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传国玉玺的读后感大全

传国玉玺的读后感大全

《传国玉玺》是一本由殷谦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01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国玉玺》读后感(一):让人长知识的历史小说

众所周知,优秀的故事总是能牢牢地吸引住读者,让他们欲罢不能,废寝忘食地非读完不可。除了故事本身的可读性之外,讲故事的人(莫言就说他是个会讲故事的人,而不是什么著名作家)的说书手段高明与否也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观感和节奏。

以这个标准考量我手中的这本长篇小说《传国玉玺》与其作者的叙事能力,可以说,真的不错,值得一读。

作者殷谦,根据书中简介讲,他精于哲学、考古学、易学、星象学等神秘学科的研究,看来不是书商的宣传谀辞。他对宋末到元末的几百年历史应当相当熟稔,否则无法驾驭历史观如此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特别在细节方面也是巨细无靡,所描述的历史图景好似历历在目,触手可及。

另外,作者对考古学涉及的知识、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掌故、元朝的宫闱秘辛等等也了如指掌,行文过程信手拈来,又非常妥帖,常让人眼界大开,叹为观止。

此外,其为文通达自然,易于阅读。小说开头并没有冗长的铺垫,一段善恶追逐战,惊心动魄,引人入胜。忽而笔锋一转,直入第二条主线,述说元朝宫廷锦貌,忽必烈一众嫔妃互相调笑的故事。

其间颇见作者刻画人物的功力,援引一例。如写撒不忽(元琼)的小儿女情态惟妙惟肖,读来好像如此精灵女子就在眼前,鲜活生动。她的一言一行,一眼神,一含笑,几多媚态,顾盼生姿,令太子真金神魂颠倒,生出一段悲剧故事,可歌可泣。

总而言之,殷谦的这本《传国玉玺》,有故事,有情节,有爱恨情仇,有历史,有穿越,有扑朔迷离,是一本让人长知识的历史小说。

《传国玉玺》读后感(二):读《传国玉玺》

偶得殷谦的《传国玉玺》,五一期间宅在家里拜读完毕。书中以宝音和包绮丽寻找成吉思汗陵为主线,介绍了两位考古学家的而经历的惊险而又刺激,神秘而又精彩的离奇探险历程;以梦境为复线,再现了那段已被尘封的历史,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元朝,故事丰富,可读性极强,可以说是句句精彩。

行文上看,本书行文流畅,虚实相间,字里行间无不显现作者对蒙古地区历史、人文、地理的捻熟于心,作者对考古知识的掌握程度甚至让我这考习了七年的考古专业的学生啧啧称奇。

情节上看,本书虚实相间,跌宕起伏,畅读其中,宛如自己在梦境与现实之间穿梭,感受着书中人物的精彩。

细节上,本书大量描写了忽必烈、妥欢帖睦尔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比如忽必烈与后妃的爱很缠绵,与儿子的亲情冷暖,甚至为了传国玉玺而不惜四处征战的目的,以及妥欢帖睦尔作为君王的忍辱负重等内容都是史料中未提及的,虽然有作者虚拟之可能,但是肯定是在之前做了充分的材料准备的。

成吉思汗究竟秘葬何处是考古学家迄今为止都坚持探索的问题。情理之中,本书也没有最终给出确切的答案。随着后来考古学家宝音以外之死,这个秘密也就随其深埋地下。

作为一个考古学者,经常被人问到“考古是不是盗墓”、“挖到的东西可以可以拿走”等等的问题。其实这是大众对考古缺乏了解,把考古单纯的神秘化,把考古学者肤浅化了,其实考古学者的兴趣在于发现和探索的过程,而对于所获遗物更在乎的是他的历史与传承价值,不是其物化的价值,这也正是书中主人公宝音和包绮丽所坚守的道德精髓。

总之,《传国玉玺》值得一读。

《传国玉玺》读后感(三):评长篇小说《传国玉玺》

殷谦的长篇小说《传国玉玺》(东方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是继其《发现成吉思汗陵》和《忽必烈秘器》之后文化悬疑巨著《蒙古秘藏》系列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在中国历代王朝之中,中国疆域最为广阔的朝代便是元朝,可是我们普通人却不大熟悉那段恢宏壮阔的历史,只晓得汉唐盛世或明、清各三百年的历史。殷谦倒是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历史缺口,可以一窥蒙古王朝的内幕。

全书围绕传国玉玺经由古今两条线索并行叙事。我们知道在史籍记载中,“和氏璧”又叫“传国玉玺”,其间有一个从“荆山之璞”到“天下共宝”的演变过程。由春秋时期《韩非子》的献璞刖足之血泪故事开始,三百多年后又酿出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历史佳话。公元前二二二年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后,玉玺成为地位和专制权势的装饰,并不断被神化,并成了封建社会改朝换代的标志。本书故事便从由元丞相伯颜亲率元军队伍南下,直逼囿于临安的南宋小朝廷,要求宋太后谢道清交出“传国玉玺”。自此铺陈出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引出了无数次阴谋诡计,诱发了无数次血腥厮杀,演绎了无数次狂欢与巨痛、惊险与神秘的传奇。

