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建筑中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建筑中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建筑中国》是一本由王振复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33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建筑中国》读后感(一):清明:公祭黄帝日谈黄帝陵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中华民族报本返始、慎终追远的节日。作为奠民族之基、开文明先河之人,千百年来,轩辕黄帝被历朝敬仰,万代流芳,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清明时,九州于此公祭,这里也成为无数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思源之地。

大凡中国人,都知道黄帝是中华“人文初祖”。据《史记》的说法,黄帝复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相传活了一百一十一岁,而在位则有一百年,这样算起来,他是十一岁时登上“帝位”的。黄帝生在远古之时,据说是陕北高原的一个部落酋长,后来率部从陕北黄土高原东下,迁居在河北涿鹿一带。

黄帝是远古文明的肇始者,他以土德著称于世,植农桑,制兵器,造车船,还与建筑营造之事有关,似乎远古百事创举,都有些黄帝的份。《史记 · 五帝本纪》说他“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真可谓十全十美。因此想来,黄帝十一岁当皇帝,也就不奇怪了。在黄帝征服、开发黄河中下游部落的过程中,形成了华夏族。所以黄帝就成了华夏族的老祖宗。

然而,黄帝既然生在远古,那时一定尚未行帝制,黄帝这一称谓,似乎大可推敲。据说黄帝因属土德,土色为黄,因而该“帝”称“黄”。问题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五色包括阴阳五行的观念,成于战国阴阳家邹衍之学,在远古黄帝时代“黄为土德”的观念尚未形成,因此,黄帝这个名称,大约始于战国,也许远古并无黄帝其人。同样,中国政治史上的帝制,也不是自远古就有的,这本是常识,毋庸赘言。

因此,黄帝是一个半神话、半历史式的人物。相信在远古中华大地上,出现过诸多有威望、有才能的杰出部落首领,他们在部落文化融合、华夏族形成的过程中,起过非常伟大的作用。他(们)一直活在人们心中,在口头传播中代代相传。通过漫长的口头传说、阐释、复制与创作,于是便有黄帝这一先祖伟人的出现。黄帝,实在是中华民族伟大祖先的一个“共名”。

至于说到黄帝陵,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黄帝陵,现在全国好几个地方都有,比方说在甘肃、河南与河北等地都有被称作“黄帝陵冢”的“名胜古迹”。尤其是今陕西延安南的桥山黄帝陵,最为著名。《史记》说:“皇帝崩,葬桥山。”每年祭陵,都在桥山。

其实,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黄帝陵,都是后人根据有关黄帝的传说而建造的。

我们知道,远古葬制极为简陋。《易经 · 系辞传》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其实这还不是最原始的葬制,因为它还有“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的仪则,比如北京山顶洞人的葬法,比这更原始、更简易。黄帝生在远古,有一种说法称其是五千年前的人物。就姑且说是五千年前吧,那时大约还是一个葬者“不封不树”的时代,怎么会有现在桥山黄帝陵这样的坟丘出现呢?

桥山黄帝陵的修建,也是一个美妙的传说。据说黄帝生前某日到今河南某地巡察,突然飞云乱渡,电闪雷鸣,昏天黑地,有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带着黄帝驾云归天去了。但当黄龙与黄帝飞临陕西桥山上空时,黄帝眷恋故土百姓,于是黄龙下降在桥山,老百姓不忍黄帝离去,就死死扯住他的衣带。黄帝呢,只得将其衣冠留下,泪洒桥山而别。后来,百姓为了纪念他们的老祖宗黄帝,就将其衣冠葬于桥山,这便是桥山黄帝陵。

这一传说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是传说中的黄帝与黄龙会驾云飞于天上,这有点神仙飞升的意思,因此这一传说恐怕形成于东汉道教创立之后,或起码在战国的庄子时代。其次,所谓衣冠冢的葬式是后起的,5 000年前的黄帝时代,怎么会有衣冠冢呢?还有,据传说,黄帝本来在河南某地巡察,随黄龙飞渡而去也在河南某地,照理当葬于河南才是,而现在黄帝的衣冠葬在陕西桥山。这一传说,实际反映了黄帝陵到底在河南还是在陕西桥山的争论。

