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西洋镜:一个德国建筑师眼中的中国1906—1909》读后感摘抄

《西洋镜:一个德国建筑师眼中的中国1906—1909》读后感摘抄

《西洋镜:一个德国建筑师眼中的中国1906—1909》是一本由[德]恩斯特•柏石曼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洋镜:一个德国建筑师眼中的中国1906—1909》读后感(一):失去的历史已无法修复,唯愿尚存的建筑永久流传

<山东省·济南府·大明湖>

《西洋镜:一个德国建筑师眼中的中国1906—1909》读后感(二):只愿岁月流转,山河不变

在看这本《一个德国建筑师眼中的中国1906-1909》时,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了林徽因,想起了她说过的那句话“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幸而真古董并未完全破坏殆尽,也幸而那些被破坏了至少还留下了一两张照片。

出于对中国建筑的研究,1906年德国人恩斯特.柏石曼开始了自北京为起点的古建筑摄影与调研。对于他的研究成果,国内外的一些建筑家都有不同意见,但是他为了研究所拍摄的照片却成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见证。如今为了修复或重建这些古建筑,当年拍摄的那批照片成了依据,但再好的重建也只能建出些逼真的假古董,此时只能慨叹一声,重温一遍林徽因的大声疾呼罢了。

书里除了放出了曾经的老照片,还有根据原照片的拍摄位置和角度在近些年对那些建筑进行拍摄的新照片,今夕的对照,有时让人欣喜,有时让人叹息。

《西洋镜:一个德国建筑师眼中的中国1906—1909》读后感(三):今天是向前流动的,明天是隐于人民的视线之外

看着这些黑白相片,好像穿越了一个世纪,里面的每一张相片好像在诉说在那个年代的故事。1906年,对于我而言,是很遥远的年代了,应该是我姥姥的爸爸还在的时候。我呢,还不知道在哪呢。本书总共288张相片,是个叫恩斯特•柏石曼的德国人拍的,在当时德国政府的全额资助下来到中国,拍下这些,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都非常有意义的相片。另外本书中有部分照片,于2006年拍摄,还原了当时的场景。这些彩色和黑白的对比,也是时间的对比,历史的对比。

看完这些照片,不仅对中国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中国传统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我们住的房子为什么要坐北朝南?建墓地为什么也要讲究风水?为什么寺庙都建在山上?常见的二龙戏中有什么意义?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其实不仅仅是看中国建筑,也是看中国的传统,那些流传至今,现在仍然实用的传统。

中国建筑讲究天地人合一,在古建筑就可以看出。

《西洋镜:一个德国建筑师眼中的中国1906—1909》读后感(四):寻找被历史长河掩盖的美

这本书是徐原和赵省伟编译紫德国的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的原著。摄影师徐原和他的同仁们重新去走了柏石曼在中国的足迹,尽可能的去还原照片的角度和内容。柏石曼的照片中的大部分的建筑在当代中国人看来,可能是平凡无奇,丝毫没有任何研究价值的存在。正因为柏石曼记录下了这些,才让我们在百年之后仍有有一睹“芳容”的机会。照片的顺序是按照省份来排列的,从直隶省北京开始,从周边的河北、山东、山西开始延伸到南方来。从里面展示的照片来看,就像柏石曼说的:中国的建筑艺术的基本特征就是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和部分地域文化。在目前所常见,被称为柏石曼照片的288张的照片里,其中有200多张是他亲自拍摄的,大约四十几张是他雇佣中国的摄影师拍摄的。至少有一张是他征集自柏林艺术博物馆,摄影者不详。 在这288张照片中有42处是现今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一部分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或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约80处是目前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即使是这种受保护的单位,将现今状况与原照片稍加比较亦可发现普遍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毁,而且其中20余处为当代 复建或曾经落架大修。另外160处就 更不堪了,至少有60处建筑荡然无存。

中国的地标性建筑--华表

《西洋镜:一个德国建筑师眼中的中国1906—1909》读后感(五):中国建筑之美

建筑具有民族性,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建筑形式。历史悠久而不断发展,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同时也是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相比于其他古文明的发展来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几千年来几乎从未被中断过,而随着文明的延续,中国建筑体系也成为最古老的营造方式之一。 中国传统建筑景观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景观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全球文化共融的今天,保持区域文化的独特性是对地方文化的保留,是各文化区特异个性的体现,对当代景观创造与保持地方各异性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传统建筑景观以自然基作为造景基础,经由历史、民族、种族、宗教、文化,生产方式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加以改造,是中国古代人类的文化意识、生活习俗,社会背景及建筑构造方式等多重文化因子所共同构成的综合体,融合着时间累积与空间的变化,是一种“遵循天成,融合人作”的景观类型。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建筑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若干与其他建筑体系明显不同的独特气质。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这样,如此执着地热衷于土木结构及其群体组合。梁思成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绪论》中指出:“从中国传统沿用的‘土木之功’这一词句作为一切建造工程的概括名称可以看出,土和木是中国建筑自古以来所采用的主要材料。 建筑是文化的结晶,孕育于中华文明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一起并列为世界六大古老建筑。与其他古建筑相较,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用材上主要选用木质材料,因而木架构体系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主体;第二,中国古典建筑主要以组群形式出现。诚如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所言:“中国建筑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木结构的属性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的、个别的建筑物为目的,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展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它重视的是多个建筑之间的有机安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