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美学通史(第1卷):先秦卷》读后感摘抄

《中国美学通史(第1卷):先秦卷》读后感摘抄

《中国美学通史(第1卷):先秦卷》是一本由孙焘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4-2,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美学通史(第1卷):先秦卷》读后感(一):按中国美学通识:先秦卷

象物应怪、通神之兴、天理人文和名物风情为中国感性学划定了理论与历史之起点——说什么和从哪说。

春秋起始,老子抱一为天下式,以“无”为旨,执“大”立说,倚“反”衍论,借大象、无言和假名说不可道之道,跬积对待、变易和观复之功以涤除玄鉴,独得体物之妙、感物之势。孔子以学(不学诗,无以言)与识(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作其门径,风教为纲、删诗为法,群学而日益,将人生、社会与天道铺陈为一宏文,君子切磋琢磨可窥器之文理、修内圣之道、赏无邪之治、达平和之情。

道、儒分别渐显,老子之说是减法,如拂铜镜,持“无”涤除五音、五色、五味之驰骋,绝学弃智、见素抱朴,抟(专)气而内修一道若匮、日损的洞若观火之目光;孔子其论则为加法,状若台阶,学、习与识是其门槛、亦是门径,君子据“德”,不囿纹理之器,不耽概念之知,而以体验之兴经营不固、日新的艺术之人生。

战国以来,道既不彰,身亦失庇。思孟学派据“身命”而修“性”、缘“情”,心性之学始倡,修身、正心并作,致诚以祛伪、贵真而美情,以威仪之性代礼仪之文,变化动之风为浩然之气,远命运之理而近涵养之术。庄子称淡说晦,离七窍五感之形,去为仁修道之知,凭忘机为舟,以逸趣作楫,游乎四海之外,其思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无待言荃,得手而应心。《易传》俯仰往还,追索天经、地义与人文,计数以推不测之理,立象以探深微之意,游目周览,观物取象,触类引申,知位明时。

列国兼并而至帝国一统,诸家整合则指天下归一。百花齐放之时代于杂家开至茶靡;儒家歧出之荀子,修身去欲转入黄老,峭厉威治归于法家;易俗之风嬗为精气之养,言传身教流于注疏考辨,天人术数系统辄成帝国意识形态,周礼、巫风、哲思之《天问》终为绝响。

《中国美学通史(第1卷):先秦卷》读后感(二):读《中国美学通史(第1卷):先秦卷》——兴

说到“美学”,我想大家都是陌生的,虽然我们天天在使用“美不美”这种比较方式,但是要我们具体讲“什么是美?”,我想大家基本都会卡住。《中国美学通史》的第一卷,叫做“先秦卷”,讲的是春秋战国以及之前的美学。按照书中的说法,这个时期的美学确立两个基本概念,那就是“象”和“兴”。我们小时候都知道,《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就是“赋比兴”。而“兴”的名词解释是什么,百度的释义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诗经》开篇从“关关雎鸠”到“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就是一种“兴”的表现手法。

我想大家这么讲还是不理解。其实很简单,我们做销售有一个法则叫做“FABE黄金推销法”。比如介绍一条皮带,F是这条皮带是真皮的/头层的,A是这条皮带是手工制作的/进口牧场的,B是这条皮带给您带来身份尊贵/商务气质/提升身价。从F到B的过程,就是把一个具体的事物给抽象化的过程,把理性的概念给感性化的过程。当然还有E,E是Evidence(证明)的意思,和这里无关。比起具体的、理想的东西,人们更容易被抽象、感性化的东西打动,为此掏钱。当然,商业化的解释比较功利,远不如《诗经》来得有意境。

而先秦美学的发展,就是一个由“象”及“兴”的过程。“象”是具体化的“有”;“兴”是抽象化的“无”。正如老子开篇所云:“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并且老子认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种“无”是不能讲的,按照冯友兰的说法,以“无”来描述“道”是哲学里的一种“负的方法”,就是形而上学不能讲。“道”不能用通常的逻辑讲,所以老子运用了大量现实哲学的“象”(上善若水、复归婴儿)来言道,哲理化的意向令“不可说”的“道”自然呈现。

实际上,上古的“兴”是“通神之兴”,的确是不可言说。因为它的起源之一是先祖们试图与天地诸神、万物生灵所沟通的那种巫术歌舞。它反映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独特把握:生命过程的确是神秘不测的,但中国上古的巫观乐舞总是寓明确可把握的节奏、规则于萨满活动之中,让通神的激昂情感和神秘操作服从于天地的秩序,将个体生命融入到整个宇宙的生命律动之中,以此来超越日常时空之束缚。由手舞足蹈动作“象”来表达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兴”。而这种手舞足蹈的歌舞最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成了中华文明的内核之一,也就是“礼”。

