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1000字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1000字

《历史学家的技艺》是一本由(法)布洛克(Marc Bloch)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一):阅读摘要

《历史学家的技艺》是布洛赫唯一一本系统阐述其理论的著作,被誉为「年鉴学派的宣言书」,本书从历史审美的角度着眼,为历史研究的合法性进行辩护,提醒世人注重求真的同时,也要悉心保存历史的诗意;在对历史进行体悟的同时,要善于从历史遗迹找寻历史的脉络,注重培养历史学家的想象力,由古知今,由今知 古,力求通古今之变,提升历史研究的境界。此书基本概括了年鉴学派的理论方法。

导言部分以「历史有什么用?」开头,布洛赫认为史学的主题就是人类本身及其行为,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显然在于增进人类的利益。作者将人替代史料作为史学研究的对象,反对纯实证主义史学。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进入史学研究将史学形成两大对立学派,一派是以实证主义为主的涂尔干学派,另一派为「唯历史」的历史学家,作者反对绝对的「实证」和「唯历史」。同时作者认为史学的不确定性正是史学存在的理由,它使我们的研究不断更新。

历史学的研究领域

在所有史实、史料的背后都是人类,人支配历史的介入,历史学所要掌握的也正是人类,作为人类知识的历史学正是科学和艺术的巧妙均衡。同时也要将研究中的人加入连续统一的时间中,时间的连续统一同时也造就了历史研究的重大问题,历史学家的研究也就有了意义。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以「溯源」为例,起源是指「开始」还是「原因」?在追溯人类行为起源时,就容易将祖先和原因混为一谈。总之,脱离特定的时间,就难以理解任何历史现象。作者还强调历史和现实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历史学家要「通过过去来理解现在」,与之相对应地,「通过现在来理解过去」。最后,他认为「历史研究不应自给自足」,呼吁历史学家走出自己的象牙塔,在个体劳动与团体劳动的结合中完成自己的职业。

历史的考察

历史研究的手段是否要由于课题的靠近现实或脱离现实而截然不同呢?由此提出历史考察的全部问题。史料的记录具有记录者的「主观性」,所以我们以此观察过去是间接性的,但也不是所有方法都是间接的,例如通过考古遗迹对实物进行推论。我们要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补充史学研究。同时史料的多样性要求学者多才多艺,但由于个人能力的局限性,只有以合作的方式取代个人掌握多种技能的做法,这种合作模式会成为未来历史学的主流。史料收集和流传的不确定性又加剧了历史考察的不同手段。研究现实和考察历史的方法各有所长,但都取决于人留下的「轨迹」,所以要想研究取得成效,就必须遵循考证的法则。

历史的考证

尽管年鉴派对立于实证主义史学,布洛赫也并不轻视史料,而是对历史求真的同时,保存历史的诗意。除去一类无需解释的事实,历史就没有任何确定性。历史的「偶然性」、目击者的主观性和能力不同、叙述者的误解等等都造成了史实的歪曲。作者将作伪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假冒作者和年代,一种为内容的不实,并试图找出作伪的动机,包括利益动机、记忆的缺陷、舆论成见、有利于传谬的社会形势等。历史考据的逻辑通过对史料的对比进行辩伪,比较是考证的基础,考证就是把同和异、一和多自觉抽象作为依据,同时来计算史料的「确定性」。布洛赫乐观地相信:“历史学通过发展其技艺而为人类敞开了通向真实、因而也是通往正义的一条新道路,它有权将这一成就视为其最确定无疑的光荣之一。”

历史的分析

布洛赫认为「理解」才是历史研究的指路明灯,而理解则需要分析。在分析时,应该把对人类现象的分类研究和对所有类型的研究结合起来,他尤其强调了组合工作的重要性。历史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专业词汇和「术语」的分析。布洛赫出色地论证了历史学家如何使用双重语言,即研究者既要运用他所研究的时代的语言,这可以使他避免时代错误,但他也需要历史学科当下的词语和概念工作。历史分析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年代划分的问题,因为“人的时间将始终有违于如时钟一样严格分割的完美统一性”,所以找不到一种完美的时间划分方法,时间的划分需要历史学家自己辨识出边缘地带