虽然如此,桥山黄帝陵仍是一大名胜。黄帝并非实有其人,这一帝陵实际是因传说而建造的,富于美丽的诗性。这是黄帝陵与其他帝陵的区别所在。

据《黄陵县志》记载,黄帝陵区的轩辕庙始建于汉代,这不能用来证明黄帝陵也始建于汉。根据历代帝王祭陵的记载,最早祭扫黄帝陵的是汉武帝,那是汉元封六年(前105)。继而有北魏明元帝、太武帝与文成帝四度到桥山祭陵。从唐到明清,历代帝王中祭扫黄帝陵者不乏其人。可见桥山黄帝陵的建造,起码在汉武帝之前。

现存黄帝陵丘高3.6米,周长48米,四周有围墙,以砖筑成。陵前树陵碑。围墙正南方又有一通石碑,上书“桥陵龙驭”四字,这是明代遗物。再往南有“古轩辕黄帝桥陵”碑,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所立。黄帝庙(即轩辕庙)建在桥山脚下,历经修建,如今更见雄迈伟丽,占地达10余亩,四周也有围墙。此庙主立面为三间制,飞檐赤柱,额上题有“轩辕庙”三字。正门之内是碑亭,四十余块石碑矗立其中,主要是明清时御制颂词及历代重修陵庙的碑文,其中年代最久的为北宋嘉祐年间所立。还有祭殿,作为黄帝庙的主体建筑,正门上方高悬“人文初祖”四字,为陈垣手书。祭殿内设神座,上书“轩辕黄帝之位”。有一株“轩辕柏”,高19米,下围粗达10余米,七人难以合抱,极为罕见,传说是黄帝亲手所植。

从建筑美学上看,黄帝陵的审美价值在于庄严与肃穆,气度不凡,而其文化价值更值得重视。黄帝陵的深沉文化主题,是子裔对黄帝祖先的一种认同感与归属感。天下游子、世界华裔来祭黄陵,有一种踏上故国、亲吻血土一般的诚衷。古人云,“山前紫气使车临,山下黄陵帝阙深”。帝阙之深,正是深在对黄帝这一中华先祖“共名”的恋情上。

本文摘选自王振复著《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题目由编者所拟。

《建筑中国》读后感(二):书摘 | 佛塔你认识几种?

佛塔形制多样,以楼阁式、密檐式与覆钵式为多见,还有亭阁式、金刚宝座式、花式和过街式等多种。

楼阁式塔最具中国之风。其造型巨硕,历史悠久,吸取中国传统建筑的楼阁制度与理念最为鲜明。《说文》:“楼,重屋也。”重屋,即多层屋檐,实际起始于原始巢居,由巢居发展为干阑式建筑样式,就是一屋之下部为数柱(通常为四柱)支撑,其上建屋,屋宇反翘。所谓阁,也是传统的楼宇样式,通常四周设槅扇或者栏杆回廊,所谓“高台层榭,接屋连阁”(《淮南子 · 主术训》)是也。

阁,可供登临远眺。楼阁之制,以三层以上的多层为基本造型,阁宇一般为人字形两坡顶,阁檐出挑而反翘是其基本特征,壮观、优美而舒展。

楼阁式的最大造型特征是塔檐出挑,檐角起翘,层与层的间距尚大,塔身为多层楼阁。无论木构还是仿木构的砖木混合结构佛塔,塔檐都出挑深远,给人以强烈印象。楼阁式塔的内部设有楼层、楼梯或者石梯,可供上下。也有个别暗层。在审美上,楼阁式塔有飘逸的美感,关于这一点,读者只要去瞻访一下上海松江方塔即可领会。

楼阁式塔构造

密檐式塔的造型特征,一是檐层紧密,从第二层以上,塔檐层层叠叠,各层之间的距离尤为短促。

二是塔身的第一层尺度特别大,成为全塔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这里,集中了比如佛龛、像雕以及雕柱、斗栱和门窗造型的雕塑装饰。

密檐式塔(北京天宁寺塔)

三是密檐造型实际由楼阁制度发展而来,由于木构变成了砖筑,材料出挑的性能较差,所以密檐式塔的檐与檐之间的距离大为缩短,而且塔的檐角出挑程度不能过大,短檐是密檐式塔的基本造型,这造成了这一塔式浑朴的美感。

四是因为这一塔式檐层很短,不供登临眺望,人无法在塔上站立、行走。即使有的塔例,如嵩岳寺塔、小雁塔等塔身内部是“空心”的,故而塔身内部有阶梯可供上下,但是并非为了登临之用,而是内部结构的需要,且利于修缮。