上古的“兴”作为上感于天的精神提升,被儒家所传承。“礼”在孔子这里,被脱离了对鬼神的崇信,转而成为自我提升的精神信仰。在“君子人格”的自我提升中,“敬”和“畏”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把握了“敬”和“畏”就把握了礼,从而走向“仁”的情感哲学。“仁”虽然一以贯之,但是仍然“不可讲”,是一种儒家式的“兴”。到了孟子这里,孟子把“至诚”的原则贯彻到底,“吾善养浩然之气”,以寻求“天人合一”的升华。到了战国时代的人,把美善秩序与人心的中和状态联系在一起。人可以通过“修身”而达到中庸的境界。

论及先秦,不得不提及中华文化的瑰宝,也就是《易经》。子贡与孔子关于《易》有段对话,子贡问:“夫子亦信其筮乎?”孔子回答:“我观其德义耳。”《易传》的《象传》鲜明地体现了这种“观德”的倾向。它用八个具体的东西两两组合,推演出六十四种卦象,来阐发有关于自然、人生、政治的哲理。以“乾”“坤”为纲领,打造了一个“天经地义”的动态系统,奠定了中国人的宇宙论、人生观的基础。观物取象的过程是在动态的意义创造中展开的。观象并非主客对立的认识行为,也不固于固定的范畴和角度,而与审美活动更加接近。

这种动态的审美观,其大成者是庄子。个人认为,庄子的美学超越整个时代,是以后诸多时代的美学发源,甚至某种意义上包容不少现代美学。而庄子的哲学,就是“齐”,齐是非,齐物。这是一种灵魂上的极致自由,破除一切对审美的桎梏;超出一切当下的困境,领略自然之“道”的“大美”,与天地大化为一。去除名利、超越规则束缚,突破了“我”与物,我与人的一切隔膜,达到“忘我”境界,连人生都变成了高妙的艺术品。西方人的传统信念是“真理越辩越明”,而在庄子看来,“辩也者,有不见也”。他认为,凭籍语言的辩论不仅不能达到真理,反而让自己的偏见更加坚固。一切对立乃是人的设定,而非世界本然。(庄子的哲学太过精妙,这里实在篇幅不够。)

《中国美学通史(第1卷):先秦卷》读后感(三):天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

中国美学通史

这部书是我在图书馆无意间发现的,当时放在哲学系里面,一共八本。在看第一册之前最好先看周礼 老子《道得经》孔子《论语》庄子 易经 孟子 左传 史记

第一册是讲先秦美学,也就春秋到战国时期,中国美学的源头活水是什么,巫这个被现在人称为迷信的词,是否所有的科学文明都能诠释,西方所纠结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在中国先秦就已经得到了合理的答案,所谓形而上者为之道,行而下者为之器。中国人的内心世界从来都不缺宗教,从易经的阴阳学说,儒家的礼乐,道家的自然,和佛家的包容。人是通过自己看到的世界来塑造生活。

第一章 春秋之前的意义世界,象与兴(观与表达)华夏美学的人文源头,巫为礼之源,起于对大自我的敬畏,文 物 象的解释 何为文,何为物,何为象。文通天治民《五帝本记》文章著故万物诉然,而乐听其命。物最早解释为花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以物观物,这里的物境是无我,象,线条结构章法,儒家主张立象,道家主张无象。在易经中的象数理,其中象是观,秀才不出门可观天下的观。象形字给意象思维开了一个好头,文字的形声意韵,让中国书法也如画般美丽,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通神之兴,什么是兴,通高兴的兴,形式韵律也可能理解为易经里的数。

易象与意象,前面说了象是现象的观查,那什么有是意象呢,易和意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现实一个是境界。文是指相互因素在交合,互动中发生意义。

诗之名物与精神家园,孔子说诗可以兴,钱钟书诗可以怨,那什么是诗,风雅颂 赋比兴给了人什么精神寄托,与古代生活又产生了什么样的联系。音乐化的天道秩序,一气二体三类四物六律七音八风九歌,天道人事的反思,精神家园的企望。

