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变形记》读后感精选

《变形记》读后感精选

《变形记》是一本由[奥] 弗兰茨·卡夫卡著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10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变形记》读后感(一):我们的困境

说卡夫卡的困境是现代性的困境。社恐、恐婚、社会制度与个人理念的冲突、传统的父权与个体自由的矛盾、工业现代化对生活的影响……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一些人对些有所共鸣,而对生活依然贫困的人,尤其是老人,他们也有现代性困境吗?

在我每天等公交的站台,经常能看到挑担卖菜的老人。他们的生活在现代,他们的困境是什么?至少,不是出行堵车、停车难。社会高速驶向现代,他们没上车。 卡夫卡的写法很现代。中文小说鲜见这样的写法。或许卡夫卡的困境更多是精神上的,而我们的困境仍然是生死存亡。“你吃了吗!”

《变形记》读后感(二):卡夫卡:以冷峻笔调,写尽人生惨淡内核

很早就想读卡夫卡了,因为七七八八的原因,一直搁置至今。

拿到这套书时,我是欣喜的,迫不及待翻开,开始读第一篇《乘客》。第一段,嗯,不错,很有感触,感觉就是在写社畜的生活,对人生的迷茫,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工作,不知道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心里不禁有那么一丝丝的得意,恩,卡夫卡的作品,也没传说中的那么难读嘛。

但是读着读着,我仿佛进入了“智力抑制”状态,那些印到书上只有一两页甚至半页的短篇,明明每个字儿都认识,连在一起就是不知道在写什么,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

于是乎,我便跳着先去读了最有名的《变形记》,才终于找到了一点读进去的感觉。而一旦读进去,便可如此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那份独属于卡夫卡的特色,如此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那种卡夫卡式的窒息感和沉重感。

首先我想,每一个当代社畜,都会第一时间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找到强烈的共鸣。

《变形记》就不用说了,格里高尔身上的社畜属性是多么鲜明啊。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他变形后,第一时间想的是赶不上车了,打卡咋整呢,上班咋整呢。而不是说:我变成甲虫了,怎么办?

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有时候比方说生病了或是怎么样了,很多时候第一时间想的也不是看病,而是今天的班咋整呀?我想,大多数人工作中都会多多少少有过类似的感受吧。

总之,你几乎可以在每一篇卡夫卡的作品中,找到让社畜有共鸣的地方。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就觉得,卡夫卡写社畜写得太真实了,合理怀疑他也做过社畜。果然,后边就知道了,他曾是保险公司的员工。

除了几个名篇,他的“重述神话体系”中有一篇《波塞冬》,我也还蛮喜欢的。

读这篇时就让我感觉,卡夫卡做社畜时,应该是那种极有责任心的人。(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在他的许多篇作品中都有体现)但,并不是喜欢工作,而是,不能不做。

这种心态我可太有共鸣了,感觉我自己也是那种,对于工作会有一种莫名的责任感,会尽心尽力,但本质上又并不喜欢工作,且对工作并没有什么野心、欲望,所以,支撑自己尽心尽力的,基本就是毫无必要的自尊心,以及那种莫名的责任感,就挺心累的。

果然,之后也得知了,卡夫卡做社畜时,工作能力是很强的,工作做得是很不错的。

除了社畜的共鸣,卡夫卡的作品还让我如此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读的时候常常让我产生一种感觉:或许,人与人之间永远无法互相理解。

《饥饿艺术家》,讲述了一个被时代抛弃的饥饿艺术家的故事,或是说,一个饥饿艺术家的群体。但很大程度上,饥饿艺术家从来没有被理解过。

当他还是时代的宠儿时,也没有被理解过。没有人理解,饿肚子对饥饿艺术家们来说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在观赏者眼里,要么怀疑他偷偷进食,要么揣测他是因为对现状不满,才故意瘦成这样。

我想,每一个在生活中有过不被理解的时刻的人,读这段时都会深受触动吧。

同样,你几乎可以在每一篇卡夫卡的作品中,找到这样的表达,《乡村医生》,《胡狼和阿拉伯人》,等等等等。

卡夫卡是一个对自己很真诚的作家,他解剖自己,解剖得那么不留余地。或许,很多优秀的作家都是如此吧。有时候看着他们的文字,就觉得自己是注定做不了作家了,没有勇气如此不留余地的解剖自己。

读卡夫卡的作品时,我也在思考,现在,很多文章,包括很多公众号也写社畜,写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不理解,它会让你共鸣,但很少会产生卡夫卡的作品带给人的那种窒息感和沉重感。