历史的因果

该书的第五章无疑应该是论述“历史的解释”的一章,但布洛赫只提出了利用因果关系作为历史认识的工具和历史原因的复杂性,对于历史的原因,还需我们自己去探索。

尽管布洛赫将本书称为“我所呈现给读者的,不过是一位喜欢推敲自己日常工作的手工艺人的工作手册,一个技工的笔记本,他常年摆弄直尺和水准仪,但觉不至于把自己想象成数学家。”但也能在此书中窥见新史学研究的大门,这本书也无疑是年鉴派的扛鼎之作。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二):【笔记】真实是历史的最高价值(无论它是否存在)

4p 张和声:要了解现实就必须超越现实,要探讨历史亦不可囿于历史。

9p 轻视求证,与求实相悖;但把手段当做目的,为考证而考证则无非是虚掷光阴的博学游戏。

22p 如果掉以轻心,伪历史就会殃及信史,我们从而严重脱离了珍视的思想传统。

24p 单纯的爱好往往先于对知识的渴求。人们往往是在这里一种本能的引导下从事自己的工作,事先并不完全意识到它的结果。

25p 研究的价值不能以是否促进行动来衡量,否认人们追求超物质利益的求知欲望,无疑会使人性发生不可思议的扭曲。

36p 在追求尚未确定而有发展前途的知识时,人们会产生一种朦胧的冲动,而烦琐细微的定义不仅会扼杀这种创造性智慧的火花,还会进而束缚人们的思想。

44p 在追溯起源时,我们容易讲祖先与原因混为一谈。而实际上,脱离特定的时间,就难以理解任何历史现象。

48p 多少似是而非的论点,其实是以一整套奇怪的前提为依据是。

49p 倘若一直恪守陈规,就会无从改进,继而积习难改。

49p 对历史的无知不仅使当代科学产生混乱,而且导致对当前行为的困惑。

49p 人们耗费大量光阴设计某些新技术,而后,又或多或少地自愿沦为这种新技术的囚徒。

52p 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往往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漠然无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

53p 历史感的培养并非总是局限于历史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关当今的知识往往能以一定的方式更为直接地帮助我们了解过去。

55p 历史研究不容画地为牢,若囿于一隅之见,即使是在你的研究领域内,也只能得出片面的结论。

58p 只要观察者稍微扩展一下他的视野,就可能造成错觉。我们已知的绝大部分东西都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了解的。

61p 对历史的认识,是对人类活动轨迹的观察。所有稍微复杂一点的人类活动,都不可能加以重现或故意地使其重演,因而,不可夸大“现时”的优越性。

63p “过去”就是以后不会改变的资料。但对过去的认识却在渐渐深化,这种认识时常变化,并日益完善。

71p 无论如何努力地多才多艺,能力的局限性无法逾越。只有以合作的方法取代个人掌握多种技能的做法,舍此别无他途。

79p 容易轻信与过分多疑都不可取,也不能过分依赖以常识为标准的考证方法。

87p 错误的证据不仅激发人们去探求真的技能,而且可以进一步成为改进考据分析方法的新起点。

92p 篡改往往出于私利,润饰则是为了点缀。以错误的审美观矫饰古代,其恶劣后果对舆论也未必无足轻重。

96p 目击者往往不能察觉事件的直接因素,后人就更无从了解了。

98p 失真的东西具有反常的魅力,而只有迎合公众的偏见,信息才得以传播,才具有生命力。于是乎,错误的说法也就成了一面反映集体意识的镜子。

99p 谣言一般不会首先来自前线。而弄虚作假、谎言惑众之事盛行不衰。

109p 链条可能断裂,文明也可能消亡。

119p 如果确实存在公正无私这个命题。那完全是由这个词的模棱两可造成的。

120p 若不接受一套与实证科学无关的价值规范,人们就既不能定罪也不能赦免。某人杀死某人是可以证明的,但只有假定杀人者罪有应得,才能对杀人犯严加惩罚。然而,这一观点并未为所有的文明社会接受。

