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尊有毒读后感精选

自尊有毒读后感精选

《自尊有毒》是一本由刘翔平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45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01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尊有毒》读后感(一):我们需要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这书真够可以的,能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知自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写了这么厚的一本书……

本书按照正常社科类论文编著,从何为自尊开始,絮絮叨叨的阐述了各种自尊高低的不同,实际上不过就是西方不断讨论的面子问题。

其实在我看来,这根本无关紧要。只要不是因此产生抑郁等疾病形式,根本就不重要。毕竟好面子在某种情况下,是人努力的动力,勤奋总是要鼓励的。

当然本书也探讨了很多关于因为自尊高低过度而产生的疾病型恶态。但是,在我看来并不全面。毕竟有很多疾病的产生,并非用一个自尊就可以解释的,是有多重情况的。

而本书最大的问题是,最后的解决方案过于敷衍,不论是自尊过度高低,还是面子的无限在乎。其实核心是不认识自己。

确实,认知自己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是人穷极一生所要做的,其实就是不断去了解自己,哪怕是了解世界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比较他人也是为了了解自己。了解之后,更重要的是接纳自己。

这条路更为漫长曲折,技术高超。

所以,这本书我觉得并不好。

《自尊有毒》读后感(二):一直憋在心中的,或许是自身的问题投射到本书上吧,毕竟书只是客体。

买这本书的原因是当时自己遇到自尊方面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当然可能不是我理解的自尊,或者说个人的具体感受不应该简单的归结为自尊问题,或许是作者并不是职业临床心理医生吧,感觉作者对名字概念解释的功夫的确了得,很详细,很条例,同时也很学术,让人读的时候虽然感觉像在读心理书籍,但没有感受到应该由的共情部分,极少由触动情感的部分,反而像上马哲毛概在灌输明确的概念一样,忽略了个人的独特性,记得某个心理学家说过个人说富含的远远大于任何理论,而本书开头很具有诱惑性,让人感觉读完可能会找到梁丹妙药,书中是期待的落空,说实话这种书真正的价值感觉很小,最多算是一种心理名词概念的全面解释。其实我对作者是有种愤怒的,当我满心希望可以从书中获得一丝危急和理解的情感时,反而被枯燥的理论所控制。作者也是中国比较出名的心理学者,但写的内容真是不敢恭维,同时也深感中国心理学很水,名气确实大,但说实话,这本书不像这么有名的由经验的写出的,或许作者从来只研究理论吧,熟知理论和实际相差甚远,我倒是更觉得心理类的书籍由职业的心理医生来写比较好,至于理论还是教学用吧,不实用。

吼吼,对本书基本上是处于喷的状态,但并非说没有优点,比如按理论来说由很多知识拓展,可以学的很多的名词概念,了解没听过的术语哈哈。我不是抨击作者本人我只是觉得针对本书宣泄不满,哈哈这种不满或许就是我自己的毒吧。

《自尊有毒》读后感(三):香水也有毒

看到书名不禁想起市面上广为流传的一首歌《香水有毒》。

不知道作者是否受此启发想到的这个书名,如果是,那么这个作者也就大致如此了。

作者将大致从心理学角度剖析了自尊的来源和社会作用,并且将其分为高自尊和低自尊两种。

写作思路不外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三段论。

通篇几乎都是“循循善诱”式的开导论述,比较少的实例。举得栗子里面有三分之一还是自行设定假象的情形。

也正是这样比较案例,更多的通过通俗的描述,娓(xu)娓(xu)道(dao)来(dao)地阐述作者自己的想法,倒也显得这本书不太那么严肃和拘谨。更像是一个以前大学里面有一门“心理卫生”的老师在上课聊天。

最后翻了一下作者介绍。果然是大学老师,从事心理学研究。这本书也完全可以作为“心理卫生”教材。或许有人在被“自尊”折磨逼迫的不断折叠扭曲后,通过慢慢阅读,可以缓慢释放自己折叠扭曲的拓扑结构。

更多的本书聊到了如何面对低自尊,应该是更加普遍的现象吧。

低自尊的问题在于,这样的人行为,思维和情绪的核心围绕着如何才能不丢面子,不能让人看低自己。对他人的看得起过分敏感。

能够找到的一个亮点是

书中提到了美国心理学家著名NBA球星詹姆斯在100年前的思考,

一个很有意思的自尊公式

自尊=能力/抱负

值得商榷的地方是:

在第15页,作者举个栗子

【如果有记者问他们呢“你幸福吗?”他会回答“我姓胡(或李)。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幸福了,所以幸福不在话下。】

我没有断章取义,这个栗子是作者用来说明幸福的人不知道幸福,往往是意识到幸福问题时候已经不幸福。一个本身已经感到幸福的人不会关心什么是幸福,也不会可以追求幸福。

简直就跟书名一样,显示了作者趣味。

《自尊有毒》读后感(四):我们这些自尊障碍患者

自尊是什么?低自尊又是什么?