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人像卡夫卡那样,仿佛没有任何修饰的写。

调侃,煽情,诙谐幽默,心灵鸡汤……本质上都是对惨淡内核的一种消解,或泪,或笑,只要情绪有了出口,便可消解掉内在的沉重感。

但是卡夫卡的笔调是冷峻的,严肃的,平静的。

因其冷峻,因其平静,反而让人感觉无比的真实,反而给人带来一种郁积心头的、无法疏散的沉重感和窒息感。有时会让人不愿多看,不想多看。

这时,我便觉得,或许,人终归是懦弱的吧,无法直面惨淡的人生。

自己思考了半天,写出这么几句,然而看了篇注里其他大家的评论,只能感叹自己的文字匮乏。所谓“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便是如此了吧。

纳博科夫的评论:“清晰、精准又正式的语气,与故事整体噩梦般的黑暗内容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

还有另一个评论:格里高尔变形后成为畸形“害虫”的相关描述颇为详细具体,也很符合现实,几乎是以极度冷静的、如新闻报道一般的文风来进行描绘的。无感情的叙事方式与叙事内容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表达的真是精准。

卡夫卡是一个为自己写作的作家,他死时留下遗嘱,要朋友将他的手稿焚毁,但是他的朋友,最后还是违背他的意愿,将手稿整理出版,我们才得以能在今天看到。

就个人感受而言,他的几个名篇还稍微好一点,还是比较容易读下去的。但整体来说,卡夫卡的作品是难读的,说实话,很多篇,我是没读懂的。

但,又不得不说,卡夫卡的作品是极具吸引力的。让你一边窒息着,难受着,沉重着,一边欲罢不能。

包括对于卡夫卡本人,我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的长篇《城堡》《审判》已经加入了我的书架,以及,一定会去读一读他的传记。

就很想知道,这个人,他经历了什么?他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文字?

《变形记》读后感(三):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究竟用什么来打破

在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中,描绘了一位“饥饿艺术家”从职业生涯顶峰,到虚弱殒命的过程。其中令人细思恐极的场景与细节,虽然已过了上百年时间,今天读来依然让人毛骨悚然。

故事的开篇,就将饥饿艺术家的形象与工作状态描述出来:他身穿黑色紧身衣,瘦弱,肋骨外翻,以显示将他“饥饿”这一长期状态作为身体特征而展现出来。

他的工作地点,是一个小马戏团的笼子,这个笼子里,只有一垛杂乱的干草堆。当他开始工作时,就将自己关进笼子里,拒绝进食,任人观赏。

在他从事这门工作的鼎盛时期,人们争相前来观摩他的表演:看看他究竟能在笼子里,饿上多少天。

故事里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是马戏团领班。他为这名饥饿艺术家安排场地,安排观众,安排守卫,并且记录他的饥饿时长。他们合作过相当长的时间,但事实却是,这名领班和饥饿艺术家的“艺术理念”,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领班曾经要给饥饿艺术家安排一个座椅,但艺术家表示,他的饥饿艺术,不能靠外在的支撑去保存体力,他要让这门艺术完全纯粹。所以,他最终拒绝了笼子里面摆放椅子,而是只要求有一垛干草堆和一个时钟。

领班为饥饿艺术家安排了守卫,每组三人,轮流监督饥饿艺术家在笼子中的一举一动。但饥饿艺术家则对这一行为嗤之以鼻。因为“挨饿”对于他来说,只是身体的一种本能,即便不是在表演,他也不需要别人的监督。但对于观众来说,他们来看表演,只是觉得饥饿艺术家也像普通的魔术师一样,在笼子里“表演一眨眼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进食的绝活儿”。所以观众是绝不相信饥饿艺术家会没日没夜地忍饥挨饿的。

领班规定,饥饿表演不得超过40天,一旦到了40天,就要停止表演。但饥饿艺术家其实很讨厌这个规定,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进行更长时间的表演,40天的期限简直是把他的天赋给扼杀了。所以每到40天结束表演的时候,他都因为表演被打断,而心情郁闷,无精打采。但这种表现在马戏团领班和观众的眼里,又成了另一种解释:他可能是因为饿了40天,才这么没精打采的。

看到这里,卡夫卡对于人与人之间隔阂的描写,简直让人叹为观止。他在这些细致入微的地方,进行了深入且透彻的思考,让“饥饿表演”这种几近荒诞的行为合理化,热门化。在被众多观众追捧的同时,饥饿艺术家却始终只待在他的笼子里进行表演。

观众们虽然热衷去看他的表演,但却不是真正地在欣赏他。观众只是怀着猎奇与好笑的心态,来看看饥饿艺术家到底是用什么方法躲过这么多双眼睛,偷偷进食的。

卡夫卡在故事中说了这样一句话:“想要对抗这种无知显然是不可能的,想要对抗这个无知的世界同样不可能。”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就是这种无法言说的格格不入感,让人倍感孤独。联想到卡夫卡的人生经历,就更能体会到他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力与不解。