121p 要窥见他人的思想,自我就应当让位;而要说出我们的态度,只要保持自我就行了。说到底,褒贬比研究简单,赞同比揭示容易。

121p 如果评判只是为了合乎解释,那么评判尽可忽略,不幸的是,由于习惯于判决,也使人们对解释失去兴趣。过去的偏爱和现在的成见合为一体,真实的人类生活就会被图解成一张黑白分明的画面。

122p 科学越是进步,人们就越是能自觉地抛弃以人为本位的善恶观。

122p 人是史学的对象,人天生就有追求意识的目的。

123p “理解”一词既包含着困难,又孕育着希望,同时,又使人感到亲切。理解包括体验人类千变万化的差异,包括人们之间不断进行的交往。

125p 忽视合理组织材料的重要性,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就等于否定时间和空间。

131p 唯有经过分析才能重新组合,更确切地说,重组是分析的继续和最终的完善。

132p 如果人们希望有所发现,就要经过系统的选择,这以后,不仅对问题的陈述会更具体,而且也能更清晰地显示事实之间的联系和内在的变化。

133p 分析首先需要适当地语言作为工具,这种语言能简明地表述事实的概要,同时又保持必要的弹性,以便在进一步有所发现时仍能调整适应。

142p 一个词的价值在于它的用途。而不在于它的来源,不同的词源和词义上的转化并未给人们带来不便。

152p 最精确的测定未必是最小的时间单位,而是最能反映事件本质的东西。所以,不要去崇拜虚假的精确偶像。

155p “一代”仅仅代表一个相对较短的的时期,长时期才能称为“文明”。同一代人并不总是同一阶级,影响青年工人社会力量对青年农民不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162p 只要承认思想和情感的反映并不是不言自明的,我们就不得不做出真正的努力,在思想情感有所反映的地方努力发现它的原因。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三):【转】吕西安·费弗尔:关于《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的说明

【作者简介】吕西安•费弗尔(1878—1956),法国历史学家,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1929年与马克•布洛赫共同创办年鉴学派的核心刊物《经济与社会史年鉴》;1933年担任法兰西公学院教授;1947年建立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构思并主编了《法国百科全书》。另著有《腓力二世与弗朗什-孔泰:政治、宗教与社会史研究》《马丁•路德的命运》《莱茵河》等。

