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读后感精选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读后感精选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是一本由[美]米切尔·斯蒂芬斯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3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读后感(一):教科书般的经典读物

这是一本生动的新闻史纲,作者以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梳理为读者们呈现了丰富的观察思考所得,值得所有涉足传播领域的人士一读。新增的第六篇“电子新闻”尤其不容错过。

本书自面世以来就备受好评,先后两版都获得很大反响,这次的第三版增添了份量很重的新的内容。

译者水平也足以与原著相配。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读后感(二):全新的新闻史(4个商榷)

这本书很好。

俺看到的一种全新的对“新闻”历史的分析。真正的新闻历史,常见到的新闻史更多是媒介、历史事件、媒介组织历史的杂糅。

本书聚焦真正“新闻”这种信息传播形式的历史变迁,分析了新闻专业技术的形成过程历史。

由于涉及众多的历史事件和案例,使得核心的内容有点被遮蔽。如剥去众多的具体史实和案例,有一篇核心的聚焦“新闻”形式形成历史的文章作为总论或者导读,对读者阅读著作和总体把握历史的脉络会有很好地效果。

此外,作者花了很大的功夫在早期的历史,相比较而言,近现代的历史叙述较为简单。当然,近现代已经有不少著作。不过,还是希望看到对近现代新闻史的看法。有时,历史有趣在于,不同作者叙述的角度和文使用的文字。

译者在后记中说,作者采用了一种“厚古薄今”的笔法。其实,在当下这个秒新时异的时代,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待新事物,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态度。

太阳底下无新事。

有几个地方值得商榷:

1.前几章的“初民社会”的说法有点不知所言,这种新的概念,最好附上原文,加上一定解释。

2.第49页 将 Wall Steet Journal 译作“华尔街邮报”,不知是误印还是误译?应该是“华尔街日报”

3.同样是49页,第二行“通信员”,是否应该是“通讯员”?

4.186页,倒数第四行“战士”,应该是“战时”。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读后感(三):新奇东西如何召唤古老目光

逃避着不想看新闻史教材,勉强找本关联性略强的闲书摸鱼。译者是外新史的老师,书中有很多曾经课上的案例。译自2007年版,对新闻的反思仅推进至信息爆炸。15年时间,算法新闻、互动新闻、传感器新闻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来了,如今回望历史,有种沧海桑田之感,可见新闻业迭代之快。

本书风格是娓娓道来式的,很多生动故事材料,乍看有些天花乱坠。虽号称全球史视野下的新闻,超越国别/编年的体例,实则牵涉中国的较少(更别提其他非欧美国家),谈了一节印刷术和邸报,而后就以“报纸只在自由国家发明”草率作结。

一些有意思的点:16世纪英国控制出版商数量,导致已故出版商的寡妇供不应求(限制出版自由的诡异后果)。罗伯特·达恩顿原来在纽约时报做过记者,相关经历对研究大有裨益(记者经历带来了什么?想想马克思、韦伯、帕克)。印刷机与报纸是传播新闻的强大装备,却一度使新闻采访技术倒退,记者失去了更早时期走街串巷、随处征战的能力(现在的新技术又怎样赋予/限制采访的可能性?)。

采访技术是19世纪中期的产物。而在19世纪末,精确(即新闻理论谈的“真实”)才被真正被当作神圣使命,倒金字塔体让事实发出声音,新闻写作风格和伦理由此形塑。客观性则是20世纪的产物。一句话印象深刻:“现代世界没有等待着报纸记者去发现,但记者的调查有助于现代世界的形成。”

技术变迁中,什么是不变的?新奇的东西如何召唤古老的目光?答案在历史缝隙散发微光。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读后感(四):《新闻的历史》中的法律与新闻

翻看了一下,有这么几个点值得关注。

第一,新闻大事记。书的开篇是长达几页的新闻历史大事的梳理。其中非常让我在意的是法律案件与新闻热点的结合:1964年沙利文诉《纽约时报》;1971年《纽约时报》与越战秘密;1973年《华盛顿邮报》报道水门事件。1994年辛普森案件;1998年克林顿与莱温斯基性丑闻。

第二,犯罪新闻的报道。犯罪新闻播报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它是否可以起到降低犯罪,提高人们责任意识的目的?这其实是一个经验研究的题材。犯罪新闻屡屡受到人们的欢迎,原因其实在于犯罪新闻特备符合新闻的典型特征:“人咬狗”。它具备“因果的反常性”。(见第七章)再有一个点值得挖掘在于,其实犯罪新闻中不同的案件受到报道的比例也不同。特大杀人案件等严重、离奇的暴力犯罪其实发生率并不高,但是在犯罪新闻中它占有的比例比较大。而常见的一些犯罪问题可能并没有被报道。这个现象与当今“扎窝”报道现象可以参照:只要有性侵幼童案,就会有一连串的教师性侵案出现;只要有校车事故案,就会有接连几起报道;只要有女大学生失踪案,就会又有几个相类似案件的报道。犯罪新闻其实在不自觉的背离着播报的目的?这种集中的播报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是否需要苛责媒体?