第二章老子美学,老子何其人,书中很好的解释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史官,史官的职则是发现总结自然人世的规律,这也符合了道家的观象学,老子:道可道非常道。道是说不清楚的,能说清楚的就不是道了,老子的无为跟庄子是有区别的,老子的无为非真无为,而是蓄势待发,水虽柔弱,但是如果发生中日战争,中国最怕的就是炸了三峡大坝,因为水多了比枪支弹药还要刚强。我觉得老子的美学思想势必是易经在自然提炼的一个结果,老子从观象到推理,虽道得经只有五千字,却是中国的一部好兵书

大象无名,这里不是指大象没有名字,是指天机是从无中去发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无不是指没有,而是指没有被发现,这是的没被发现可以指现象,道理,天机,规律,节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一切事物相反的两种属性总是相互融合相互统一的。老子的思想一直都是被皇权重用的,从汉帝的黄老,魏晋的老庄到唐代的佛老,老子的思想也体现在对待之妙上,从玄到妙到虚,光从字上体会都觉得境界之高。

生命之道,小孩的筋柔,生命却刚强,春天小草柔,生机蓬勃,观景审美是为心灵保留的一点空隙,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工具和人有思想交流,能积累经验,从而创造了文字文化规则,但人越走越远,也越是忘了最初的古人,虽然回不去,但是就是因为工具和知识的越来越巧,却越是不明白名和利背后的目的。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我是谁从何而来去往何处,这种千古哲学问题,在大世界面前又渺小得如一粒尘土。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名与利和做好事的关系,在《了凡四训》中说的,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阴阳之际微矣哉。

老子的美学思想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道家的创始人,也具有史学家独特的眼光,苏轼曾经在《前赤壁赋》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我总觉得从历史的眼光以身观身 以家观家,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前人虽只留了文字,我们却能从心灵穿越之,与苏子同舟,与老子对谈,何来不美。

第三章孔子的美学思想,如果佛经是玄奘西行的方向,那么周礼就是孔子东游的理由,玄奘19年西游,孔子14年东游,一个为佛法天下,一个为礼仪天下,都是中国的先行者。孔子15岁学诗书礼乐,30创学52学易,54到68游学,后著《春秋》,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73岁去世。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什么是礼,人的境界和对于命运天地的敬畏,(首先你得承认自已的渺小,类型于基督徒首先得承认自己有罪),很多人见了菩萨就嗵嗵的把自己想要的全部说出来,菩萨又不是3D打印机怎可以这样,菩萨要跪拜是为了心诚的认识自己,或许这个拜出于礼也出于形式。《影响力》中说想要的一切,今后都会出现在你生活中。礼乐都是来于巫,对自然的敬重。儒家也重视丧礼和婚礼,一次弟子问孔子为什么要守孝三年呢,孔子答母亲生下你三年你才刚能离开母亲的怀抱。可见这里的礼子也是出于理的。孔子的生平和追求,在《论语.子张》不存于当世,去漫长于历史,知我都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司马迁曾经说过: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人。我也曾想法孔子在现实生活也跟他的话语一样吗?但在书中找不出来。《文心雕龙》中说物以情观。物各得其生之宜,咸得其所。诗是古代贵族共同语言,诗言志,歌永言。诗可以兴中兴的奥秘在于“意”与“象”之间的距离,前人是寻路的人,我们是走路的人,但彼岸的距离是我们都无法跨越鸿沟。

君子人格,何为君子,《论语》中很多处都提到了君子,君子要有德有礼有仁,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君子和尔不同,小人同尔不和,礼是什么,礼是自然借助天才立法,孔子立德立言立功的人生艺术家,学礼是和学画学琴一样,它只是一般表现形式,能过诱学方式借助传达,所谓有没有天份到达心境,心智也是影响传达的效果,最好成意不是形,能举一反三,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尽心上》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乐于忘忧,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里的孔子乐命之学,充份感受到孔子不是一个刻板的人,山是对像的联想,这里的山可以换成任何事物,从心所欲不逾矩,故以达夷险之情。中国古代形而目上学和希腊形而上学是有很大区别的,中国更强调心境,形式只是心的必然产物。数在音乐中就是音律奥秘秩序,艺术道德的情感体验存在与敬卫。中国美学中强调知天命,在浩瀚的宇宙自有道的主宰,仁与天道信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能辨别善恶美丑,西方以数学逻辑学为“自明之理”,中国自明莫过于情感,形式道德存在的意义,在于内心能否安。人唯当序之以孝,解之以仁。人与他人,万物之间总处于无限关联当中,我对你好,你对他好,或许就能他对我好。道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章思孟学派的美学思想,孟子是之孔子之后的又一大儒,孟子在孔子思想上又得到了提升,求放心,以人心为场域,以性为源泉,以推养为人生境界的修养方法,出发点是人性之美与人生境界学说,更加的追求心灵的境界,表达人的真 诚 实,诚实最大的障碍在于自欺,人通过理智诚之而获道的觉悟。名美其美,人美之美,美美与共。