张和声 译

要将一部尚未杀青的手稿整理出版绝非易事。虽然其中一部分已交给打字员处理,显然这部分书稿经过作者最后的润色,已准备付梓,但承担这项任务时我还是顾虑重重。然而,本书得以问世所带来的喜悦已足以抵消那些顾虑。尽管该书有些残缺,但仍不失为一部扛鼎之作。 马克·布洛克和我一样,一直希望能将自己的史学思想梳理成书。我时常不无遗憾地想到,在我们尚有时间的那些日子里,本该互相合作,为年轻的史学家写一部像朗格罗瓦和瑟诺博斯那样的《历史研究法导论》,但那会是一部新的“导论”,将体现一种与前辈迥然不同的史学思想,它将是我们这一代史学家的宣言书。可惜,已经太晚了!然而,当战争使布洛克无法从事正常研究时,他却孤军奋战力图实现我俩反复探讨过的这个计划。 “奇怪战争”时期,布洛克在阿尔萨斯任军事参谋,当时闲得无聊,心情又十分焦虑,某一天,他在一家小店买了一本学生用的笔记本。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比利时历史学家亨利·皮朗曾被关押在德国的一个小村庄里,他就是用这种笔记本写了一部欧洲史。布洛克在笔记本的第一页写上书名:《欧洲文明结构中的法国社会史》在后面几页,他写了如下献辞:献给亨利·皮朗,他曾在铁窗内撰写了一部欧洲史。此时此刻,他的祖国和我的祖国正在为正义与文明并肩战斗。按照他的写作习惯,布洛克又起草了导言:“有关方法的一些反思”。后面还有不少页草稿组成的第一章,题为“欧洲和法国的诞生”。 布洛克在《奇怪的失败》中谈到当时的情形,正是那些事件使他的《法国社会史》没能继续写下去。可悲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他到达伦敦,后来又回到法国的布列塔尼地区,就在那时,他着手本书的写作,具体是什么时间动笔的,我也说不准。在布洛克写给我的那段感人至深的献辞末端,有一个较早的日期:“1941年5月10日写于富惹尔(克勒兹)”。在他的一个文件夹中插有一张纸,上面写道: 工作进程:1942年3月11日 1.写作,为了完成第四章,普遍性,各大文明,读书。 2.继续第五章。(变化、经验) 后来,布洛克确实有时间写完第四章,并开始写第五章,第五章的标题还没定,仅此而已。 要是布洛克写成了这本书,那又会是怎么样呢?在我所掌握的手稿中没有发现该书的详细提纲,或者说,我只找到一份动笔前的写作构思,其内容与他实际上所遵循的写作计划差别极大。原设想写七章,标题分别为: 1.历史认识:过去与现在 2.历史的考察 3.历史的分析 4.时间与历史 5.历史的经验 6.历史的解释 7.历史的预见 布洛克准备在结论中论述“历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还打算写一篇题为“历史教学”的附录。 不应过分强调这个设想与实际写作内容之间的差别,如果这一设想中前五章的内容能在现存书的前四章中体现,布洛赫本来会论述“历史的偶然性”、“个人的作用”、“起决定作用的行为和事实”,最后,至于“历史的预见”可能会占一章的篇幅。由此可见,现在这本书包括了原设想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内容。在此,不妨把原计划中未完成章的小标题抄录如下: 第六章 历史的解释 绪论:好疑的一代(与科学家) 1.原因的概念。原因论与(不自觉的)动机论的弊端。浪漫主义与自发性。 2.偶然性的概念 3.个人和他不同的价值。附录:时代、非个人的文字证明。历史学仅仅是社会中人的科学吗?人民大众的历史与精英。 4.“决定性的”行为或事实 第七章 论预见 1.预见,思想的必要性 2.预见易犯的一般性错误。经济波动、军事史。 3.在人类事务中预见的悖论:预见对另一种预见的否定,自觉认识的作用。 4.短时期的预见 5.规律性 6.希望与不安 令人极为遗憾的是,布洛克没能就本书最后一章做出更为精确详尽的论述,本来,那是些最有创见的思想。虽然我熟知他的观点,而且其中也有我的看法,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在一起探讨过第七章所提出的有关“预见”的问题。布洛克本来打算以独到的见解对此详加论述,或许,结尾的一章正是最富有独创性的。 为了将本书定稿,我整理了三大卷原稿,每一卷中都有一些已定稿的内容,这些稿子大部分已打印在纸上,其中夹杂着几份布洛克的亲笔原稿,大多写在已划掉的初稿反面。作为一个整理者,我的工作主要是将这三份原稿组成一个定本,尽量收全底本,并参照布洛克在打印稿中对原稿的修改。对布洛克的原文,即使在形式上也丝毫不做增补修改,完全保留了原作的风格。 此书本应做些注释,但仅仅发现一两处由原作者写的注释,我们没有权力填补空白。当然,这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每走一步,都会产生难以解决的问题。 我所提到的三本原稿最后都以同样的句子结尾:“总而言之,历史的原因不是想当然的,它需要我们去探索……” 最后,由于本书的献辞和出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我还得说几句。 马克·布洛克在去世之前原打算将他这部著作献给一个人,布洛克的好友都知道那是谁,她对布洛克和孩子倾注了一片真诚的爱心,她甘于牺牲自己,为丈夫当秘书,给他助了一臂之力。我感到无论如何都要实现布洛克的遗愿,而且这也是我应尽的职责。在此,我要写下她的名字——马克·布洛克夫人。同她丈夫一样,她具有法兰西的信念,为了共同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四):历史的抒情

