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是一本由(瑞典)谢尔·埃斯普马克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读后感(一):谁的问题?作者?译者?读者?

机缘巧合淘到此书,作者和主人公都很吸引我读下去。瑞典作家谢尔曾出版一本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标准的书籍,而本书的主角则是20世纪匈牙利最有名的作曲家,二战期间他公然与纳粹对抗,曾经轰动欧洲。

遗憾的是,读到一半我决定放弃了,不知是作者写的太晦涩,还是译者译的太生涩,抑或是自己思想太青涩,总之非常遗憾地放弃了……

《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读后感(二):是谁的巴托克,用谁的枪,遥指坦克?

这不是几个音符和坦克的对峙,这不是一个作曲家和第三帝国的抗衡,这不是灵魂的自由和肆虐强权的对抗……这不是一首英雄赞歌。

这是一个舞台。

巴托克赋予音乐生命,音乐生长出自有和崇高,成长为沟通人类灵魂的巨大象征虚影。埃斯普马克在台下做一个虔诚的观众,他的目光拥有力量——于是,虚影一边接受崇敬,一边接受洗礼。它终究站上舞台,以山般巍峨的身躯,跟的第三帝国宣战。

这是“抽象”和“感性”已预见结局的交锋,而巴托克,静静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边走过,面无表情,眼里有音符在唱歌。

他走走停停,既在路上,又从未出发。

《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读后感(三):音乐所打开的

贝拉·维克托·亚诺什·巴托克(Béla Viktor János Bartók,1881年3月25日-1945年9月26日),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钢琴家,民间音乐学家。勋伯格同时代人,经历略似。

音乐是对现实的一种运算,一种对真实的抽象。它是神圣的,有根性,亦有宣示力。在文本中,巴托克幻化为音乐(艺术)的代称,尤其是民间音乐的代称。他是一首交响曲,是作为桥梁、民间风、非种族性、感觉的真观性的意义。当然音乐喻指更多,譬如纯粹声音,噪音,信号,动荡,巨大制音器。

巴托尔的另一个身份,是作为“自愿的犹太人”的流亡者,(曾受卢卡奇的庇护),被悬张的屠杀、灭裂、囚禁、钳制与之俱在。虽并非因被命名为“堕落艺术”受驱逐,却与其音乐创作中“对不同的性、民族、社会阶级和年龄的广泛慷慨”的宗旨有着牵连。艺术所带来的自由、感性、抵抗力,以及对权力的超越,在不断地重置着真实。

流亡既是不合法的和虚假的,又是灾难性的。

《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读后感(四):是一瞬,也是一生

谢尔•埃斯普马克,这位瑞典学院终身院士、曾连续17年出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已经83岁了,但他的作品却总是能让人惊艳。恣意的想象、旺盛的生命从冷静的叙述和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结构紧密的布局中伸展出来,像新鲜的葡萄藤,青葱地爬满阅读者的长廊,一路编织进阳光的闪烁,泥土的沉静,果实的庄重还有花瓣在风中飞旋的轻盈。词语,意像,思绪和叙事,是密密的经纬线,连同阅读者一起编织进作品;又像是一个个路标,引领着读者穿越过谢尔葳蕤茂盛的思想丛林。

读《失忆的年代》的《失忆》、《误解》、《蔑视》时是这样,读《巴托克:独自面对第三帝国》也是如此,甚至更是如此。如果说,系列长篇小说《失忆的年代》中的每一本都像是一出舞台剧,一出只有一个人出演的小剧场话剧,那么这部关于匈牙利著名作曲家贝拉•巴托克的作品就是一部当之无愧的新浪潮电影。它演绎在纸面,又立体在读者的面前。

时间起始在巴托克举杯的一瞬,时间又延展到了巴托克的一生。这个蓄积着49公斤的愤怒,随时准备和黑色雪佛莱中密探肉搏的男人,那个被皮疹折磨着羞涩地躲避镜头的五岁男孩;这个担忧着儿子将被独自撇在欧洲独自面对未来寻亲美国漫漫长途的父亲,那个面对母亲的探询因愧疚而焦躁又急于维护年轻妻子的儿子;这个努力用平静转移妻子的视线免得她惊惧的丈夫,那个在双钢琴的演奏中将音符凝固在凝视中的导师与爱人;这个怀疑着装满乐谱的行李会泄露他们出走欧洲的逃亡者,那个在边远的农舍中从收集到走入农人们的旋律、曲调和歌词的音乐家……

