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读后感1000字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读后感1000字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是一本由吴晓东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6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读后感(一):零散的读后感

正如昆德拉所说,哲学的终点是他小说的起点。比起哲理小说,他更爱称自己的小说为思索的小说,即提出有关人类生存境遇问题的小说。尽管说哲理性并不是小说的全部,但没有些现代哲学基础知识——如书中经常提到的:柏格森的时间观、萨特的存在主义、海德格尔关于人的重新定义等等——是很难读懂现代主义小说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小说的未来。小说一直是随时代一同前进的,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小说一直在追求写实,因此在以往的作品中,尤其是现实主义作品中,有数不胜数的细节描写。但当摄影和电影这些艺术形式出现时,小说发现自己在写实方面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前两者。这时不禁就要提出一个问题:小说的优势是什么?其实对比小说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不难发现小说也是有许多优势的,例如在心理与回忆的描写方面小说是更胜一筹的。同时在现代小说也是充满可能性的,这与人们的生活日益复杂、无序有关,因此对小说的未来不必太悲观。但悲哀的是,人们的生活也在变得琐碎与表层,正在趋向一种隐喻失义的状态,有能力静下心来读小说的人在减少。小说这一形式最终可能会消亡,可能会长存,也可能融入其他的艺术形式,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但其实更重要的是,小说的精神能否存在下去。如今在绝对正确的意识形态的笼罩下,在非黑即白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在娱乐至死的黑镜的消磨下,这种探求无限可能性,不能说是愉悦的,甚至会给人们带来痛苦和争端的小说精神,真的可以存在下去吗?当然我个人认为小说的精神是有存在的必要的,我也很赞同吴晓东教授说的“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成为严肃的甚至痛苦的仪式。” 另外本书介绍的通过诗学的视角来看小说是十分具有启发意义的。我感觉这种想法不仅限于小说,其他许多艺术形式也可以用这种视角来审视,去发现艺术世界中的裂缝,发现艺术家无心或精心缝合的痕迹。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读后感(二):一些小想法

之前都是读小说,而没有读文论。这本书选取了20世纪九个有代表性的小说家: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海明威、福克纳、博尔赫斯、格里耶、马尔克斯、昆特拉来论述从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的转向。在古典文学里面,作者会尽可能详细的描述主角和环境的细节,由此来从一个上帝视觉上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而提起细节总会和结局有所联系。而转向现代文学后,这种现实主义开始衰退,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文学的模糊与复杂,作者的角色逐渐开始隐退。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科技的发展导致声像技术可以更好的提供故事叙述的准确性和直观性,而文字需要寻求另一种出路。另一方面,20世纪哲学和社会的发展,使人进入了一个虚无的时期。全知全能的神被“杀死”。自然而然,人不能再试图模仿神,在小说对生活进行全知全能的叙述,这样会使读者觉得作者的全知不再“真实”。同时,古典文学体现的科学式机械主义观的线性因果也因为神的退潮而退潮了,因此,古典文学的立意先行以及细节的功利性,逐渐变成了对现实复杂性,模糊性,不可知性的复现,追求一种接近真实生活的非真实。

现实生活中,线索都是复杂的,不是注意到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有用的,导致结果的,而细节更多的只是因为他是细节而细节,其意义不一定可以通过理性的推理而被理解,甚至或者毫无意义。因此,小说的手法也因此开始了新的探索,如同卡夫卡的迷宫,普鲁斯特对于人内心意识的探索,海明威留白而对意义产生的想象,福克纳的白痴对视觉的朴素描写,格里耶的极端价值无涉,以及各个作家在作品中对时间,空间,以及存在的探索。文学里面哲学性的探索,和哲学不同,不需要严密的体系,也和科学不同不需要理性的推理,作者留出空间想象,也不需要给出一个确定且正确的答案,像维特根斯坦的那句“凡是不可言说之物,都应该保持沉默”,现代文学家更加聪明的让文学逃离了结果和确定性,才能更加真实的叙述现实,更加深刻的探索生活。

在现在这个理性退潮的时代,对于人的探索,不仅仅只有科学这一条路,哲学家,文学家的非理性探索,更能探索我们自身内在。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读后感(三):一篇笔记之《百年孤独》

去年备考,时间紧张,只挑着读了几篇(结果考到昆德拉没有看过,也是活该……anyway)。今年花两周时间重读,觉得非常迷人,吴晓东老师的叙述缓解了我读现代主义作品带来的焦虑感。摘一篇笔记放在这里。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读后感(四):为什么我们读不懂经典

这本书细致地介绍了九位作家流派风格,写作手法,以及作品的解读。

看书之前我有个疑问,为什么需要讲解经典?是我们读不懂吗?让人难以接受的现实是:有的书确实读不懂,或者说读不透。作者给名著下了个戏谑的定义:“所谓世界名著就是那些大家都说好,但谁也没读过的作品。”我们往往因为作品晦涩难懂或者与时代脱钩,将名著束之高阁。

二十世纪的小说确实难于读懂,并不全是读者的问题。这要从三个原因来说。

1.作者创作并不是为了讨好读者。区别于流行通俗作品,经典著作的作者往往专注于突破写作技巧,对形式进行创新性地尝试。意识流小说就是应运而生的作品,看过意识流小说的读者普遍反映这类型小说枯燥乏味。

2.小说世界的复杂。小说与现实世界有着密切的关联,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类精神上的困顿在小说中体现出来。世界有多复杂,文学就可以多复杂。

3.小说的变革。小说从对生活、现实和某种历史规律的反映,转变成小说家笔下的想象和虚构。现实的不可能因为小说的虚构有了可能性。人不能活一次,但是可以通过小说感受多次人生,经历不同的悲欢离合。

这三点造成了小说与现实世界某种程度上的割裂,读者想要读懂作品就要进入作家虚构的既定规则的世界。现实中“能指”和“所指”是比较清晰的,比如某个文字符号代表的含义被大家熟知,玫瑰代表爱情,但是小说中某个意象符号的“所指”作者可能并没有说明,比如卡夫卡城 堡的寓意(养活了一大批解读寓意的人),这也造成了作品难以读懂。

另一问题是:为什么要读经典。

博尔赫斯对于经典的定义:“经典是一个民 族或几个民 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换而言之: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更应该把好钢用到刀刃上,把时间花在阅读经典上。

金克木《书读完了》有个观点:“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累积起来的”。也就是说按图索骥找寻这些书,通过阅读这些经典,就能够掌握了大部分书。

举几个例子,了解西方文明,需要阅读《圣 经》;了解西方哲学,要读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了解西方文学,则是荷马、但丁、莎士 比亚、歌 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再加上一本《唐吉可德》;了解国内文明,绕不开四书五经和孔孟之书;了解国内历史,要从《史记》《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和《文献通考》入手。

大部分名著是厚厚的大块头,让人望而生畏,但读起这些著作不仅仅驱散功利所带来的的浮躁,还能收获内心的平静。《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作为文论的入门读物,提供不同解读文本的视角,值得一读。但是有个建议,先读完原著在看解读,毕竟他人解读的再好也不是自己的读后感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