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战争艺术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战争艺术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战争艺术史》是一本由[德] 汉斯·德尔布吕克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9,页数:21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争艺术史》读后感(一):写给未来的战略思考者,或者,有志于成为将星的男孩,不仅烧脑,而且极度刚猛

如果你习惯于阅读《小时代》,最好不要打开它。读这本书注定是一场烧脑之旅。作者通过对古代战争细节的辨析,对战略局势,战术选择的原因进行重构,让消失于时空中千年的战争细节重现。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运用书面材料,最新的考古资料,对材料进行辨析,找到其合理的价值点,辨析战略意图,错误点,甚至要去犯这个错误的心理活动,以福尔摩斯探案的推理精神进行还原,由此,研读文明进程战争要素的变迁,战争态势。

所以,书中有很多的篇幅在于对史料的甄别,那些为真,那些为假,战斗地点的确定,通过各种说法,结合当时的情形加以排除,或推断其可能性,推定某种说法,以及其可信程度。

如果你不怕拥有冷静到极致、理性运用到极致的大脑,如果你享受战略思考者的乐趣,这本书专为你量身定做。打开你的《战争史》,让克劳塞维茨的智慧助你前行吧,军号已吹响

《战争艺术史》读后感(二):对比富勒的《会战史》

对于现代人,肯定是读《西洋世界军事史》更适合。因为《战争艺术史》根本就不是适合初学者读的的战争史,这书类似于中国乾嘉考据学之类的军事史批判。很多西方人耳熟能详的史实,作者一笔带过,而把大量篇幅给了史料考订。但是很多繁琐考订对国人意义不大,且出版太早,显然落后于今天的认知。举一个例子,作者讲述阿德里安堡会战,连篇累牍的考订只是双方兵力大致都一万多人。而对照《中世纪战争艺术史》虽然也是二十世纪初的老书,但却能认识到这次会战意味着传统罗马步兵战术的衰落和中世纪骑兵突击战术成为主流。战后狄奥多西皇帝建立了由日耳曼人组成的4万人骑兵部队成为罗马人的主力。其他《简明战争史》、《剑桥战争史》都有类似表述。而《苏联军事百科全书》更进一步指出,日耳曼人骑兵成为主力,加剧了西罗马帝国的蛮族化。相反《战争艺术史》却只是哀叹:既然双方兵力相差无几,罗马帝国不可能战败呀?那肯定是内部问题或者出了叛徒?!

当然《战争艺术史》关于中世纪战争有的战例,国内少见(比如南锡会战,有详细论述),但是书中地图保留的很少,这是一大硬伤。而且第四卷直接论述300年的战争史,远不如前三卷详尽。

富勒的书虽然战例没后者多,但本书原名《总会战史》,本来就是讲决定世界历史走向的大会战,论述详细,且有地图。

《战争艺术史》读后感(三):克劳塞维次之下,万万人之上

今天豆瓣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垃圾信息太多,而且豆瓣的管理体制适足以屏蔽掉有用信息而把垃圾信息放在最上面。一本书的书评经常达到两千个或更多,实在不明白这种自欺欺人的东西有什么用处。以至于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评一栏竟然如此干净,便忍不住写上两句。

古往今来,能征善战的将领往往写不出好的军事理论,好的军事理论家也未必有太多上战场的机会。克劳塞维茨曾说,战争与其说是一门科学,不如说是一门艺术,但人类自有文明以来的大部分指挥官只不过是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他们所迷恋的也不过是《某某兵法》这种类似于《3年高考5年模拟》这样的速成之作。

但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由这样的脑袋领导战争无疑会导致杯具。一次大战前,欧洲各国普遍认为这场战争将会像普法战争那样在几周内结束,只有两个人例外:一个是英国的H.G.威尔斯,一个是德国的汉斯.德尔布吕克。

他们两个人不遗余力地劝说自己国家避免旷日持久的战争灾难,然而于事无补。实际上,如果一战前欧洲各国能够仔细考察一下此前较近历史时期内的几场局部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日俄战争和布尔战争,便不难得出下场战争会很艰难的结论。然而一战前欧洲贵族的眼里亚洲和非洲都是野蛮未开化地区,美洲也比欧洲矮上一头,自然不会对这些地方的战争予以重视。