——

然而,就像许多流行的潮流会滚滚逝去一样,饥饿艺术家的表演,也渐渐落伍和过时了,人们不再兴高采烈地来看这个骨瘦如柴的家伙,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更刺激的事物上去了。

马戏团领班开始带着饥饿艺术家巡回表演,他们长途跋涉,走过大半个欧洲,却始终没能找回黄金时代的辉煌。最后,饥饿艺术家与领班分道扬镳。

然而,潮流是个循环的圈,世事无常又有常。几年之后,饥饿艺术又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就如《旧约·传道书》中所写的一样:“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饥饿艺术家很快又加入了一个大型马戏团。这个马戏团有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也有成熟的运作模式。饥饿艺术家也许可以走上第二次事业高峰。

可事与愿违,因为他的笼子紧挨着兽笼,感官上的刺激远远低于野兽带给人的冲击。人们只有在狭窄的通道里,去看野兽的途中,经过他的笼子时才会偶尔撇上一眼。

很多孩子没见过他曾经的表演,都觉得这个人躺在一堆干草上干什么呢?很诧异。

偶尔有带着孩子来看马戏的父母,见到他时会勾起遥远的记忆,兴奋地向孩子解释一番,但孩子们完全理解不了父母为什么会喜欢这种莫名其妙的表演,而不是喜欢看猛兽。

这种困局的寓意就是放到今天,也同样令人深思。曾经万人空巷的春晚,在经历了无与伦比的辉煌以后,被时代潮流冲走,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也成为可有可无的鸡肋。

随着艺术家们的老去、退场,还有更多娱乐方式的兴起,人们不再满怀期待地守在电视机前,每年就等着谁谁谁出场,就等着零点钟声敲响,就等着充满年味的歌声。而是纷纷低头拿着手机刷刷刷,无论男女老幼。

原来,百余年前人们的困局,今天的人们同样会经历,丝毫没有任何变化。

——

不再有人监督饥饿艺术家了,他笼子前面的计数牌也被人遗忘,好久没有更新了。人们不再记得他在里面待了多少天,应该远远超过40天了。甚至,人们已经看不到他了。

这天突然有人问,这里为什么空着一个笼子,而放了一堆干草呢?人们这才发现,饥饿艺术家已经慢慢陷进甘草了。

监管员进入笼子,将他摇醒,问他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表演?当问到他为什么会选择进行饥饿表演时,饥饿艺术家虚弱地答道:“因为我找不到对我而言称得上好吃的食物。假如我发现了这种食物,相信我,我根本不会搞什么饥饿表演,而是会像你、还有其他所有人一样,大快朵颐。”

原来,饥饿艺术家的艺术动机是那么简单,根本没有什么奇怪的理由。可见,一个人的某种行为,另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感同身受的,也没有一个人会关心别人真正需求的是什么。也许,这就是人与人的隔阂吧。

最终,饥饿艺术家迎来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在他的艺术行为中结束了他的一生。然而那个象征着困住他也象征着保护他的笼子,马上就迎来了一位新主人:充满野性的美洲豹。

在这里,卡夫卡将整个故事的基调从灰暗带向活泼,但又显示了一种无法言说的哀伤:饥饿艺术家死去了,取而代之的却是和他截然相反的充满活力的生物。虽然这个美洲豹充满野性,也充满活力,但他却会失去作为野兽最基本的权利和天性:自由。

虽然在这个牢笼中,它饿不着冻不着,也有足够的空间活蹦乱跳。但长此以往,牢笼无疑会将它的野性慢慢磨掉,最后让它如驯养的猫一样,丧失野性。这也许也象征了曾经自由的人,被关进了一种逃不掉的牢笼,从此丧失一切作为人的本能,还有骨子里的能力,成为一个无欲无求,不会思考的走兽。

——

以上就是我在读这套《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全集》时的一些感悟。本来想多介绍几篇,但没想到一篇《饥饿艺术家》就占用了诸多篇幅。

这套小说集共分为三卷,收录了卡夫卡的80篇中短篇小说,由著名翻译家文泽尔先生德语直译。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文中也加入了诸多文献与背景注释。

在读这套书的时候,我感叹卡夫卡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思,也感叹他在文字中徜徉的那种想象力。他是一位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天才,一件小事,一个小物件,都可以引发他无限的遐想与思考。所以在他的文字中,很多的意象与寓意,普通人是无法理解的。

但他的文字又是那样充满魅力。读这套书花了我相当长的时间,有些篇幅也是似懂非懂。但正如本文所分享的《饥饿艺术家》,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也引发了我对于当下,对于自身的一些思考。

也许,卡夫卡无论处于哪个时代,都不能改变他孤独的处境,因为他是那样不同。但这也不会妨碍他的文字可以穿越时间、穿越空间,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