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卡夫卡的妄想》读后感锦集

《卡夫卡的妄想》是一本由罗伯特•林达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4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夫卡的妄想》读后感(一):你才正常,你全家都正常~~

本书讲了四个比较极端的人类个体的一生,他们碰到的问题非常常见,只是机缘巧合下比常人表现得更为猛烈一些而已。

想到吕茨的书《疯狂——你活得越正常,越有病!》。感慨一下:从来都没有什么真正的“正常与不正常的界限”,每一个疯子身上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

P. S. 许多人认为自己“记事晚”,其实更大原因可能确实在“压抑”上。强迫自己面对痛苦的回忆很多时候可以帮助现在的自己更强大,有兴趣的朋友们都可以尝试去探索一下自己。面壁、冥想、写日记,只要打开与自己内心小孩沟通的阀门,许多事情会自然而然。

话说,某种意义上,被压抑的回忆可能是佛教所谓的“自心自性”的一个重要部分。

《卡夫卡的妄想》读后感(二):真实更骇人听闻

小说故事常常倾向于依附在瑰丽的想象与适当的夸张之上,在作者的笔下,人物经历着近乎离奇的命运,叩击着我们的心扉。所以当我们阅读这些虚构故事时,我们会感动、我们会惊叹,却很少会感到一种恐惧,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清楚这不是真的,我们无需太过投入。而当阅读《卡夫卡的妄想》时,面对这些鲜血淋漓的故事,虚构的保护不复存在,我们仿佛被抛掷于赤裸的变态世界中,直面这些残酷的真实案例。他们比故事更像故事,同样更骇人听闻。

精神世界是个可怕的秘密花园,枝蔓缠绕,你看不到边际,猜不到结局,只有精神本身,可以解释所有的疯狂。在第一个故事中,查尔斯平静地杀死了一个萍水相逢的女孩,并奸污了尸体。在这件残忍案件的背后,嫌疑人显得淡定而纯粹,他的脑子里只有“杀”的欲望,与心底对母亲乱伦与报复的诱因,最终导致了其人格的分裂。在劳拉的故事中,她的梦就像礼物,打开包装,一面是满满对生活的恐惧,无论对于爱,或是性,另一面则是美丽的幻想,关于孩子,关于希望。在第三个关于安东的故事中,他的心底充满了憎恨与排斥的情绪,于是在他的梦境里,主体便是一具慢慢得以辨认的尸体,在日趋激烈的对抗中,他最终直面了一直逃避的同性恋问题。

他们都曾经被抛弃,承受了无法弥合的心灵创伤,特别是来自至亲父母的伤害,带来了持久的惊人的破坏力。“在潜意识当中,就像在梦里表现出的那样,经常会发生一个人物或一个对象表演着双重角色。”在催眠与恍惚的状态下,真实而分裂的自我开始曝光。这些内在人格有着暗黑的特质,让这些回忆与故事都充满了让人毛骨悚然的元素。在妄想的背后,是无望的生活,扭曲了的人性,真假难辨,让人不寒而栗。

最后关于另一个卡夫卡的故事,相比前三个故事,多了一份奇幻与趣味。那是一位想象力十分丰富的物理学家,简直是最近在阅读的科幻小说里走出来的主人公模样。他与现实世界脱节,拥有了比常人更多的孤独感与疏离感,最终营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与体系。相比前三个近乎可怕的故事,卡夫卡更具有强烈的故事性人格,而他的存在,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真实与虚妄,正常与错乱之间,不过一步之遥。他让作者警醒与反思:“如今,当我坐在躺椅后面的椅子上倾听时,我更好地认识了一切。我知道我的椅子和那张躺椅之间只不过被一条细线分隔开来。我知道,毕竟不过是各种事件的幸运组合,最终决定了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面。”

《卡夫卡的妄想》读后感(三):每一个扭曲的人格背后都有一个渴望被救赎的灵魂

文/海蓝蒲雨

暖风洋溢,我张望着路边沿途的风景,在远阔青山外有一处红色尖顶城堡状的建筑物。我问我爸这是什么。我爸说这是精神病院。在我的印象中,精神病院应该隐藏在静谧偏僻之处,远离喧嚣,伴随着悠然静心普渡众生的佛音,驱除他们心灵上的恶魔。可是面前的这栋精神病院,宛如一个随时准备召开舞会的欧洲城堡,在一行绿色香樟树的掩映下,显得乖巧而失真。真的一点儿都不像精神病院。

