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里斯本之夜》的读后感大全

《里斯本之夜》的读后感大全

《里斯本之夜》是一本由(德) 雷马克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里斯本之夜》读后感(一):不错的消闲读物

比大多数书和电影更加好读,书的封面很像《狼人杀》的狼人牌。颇具浪漫色彩的书名,作者雷马克也是名颇具浪漫色彩的美籍德裔作家,大名鼎鼎的《西线无战事》的作者。对感情和世界较为敏感,作品却并不絮絮叨叨,富有逻辑性,清晰的线索、翔实的内容。

看到许多书评说雷马克的文风较为固定,不过这样就更有熟悉感了,不错的消闲读物。

《里斯本之夜》读后感(二):未完待续

重又读完了《里斯本之夜》,我认为格调远高于同作者的《西线无战事》以及享有盛名的《卡萨布兰卡》。在这里,爱是一个浓缩成亘古不变生死不渝的意象,如同大洋彼岸的美国,灯塔般闪烁;在这里,一个平凡人无缘无故的悲剧,一连串的悲剧被浓缩成一个短暂夜晚的离港,浓缩成一对命途多舛的爱侣和彷徨又无措的“我”。在这本书里,深情转瞬湮没成虚无 ,在浓重的不幸之中,悲哀是不变的底色。空虚,巨大的空虚,是时代的空虚。一个普通人最厚重的不幸是没来由又接踵而至的,正如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正如同一阵风,风在疾卷,牧羊犬追赶着一群毛绒绒的云彩。煤堆里喝酒的日子是人生的底色。

《里斯本之夜》读后感(三):从日本到德国,从战争到和平

前段时间还在看日本作家的作品,包括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大江健三郎的《个人的体验》。风格迥异,各有特色。

由于,前段时间的书荒。最近,确立的目标是阅读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品。横跨一下就来到了德国的,雷马克,以及格拉斯。

前后读过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到读着的这本里斯本之夜。以及,同时在阅读的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

以及,从他们自己的书扩展开去的其他书。于是,让我自己发现,我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以前,所谓的书荒相形之下显得自己多么的孤陋寡闻。

前段时间感冒了,完全没有心思读书,那些浪费的时间不得不让我感到十分的惋惜。

现在,又加上一个捣蛋的儿子。读书的时间一再压缩,只能在我上下班的公交车上拿出时间,以及,当孩子睡着之后的时间拿来如此挥霍。

当一件东西变得稀少的时候,你恰恰开始关注到这个东西的珍贵。

比如,书里提到的和平和爱情。战争爆发的前期。那些,不同寻常的和平显得如此之不真实。仿佛就是对和平本身的讽刺。

只能让位给裹挟着战争的政治。小人物不过就是时间河流里面的泡沫。甚至都不用特意去戳,它自己就会破。更绝的是,破裂的泡沫都没有一丝丝声响。

《里斯本之夜》读后感(四):关于爱 关于生死 关于记忆

虽然主线是爱情,但读到却更多是流亡者的失落和顽强。

施瓦茨的名字后被贴上一张又一张照片,旅馆中的流亡租客横着竖着进进出出。谁是施瓦茨,施瓦茨又是谁?顶着同一个姓名的不同脸庞,面对的都是同一般的流亡命运。辗转于一个又一个城市,蜗居在或体面或简陋的房间,家在何方?何处是家?失去姓名,失去身份,失去栖身之所,唯一能牢牢抓住的是内心坚守的良知和所爱之人。这份对道德、对爱人的坚持,能让懦弱者勇敢,让绝境中生花。施瓦茨和海伦为了对方的每一次冒险下皆是由爱迸发出的人的力量,每一次佯装镇定下的紧张读来都十分揪心。忍不住感慨为了生、为了身边之人、为了道德良知,人可以有多顽强。

不同于雷马克其它早期作品,最终的结局更见希望,施瓦茨报名参军,结束躲躲藏藏的日子,勇敢对现实发起挑战。不过也更多是因为海伦的离去吧,既已再无牵挂孑然一身,不如用最后唯一拥有的自己的身躯去碰一碰坚硬的石头。若说先前海伦是他活着的支撑,那么现在支持他活下去的就是对人性的固守和积压多年后爆发出的反抗。

两对夫妇的结局也委实唏嘘,生死两地的一对留下了无尽的爱恋与不舍,“成功”逃往美国的一对却分道扬镳。只能说人总是会变的,如果海伦没有生病,如果登上船舰的是施瓦茨海伦,他们的未来又会如何?这份感情能否经受住新的现实的考验?爱情还会如此吗?

