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1000字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1000字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是一本由蒋勋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4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一):蒋勋说文学

这种文学类的书都是很好的,虽然故事性不强,可是内容很好。

我们应该多读一些这种书~

不要追求一些情节性的书,

这种文学艺术类的书要多读,多掌握一些知识,

然后开阔视野~

或许,里面没有那些小说的情情爱爱,

可是里面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文学,不管是外国的还是中国,

看了,学了,就绝对不会有坏处的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二):活的文学史

读蒋勋的书,总有一种当头棒喝,豁然开朗的感觉。

像是一潭死水,忽然被打开了一个口子。然后流成一个桃花源。

或者像那武侠小说里说的,忽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到了一个新境界。

怎么可以这样读书呢?每次都这样疑惑。

为什么不可以这样读书呢?每次都这样反问。

从来没有喜欢过韩愈,但是居然跟着他读祭十二郎文,忽然就潸然泪下了。

从来都是喜欢柳宗元的清淡平实,与世无争,看了他的讲座才突然发现其实从来没有读懂过。

他将鲁迅比韩愈,将沈从文比柳宗元。完全是刷新了我的认知。

就像以前从没读过书一样。汗如雨下。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三):大师的书,大师的范。

在大学图书馆看过那本《蒋勋说宋词之后》,就爱上了蒋老师文章的风格。那本书是大学里面借阅时间最长的,去年暑假忘了还给图书馆,开学去还的时候欠费二十多块,还好图书馆阿姨没收那钱,哈哈,因为我给她说太喜欢那书了。

话说回来,为什么喜欢蒋老师的文风呢?朴实易懂,说的都是精华,还有一点,可能很多人没发现,他的书读起来朗朗上口。

个人比较喜欢读书的原因,每天晚上洗漱完毕我得读一段好书或者唱歌,读的就是蒋老师的书。一般从室友们听的感觉上来说,每次我唱歌的时候她们就说一脸凝重的给我说:“小艾,我觉得你还是读书比较好。”

所以蒋老师的书,肯定不会差。尽管我没看过这本书,但是能让我深信这本书肯定很棒,这就是大师的魅力。

其次,蒋老师书能给我们科普一些基础的文学知识之外,还能让我们稍稍了解到一点野史,哈哈,从蒋老师的思维出来,你会用不同的眼光看待文学作品,以及作者。

最后狗腿一下,很希望能与喜欢这种文学作品的人做个朋友,就这样。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四):文学之美初探

在kindle里存了很久的书,估计是某次打折时入手的。之前虽然听说过蒋勋先生的大名,但从未看过其任何作品。这一本让我对其路转粉。

这本书比较浅显易懂,文字朴实平和,梳理从唐宋八大家到民国文学的脉络、传承和发展。对我这种对文学稍感兴趣、但又完全外行的人来说,是一本比较不错的入门读物。整本书看起来结构比较松散,特别像大学课堂讲义,读起来也会分外觉得亲切。没有特别明确的主题,但是融入了作者很多的思考,感觉作者把心灵完全地坦露了出来。

印象比较深的几点有:

一、文学不仅仅要美,要注重形式,还要把握时代脉搏,寻找自己的本心,表达真性情,才能创造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二、中国古代的小说与西方不同,结构相对松散,这与中国说书的传统有很大关系。中国的古代小说,是真正属于民间的,大众的艺术。

三、元朝时,读书人地位比较地下,反而让他们接近了民众,为民众苦所苦,因此关汉卿创作了很多以民众为主角的戏曲,如《窦娥冤》。

四、要想读懂《游园惊梦》等作品,需与戏剧结合在一起,因为古代都是通过戏曲来表演的,是二合一的。

五、明朝时,越来越多的人反叛正统,正视自己的不完美,如唐寅、徐渭、张岱等,他们冲破传统的束缚,自主意识开始觉醒。

六、《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集大成者。

七、民国文学主要分为三派:以救国救民为代表,鲁迅(蒋勋非常推崇他,认为是中国近代第一人),以平淡中蕴含力量为代表,沈从文,以商业城市为北京的鸳鸯蝴蝶派,张爱玲。

有空的时候补上一部《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五):文学使人靠近

《蒋勋说文学》

蒋勋/著 吴缇/整理

中信出版社

纸质书

6月4日在家中读完

读蒋勋老师的书,像是听他上课,循循善诱,把原本枯燥无味的文史解读得全面透彻、意味深远。归根结底,一方面是他本身的文学造诣、美学功底,另一方面是他关注到文史中的人物,对人性的理解、尊重。二者缺一不可。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人的接纳,这才能够有眼界和心胸来解读不同时代的人物、不同的诗词歌赋。他在认真地体察生活,也由此体察出那些诗人、词人、画家当时的心境。

年前借的书,读了开头,几次放下。觉得必须认真读,做下摘记,如听课记笔记一般。那些过去可能在课堂学过的文章、诗词在书中的解读更加生动饱满起来。不止是对晦涩不明的古文字面意义的解释,是来看它们在当时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作者心中渴望表达的情感。因为丰富的解读,我急切地想明白一些古文的含义,想真正听懂蒋老师的意思。

明末张岱的《自为墓志铭》是在书中新读到的古文。一些语句读不懂。对老师讲到的文章主旨有几分感触。“希望文学能够在我们的生命里发生作用,是你对人有更大的包容,从不理解到理解”,“我们要通过文学一次一次的提醒,一次一次地去呼唤生命中最内在的东西”。这些也是我正在寻找答案的问题。

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是读书时学过的文章。在书上再次读到,忽然有自心底而生的感动。大约是年纪长些,又做了老师的缘故。“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为人师者,大概的愿望就是这样,尽上自己心力去教,得到的哪怕是只被一个学生记念的伟大。

“文学可以帮助你认识一个地方,了解一个地方”。在结尾部分的台湾文学部分写到。“个人和个人之间,族群和族群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都会因为文学而相互理解,相互靠近”。

托尔斯泰说过,“文学使人靠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