五是辽代之后,中国密檐式塔渐渐消亡,塔内的结构不再是“空心”而成为“实体”(实心)塔。塔身下部加筑了一个须弥座,尺度高大,有的甚至在第一层塔身上增添了许多雕饰如佛龛、佛像、菩萨、飞天和力士之类,做出门窗、立柱和斗栱等造型,将楼阁式塔的一些“语汇”表现其上。

覆钵式塔的造型意象,象征意蕴葱郁。所谓覆钵,就是一个倒扣的钵形。钵是佛教的法器之一,梵语“钵多罗”(patra)的音译简略语,是比丘的食具。钵和衣(袈裟),同为佛教名物,所谓传其衣钵,就是指佛法、佛统的传承。

覆钵式塔(北京北海琼华岛白塔)

覆钵式塔的塔身为覆钵形,其上安放硕大的塔刹,塔身之下,是须弥座造型,而覆钵的造型,让人依稀见出坟丘造型的遗制。

早在北魏时期,覆钵式塔已经在云冈石窟和敦煌石窟壁画中现其踪影,真正繁荣于元代喇嘛教广泛传布之时。当时西藏地区喇嘛教盛行,内地随之而起,覆钵式塔多有建造。现存北京妙应寺白塔是覆钵式塔的代表之作。明清时期,这一类型的塔仍时见于中华大地,在崇拜兼审美上,很有力度感。

再来简析一下过街塔。这一塔式,可以说是很中国化、本土化的一种佛塔。它不是建造在山巅、水畔人烟稀少之处,而是多见于人烟稠密的街道、衢路之上,是一种横跨道路两旁的塔。其造型与一般佛塔不同,它的下方实际是一个门洞,是佛塔形制和传统城关建筑的结合。江苏镇江有一个云台过街塔,横跨在一条通向长江渡口的道路上,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下部是一个门式的建筑,上部是一个小型的喇嘛塔,塔下部设门洞,以便行人通行。广东韶关有一个过街塔,还有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内外诸多塔门都是过街塔例。

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过街塔

过街塔的人文理念,是礼佛的“方便”。佛教有禅定、念佛、跪拜、焚香、吃斋等修持方式,这一切在过街塔这里,一概都免了,都是“繁文缛节”。无论王公贵族、文人士子,还是引车卖浆者流,不管男女老少,只要在塔下经过,就算礼佛、崇佛一次,从而积下功德,岂不“方便”?

文峰塔,也是一种特殊的塔例,多建造于风水尤胜之处,状如一支笔尖向上的毛笔,各地多见。文士赴考,举子及第,据说文峰塔能带来好运。

各种类型的佛塔,往往多有装饰。有的在塔身雕出佛龛,在其中雕满无数佛陀形象,俗称“万佛塔”;有的雕以种种本生故事人物情节和八正道等佛法的说教场面;有的饰以莲座造型,因莲花为佛教名物之故。尤其花塔,立面或者贴以彩色琉璃,具有繁丽而神秘的装饰之美。当然,也有许多佛塔是朴实无华的。

佛塔上的装饰,使得佛塔的宗教主题更为鲜明。南京栖霞寺舍利塔建于隋代,平面为正八边形,塔身造型的表面莲花纹饰铺陈其事,手法细腻,且刻有佛像与龙、凤、狮等形象,庄严华美。其基座上,雕刻有“释迦八象图”,即白象投胎、树下圣诞、离家出游、禁欲苦修以及禅定、降魔、说法、圆寂等,以雕刻艺术的形象,重现佛祖的生平故事。人在塔下伫立或者行走,会产生塔身压顶的感觉,加上佛塔的繁丽装饰,与整座塔崇拜兼审美的人文诉求浑然一体。

(本文节选自王振复著《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中华书局2021年7月出版)

《建筑中国》读后感(三):跨越时空的艺术追寻

当行走在郁郁葱葱的现代建筑群中,我们会惊讶现代建筑的高耸与伟岸,也会慨叹建筑工艺的高超。这自然是现代技术和现代材料带来的巨大进步,也是人类文明积累的结果。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度,于是在现代的高楼大厦间,散落着一些别有一番景象的建筑,那是独具中国风格的古建筑。遗憾的是,在现代文明的包裹下,我们同传统文化存有隔阂,也同传统建筑渐行渐远。古建筑记载了过往的辉煌,沾染了历史的风霜,这一切不应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而陌生。那么,今人如何走近古建筑,如何走进古建筑去欣赏中国能工巧匠匠心独运的杰作便成为横亘在文化传承与发扬路上的一个重要议题。《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下文简称《建筑中国》)一书提供了对这一议题的绝佳回答。