第一次接触本书,是翻阅海登怀特元史学中所引,布洛赫儿子童稚的一问,历史学有何用?由此父亲作出了回答,为历史学辩护。后来翻史学引论参考书目的时候,选择了此书,图书馆借来之时,大为惊讶,竟是薄薄一册,不足两百页。读毕,沉思,感到深深的遗憾。 陈寅恪作柳如是别传,遭起某些人不满,觉得史学大才竟流连尘世一女,不免诸多遗憾。而我却不以为然,当年读其王国维挽词,竟有心心相惜之情,为文化而死,岂不悲乎,岂不美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战火兵马的时代,又是多么渺茫和伟大。而多年后的布洛赫,亦丧命于学者扛枪的残酷里。 对西夏史有志的林嘉文在遗书上写着:我要承认我对历史研究的日久生情。之前在媒体上抑或私下里,总冷冰冰地说历史研究只是渐渐随年岁长进而被我习惯的工作而已。但活到最后,对之还是曾有过牵挂。人活在世上,实在不该太把自己当回事,但只要人要赖活着,总得靠某种虚荣来营造出自我存在的价值感,无用的历史研究曾让我底气十足。虽然我的两本著作烂到算作草稿都不配,但我对我的学问有信心。我对古人的历史没什么兴趣,但每当我为活着感到疲惫、无趣时,对比之下,我总会自然地想去缩进历史研究的世界。但是即便是做研究,也并非能让我拥有尽善的生活感觉,因为有太多虚假的“研究”,还因为本质上少有其他人会对研究爱得纯粹。一个人喜欢追索,哪怕是对任意领域的,都会受到现实的阻挠和精神的压迫。问太多、想太多是种折磨,因为这样的情况下人会很难活得简单肤浅起来。好像说远了,其实仅就对做历史研究的想法而言,我只是想明白了心有天游,拘泥在一门学问之中,那样活着也是很庸碌的。 林之死,我们可推测意识觉醒后人生之虚无,虽然也有其受不久前自杀的江绪林影响。我记得在江自杀之前,林的少年史才就见诸报端,闻江之噩耗,那时在马路边惊厄,那个阅读经典社科总能见其评论的豆瓣ID黯淡了,后来,再遇到,不免感怀。而林之死,或许更接近相同的年龄和境遇,竟哀痛万分,也曾激励我抵抗周遭的黑暗。 以前,董老笑谈历史学家是不会自杀的,你看那些自杀的多是哲学诗性特质,我们学历史的,见得多啦,想想岳飞,想想古人的磨难,与我们相比,就好受多了。虽然我一直不认可他的这些见解,或许在于声隔半世纪之差的年龄,让我无法探寻此话背后的意蕴。 我还是想说,历史是精神的!历史是感性的!历史是人的!虽然在主体消亡的后现代,人已自戕,但毕竟现在依旧是哈贝马斯的世界,而不是福柯指明的未来。未来,我们未必不可效阮籍穷哭,大声痛悼克丽奥女神。 或许这本书读来不会给你醍醐灌顶,颠覆三观之感,薄薄一册,更多在于知识的反刍。当我们阅读年鉴运动史学著作多了时,未免不降低其敏感度。但若考察其背景,对兰克史学叙述传统的背叛和扬弃,本身就意义重大。 豆瓣此书首评这样总结到:在第一章中,布洛赫提出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强调历史与现实之间互动而产生的意义;第二章和第三章主他要谈论了史料辨析的问题,革命性的观点在于对史料的立体性阅读,探讨史料本身的修辞和产生的情景;第四章提出了整体史的视野和人文主义的史学态度,术语一节体现了历史学家对于历史书写的反思。这些论点,正是指导着20世纪后面数十年来史学进步的圭臬。 布洛赫将历史称为历史科学,称其为摇篮中的学科,史学还未超出摸索阶段。他觉得史学的不确定性正是史学存在的理由。我们无需为历史科学无欧几里德式的论证和亘古不易的定律而自惭形秽。对历史行进实用主义的裁量,是对史学变相的轻视。中国著史,总是在乎其资治和道德训诫,这一点我能理解,但未免不将史学狭隘化,诗,酒,哲学,无用,因其无用而不困于用,而成其自由。人们总是有幻觉觉得可以史可以为鉴,以古可以知今,布洛赫也提出了“倒溯”的历史研究法,殊不知我们获取知识的方法,不过是归纳和演绎。