对于一个军事理论家来说,有没有实际的战争经验还是非常重要。正如没有踢过足球的人看比赛只会看有球球员,而踢过球的人会看整支球队的传球和跑动一样。德尔布吕克没有像克劳塞维茨那样有机会坐在最高军事机关亲历拿破仑战争那样的宏大戏剧,他的军事经验主要来自于自己作为低级军官参加普法战争,但普法战争的经历还是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地印记。许多军事著作家分析一场战役会从战争开始开始讲起,这也符合大部分外行群众的认知,而德尔布吕克却能够从动员开始讲起,因为普法战争普鲁士的胜利大部分来自于成功而迅速的动员。

虽然军事经验欠缺一些,但丰富的历史素养却可以补其不足。德尔布吕克出身于教育水平极高的家庭,他自己也跟随兰克学习文明史,这使得他在点评古往今来第一流名将的发挥时,也能将对方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而非像很多人那样看到凯撒或亚历山大的名字就昏了头。他会淡定的指出凯撒们所犯的错误,以及这些错误为什么难以避免。

比如在分析汉尼拔失败的战役时,他就会很细致的讲出,为什么一代名将会在至关重要的战役中犯下那么业余的错误,许多具体操作的细节是非亲历战争者不能理解的。

然而不幸的是,这部书中这种对细节的分析还是太少了,这只能归因于作者晚年精力不济所致。毕竟除了作家以外,德尔布吕克还是当时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晚年他把很多精力花在了对付一战后德国国内的右翼势力上,虽然在他去世那年的经济危机让这一切变得徒劳。除了第一卷以外,后面三卷基本看不到太多对战役的具体分析,且越往后越简略――最后写到拿破仑战争时,对于具体战役几乎全然不做描述,不能不说是本书除了未完稿之外的又一大遗憾。

不过,德尔布吕克的孩子几乎个个事业有成,有的还获了诺贝尔奖,不能不说是他生前抵制纳粹埋下的善因。

最后吐槽一下本书的外封,上面印了知名软骨病患者时弘殷和邵永灵的推荐,显然不如印乔良和王湘穗的推荐更好。毕竟后面这两位以后在历史课本上是要和大川周明、北一辉相提并论的。

《战争艺术史》读后感(四):鲲鹏气象,尘埃功夫

早在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一位学者不仅耐心将战争与战略的基础知识进行社会普及,让广大民众了解战争,还屡屡对德国统帅部在一战期间的战略思想进行尖锐的批评,他就是著名战争史家——德尔布吕克。

这是一本神奇而宏大的著作。他是作者二十年时间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作者运用福尔摩斯的功夫研究古代战争的每一个细节,对早已消亡的过去进行有效的还原,并从这两千多年的战争中深入思考,进一步完善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深刻思考。

有幸见到译者的关于此书的文章,一并拿来,共同欣赏。

------------------------------------------------------------------------------------------------------------------

作为译者,一字一句地读完全书本是最基本的职责,但《战争艺术史》于我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自从中学时期开始读已停刊的杂志书《战争史研究》以来,我一直有心探究以军事和战争为枢纽的社会世界,而《战争艺术史》正是目前我遇到的最奇妙的一段缘分。

在我翻译过的所有书里,在我阅读过的所有军事史乃至历史著作中,《战争艺术史》都是独具一格的存在:它向我提出了窥探一场智识冒险的挑战,而我欣然应战。

第一卷第七篇第二章《赫尔维蒂战役》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假定读者熟悉《凯撒战记》中对赫尔维蒂战役的描述……”换句话说,在开始阅读本章之前,请你先至少浏览《高卢战记》的第一章。事实上,这是德尔布吕克对读者提出的一贯要求。他讲查理曼,直接从当时供养一名合格的武士需要的资源讲起;他讲日耳曼尼库斯,一上来就考辨塔西佗留下的记载;他讲古斯塔夫·阿道夫,只字看不到他除了军事家身份以外的任何记述。