《建筑中国》一书的内容主要由两个部分和一个附录组成。附录的主要内容是中西建筑及其背后的文化原理的比较。两个部分分别讲述的是中国建筑的类型和中国建筑中的重要构件。总的来说,《建筑中国》一书内容丰富详实,既有严谨的学术论证和考究,又不失生动有趣的美学欣赏。阅读此书如同进行了一次说走就走的履行,不同的是,这旅行是在知识的海洋中进行,是穿越古今时空的。

书中第一部分是《亭台楼阁:中国建筑门类》。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各类中国建筑的造型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同时兼有作者对这些建筑门类的鉴赏和体悟。这一部分从最宏观的层面,即古代城市说起,然后逐一讲述具体的建筑门类。每一门类中的讲述方式都也是先宏观后具体,即先讲这一门类名称的意义和内涵,然后讲形制和历时演变,最后讲述一些具体的实例。抽象与具体相结合,二者兼顾。同时,作者还做了相应的美学分析和鉴赏,有助于丰富了读者对建筑的理解,加深了读者对建筑的印象。

书中第二部分是《雕梁画栋:中国建筑构件》。如果说前一部分是整体上对某一类型建筑做宏观描写和分析,那么这一部分则是对建筑各个部分的微观描写和分析。这一部分的讲述则是根据各构建在建筑中的位置从上到下来讲述,体现了中国人对建筑内部空间的认知梯级。每一个构件内部的讲述则是先讨论这一部分的缘起与由来,在讲述这一部分的美学和文化意义。建筑构件的缘起和文化其实是错纵交织在一起的,然而,建筑门类的兴起首先是其实用功能造成的,其美学修饰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并且美学修饰以不损害实用功能为原则。从这个角度来说,作者这样的讲述是非常合理的。

在讲完中国建筑的门类和构建之后,作者在附录部分将中西建筑进行了比较,进而更深刻地揭示了文化对建筑的重要影响,也可以说是建筑对文化的深刻反映。

从颇具气势的都城到宫殿,再到民居表露的是建筑的封闭特性,展现的是中国人封闭的文化性格。从居室到坛庙和陵寝,从世俗建筑到宗教建筑,处处洋溢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建筑变迁的轨迹也是中华文化内在特性演变的轨迹。

中华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开放到内敛,从热烈到理性的发展阶段。李唐帝国时期,文化空前繁荣,热烈奔放,建筑风格不拘一格,彰显了盛唐文化博大的胸襟。自赵宋以后,随着中国文化趋于理性和冷静,建筑也变得高耸和冷峻起来。建筑和文化的同构发展,再次印证了“建筑是文化的活化石”。

尽管中国文化经历了从开放到封闭的一个发展历程,但是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思想观念没有发生改变。中国人强调家国一理,因而封建帝国的都城建造和居民的庭院建造具有一些相同的特性。尽管功能不同,庭院是供人居住,而城市则兼具有政治和军事的职能。因而,不论是都城还是居住的院落都是四方四正的,并且都有围墙将其围护起来。城市的中轴线体现了中国人关于天地的均衡意识,也体现了一种政治伦理。都城的正中必然要有帝王居住。庭院的正中同样也是由在家族中在伦理上占据高位的人来居住。此外,“事死如事生”的生死理念以及对上天的敬畏也使得用于祭祀和埋葬的建筑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发展。

然而,中国文化并不是由一而终的单一文化构成的。中国文化中内在的伦理秩序由周礼和儒家学说提供,然而这毕竟不是中国文化的全部。本土兴起的宗教和外来传入的宗教参与了中华文化的塑造,也由此诞生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宗教建筑。宗教建筑,如石窟建造风格的变迁,体现了文化融合的特性。中国文化对佛教文化产生了一定的消解作用,使得中国大地上的佛教建筑出现了不同于其它地方佛教建筑的理念,因为中国人心中时时有“君臣父子”这样的观念。

