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流浪者的乡愁》读后感100字

《流浪者的乡愁》读后感100字

《流浪者的乡愁》是一本由艾小柯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浪者的乡愁》读后感(一):给一本没有开始读的书写评论

豆瓣上阅读艾小柯的文章已经很久,从来没有看到她的书。

第一次,我希望是完美的

看过一系列的旅行在欧洲的游记,应该不是走马观花,充满人文关怀。

看过(第1次在豆瓣看到作者)关于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讨论。

有深度而不是人云亦云。

期待《流浪者的乡愁》

《流浪者的乡愁》读后感(二):没有自己的情怀

这本书刚刚试读就知道是没有自己情怀的无病呻吟. 作者的确文笔不要说人文关怀了, 就连起码的抒情确句式都一成不变, "....啊!" 小学同学都会这样抒情啊! 内容除了维基百科一样叙述某个画家,某位名人之外就是无休止的"啊!' 请问这到低是抒情散文还是科普性读物啊? 而且还拿我心爱的三毛当作写作噱头,关键还写得这么言之无物,味同嚼蜡,请问除了几个名人的名字和维基百科的知识还剩下什么?!

《流浪者的乡愁》读后感(三):流者迷思

最先吸引我的是封面梵高的「橄欖樹」,是濃烈的,寂寞的,熱情的,憂鬱的。看完本書恰好給我一樣的感受。

書的前半部像在看電影,國外的大海大山,美景美食,風土人情,小柯用她獨有的寫作風格讓我們領略一副副生動的畫面,文字像在跳動表演每一個場景,好像我也跟著去過了一次,總想一口氣看完,作為第一本書作者的寫作功底可見一斑。

書的後半部又將我們拉回中國,作者用最真實真誠的筆觸去懷念那個五味雜陳的故鄉,是愛?是怕?是甚麼讓我們離去甚至不再回來?又是甚麼讓我們午夜夢回?我想小柯寫出了她的矛盾,又何嘗不是我們每一個旅居在外者的心聲?

相信每一個離開故鄉的人都有自己的旅途經歷,每一個離開故鄉的人都有自己的鄉愁,只是你是否坐下來靜靜的想過?看看小柯的書吧,跟著她的文字去回味自己的人生!

《流浪者的乡愁》读后感(四):力荐

和豆瓣上许许多多艾小柯的粉丝不同,艾小柯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其实是很陌生的。我认识的,是那个从小到大学习很好,被我家里人定为我的学习榜样,而只有我知道她中学时候怎样默默地喜欢男孩子和被男孩子喜欢,而我却乖乖的不敢早恋的事情。

我那个年代,出国留学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她只身前往去读了经济学博士,对我是完全另一个世界。我想象的都是像电影里一样的大金融家的她,可网上偶遇,她却告诉我,她一直在写作,没有工作,靠半个同行艺术家大伟养家,有时候没有钱,却也很快乐。我无法想象现实是什么样,我在头脑里勾画的,是长发飘飘,始终有点小幼稚小可爱,浪漫而不修边幅却始终坚持的她。完全掩盖了她学霸的内核。

我去看她的文章,里面有我们一起仰慕过的留着荷叶头的女神,有我们一直玩过的大黄狗,也有同样熟悉的疯了的女人,以及,那段日子。。。。。

有的人是因为不一样相爱,有的人是因为一样才在一起。内心是个不听话的孩子,让你不由自主的去靠近那些热烈燃烧的生命,用那炽热的温度,维持着淡漠冷静的微笑。艾小柯是我向往的一个影子。我会用表面的浮夸,始终追随她灵魂的高度。

《流浪者的乡愁》读后感(五):在精神的旅途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异乡客。

老实说,因为对描述的这几个城市兴趣一般,所以前面的游记我读得比较心不在焉。但读到《望乡》一文,所受的震动反而是其他游记或旅行类书籍不曾带给我过的。

艾小柯写她小时候是个相当讨人厌的孩子,没被亏待,一路成长也算顺利,但焦躁、不满、暴戾依然没来由的爬满心里。还有那些因为心气高带来的倔强和不妥协。

我们成长的地域、环境都不一样,可这些困扰却都是一样的。敏感又要强的人,总是自苦。

《流浪者的乡愁》,如果身体的流浪多半出于客观环境的变化或是人主动的选择,心的流浪却常常无解,让人饱受煎熬。所以艾小柯才会感慨“在精神的旅途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异乡客”,故乡和家,反而常常是我们最没有办法放心打开自己内心的地方,尤其在年轻的时候,只觉得不被理解不被接纳,只想逃离。

好在她“多年后终于明白那些不甘与厉刺后的怯懦,明白伤害并不能证明爱的存在”,看到她后文又写道把年老的父母接到身边,终于明白自己是多么幸运,明白故乡对自己的意义。作为读者忍不住自作多情地在心里替她觉得安慰,也间接得到了鼓舞:那么大概我自己,也不是毫无寄托,最终也能找到安心的故乡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