孟子很多文章都写到梁惠王,同时也写到了策影之心,也就是感同身受,中庸是理的表现形式,取其中而定,观象也是观象而非现象,身心神意的切身体会,就像是画画东是音乐学习的只是形式工具,但是要达到无开的状态只能去创造只升华,人性之美与自得之乐,修美是为追求人本,情感体验,去除后天物欲的遮蔽。所以万物皆备于我。很并不是不能爱人,只是人不能自爱,就像人对自己也很难诚实一样,人勿忘勿助长,身 性 情 心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生于情,情生于性。

第五章庄子美学,很喜欢庄子的逍遥,庄子的思想也是有老子一样,以象为中心,意象理念,意象来超越是非知识,以通气来破除意象,万物齐一主张无情,应物不藏,对欲望技术知识的反思,无为思想对自然的尊重,精神如何摆脱欲望知识的限制,明了生命的意义,美是客观的存在,审美的阻碍是欲望和小知,要想审美,心胸超越精神困境,就要回归当下体验,领略道的大美。

第六章易传的美学思想,我很喜欢易经,它是百家争鸣的起因,最早出现为河图洛书,周文王八卦,孔子做传,一阴一阳之谓道,以象立德,天时地利人和,象数理,五行八封三才,构开以明理,立数以定量,中国之数遂成为生命变化妙理之象,以器观象,因象术道,意象旁通,易经的世界太博大了,是中国文华的明珠。

第七章荀子美学,乐合同,礼别异,礼分乐合,礼乐相济,打比方说如在一个公司,礼是让人与领导间产生距离,但是乐呢就是让人不产生距离,所以礼乐合同乐。君子乐得齐道,小人乐得其欲,荀子在形与情上也产生了论述,乐则不能无开,形与情也是相互作用的,这是在审美过程中的微妙元素,发乎情,止乎礼义,所有的艺术创作,如不是发于情,那起不可悲。

如果有人问我人什么时候最漂亮,我肯定回答在跳舞的时候,就像鸟在飞鱼在游,舞就像风一样,风又是一种气,礼又本是诗,就像风吹在空中有了灵气,荀子强调虚静,晚上看哦虚静,心的无为是不受情绪的遮蔽,审美不仅需要情感,还需要主客观和功利心,比如你见到古时候的铜钱,你是因为天圆地方的意韵美,还是钱所带来的功利美,在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中也论述相似的观点。复归于无,有无相生。

管子的精存自生,其外安荣,敬和静,不为任何成见,欲望扰乱的清明状态,有我是意图,无我是舍已,王国维说过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中国思想常是殊途同归,在百家其放之后,产生要相通点。

如果说希腊对几合沉迷得无可救药,那中国也同样对易迷得无可救药,有人说人的命是自带,不可求,中国人很是求天人合一,对五行四象八卦的推算和命运联系到了一起,象与数相生,气与数联用,风水轮流转,这些都是古人在自然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经过推理得出来的,在先人的基础上现代人必然是走了艺术的捷径,不过现多的思想,也离不开时代,也是时代给了英雄们机会,这也是相互相成的。

荀子的论人性与礼,儒家之歧出,法家之肇始,把人性定义为欲望,秩序定为君对欲的理性管理,礼乐是管理手段,其实在我个人看来,这本应该是荀子对权力的渴望,当礼不能主动的成为道时,难免要加入强求的元素,对人性本恶的管理,度量分界,建立结构,免争乱穷,合理(礼)分配

总结,在《全球通史》中经常看到历史是惊人的相似,当东方在百家争鸣时,西方的世界观也在被改写,柏拉图的一系列大哲人的产生,人的思想在时光中擦出火花。不难从文中看出道家也是在慕仿尧舜暴时期,儒家更喜欢周初文王时期,先秦思想再怎么百家争鸣但它也没能离开中心点,那就是周易·尚书·诗经,儒 道 墨 法 名 杂 ,时代也都给他们说话和思考的机会,让他们站在时代的舞台乎激情的演讲,全文整体都在述,还是比较客观的讲述了先秦的美学观点和对后来产生的影响,也让我更理解了一些思想的产生和源由,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全文很是强调美的境界,与西方美学所强调的形式,优美壮美,和荒诞相比,中国美学就更能让自我得到满足,从而颠覆自己的三观,要想了解中国人,就不得不看中国美学通史。最后用老的话来总结,天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