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在幻想的冰山下读后感摘抄

在幻想的冰山下读后感摘抄

《在幻想的冰山下》是一本由谢开来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页数:3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幻想的冰山下》读后感(一):冰山之下:ChatGPT时代,我们更需要奇幻文学

奇幻文学由来已久,从上古神话到近现代题材多变的克苏鲁和赛博朋克风,《哈利波特》让童年充满奇趣,《魔戒》让少年心潮澎湃,《冰与火之歌》改编剧《权利的游戏》,令无数大佬追剧上头。

我们翻阅过许多相关作品,偶尔会模糊其类别是否归于奇幻文学;听过无数关于《魔戒》三部曲的赞誉,依然对托尔金多年后的影响力略有疑惑;更不论文学作品衍生游戏,到游戏作品衍生文学,一时间乱花渐欲迷人眼。

种种问题的答案究竟是什么?

依托于欧美奇幻文学作品的故事世界,分析讲解主要代表作品的诞生和发展及作者/创作团队背景,帮助读者理清脉络,知晓其文学价值。

尤以开创奇幻小说先河的《魔戒》系列为代表,托尔金在作品中不仅创建了一个虚构的超自然世界,同时以独立的时空体,别具一格的社会群体为显著代表,在其作品中囊括家族谱系、地理志甚至语言体系,形成一个近似历史的文明,对后世奇幻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欧美奇幻文学至此通过超自然、时空体和社会群体的互动,构筑起的奇幻世界三大宏观结构。其架空世界也在三大宏观结构的互动中生成。

尽管奇幻世界发源于人类的瑰丽的想象,却一样蕴含着现实世界因素,创作者自身的宗教信仰和时代性都会在作品中有所展现。

透过现象去分析本质,也是本书特色之一。对欧美奇幻文学的研究,不仅仅停留于文本故事的分析,同时对社会生产力进行了讨论,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结合,社会经济和文艺创作结合。

由此,文学作品衍生出影视及游戏等多题材内容,或桌面角色扮演游戏或电脑角色扮演游戏衍生出文学作品,都在有利可图的趋向中快速的,多元化的得到发展,奇幻文学的产出量也因此被推动。

本书在学术领域上丰富和填补了欧美奇幻文学在故事架构和文本系统方面的发展历程,加入了代表性作品的梗概和特色归纳。

通过梳理的欧美奇幻文学体系的脉络和特征,可作为本土奇幻作品创作的参考。

然而,欧美和我们在文化、经济和历史层面的差异不容小觑,想要架构起完整的东方奇幻世界,仍需大量研究和努力。

刘慈欣先生说,未来人工智能比我们更聪明,想象力将是人类唯一的优势。

或许,在ChatGPT时代,我们更需要奇幻文学作品。

愿我们的奇幻文学作品可以借助学术性研究的剖析,在题材和架构上推陈出新,洛阳纸贵。

另:看得出作者真的好喜欢奇幻文学,谈到喜欢的作品时,字里行间都跳跃着欢喜。

文字,是可以感染人的。

《在幻想的冰山下》读后感(二):“你听到冰雪的歌唱了吗?”

“是人他就得看戏,这不看戏的,不是人”。——《霸王别姬》台词。人为什么非得看戏剧和故事?这可能是最为强势的循环叨叨。而今天,戏里古灵精怪产业尤为庞大,对此目前较重要的研究,都难以绕开此书。

本书由三个案列(魔戒、D&D、博德之门)和三种分析构成(分别是三大宏观<超自然,时空体,群体>、文本构成、文本权力约束),其中自己仅看过魔戒电影,作者对魔戒各时代的梳理十分精炼,余两个案例的编年史概述也让人想深入了解。作者用超自然界定奇幻概念,用超自然衍生时空世界,最后强调早期文本对后来文本写作合理性的强约束。全书是欧美材料的解读,东方玄幻或是下一本书。其中对三类架空世界的编年史设定概述对自己构思帮助很大。编写架空规律与小说情结要用心思权衡,和一般先设定、再创作思路不同,一些作家会抛开最初设定,直接构思情节,就为保留某些未知、不确定,两者权衡,自己也倾向于先设定、再情节。而更为详细的概述,有许多友友书评已做了,作者也在bili直播做过说明(链接:谢开来:去往故事世界的旅途)自己不便再过多重复,不过在书外接触下三个案例会较有实感。以下提三点自己的想法:

一、游戏网文的来源:多年前有一部分“网游之XXXX”的网络小说,近年少见了,但目前的网络文学,一部分依旧有系统面板的设定。而在本书了解到,国内最初引进欧美游戏,需在电脑报纸刊登游戏背景的说明类小说,便于玩家理解游戏。所以笔者推测,目前残存的“系统文”是从此处发迹而来;其次这般写网络小说,能极大减轻情节构思的负担,情节突变转折直接由系统发出任务而推动。

二、作者对架空世界的侧重,勾起自己接触的架空游戏地下城与勇士(DNF)回忆,稍用本书来套解下2D横板格斗DNF。印象里,该游戏起始于阿拉德大陆(居然能查到编年史与人物志),天空中有一块飞翔的“陆地”,让人充满想象。大陆逐部有一种超自然邪恶力量,侵蚀各种生物,使之变异为怪物,而人类剑士受到轻微侵蚀,保持理智时拥有了力量。各大职业类似于D&D设定,汇集格斗家、魔法、机械、祷告等元素,杂糅的人物丰富着地下世界。通过战斗提升经验条,升级和中期转职增加技能,让冒险家有着目的。在设定剧本中探险、格斗做任务,剧本地图如:黑森林、地下洞穴、冰雪高原、异次元裂缝等,不难发现是对部分民俗素材的再利用,这与些CRPG较为接近。但NDF有着独特的NPC语音,语音是该游戏精华之一,语音中包含各类元素,“武艺的根本就是与自然合一”类于古典诗词“物我合一”的境界,“你知道骑着纳米恩图在天空飞翔的感觉吗?这世上还有许多我没去过的地方,微风拂面脸颊,那种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达”,纳米恩图是一种什么生物?笔者至今不想深究,但却老想揣摩是什么感觉(据了解台服倒闭原因之一,是母语声优过于粗糙),重视NPC语音,也给了玩家类似真实世界的对话感,也能对应作者所提的陌生化效果。而在几次版本更替后,韩公司被收购,从此在非专业商业化道路上,“魔改”一去不返,或是常规进一步商业化失败的案例(DNF音频:第三方biliUP语音混剪)

三、虚实内外:真实世界的超自然,在各种学科连贯证据的支撑下,孤立难以保真,故沦为饭后怪谈;而第二世界的超自然,也限制颇多,须保留部分第一世界的规律、理性,因为人们不会对完全长时间的莫名其妙提起大兴趣,完全陌生会造成困惑与恐惧,叙事也脆弱易崩溃,而部分的莫名其妙,恰好在熟悉中陌生,也有着适当的稳定、安全感。其次虚拟架空的NPC在可能的异时空,讲着两个时空共的同故事,却是与人同一类的生死爱欲,这些灾难中的拯救、危机中的转机、邪恶中的善意,是RPG的脚本故事,却迂回提醒着玩家,哪些理念沟通着真实世界的良善观念。无论是第一还是第二世界,人们总追求着更好的世界、更好的生活、更精彩的生活,也是心理机制的使然。这种追求,也是有温度的政治哲学的表达。

总之,架空世界的超自然,是勾起人陌生感的一个契机。而一切重要文本的母题,无论是游戏还是歌剧,小说还是电影,那些希望、绝望、勇气、遗憾、冒险、死亡等,对生活在大地上的人,发生着难以磨灭的鼓舞。或许也是架空世界吸引人们前往的原因。最后引用书中一句话作为结尾:

“他用大锤击打机器的一部分,把它敲成齿轮,这期间四溢的火花就变成了星星,为李奥克斯照亮…而熔炉里溅出的星星火花,在众神的争夺中,变成了大地上有着饥饿、口渴、疾病、死亡,以及自由意志的生物:人类”。

《在幻想的冰山下》读后感(三):奇幻——从现实到现实

已经记不起最早接触“魔戒系列”的具体时间,但模糊间应当是先看了电影,后读了书——毕竟自己的第一套《指环王》三部曲实体书是在二手市场购买的丁棣/汤定九译本(2002年版):虽然文字在当时读来过于诘屈聱牙,但油画封面充满了“西方奇幻”(当然那时候并不知道这个词)味儿,比现在那几套的封面可是吸引人多了~

魔戒(第一部)

8.9

[英国]托尔金 / 2002年 / 译林出版社

魔戒(第二部)

8.9

[英] 托尔金 / 2002 / 译林出版社

魔戒(第三部)