第三,官方新闻与民间传闻。这本书好在从人类学经验资料出发,从口头新闻历史慢慢考察当今报纸媒体的兴起。在第五章,可以看到新闻与国家的大一统是有密切联系的,新闻起到了连结人们的作用(因为谈论辛普森案件,一个外乡人竟然和当地人打成一片,虽然这个外乡人在本应盛装出席的餐厅中没穿外套)在官方政权开始控制新闻的时候,民间传闻作为新闻的一种形式就开始兴盛,本来已经衰落的口头新闻又出现了活力。在第六章,许多诗人就创作民谣歌谣般的新闻。当然这些新闻的真实性也大打折扣了。而且不乏偏见歧视。这是一种对于正统的异端和反动。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读后感(五):【笔记】我等凡夫俗子,只满足于道听途说,对往事一无所知

7p 约瑟夫·爱迪生:人人渴望新闻;更奇怪的是,没了新闻便没了生气。

7p 新闻主宰着对话,更说明其在思想中占据极大比重。新闻不只是某类信息、某种娱乐,更是一种意识,一种安全感。

10p 推力-知觉的渴望:渴望事实、渴望真相、渴望知道发生了什么、渴望知道还会发生什么、渴望知道这些事为何会发生。

12p 拉力-诉说的冲动:大部分新闻只有讲述才有价值,秘而不宣则荡然无存,而且极易变质,无法囤积以备不时之需。

17p 谁控制了信使,谁就掌握了与社会成员沟通的渠道,能控制留言和消息的产生和加工。

20p 新闻特征:冲击性、煽情性、冲突性、及时性、接近性、突出性和反常性(最核心)。

33p 修昔底德:野蛮人很少花费精力调查真相,情愿听什么信什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懒的判断。

35p 新闻关心的是现在,书写却很难追赶当下。能读石碑、木匾的永远只能是少数。短视、肤浅和疯狂永远存在。

39p 社会结构越是复杂,越需要历史、艺术、宗教和新闻来维护社会的自我认同,以增强团结和参与感,将人们连在一起。

43p 传播对于国家建构来说,不但能协调社会,还能促进成员社会化。

69p 马歇尔·麦克卢汉:印刷品中细长、平直、排列整齐的字符能让人类保持清醒、冷静。

82p 时间是真相之女,但却是新闻传播者不曾拥有的奢侈品。情急之下,真相沦为马虎、轻信、物质或贪图方便的牺牲品,被党派的偏见葬送,被谎言遮蔽。

82p 当代每个追踪新闻的人,都能见到原话被剪辑、误用、捏造,事实被歪曲、臆造,意义变得越来越模糊。

87p 缺少教育的人不容易获得更讲究的新闻,不是缺少准备,就是缺乏兴趣;但上层阶级与有教养的阶级也未能对社会杂文完全免疫。

87p 新闻的内在特性终将混淆“大众”新闻与“严肃”新闻的清晰区别。新闻是未加工的粗糙事实,选择新闻要兼顾趣味性与显著性、接近性与重要性。

89p 安·比蒂:如果省去大部分内容,任何人的一生都会显得戏剧化。新闻并非关于关乎生活,而是生活的特定部分。

95p 突发新闻是离奇之事,到头来却被改编成惯常之事。

125p 总体上看,新闻是维系社会的纽带,但在生存压力下,报纸也会变成温和,甚至保守的媒体。

131p 评论提供合理的论证与共同的目标,新闻交换则加强了集体认同。报纸的成就不在于批判反抗,而在于点燃读者的“思想和心灵”。

133p 记者成为社会的一员,在根本上有助于社会稳定。所以统治者应当从中任命自己信任的,给予其丰厚的投资与光鲜的地位,接着就放松管制,使他们能因偶尔揭露黑幕而沾沾自喜。

133p 在充满自我批判与哲学思想的国家,出版业的严厉管制会导致大量水准不高的地下文学日益发展。

148p 大规模发行扶植了规模更大、资本更多、更加自满的新闻媒体,限制言论被社会听到的范围。随着新闻机构的业务扩展,所有权开始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164p 采访就是到现场寻找新闻,这既是尊重事实,也是承认自身的推导与创造能力的有限。

188p 经济压力与政治威胁要求记者与观点保持疏离,还要在报道时小心避免个人信仰与价值观。

194p 后现代主义:事实无法与观点分开,诠释被视为故事的一部分。

208p “小报”一词很能提醒批评者,煽情新闻并不新鲜。任何媒体记者都关心飞溅的水花和波浪,而不是水下的湍流。毕竟对于绝大多数编辑和读者来说,凡是印刷出来的东西都是权威的。

212p 深刻、公正、严肃的新闻的时代从未成为历史,相反,记者简单粗暴地处理事实的倾向一点儿都不逊于他们报道的政客。

213p 梭罗:对哲学家而言,所谓的新闻不过是瞎扯;编辑和读者不过是喝茶闲聊的长舌妇。

218p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越积越多,原本为包容事实而设计的理论大都失效。用“普遍理论”解释一切问题的号召已显得越来越虚伪和狂妄。

218p 当意识形态掌权时,令人为难的事实就被置之不理;当事实统治一切时,概念、信仰和观点(与谣言一样,都依赖于某种程度的思考)则面临被践踏的危险。

219p 新闻一直有一种政治挫折感,就像对社会极为不满的配偶:总是抱怨,却从未离开。个人财富的积累有沦为唯一目标的危险,这正反映了新闻的实用本质。

222p 不管媒体变得多么完善,除非人类完全洗心革面,否则还会像几千年来一样,渴望了解新鲜热辣、被仓促报道的意外反常之事。人性中有深刻、清醒的一面,但永远不可能把新闻变成某种理想的工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