看到这样的写法,许多读者或许会打起了退堂鼓:这就是一本枯燥的学术书吧,有什么好看的呢?作为译者,看到《赫尔维蒂战役》开头的那句话时,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先听德尔布吕克的话,把“前置文本”看了。因为在翻译先前章节的过程中,我已经完全确信德尔布吕克在这段警示语之后肯定会拿出不得了的东西。或者说,我已经知道,德尔布吕克既有鲲鹏视下的恢弘气象,又有尘埃野马的考证功力,逍遥游于宇宙之间,一部真正的“普遍史”(universal history)就应该是这样的吧。回到赫尔维蒂战役,德尔布吕克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层层推进,直至揭晓时,耳边仿佛响起了“真相只有一个”。

在提出德尔布吕克的推理之前,首先简述一下凯撒给出的版本。

赫尔维蒂人生活在今天的瑞士和德国西南部,南边是阿尔卑斯山和罗马共和国,西边依次是塞夸尼人,再往西是埃杜伊人。赫尔维蒂人意图称霸高卢,准备先带上全族老少,抛弃故土,征服埃杜伊人以西、濒临大西洋的塞农人,然后从那里收服高卢各部。赫尔维蒂人试图向南通过阿尔卑斯山山口,经过罗马行省西去。凯撒得知消息后,匆忙构筑防线,将他们挡了回去。于是,赫尔维蒂人改走北路,一路烧杀抢掠,引起了诸部落的恐惧怨恨,埃杜伊人邀请凯撒率大军讨伐赫尔维蒂人。凯撒欣然从命,在埃杜伊部东侧的索恩河将其击败,赫尔维蒂人遂准备北返。随后凯撒向西去往埃杜伊部首府布拉卡特,赫尔维蒂人掉头追击,结果在当地被凯撒击败。

简言之,野心勃勃的侵略者赫尔维蒂人被高卢人民的保护者凯撒打败。这正是凯撒征服高卢的起点。德尔布吕克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赫尔维蒂人果真是全族出征高卢吗?

这是一个数量问题。凯撒给出了一个数字:36.8万人。于是,德尔布吕克估计了这样大的兵力所需的给养数量,以及运输这些给养所需的车队长度,再考虑到当时的路况只能允许单车通行,这样就能估算出赫尔维蒂人的最大行进速度:每天7公里左右。然而,按照凯撒的记载,赫尔维蒂人用15天走完了索恩河渡口到布拉卡特的路程(直线距离100到115公里),所以每日行军路程应在8到11公里左右。这两个数字完全是错开的。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赫尔维蒂人不可能有36.8万人,或者说,赫尔维蒂人并非全族老幼妇孺一起出动。

德尔布吕克在全书中做了许多这样的“算术题”:根据土地出产力推算希波战争时期的希腊城邦人口与军队规模;根据人的跑走速度推算马拉松会战中激战的发生地点;根据部落地域面积和人口密度大致估算民族大迁徙期间蛮族“大军”的实际人数……这种“客观”方法是对古代史料准确性欠缺的应对手段。

打个比方,《三国演义》里说赤壁之战中的曹军有83万大军,史学家A认为太多,应该只有一半也就是40万,史学家B认为40万还是太多,应该再折算一半是20万才对——可靠性是要高得多的。这种方法在崇尚“定量”的当代学界或许不足为奇,但在当时的军事史学界是相当先锋的做法。以至于一名德国步兵上将在书评中写道,《战争艺术史》“结束了军事史写作缺乏专业性的时代”。

论证完了赫尔维蒂人的兵力问题,德尔布吕克又借助最新的古代高卢道路研究成果,讨论了赫尔维蒂人初次受阻后的路线问题,继而得出结论:赫尔维蒂人的目的地未必是凯撒所说的塞农。他还指出了凯撒叙事中遗漏的一个重大背景信息:高卢人当时受到了一位霸主的压迫,也就是凯撒随后会讲到的日耳曼军阀阿里奥维斯塔,而且这位军阀的根据地正是埃杜伊人和塞夸尼人的地盘。