9.0

[英国] 托尔金 / 2002 / 译林出版社

并非遵循文本体裁生成的本来顺序,而是经由衍生作品(影视作品or游戏)回溯初始文本(小说等文学作品),是中国大众接触西方奇幻世界的普遍路径(嗯,恍惚间充满了后发国家的味道),而这“一角冰山”之下其实掩藏着一个更值得我们注意的现实:

对于这一现实产业现实的思考,构成了谢开来博士这部《在幻想的冰山下——欧美奇幻文学的故事世界和文本系统》的写作基础,而其副标题“欧美奇幻世界的文学的故事世界和文本系统”则更进一步指明了本书的两方面研究对象:

概言之,本书有着借“他山之玉”以探索中国本土文化产业,特别是以“架空世界”为核心的“IP”产业之发展的强烈的致用色彩——这当然和谢博士本身长期参与中国奇幻文学写作密切相关(参与有多深入?看一下后记部分的致谢就知道了~)。把握住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作者何以在书中大量采用文艺学、民俗学、文化产业研究等不同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也才能确切地抓住本书的研究脉络:西方奇幻文学源于欧美的现实(主要是历史与文化)土壤,又得以在欧美文化产业的“保驾护航”下落地于现实社会。

事实上,本书前半部分的案例研究便凸显了作者的此种思路:谢博士并未选取近几年大热的“哈利·波特”或“冰与火之歌”系列作为专题性研究对象,而是着重从历史影响、体裁区隔和产业化方面入手进行了案例的选择,于是我们得以看到具有“肇始之功”的托尔金“魔戒”系列——无论是对于欧洲古典神话与民俗传说的汲取和重塑、对于奇幻文学中多体裁文本系统的创设(这居然是托老一个人完成的!),以及对于架空世界概念的提出和实践,“魔戒”系列皆具有开创性的影响,更不必提还实现了目前为止最为成功的奇幻文学影视化成就。

努门诺尔与中洲之未完的传说

9.4

[英] J. R. R. 托尔金 著 [英]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 编 / 2016 / 上海人民出版社

我们也看到了引入“桌面角色扮演游戏”(TRPG)生产模式,从而实现大众化叙事的“龙枪”系列。

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 (2023)

7.7

2023 / 美国 加拿大 / 动作 奇幻 冒险 / 约翰·弗朗西斯·戴利 乔纳森·戈尔茨坦 / 克里斯·派恩 米歇尔·罗德里格兹

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发展,“电脑角色扮演游戏”(CRPG)这一新兴文本体裁自然应有一席之地,对于“博德之门”系列的考察自然也纳入到本书的范畴之中。

博德之门 Baldur's Gate

9.3

博德之门(Baldur's Gate)是一部具有高度奇幻色彩的电脑角色扮演游戏,由BioWare开发,Interplay在1998年发行。该作采用被遗忘国度战役设定,高级龙与地下城规则。该游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选择“博德之门”而非更具社会影响的“魔兽世界”作为研究案例,可能源于作者的两方面考量:一者,如作者自述,“CRPG文本与TRPG文本或通俗小说文本共同形成文本系统并不鲜见。CRPG在整个文本系统中,可能是后发的,即从其他版权产品衍生而来,如‘博德之门’系列;也可能是先发的,即从它开始延伸出文本系统中的其他部分,如《魔兽世界》”(200页)——选择前者无疑更有利于凸显一种文本在技术创新和产业革新现实中的接续性发展趋势。

二者,则不得不提到架空世界设定对于现实的观照,以及三个案例对于这一考察的适应性。在本书第五章考察奇幻文学故事世界的“宏观结构”时,作者特别注意到了文本中的“超自然”设定对于现实创作者思想即更为宏观的社会现实环境的映射——在奇幻世界对于神祇的塑造方面,“魔戒”系列浓厚的善恶二元与基督(一如)创世色彩(源于托尔金个人的信仰),经由“龙枪”系列的世俗化演绎,在“博德之门”系列中沦为“巨大力量和权势的持有者,或者一种更高层次的生命体”(250页),其神圣属性被彻底瓦解,呈现了一种现代性语境下对于神祇态度的调整。而在对于魔法的刻画中,贯穿“魔戒”—“龙枪”—“博德之门”始终的是一种对于技术滥用的恐惧与警惕,这无疑又来源于现实中自一战以来西方社会对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所产生的的隐忧”(253页)。两个案例,一流变,一恒定,皆反映了现实土壤对于奇幻文本之生成的深层影响。

笔者2021年参加《指环王》重映“观影马拉松”时,主办方放出的场间彩蛋,准确地把握了“艾森加德工业区”在原著中所具有的隐喻意义(狗头)