突兀的红色尖顶渐渐远去,我莫名地想起了《陀枪师姐3》里的精神分裂患者鲍国平,阴森的眼神,扭曲的脸庞,罪恶的心灵,残忍的手段。将精神病患者最初的记忆深深刻在了脑中,挥之不去。

“最终决定了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面。”《卡夫卡的妄想》上的这一句话犹如一把通往秘密花园的钥匙,开启了我对这块未知领域的大门。林达博士将四个典型性患者们查尔斯、劳拉、安东、卡夫卡推到我们眼前,让我们知道真实并真切的精神病人的故事。而在其中,我发现了一个他们成为精神病患者共同的因素——家庭或者周围环境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诱因。

从最初的复制模仿,到最后的自然而然,从根源追溯——父母总能够在孩子身上看见他们的影子。害怕、冷漠、自私、怨恨、孤独、复仇,这些小小的种子在不经意间根深蒂固在这些孩子心中,默默地生根发芽。在某个时刻,勒紧他们神经,控制他们的思想,活生生地将他们从正常世界中剥离开来。

林达博士一层一层剥掉他们防御的面具,推倒他们心里的高墙,看到了他们各自不幸的童年生活——冷漠或暴力的父亲,喋喋不休抱怨的母亲,哀怨或憎恨的家庭氛围。不曾知道,哪个才是最后压垮他们的那根稻草。

每一个扭曲的人格背后都有一个渴望被救赎的灵魂。当查尔斯再次发作的时候,他在半清醒的危险边缘立即想到了林达博士,叫别人通知了他。林达博士到达后,查尔斯犹如困在泥沼里的人,双眼通红,肌肉紧绷,随时会落入已经张开等到猎物的大口。他抓住林达博士,如生命缺口中递来一根及时的木棍,渴望被救赎……遗憾的是查尔斯被吞没了。这一个孤寂的灵魂永远地被驱逐了出去,一辈子颠沛流离。我在想,林达博士在写查尔斯故事的时候,脸上一定带着无法让人体会的遗憾和心疼。社会拒绝了对查尔斯的救赎,亦如妈拒绝他一样。

欣慰的是,劳拉、安东、卡夫卡的灵魂被救赎了,他们摆脱了不正常的生活,步入了正常人的行列中。可是,那个躺椅和座椅有多少明显的界限呢,或许只是一个被暴露出来,一个隐藏起来而已。你觉得呢?

《卡夫卡的妄想》读后感(四):一切结果都是必然——评《卡夫卡的妄想》

一切结果都是必然——评《卡夫卡的妄想》

每次接触外籍作者的中译著作时候,最害怕的便是奇怪的翻译腔和违和感本来语言与语言文字与文字之间存在着差异,如何完整无误的用中文表达出外文作者的思想与特点,确实对译者也是考验,特别是如本书《卡夫卡的妄想》还要涉及某些专业知识与专有名词的书籍,如果译者都不通那么读者就会更加难以理解。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本书却没有那样的晦涩感于违和感。

书中的四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作者从一个心理分析师的角度把他与患者的故事真实细致的描绘在我们面前,故事中又不乏冒险与浪漫。

这类的故事大概离每一个人都是遥远的,我们也不曾去了解过那些疯狂背后的故事。当作者把这些人的故事如此细致生动的置于我们面前时,我几乎毫无悬念的被这些真实的故事所吸引。

一个用冰锥残忍的杀害女孩并强暴尸体后还能如同寻常一般离开并去吃饭的男孩查尔斯,他从表面看上去并未与常人无异。如果他不曾做过这些事,也许他从你的身边走过你也不能发现他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当我随着作者的脚步,一步步深入这个人疯狂的内心时,却又会发现,一切的结果都是必然的,他的疯狂他的行为,都是积累到临界点的爆发。他内心敏感,他敏锐的感知着周围的一切。在童年时期他一直被拒绝着,他没有父母的关爱与鼓励,没有温柔的抚摸与亲切的笑容,他不曾拥有,所以一直渴望着,却渴望而不可得。他内心无法寻到自我,于是他被迫从外界,从那些具有指示意义的物质上寻找自我。精神病是一种自我消失身份丧失的状态,查尔斯却从未寻到过自我。

