。

这个故事里,医生并没有那许多光环,一台台手术、一个个门诊下来,他们不过是有疲惫有埋怨也会懈怠沮丧的普通人。

只是通过作者清晰紧凑的描写,情节锋利地推进,我们也置身生与死的边界线,将生命的真相看得更真切了。

《停止呼吸》读后感(二):来自急诊室的黑色幽默——华裔的呐喊

《停止呼吸》的作者文森特·林是一名越裔华侨,他出生于安省伦敦市,祖籍广东,70年代随父母移民加拿大。当时加国刚刚推行多元文化政策,他以自己身为第二代华裔加人为荣。

为了融入加国主流社会,加华文学必须用英语创作,本书也不例外。整部小说按时间的顺序12个故事,介绍4位主人公从读医科到去医院实习工作,以及他们的校园和家庭生活、爱情及生命经历。医生出身的作者用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看上去仿佛是纯医学,实际却富含深意的环境中。他用诙谐的语言揭示了一个值得引人深思的问题——加国的华裔族群状态。

4位主人公医生有两位华裔,一位白人以及一位印度裔。从小说的一开始,作者就把华裔与白人文化的冲突赤裸裸地摆放在我们眼前。开篇中明与菲茨的关系正是一种文化关系的隐喻。尽管明深爱菲茨,但她清楚地知道她的家庭不会接受非华裔的菲茨,所以她说:“事实上,是我不能和你谈恋爱,不是我不想。”同样,在之后的情节中,两者的差距对比也无处不在。无论从学习能力,自我管理以及对未来的规划上,明都比菲茨略胜一筹。菲茨感性冲动,甚至因为求爱被拒险些在车祸中丧生。他在求职面试中丑态百出,甚至靠威胁的手段才得到工作。不仅如此,他还有酗酒的恶习,并因为自己醉酒延误了就诊,还将SARS病毒传染给了明的丈夫——他的情敌陈医生。这一切都是对菲茨的反讽,仿佛暗示菲茨及所属的白人文化配不上华裔文明。

回顾华人在加国的历史,事实也许恰恰相反。从19世纪的铁路修建、淘金热到20世纪中期内陆城市的发展,华人为加国的成立与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内,华裔却备受歧视和不平等待遇,加国真正的主流文化里很少听到华裔的声音。直到约40年前,才跃出一批华裔作家,他们开始为自己大声疾呼。本文作者文森特·林便是其中一位,与其他人不同,他的言语并不激烈,在本书中也是用更多地笔墨描写病房内外发生的故事,以及对这些事情的观察和感悟,因此个中含义需要读者细细品味。

作家可以归属到一定的族群中,所以文学和民族性往往也是密不可分的。文森特·林在批判白人医德沦丧的同时,将华裔医生独立出来,他的华裔身份对其创作的影响可见一斑。即使在文学中的民族性日渐稀薄的全球化的今天,文学仍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同民族争取话语权的平台。

《停止呼吸》读后感(三):天亮前停止呼吸————读《停止呼吸》

非常难得读到一部兼具专业性、文学性的由医生写就的小说。作者本身是多伦多一位资深从业医生,经历过无数次的重大手术,在医院见证无数生老病死的场面,所以你看他的文字,反而有着一份历经世事后的淡然从容和通秀。作者不知道是平时看书多,还是天份高,从他的文字中看得出他的文学修养、造诣极高,行文的语感非常好,有医生们在忙碌之余,忙里偷闲相互插科打诨自嘲,意趣横生的笑话,绝不低俗,看得出作者林医生是一个特别热爱生活的人;而描写沉重的时刻(病人抢救、昏迷、过世)时,完全不靠推砌的形容词去煽情,而是用干净简炼的笔触去勾画,淡然从容平静的语凋,读者却从中感受到了凝重的力量,这就是作者的实力和水平的体现。林医生还善于通过捕捉稍纵即逝的自然风景的变幻来服务于当时的心情和事态发展相匹配,非常贴切。而作为医生的优势,文字中用到许多专业医学用语,对于我们读者来说,也是增长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

特别喜欢《温斯顿》、《夜航》、《传染追踪》这三篇,第一篇处处黑色幽默,犀利冷洌,有点像一部超短精悍的黑色电影,有死亡但不沉重反而让人想发笑;第二篇紧张忧伤中夹杂看破生死的淡然通透,而且这种经历也只属于医生才会有的特殊经历:通过飞机运送濒临病危的中风老人进行最后的抢救,从坐飞机飞目的地,到接到中风的老人运送上飞机后进行的紧急救治,紧凑的节奏,直到最终老人还是回力无天时的那种无力感,家属老妻子的表现和神情,感觉就像是和医生共同经历见证了这一过程;《传染追踪》说的就是2013那一年震惊全国的非典事件,至今历历在目,作者描述呈现的功力在这一篇得到了最大的体现,我觉得这篇小说是用到了许多现实中的素材,因为太过真实了,就像读文字灾难片,人在疾病面前是如此渺小无助,医生用非常冷静干净的笔触展现了病发、感染、抢救、治疗、死亡这一系列的群象,不要说普通人了,连医生均不能抵抗这强大的病毒,只能在它面前乖乖就范,被病人感染后死亡,而救人治疗是医生的职责,在面临巨大的被传染的危险面前,他们还得上,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在此不得不感叹医生这个职业的伟大和不易,小说夹杂着随着事态病情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医生个人的心境上的微妙又复杂的变化,真实动容,惊心动魄,酣畅淋漓,随着作者的描述,心情也不断地起起落落。

至始至终,作者并没有把医生这个职业形象高大化,神圣化,而是完全从普通人的视角去展现,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脆弱害怕退缩将疲惫的时候,甚至有坚持不下去的挫败感,真实,鲜活,人物充满了血肉。

全部读完还是有种意犹未尽的回味,希望以后能再读到这位华裔医生的其他有关医学方面的文学作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