根据上述线索,德尔布吕克提出了一个大胆而扎实的可能性:赫尔维蒂人是被埃杜伊人中主张高卢自主的一派请来,联合起来对抗阿里奥维斯塔的。而凯撒的目标是率领罗马大军击败阿里奥维斯塔,成为新的高卢之主,因此自然不许高卢人自己解放自己。于是,凯撒在《战记》中极力掩饰赫尔维蒂人的真实目的,甚至将其抹黑为侵略者。

这就涉及到了《战争艺术史》在考证功夫之外的另一面:宽广的视野。

德尔布吕克在提出了这幅“即使不可确证,至少胜在不无可能、可以理解的图景”之后表示:我们不得不超越军事史本身,更深入地探讨真正的政治面向……运用《凯撒战记》为史料时必须多加小心。

克劳塞维茨有一句名言,“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德尔布吕克强调军事与政治的“勾连”也并非意外:在某种意义上,他是从史学的角度延续了克劳塞维茨未竟的事业,为克氏的军事哲学提供了军事史学的支撑。事实上,本书最初的德文版书名正是“政治框架下的战争艺术史”。

当然,德尔布吕克所说的“政治”范围是很广的,用今天的话说,至少涵盖了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的内容。比如,第二卷《蛮族入侵》的第一章是“早期日耳曼民族”,用简短的篇幅勾勒了与罗马帝国作战的日耳曼人的生活图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百户”,居则同耕,出则同战,百户长平时管理,战时统率;遇到大事,人民会推选出酋长,率领大军出征;酋长借此积累财富,蓄养私兵或者叫扈从。

接着,第二章“日耳曼战士”,在第一章的基础上说明了日耳曼人军事力量的来源:除了蛮荒生活锻炼出的个人勇武以外,亲近共同生活结成的信任纽带也让他们能够迅速聚散,但难以像罗马军团那样形成宽大整齐的正面。

同时,他还对所谓的“楔形阵”做了一番精彩的考证:日耳曼人的楔形阵果真是像某些作者设想的那样是三角形吗?事实上,楔形阵很可能只是多个正面较窄的小阵。只是因为每个小阵与罗马人的大方阵接触时,前排侧面的士兵缺乏掩护,于是倾向于后退,所以形成了中间突出的“楔形”。换言之,楔形并非有意的布置,而是自然形成的形状。

这种解释模式是可以推广的。比如,为什么日耳曼人在对抗罗马人时战绩卓著,而日耳曼人的后代法兰克人面对维京人时却不堪一击?我们常常容易从“民族性”的角度去考虑:因为罗马人在与日耳曼人对抗时堕落了,法兰克人后来也堕落了。但是,德尔布吕克宁愿从社会形态与政治结构的角度去考察。法兰克人发展到9世纪,原始的百户(氏族)早已瓦解,大部分自由民变成了和当初的罗马人一样的农民,而发展成国王以下的各级贵族依赖少数精锐扈从,也就是后来的骑士。骑士随主人散居各地,征召迟缓,事罢还要回家。在保持了原始氏族结构、来去如风、了无牵挂的维京人面前,法兰克人自然左支右绌。

上述内容涉及到贯穿全书的一条线索:军纪。除此之外,书中还潜藏着多条或明或暗的脉络,比如消耗战与歼灭战。这一战略之争,从第二次布匿战争一直讲到拿破仑之前的欧洲近代军队,尤其是结合腓特烈大帝的经历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德尔布吕克的手段是非常丰富的,除了以上提到的以外,还有大量文献考据、语源追溯、实地勘察、心理考察等。他的论证风格总是正面突破,不会用叙事手法和空洞议论加以掩盖。因此,在翻译——同时也是精读——的过程中,我总是猜不透他的考据能细致到什么程度,也猜不透他的眼界能开阔到什么程度。对于一个有智识上的好奇心和勇气的读者来说,不论他之前是否对战争或军事有专门的兴趣或了解,大概都能从阅读《战争艺术史》中获得极大满足的体验。

德尔布吕克的眼光恰如庄子笔下的大鹏。乘着现代史学发展的东风,扶摇直上,俯瞰野马尘埃,“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