作者自幼喜爱文学,六岁开始接触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以及国内外名著。其后一边从事文学创作,一边致力于哲学、考古学、易学、星象学等神秘学科的研究。这些用功都在书中时时显现。书中有许多作者自度词曲,可见古文功力不浅,如第十六页的“雨中花慢”词,读来音节浏亮,文辞艳丽,特特一句“衣衫执袂,有君相陪,如斯偷香”,很得宋人宫词意境。

作者巧妙的将考古和历史穿插,故事精彩,文笔流畅,很喜欢这部围绕着蒙古历史的小说。

《传国玉玺》读后感(四):文笔优美的小说

通常来说,小说家的文采好像不如散文家,当然这是偏颇之论,但不可否认,也道出一定的真相。可手头这本小说《传国玉玺》却不然,作者殷谦文采斐然,难怪马格纳斯•林克莱特评价道:“文笔优美,重要的是他真心的流露,具有独有的风格。”

书中所附的作者简介里说他“自幼喜爱文学,六岁开始接触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以及国内外名著。”看来没有乱讲,试看如下几首曲,是不是见到元人风骨。

【喜迁莺】那一生愁苦,老去更为逋亡哭。骚忧,怎将泪长弹驻目。离弦愁人似蜑雨,如斯人心伤处。奈无个飞鸿过家,恨我家破更痛楚。

【出队子】沥酒念姑苏,霞帐伶仃孤苦。见一年花木沾霜露,恁凭凄怆满腹寒酷,任痴坐凤阁沉秋暮。

【幺】绛阙青春无,枫桥怨思迟暮。哪有把一世雕筵固闳富,寥寥凤楼诉清苦,孤女终生归期无。

这等古文国学功底,当世有几个小说家具备。读此书犹如读三国、水浒和红楼,处处可见出彩的诗、词、曲、赋,与小说的故事情节贴合,更道出那份白话文不易传递的情愫。

说完文笔,再来说说小说故事情节与人物设定,毕竟读小说,看重的还是内容。

全书两线交织,主线是考古队成员宝音和包绮丽前往贝尔湖考古寻找成吉思汗陵墓,相当弱,没什么出彩之处;副线是元朝宫闱之中王室内部的爱恨纠葛,初读倒是精彩,但后面的几出戏,无非是前面的变种,无甚新意,不新鲜。

副线是通过宝音的梦境呈现,这有点像我以前读过米兰昆德拉的《身份》。两本书都用梦境作为连接真实与虚幻的桥梁,当然这在《红楼梦》中也能找到证据,可见作者熟读“国内外名著”,当为不虚语。

西方人说,“布丁好不好吃,要你自己尝过才知道”,所以这本小说更多的情节,我就不多剧透,留待大家自己享受阅读的过程。

PS:Thanks.@顺顺(http://www.douban.com/people/he-anJ/)

2014/5/29

《传国玉玺》读后感(五):精彩跌宕的考古小说

国之重器传国玉玺,被中国历代帝王视为政权合法性的象征,自然成为你争我夺的对象。

这块宝玉相传由和氏璧雕琢而成,然而这枚玉璧与和氏之间的悲凉故事早已经为此物定下了不祥的基调。世人皆知,汉末传国玉玺被率先攻入洛阳的孙坚拾获,而其也因之得祸身亡。

这虽然是一个警示,可仍然有不少人想得到它,以之作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象征,又可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如此一件人人垂涎欲滴的宝贝奇珍,自有诸多演义生发。

殷谦的这本长篇小说《传国玉玺》也有此传国玉玺出发,慢慢铺演出蒙古帝国百年兴衰历程,并揭开元朝末代皇帝妥懽帖睦尔与传国玉玺消失之谜。

作家殷谦本身就精于哲学、考古学、易学、星象学等神秘学科的研究。为了写好这部书,作者近年来随考古队深入内蒙古、宁夏、甘肃、四川等地做了深入调查研究。

另外,作者还专程远赴蒙古人民共和国,与该国教科文部的历史学家、考古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对作者撰写这样一部书纷纷表示赞赏,并且提供了第一手的历史、考古资料供作者参考,这点我们从书中的不少细节描写就可见一斑。

试举一例,书第十一页描述忽必烈妃子八八罕的寝殿:

“紫檀床榻,红绡金紗的床帏如雾一般垂在海水龙纹的厚实地毯上,粉色天鹅绒制成的帐幔缀着金丝银线梭织的花边,精致华丽的围屏以及乌木制成的椅子、象牙雕饰着青绿藻井的妆奁……”

看似冗长的景物描写,但是读来却不觉枯燥,反而有历历在目的真实感,这有点像读《红楼梦》里面描摹的大观园,也是处处繁华,结构复杂。但两位作者都描写细腻逼真,且井然有序。一是可见文字功力,二是可知对历史的钻研之深、用功之甚。

除了出色的文字功夫,全书的故事也颇为好看。

故事以考古队成员宝音和包绮丽前往贝尔湖考古寻找成吉思汗陵墓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在这片原始湖泊和丘陵中探险、遇险、脱险等一系列精彩跌宕的考古经历。

又以宝音的梦中经历为辅线展现了元朝末代皇帝妥懽帖睦尔及其后妃与历史记载迥异却真实的一生,以及其与传国玉玺之间千丝万缕的神秘联系。

总之,作者以传国玉玺为线索,借用玄幻、穿越的方式为我们演绎了一段蒙古王朝的壮阔历史,融汇了巨量的历史信息和事实,非常值得大家一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