而在奇幻文学的落地方面,作者在第六、七两章对于奇幻文学话语体裁即文本系统之权力结构的考察则相当值得具体阅读。前者强调了奇幻文学“多体裁文本系统”的当下面貌,并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多体裁文本系统中,文本之间的权力层次已经得到凸显——设定体裁对于核心体裁虽具有指导意义,但后者的影响力却足以导致前者的迭代——在超英宇宙中,这被称作“重启”;在“星球大战”系列中,出现了“新旧正史”之分;在TRPG和CRPG游戏中,不得不面临“一代版本一代神”的尴尬;在“魔戒”系列中,则有意无意地成为了“神话塑造”的一部分。

而走出奇幻世界本身,文本系统的权力结构则表征了一种社会生产的分工:

——商标,构成了当代社会奇幻文学生产创作的重要因素,之所以如此,在于架空世界本身“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内容核心与生产框架,总有尚未被生产出来的内容和形式。因此,基于文本的著作权无法有效地控制架空世界的内容生产。于是,架空世界的法定权利很难依附于作品文本和著作权,而不得不依附于商标和商标权”(333页)。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开源性”在提高奇幻文学品牌塑造和保护难度的同时,却也为其传播和本土化创作提供了契机。事实上,在笔者看来,本书中虽有提及但未被作者深入考察的日本“异世界穿越”系列作品,便是一种虽“粗制滥造”,但在商业上却极其成功的对于西方架空世界的本土化移植——该类作品对于西方奇幻文学中世界观(包括魔法、社会架构和多元种族及其特点)的照搬、对于本土文化以元素的形式插入(例如日式女巫、武士等)、对于“冒险者”这一在母本中边缘职业的创造性强调(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ACG产业的“快销”需要——将母本中弗罗多们的冒险经历被简化并套用在一个固定职业上,从而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省略对于“前情”的叙述,可见282—284页),同动画、漫画、轻小说等体裁结合(避免了影视化作品中的“人种不适感”——《无极》《幻城》乃至《爵迹》的折戟在相当程度上【当然并非全部】源于这种“水土不服”,相对应的《诡秘之主》《塔希里亚故事集》等“非影像文本”的成功便与日本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076—078页),形成了独特的“日式奇幻”风格。

相对于高度同质化的“异世界穿越”系列,笔者更欣赏诸如《魔卡少女樱》和“Fate”系列这样的奇幻改编,但后者似乎更容易被定义为“都市传说”而非“奇幻”

日本的这一改造虽为很多人不以为然,但又未尝不是一种除了极端本土化的“仙侠”式塑造之外,奇幻文学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的可借鉴尝试——当然,中国的文化与社会毕竟有其特殊性,奇幻文学的落地生根所面临的挑战甚至更为多样(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前几天和书友聊到:为什么西方奇幻动辄以地下城为场域,而中国神话却动辄神山仙岛呢?)但毕竟,在“流浪地球宇宙”“三体宇宙”崛起的2023年,科幻文学在中国的品牌化、产业化已呈方兴未艾之势(当然,也不能排除昙花一现的可能),与之比较,长期作为其兼有“舶来品”与“亚文化”双重色彩的难兄难弟,中国奇幻文学何以平稳落地,确实是一个需要跑步解决的问题了。

最后,回到本书本身,作者的研究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这种开创性首先源于其致用的目标所带来的跨学科性质——“尽管本书号称自己是文学研究,但具体的研究内容却延伸到了社会化生产这一传统文学研究不太注意的领域。”(361页)同样也归功于其作为研究者的他者视角——这对于一个曾经的创作者来说尤为难能可贵,毕竟“很多成功的创作者都可以自行解决创作和思想问题,却很少思考社会经济基础问题,更不要谈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结合了”(365页)。

然而反过来说,可能正是由于这种开创性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或多或少地压抑了作者作为中国奇幻文学演进之参与者的身份属性,让本书的写作退回到了单纯的课题研究层次,以致被程式化的论文结构(与篇幅无关)、过于庞杂(当然,并非不必要)的理论叙述、生怕不够详细的文本梳理乃至或许明显的功利化研究趋向所淹没,总而言之,过于克制以致拘谨。或许有些吹毛求疵,但在笔者看来,冷静分析中仍流溢着热情的研究或许才是更能吸引读者并给予深刻印象的作品,就此而言,笔者将更期待谢博士有关中国本土奇幻文学历程的研究——在探索过西方的幻想冰山后,回到“九州”的世界,我们或许有机会见到更为有趣的论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