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唐诗十讲》经典读后感有感

《唐诗十讲》经典读后感有感

《唐诗十讲》是一本由刘青海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唐诗十讲》读后感(一):取之不尽的宝藏《唐诗十讲》

很早就听到过一句话是宋词非常的美,元曲非常的美,可是都没有办法超越唐诗,唐诗厉害的是他全部和生活在一起,白居易怎么写诗是把诗拿到马路上找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念给她听,听不懂就改,真是了不起,唐诗只所以能流传久远,是因为对象是大众。读起唐诗能感到大唐盛世豪迈的气象,风,吹不尽长恨。花,染不透乡愁,雪,映不出山河。 唐朝真是诗词的一个黄金时代, 如果你的语言不简练,请你读唐诗。如果你的思路打不开,请你读唐诗。如果你的想象力不丰富,请你读唐诗。如果你的创新能力不强,请你读唐诗读唐诗是解除疲劳的最好方式,读唐诗是消除烦恼的最近途径,读唐诗是医治抑郁症的最好药品,读唐诗是缓解压力的最轻松方法。赶紧入手我们一起读唐诗吧! 我是悦己读书,在阅读中发现世界、社会、生活和自我。感恩遇见!

《唐诗十讲》读后感(二):来围观吧!《中国诗词大会》命 题 人讲唐诗了

人生自有诗意,来吧,一起加入我们的诗词狂欢! 至今对央视的诗词大会记忆犹新。那些经典的诗句,古人的情怀和智慧,深深感染了电视机前的我。 诗词大会的命 题 人刘青海老师来讲唐诗了。 作者在《唐诗十讲》中,根据初唐、盛唐、和中晚唐诗歌的发展,将浩瀚的唐诗分为十个主题,全 面展示唐诗的艺术魅力。 其中,对唐诗中的意象分析,是我特别有兴趣的。 1.石榴裙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首颇有情致的宫怨诗,作者是一代女皇武则天。

诗中,让情人验取石榴裙上相思之泪,别出心裁。

石榴裙这个这个意象在唐诗中并不鲜见。

裙妒杀石榴花 桃花马上石榴裙 血色罗裙翻酒污 …… 唐代诗人为什么喜欢写石榴裙? 石榴裙,顾名思义,是像石榴花一样明艳得红裙。 作为古诗中意象,蕞初用来形容女性的妖娆之态。 加之颜色娇嫩,沾上酒或水会特别鲜艳,干涸后,石榴裙上泪痕点点仍然清晰可见。 2.蝉

唐诗中,诗人们对蝉这种昆虫也颇为钟爱。 居高声自远,端不借秋风。蝉可以赞美高洁的品性;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可以表达对于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

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蝉的鸣叫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蝉还可以寄托故国之思;

蝉鬓用来形容女子的鬓发。 唐代咏物诗中,往往借蝉这种物来言志。 《唐诗十讲》除介绍唐诗的精华外,则力求雅俗共赏。 例如在讲《送元二使西安》时叙述《阳关三叠》曲在唐宋的流传,讲《琵琶行》时也拓展到了琵琶的历史发展,还补充介绍了敦煌壁画中所见之琵琶乐。 阅读这本书,开始诗词的狂欢吧!

《唐诗十讲》读后感(三):听诗词大会命题人讲唐诗里的“风”“雨”“人生”

“请听题,下列哪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听到这句话,你有没有觉得很耳熟?有没有马上想到电视上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里的经典场面?那一段段精彩的对战、一首首耳熟能详的诗词,还有那些专家评委娓娓道来的诗词故事,无一不让我印象深刻。

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学着背唐诗,从最简单的开始,一边背唐诗一边记释义,到现在背过的唐诗不下百首,可惜大半都忘记了。

奇怪的是,那些诗词达人为什么能轻松记住那么多首唐诗,还能随口说出诗中的深意?我想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记忆力好,而是他们掌握了其中的规律。

于是,每次逛书店,我都会留意那些关于唐诗的书籍,想看看有没有适合我的学习方法。

很幸运,我碰到了一本叫《唐诗十讲》的书。书的作者是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刘青海教授,同时他也是中国诗词大会题目策划专家。给诗词大会设计题目的人,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唐诗世界呢?

书籍封面是简朴的素色,只在左上方和右下角处有小片芦苇丛的水墨画,封面正中写着“唐诗十讲”四个字。设计风格非常简单,却给人一种与唐诗恰到好处的契合感。

翻开书籍,目录也只有简洁的一页,十讲分为十章,每一讲都是一个主题:宫怨、咏物、爱情、山水、田园等。

因为从小就对陶渊明的《桃花源诗》那样的仙境充满了好奇,所以就先去看了第三讲田园篇。章节开篇,从田园诗的发展历程引入,接着分六小节,从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创田园诗、西晋皇甫谧等崇尚隐逸、孟浩然的农家田居、王维的佛教禅寄、韦应物的山水田园到范成大将深刻的思想与山水田园相结合。

读完田园诗这一讲,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我看到的不再只是某个诗人或某个作品的零散印象,而是在田园诗这条主线上看到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看到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创作过程,一气呵成。尽管还未细看,但合上书,我的脑海里仍然保留了看过的大部分内容,这点让我很是惊喜。

一本书,就好比一幅画,只有条理清晰、一以贯之,才能让人将长卷分割成一段段的短卷,再将短卷穿成完整的长卷,从而留下深刻印象。

这本《唐诗十讲》,无疑是一位对唐诗的历史了若指掌的文化大家,对爱好诗词之人的馈赠。将走马观花换成捧卷细品,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感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