长镜头,定格,闪回,快切,淡入,转黑,画外音,对话,新闻素材……一切属于电影的,都被谢尔信手拈来,拼贴出了1940法国南部小镇尼姆一个黄昏中的巴托克,他正要从这里出走欧洲流亡美国。这个“自愿的犹太人”,面对着整个第三帝国,脆弱,孤单,而又坚定,犹如站在坦克行进道路上的音符,轻盈,透明,而又不可摧毁。

现在,过去,未来……此岸,彼岸,过往……时空在纸面上被裁剪,被折叠,被拉伸,被联接……就在巴托克举杯的这一瞬,他意识到,敌人追上了他。

一瞬即一生。我们的一生是由多少个这样的一瞬构成,又是在哪一个至关重要的一瞬被毫不迟疑地改写。一次,或者是无数次。我被这样的短,又被这样的长迷住了。我被这样的浓缩,又被这样的无限震撼了。

《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读后感(五):他是一团49公斤的愤怒 带着火焰而不是凝视

“痛苦的是我还有很多话没说完就不得不走了”这是巴托克逃亡美国不久后于弥留之际的悲叹...作为一个自愿的犹太人,如果他不是坚强的个人主义者,以个体的形式独自对抗日耳曼帝国车轮的碾轧,他或 许不会在凄凉晚景中发此叹吁。

好的小说,开篇第一句就能抓住人心。长篇人物小说《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是瑞典作家谢尔·埃斯普马克写于他83岁高龄时,可能无法相信书中凝练的文字紧绷的节奏是出自一位老者笔下。仅100多页的小说更像是一部带着第三帝国流亡色彩的长剧、电影。大量的短句和谢尔擅长的诗歌写作法,以及书中一笔带过的人物、特殊历史事件、意像、思绪、人物内心独白等元素增加了这本书的阅读难度。这或许也是作者别有用心的设计,生怕情节带入的太直接而破坏了想象的美感和艺术,好比国画讲究留白,他希望读者能借助自身挖掘探寻的力量来进入他的思想,来解读这位“自愿的犹太人”和他“颓废派”的音乐王国。

“他是一团49公斤的愤怒,带着火焰而不是凝视”这是我理解的贝尔·巴托克的灵魂。在第三帝国的恐怖气氛蔓延整个欧洲的时代背景下,种族与身份裹挟着犹太人的命运被推倒了历史洪流的浪尖,可能只是流亡途中一个叫不出名字的小镇酒馆老板娘不怀好意的一句“你们没有定量供应卡吗?”就优雅的宣布了集中营和死亡的开始。即便如此,巴托克依然一无反顾的踏上这条不归路,一个自愿的犹太人,这无异于是自杀,他的倡议和作品都是对Nazi的直接挑战。他和第二任妻子蒂塔在灰狼穷追不舍的监视下,每一个今天都是场生死未卜的赌注,可想而知那是怎样一种绝望的处境。当他们来到仅一步之遥的法国边界时,如影随形的危险再次逼近,酒馆里巴托克一系列的动作和内心活动也是小说最精彩的部分,类似这样千钧一发的场景随着巴托克的逃亡之旅一路上演,情节推进至此摆在读者面前的仿佛已不在是一本小说而是一部跌宕起伏画面感十足的冒险电影,甚至往昔欧洲二战电影中的零星片段也在眼前一一闪过。于读者来说我们体验的是一段永远不可复制的历史,于谢尔来说是对这位孤僻决然又满怀社会责任感的音乐家的爱与尊重,于巴托克来说是在用自由生命来实验他的自问——“几个四重奏的节拍果真能站在坦克行进的路上吗?”当他和妻子顺利逃亡至美国时已是身无一物的窘迫处境,新的生活或许要从百货公司的服装店开始,但我相信这种没有牵绊的洒脱是任何一位第三帝国的艺术家们都趋之若鹜的。

巴托克的音乐与西方古典浪漫派有着截然的反差,他把整个匈牙利民族的DNA都镌刻在他的交响乐篇章中,悲怆而雄浑壮阔的民谣风格是匈牙利民族的咏叹调。我想巴托克还是热爱欧洲的,虽然这片大陆给了他太多苦难和不正义,但就像书中写到的“他得离开欧洲,只有这样,他才能清楚地表达欧洲。”有的时候离开才是爱的延续,只有这样才可以爱得更深沉更有生命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