中国境内气候类型复杂、地质条件多样,这种差异在民居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黄土高原由于其独特的地质条件以及相对干旱的气候条件使得窑洞这一历史悠久的民居得以绵延传承。苏州园林由于苏州城内水网密布,从而表现出来了浓厚的亲水特性。窑洞亲地、园林亲水,这在在体现了中国民居因地制宜的特性。民居的基本特性是满足人的居住需求,中国境内各式各样的民居恰恰展现了中国人因地制宜的灵活变通的建筑能力。

建筑一旦实现了居民在居住等实用功能上的要求之后,就会转向去实现居民对美的渴望。中国建筑中的厅堂、楼阁、长廊、亭台、牌坊、高台等无一不是寄托着中国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厅堂的堂堂正正,高大宽敞,体现着中国人博大的胸襟与气度。同时建筑周边高耸的围墙也表明了中国文化中封闭的特性。对自然美的追求使得中国人建筑的走廊别有洞天,同时对人性道德的追求造成了牌坊的出现。尽管这种道德追求在今天看来有些不合情理,泯灭人性。

除家庙相关建筑外,桥梁作为一类独特的建筑也极具美感和科学性。

中国建筑门类众多,同时同一门类又因所处的地域和所受的影响不同展现出了多姿多彩的风格,反映了丰富绚烂的中国文化。千百年来,各式各样的建筑在这篇大地上和谐共存,反映出的是中国文化宏伟大气的包容特性和中国人灵活变通的生存能力。

中国建筑中的每一个构件不仅满足了一定的实用需求,还体现了美学功能,也富有伦理意义,因而说中国建筑中的构件具有实用、美学、伦理三位一体的特性是不足为怪的。

作为建筑构件,其实用功能是维持建筑物的稳定。从力学上来说,地基是起到的是稳定建筑物的作用,通过地基的建造,建筑物的稳定性得以提高。换言之,没有地基,建筑物就无从谈起,毋宁说建筑的存续问题了。中国的建筑中承受重力的任务交给了承重柱,因而柱子成为中国建筑物中一个耀眼的组成构件。屋顶和墙体等构件则是遮风挡雨,也即给人提供保护的作用,可以理解为抵挡来自其它方面的力量对人的侵袭。

在实用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类对建筑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建筑于墙体之上的门和窗帮助人类实现同屋内屋外世界和沟通和联系,因之也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栏杆、铺地等是进一步的美学追求,尤以栏杆的美学意义为最盛。栏杆承载了豪情,也承载了煽情。中国人对市内的装饰极致地显示了中国人的审美理念和情趣。如皇家宫殿顶部的装饰绚烂无比,尽显皇家风范。

中国建筑中的高台还体现了一种“万世不朽”的伦理,即建造高台的初衷往往是希冀建筑永世稳固、永不倒塌的理念。这种理念实际上也是封建政治伦理万世基业的延续和延展。

中国建筑的每一构件都彰显着中国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理解,上面提到的仅仅是一部分构件的一部分作用。中国建筑中的每一构件都是一部部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值得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感受其中的美感,领悟背后的文化。

在忙乱的学习生活之余读这样的一本书,对我来说无疑是一场深刻的知识洗礼。就我个人来说,《建筑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在建筑方面知识的空白,本书中丰富详实的讲述让我对中国建筑有了深刻的了解。

《建筑中国》是从中国建筑的角度展开的详备讲述,同时附录部分做了中西建筑的比较。作者说好的建筑是可居、可观、可悟,那么一本好的有关建筑的书籍还应加上可读和可品,本书就很值得细细玩味、仔细品读。此外,作者在每个门类或每个构件前面都讲述了它们的缘起和由来,还讲述了它们名称的文字意义,加深了我对建筑背后的文化的领悟和理解。

《建筑中国》一书涵盖的建筑门类和构件齐全,囊括的时间段长远、容纳的类型多样,阅读此书真的是犹如在中国的建筑群落中旅行,并且这旅行是跨越时空的,是富有艺术的。在不断的游走与欣赏中,参悟人生的真谛、学习先民的智慧。同时,《建筑中国》一书中对中国建筑美的欣赏和评述是沁人心脾的,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说阅读本书的过程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追寻”想来是不为过的,也是能引起其他读者共鸣的吧。本书唯一的缺憾是书中的建筑示意图不是很清楚,有时很难看出两个不同建筑式样的差异,但瑕不掩瑜,本书仍旧很有阅读得必要,尤其是对我们被现代文明层层包裹而缺乏对传统文化了解的现代人来说,意义非凡。

愿越来越多的人都能有机会进行一场这样的旅行,同建筑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