小说还贯穿着一个关键词:记忆。施瓦茨向“我”讲述自己的记忆,想为这份记忆寻得一个更稳定更长久的储存载体,这份记忆即象征着他们的存在。但随着记忆经过施瓦茨脑中的加工、讲述,经过听众“我”的接受、理解,甚至于记忆主人的逝去,这份个人记忆终有一天注定消散。而文字则让它以另一种面貌被继续存储下来,成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在后世不断得到新的诠释,迸发出新的生命力。个体 生命 情感 历史就在代代的叙述中延续下来,而关于良知 关于人 关于爱的那些故事又将时刻感动书前的你我,散发出人性的光辉。

《里斯本之夜》读后感(五):“这听起来更像是个爱情故事”

由对话组成的故事,苦难,冒险,与孤独的抗衡和爱情。出自雷马克之手的逃难者小说,可以明显看出其中有许多自传式属性,也可以看作是《应许之地》的前篇。

我是先读的《应许之地》,因此读完这篇小说时让我感觉颇为奇怪。《应许之地》虽然是个未成品,但对我来说其魅力正在于没头没尾——切掉了最精彩的前半部分逃亡生涯,后半部分在美国的着落又落于虚无,这样没头没尾的故事恰好诡异地对上了逃亡者没头没尾的人生,自从战争打响,他们就被迫永远背着过往逃难,哪怕战争结束,哪怕他们到了“应许之地”。

这样对逃亡者出色的描绘就让《里斯本之夜》里的逃亡者略显逊色。(也有可能是揭开了《应许之地》刻意遮盖的神秘过往让我有点落俗的感觉)这间接地让《里斯本之夜》的另外一个主题,爱情显得更加突出。文本中对这段感情的描绘显山不露水,在文字间找到的一些琐碎的难以启齿的秘密能让这段感情趋于真实,足见雷克马是在感情线描写下了功夫的。但正如书中角色所说的,理解幸福比理解苦难更难,也更乏味。作者这样过于含蓄的写法让读者很难没由来地感受到这段乱世情话的感人之处,更何况这段情话的一半都是在描述逃亡者苦难的。逃亡冒险带来的刺激会完全遮盖过这一段平庸的爱情描写。

我依旧认为这个故事“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爱情故事”。因为苦难,病痛,孤独和对生命的理解都心照不宣地围绕着海伦和施瓦茨的爱情线,一个个元素的附着让这条本显平庸的爱情线也凸出了其丰腴之处,虽仍显乏味,但值得来回品味。

故事的写法,一个陌生人在里斯本通宵讲述自己故事的风格并没有很好地跟雷克马产生化学效应。雷克马显然不打算抛弃自己出色的叙事风格,完全用对话的形式来呈现这个故事,但也没有抛弃文中成千上万或许根本没有意义的双引号……往日雷克马扎实又附着淡淡悲哀的叙事风格因为对话被削减不少,反而略显矫情,自怨自艾。同时对话风格的优点也没有发挥出来,没有絮絮叨叨的长段对话,也没有附和人物主题的口癖,对话完全不像是一个活人在聊自己的事情,反而像一个僵硬的说书人在念叨小说,连对话都僵硬地全部读出来,只能说这个风格实在是没产生什么效果……

单就作品本身而论,《里斯本之夜》其实还不错。逃亡主题,线性回忆叙事,不错的故事,现实和回忆交错进行,读者经历了施瓦茨一夜的叙事,也跟着经历了眼前这个男人的一生,直到一夜结束迎来早晨,恍如隔世。但就雷克马的作品而言,我认为他能写得更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