心理治疗师和病人的界限并不是很严格,不过是各种事件的幸运组合,最终决定了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面。没有躺在躺椅上的我们不过是幸运事件组合的幸运人物,我们有别的事情让我们遗忘心灵上的缺失感,或者有另外的事情弥补上了心灵上的缺失感,所以成了占大多数的“平常人”。与他们相比,我们只是成长过程中多了一些爱与温暖。很多的故事中都出现过这样人物,就像《28天》中的渴望父爱同时又想杀死父亲的东海,童年时的他一直祈求着父母的关爱,得到的往往是忽视与责怪;《告白》中用残忍的杀戮机器博得掌声而希望引起母亲注意的天才少年…

颇有些沉重的看完这四个故事,明白成长过程对于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何其重要,我知道形成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有惨痛的过程的,没有什么幸福的生活的人会突然去杀一个人,曾经看过一本关于连环杀人犯的书,当追溯到他们心理扭曲的原因时,却大部分都是因为童年之中的某些事情。作者如同一个救赎者,撬开了一个又一个封闭的箱子,希望把处于阴影中的那些人拉到阳光之下。

《卡夫卡的妄想》读后感(五):心理分析,神秘的樊篱

在此书阅读之旅开启之前,我曾陆续阅读过两本与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初涉阿德勒、弗洛伊德和荣格三大心理学“巨头”的部分理论,因此对此书,我是怀揣着一睹心理学如何进行临床应用这一目的进行的。庆幸,《卡夫卡的妄想:真实的心理分析故事集》没有令我失望。

本书作者通过四个不同的临床案例,以治疗经历为轴,客观记录了每一位心理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真实发生,并插叙患者进行治疗之前的故事,如镜头般重现故事的原貌。

《妈妈叫我的歌:查尔斯的故事》里冷漠而不成熟的查尔斯,年仅二十一,毫无预兆的杀气一位陌生女孩,再用碎冰锥敲打69下,最后还强奸。事后,若无其事地逛街吃饭,最后又自己走进警察局。几乎没有人会觉得他是精神病患者,但经作者观察,查尔斯患有精神障碍,并用催眠法,一步步了解他内心的死结,即其成长环境十分恶劣,父母早年离异,没人照顾他。他开始与全世界作对,一次次逃离农场,成为众人眼中的危险分子,但是大家对他完全没有办法,而查尔斯自己,也开始处于放任状态,因为他的大脑是二维的,没有深度的思想。

《单人纸牌游戏:劳拉的故事》里贪吃症患者劳拉,因为父亲的离去,骤然失去父爱,还要终日承受来自半身瘫痪无法挽留父亲的母亲的抱怨,导致年少无知且缺乏指引的劳拉,把父亲的离去怪罪于母亲,内心深处对父爱充分无限渴望,最终以为通过吃大量的东西让肚子鼓起来像怀孕一样,就可以实现她想要一个孩子的幻想。

《命中注定的孩子:安东的故事》里心理病态者安东尼因为对父亲的又爱又恨,母亲的抱怨,最终把这些内在的毁灭因素转成了报复的动力。

《暖气推进的躺椅:卡夫卡的故事》里陷入外太空妄想的卡夫卡,一直不承认自己不正常,为此作者使用了“参与疗法”,即让自己也置身于卡夫卡所提及的星球活动,让卡夫卡对自己产生质疑,寻到治疗的突破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却发现自己开始厌倦工作,并一度沉迷于卡夫卡所描述的妄想,深陷其中。这令我想起前些日子刚看完的一部电影《暴风语》,也是心理医生最终成为心理疾病患者的故事,正如书背后所提到的:“心理治疗师和病人的界限并不是很严格,不过是各种事件的幸运组合,最终决定了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面。”

结束最后一个故事的阅读,一次心理分析的神秘之旅也随之告一段落,而我对于心理学的喜爱剧增。“心理分析师用来工作的唯一工具就是他自己的无意识,通过自己的无意识来了解病人的无意识。如果你喜欢,可以叫它直觉,或心灵感应,或者其他任何你想要的名词,事实是当心理分析师所起的作用正确且恰当好处时,他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和病人的无意识协调一致,通过自己的无意识来获知正在另一个人身上发生的一切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