自尊是个体内部有关自我价值的感觉,低自尊一般是用来描述那些自我评价严重脱离自身实际表现,低估自己价值的人。与之相反,高自尊的人,往往更容易肯定自己,甚至会出现高估自己的情况。

然而,缺什么补什么,越是缺乏自尊的人越需要寻求自尊,自己给不了的就变成对外索取,具体而言则表现在: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价值,需要靠外界的指标来告诉他,他价值几何,他是好是坏。因而,我以为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是完全的低自尊者,而是有条件的自尊者。即认为只有获得了特定的指标,就拥有了自尊,这个指标多半是某种成功。

与此同时,一旦这种外界的指标形成,即“成绩好=有价值”“长得好=有价值”“领导夸=有价值”,那么日后他就会过分在意这个指标,时时刻刻处于担心“指标”不达标的状态中。

具体而言,在行动之前,低自尊者往往习惯将自己的“努力”隐藏起来,他要尽量表现得“不怎么努力”,“不怎么在意”,这样如果“指标”未能达成,他也可以对外解释说“因为自己没努力,不是自己能力不行”,以便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比如,有一些同学明明复习的很充分,在考前也喜欢和同学说,“我根本没复习”。

其次,就算自己完成了自己想要的指标,他也并不会太开心,他会不断暗示自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居安思危”,方能长久。这样一来,完成指标的兴奋还没开始,便又陷入到害怕失去的的焦虑当中。

倘若自己失败了,一般而言,高自尊的人会对自己说“哎呀,都是环境的原因,运气不太好”之类的,而低自尊的人则会采用内归因的方式进行总结,他会觉得没达成目标就是自己的原因。

当然,虽然低自尊者常常身处焦虑当中,但低自尊并非一无是处,否则根据“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低自尊的人早就被淘汰了。他之所以没有被淘汰便是因为低自尊往往会克制压抑自己,处处小心谨慎,为人处世低调,这样的人,更不容易引起他人反感;相反高自尊的人虽然自己内心会比较容易接受自己,但有的时候,高自尊的人甚至会看起来有点狂妄自大——没有人喜欢狂妄自大的人!

我常常觉得世界的能量快乐是守恒的。低自尊的人通过压抑自己,对内进行自我攻击,而满足了他人的欲望,通过压抑自己的快乐获得了他人的认可,而高自尊的人通过“纵容”自我而容易遭人怨恨,但却收获了自己的快乐。换句话说,高自尊通过“放肆”地“爱”自己,赢得了强大的内心,收获了快乐,也更容易满足;而低自尊者因为“压抑”“苛责”自己,患得患失,步步小心,如履薄冰,失去了快乐,但却可能换来他人的包容认可。举个例子,如果有人打小抄获得了好成绩,一个低自尊的人发现了这个现象,他一方面渴望公平,也渴望自己能够活得成功,另一方面处处敬小慎微的处事方针又让他压抑这种愤怒。久而久之,别人开心别人的,他伤心他自己的。

不过,值得再次强调的是,过度的压抑自己而无法疏导,必将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分割线——----------------------------------------------

文摘部分:

本书将自尊定义为怀着真诚的热爱之情来对待自己的良好感觉,即无条件地认同自己是一个有能力和有价值的人,相信自己无论做了什么、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的感觉;同时认为其他人也像自己一样具有这种存在的价值。

综合自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健康与不健康自尊的标准:

高自尊与低自尊、有条件的自尊和无条件的自尊、自我中心的自尊和兼顾他人的自尊

立足于上述三种自尊的标准,作者分析各种自尊障碍:低自尊障碍:总看到负面因素 ;有条件自尊障碍:过分追求成功 ;虚假高自尊障碍:身陷与他人、与环境的冲突中。

众多的研究都表明,健康自尊者能够较好地承受打击与失败,面对失败时的心情与反应比低自尊者要好。

健康自尊者信任他人,面对陌生人或者面对他人的评价时表现得自信,这都是因为他们有安全感。但安全感的外延更大,是指一个人对待世界的整体态度,而不是调节人际关系的特殊心理结构。自尊通常仅指一个人处理人际关系时产生的自我价值感以及与他人的距离感。

另一个与自尊有关的概念是爱。 爱是情感式的,因此是盲目而强烈的,而自尊不是情感,只反映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心理距离或者是信任的程度。

自尊来源: 自尊的形成主要是基于亲子关系及其交往经验,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可爱的自尊体验,本质上反映了归属感。

研究发现,婴儿的反应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安全依恋型,这种婴儿占60%左右,他们能够在与母亲的亲密与独立中保持平衡。当母亲离开时,他们尽管有压力,但仍然能探索环境,母亲回来后他们能表现出与母亲的亲密,并愿意让母亲来参加他们的活动。 第二种是焦虑型,约有15%的孩子在意识到母亲离开后会大声哭叫,他们紧张不安,不能独立探索环境,只有在母亲回来后,他们才能感觉舒服些,但仍然黏着母亲。 第三种是回避型儿童,约占25%。母亲离开后,他们对此忽略不计,母亲回来后没有表现出热情,也没有许多交流,他们喜欢独自一人玩耍,回避与任何人亲近,而不是寻找安全和依恋。 自尊的产生可能与不同的依恋风格有关。回避型的儿童可能形成了掌控感,愿意探索环境,但缺乏归属感;焦虑型的儿童可能表现出了归属感,但缺少掌控感,不能独立探索环境;只有安全依恋型的儿童才会同时形成很强的归属感和掌控感,从而形成高自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