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艺术的故事 (袖珍本)读后感锦集

艺术的故事 (袖珍本)读后感锦集

《艺术的故事 (袖珍本)》是一本由[英] E.H.贡布里希著作,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0元,页数:10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的故事 (袖珍本)》读后感(一):感谢贡布里希这位引路人

从广师大出版社贡布里希的《世界小史》了解到贡布里希,逐渐对世界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大学时学院曾经开过一门课专讲世界艺术发展史,可以感受到老师是充分背过课又精心做了PPT来授课的。可惜当时无知无畏,因此没有好好听课。前两年从理想国视频处又观得画家陈丹青先生的《局部》,更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和女朋友第一次约会都选在南京博物院的伦勃朗画展上。贡布里希的这本书重新把我带入了世界艺术史的领地,我已下定决心将来好好自习艺术史,感谢这位领路人。《艺术的故事》虽用最浅显的文字讲述,但足以对不见了世界艺术的读者慢慢消化。这本书我读了两个星期仍然觉得意犹未尽,好久没有读过这样一本好书。

《艺术的故事 (袖珍本)》读后感(二):随笔

用了两个多月时间读这本书。当年读百万字的《科学的历程》也没用这么长时间……在中世纪部分停留时间最长,大概因为宗教背景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吧,导致进展缓慢。

阅读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巧合”。虽然是一本艺术史,但是几乎所有平面设计理论都能在里面找到依据,且包含大量哲学史的影子。可见任何学问走到极端都是相通的,尤其人文科学。

古埃及的扁平——短缩法——透视——光影——色彩——构图——人物形态动作表情——空气透视——阴影色调——情感——立体………… 基本就是一合成要点备忘。

这本书只是个引子,全部艺术史那可是汪洋大海,再加上艺术家的私生活,那可是无穷无尽呀。不过,个人阅读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值得纪念。

《艺术的故事 (袖珍本)》读后感(三):《艺术的故事》

1.需要补罗马及其后的世界史 2.雕塑和绘画的部分还好,建筑上有些细节没读懂(比如各种拱形的建造细节) 3.怀疑有些地方为了方便梳理和概括论证简单化 4.很适合我这种艺术史小白入门读,而且有观点有态度有文笔 5.罗马以后基督教这一段艺术史读起来有点乱,有时候不知道算是在论证这个时期某个作品的风格,还是这个时期的普遍风格 6.虽然有艺术史这条线,但从罗马往后的部分按“艺术的故事”而不是“艺术史”的概念来读会流畅一些 7.比起文字来发现自己对图画的感受就没那么敏感了……看画没什么感受的地方却特意去记对应的文字,看画没觉得激动/伟大的地方,看描述的文字时却激动起来了 8.“总是会有艺术家,他们是些男男女女,具有惊人的天赋,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的效果。更稀罕的是具有正直性格的人,他们不肯在半途止步,时刻准备放弃所有唾手可得的效果,放弃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踏踏实实地经历工作中的辛劳和痛苦”——p426

艺术永无止境

《艺术的故事 (袖珍本)》读后感(四):艺术的发展史,西方理性的巅峰与陨落

母题: 圣母领报 基督为使徒洗足 分析绘画的元素 技法上:阴影 明暗 线条的使用 透视 构图(大小 几何轴线 画面中心) 色彩 观念上:题材 灵感 体系 框架 艺术流派分析的方法 ·不同年代对统一主体的对比 对比:相同处与不同处 艺术史不是技术熟练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 艺术流派分析的方法 ·不同年代对统一主体的对比 对比:相同处与不同处 早期基督教艺术(东方观念——把食物讲清楚) 撇看中世界的500年黑暗史不说,哥特时期其实是对早期基督教与北方艺术的一次基督复兴。观念: 知道 看见 感觉 比较苏格拉底,画中表达心中所想。 文艺复兴——透视法的发现也是让题材的涵义进一步贴近心灵。 东方的艺术之所以弯曲的元素很多可能是因为 大陆文化比较信服所以具象思维十分明显;所以大量运用了自然的弯曲,曲线。 而西方的艺术主要受到哲学的认识论里理性主义(欧式几何的直线等)形象,所以大量运用几何,对称元素,后来甚至出现了直线。 同样,东方教会所影响的意大利也有乔托将哥特式的雕刻和拜占庭的所保留的希腊的短缩法及埃及的古典构图综摄,形成意大利的富有形象的绘画当中。

《艺术的故事 (袖珍本)》读后感(五):艺术的故事

没有什么艺术的故事,只有艺术家的故事。E·H·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阐述了艺术史,实际上是把一个个才华横溢、饱含激情的天才和平凡人的事迹纳入了其中,让我们走进了艺术这个让常人生畏又尊敬的殿堂。 一直以为艺术都是专业人士才能去赏析和评价的,他们有着内在的标准和流程,是只属于少数人的存在,但其实,艺术和其他形式的存在一样,也有其存在的目的。从最开始的部落祭祀,到中世纪的歌颂圣经中的内容,再到为了满足达官贵人的需求而作画,最后到现在的“反传统”,“功能主义”也昭示了这一点:只要设计的东西符合它的目的,美的问题就可以随它去。确实,这一口号精简了艺术的复杂坠饰,但也过于简化,使得装饰成为了完全的不必要。 审美的确是个人的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的诗句之所以美好,不是因为本身的文字存在,而是因为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回去学习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意义,尤其是当自我有着类似的经历的时候,会更容易对诗歌、绘画中的某部分产生强烈的共鸣。休谟就认为艺术欣赏是完全主观的事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不存在客观的标准,说艺术是美的、是流程、是理论氛围,无论怎么定义,是存在着相对客观的标准的。也许时间是很重要的参考要素但也不是唯一的参考要素,我们不能说一个作品成名时间早所以就是艺术,而现代作品刚刚出炉就对其严格审查。除了时间之外,技法、思想、布景、文化等等要素,都应该被纳入考量。你可以有着自己的偏爱,但是你也需要承认那些自己不喜欢的艺术作品,它们也同样是伟大的。你也许并不喜欢提香、拉斐尔、毕加索、塞尚的作品,但是他们无疑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 如果可能的话,很想认识几个艺术生,去比如学音乐、美术、建筑或者文学的同学,想了解从他们本科乃至研究生接受的教育中,如何对音乐作品、绘画作品、建筑作品和文学作品进行解析的呢?如果流行音乐是庸俗和低下的,那么古典音乐的美在何处呢?我们需要哪些相对客观的标准去鉴别真正美的音乐呢?学这些可能又“没什么用”,但我想,这可能会让百无聊赖的人生多一些纷彩 吧。当我们急匆匆地步入一个又一个目标的时候,希望学习艺术的知识能够让我们稍作休息,看一下路边的那些我们一直忽略掉的景色,这不也很美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