历史由因导果,寻求完整解释,将沉钩潜入古迹,一窥原始之旧貌,获取现实的启示。当年文艺复兴时期史家,推崇古风,可以忽略所谓的黑暗中世纪,在他们看来,历史不是线性历史,而是循环,我们只是回到远古的伟大罢了,至于以后历史进步观,以及布罗代尔长时段理论,都是对历史认识的重新阐释。 布洛赫反对实证主义史学,但并不轻视史料考证的工作。他认为,史著编纂者和考据者似乎各行其道,前者蔑视后者的繁琐,后者又嘲笑前者的空疏,进而指出,不能将史料整理与史学编纂割裂开来。轻视史料考证与求实这这一史学原则相悖,但也警惕为了考证而考证,“恋尸癖”可得不得。不过,仅仅考差出史料的真伪只完成了一半,还得深入作伪的动机。伪作并不一无可取,若将这些材料作为反映时代生活和思想资源,其价值就无与伦比了。这让人想起陈寅恪治史言:然真伪者,不过相对问题,而最要在能审定伪材料之时代及作者而利用之。盖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同一可贵,如某种伪材料,若径认为其所依托之时代及作者之真产物,固不可也;但能考出其作伪时代及作者,即据以说明此时代及作者之思想,则变为一真材料矣。所谓史实,在于化腐朽为神奇,独具慧眼,看到不能看到的地方,尽管历史学只能通过昔日轨迹了解过去,但我们总能发现更多。研究历史是有目的,没有问题意识,只能在故纸堆爬梳。历史不是评判,历史在于理解,理解人卑渺与硕伟,理性与感性。 布洛赫在考察“封建社会”一词的定义时,就关注于语言的探究,对历史术语时间上的不同释义,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就能一针见血,虽然语言学转向在索绪尔的基础上成立,那时他早已在一战前就将普通语言学教程付梓,只是在战后经俄国形式主义和法国知识分子的转接才大放光彩,可见,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和回应,时代在不同领域作出答案。这也是海登怀特将历史诗学带得更远的原因。 在给费弗尔的献词里,布洛赫一腔深情。在此书多次重版的译后记里,译者感叹人是历史的囚徒,历史终究是难以忘却的。这让我想起茅海建治史时的抒情:天色暗了,窗前的树暗了,我的心也暗了。我们看不见自己的心。 读史,怎能不抒情。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五):书评

《历史学家的技艺》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历史、人、时间”,第二章“历史的考察”,第三章“历史的考证”,第四章“历史的分析”,第五章“历史的因果”。从目录可以看出作者马克·布洛赫逻辑非常清晰。历史、人、时间是历史学的三个要素,时间的流逝可称为历史,历史学家是人,由历史学家记录历史过程,于此同时,人也是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剩下的四个部分构成了历史研究的完整过程。拿到史料时,第一步是读,这时候进行的是对历史的考察,第二步历史学家需要进行的是对史料真伪的考证,在得出真伪结论后便进入第三步——分析,史料无论真伪,于史学研究都是有用的,即使伪造的史料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分析史料真伪的缘由,最后才能揭开历史真相的面纱,由此得出事实的因果关系。

第一章“历史、人、时间”探讨了“历史是什么”“历史学是什么”这两个基本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作者并未做出回答,而是说讨论这一问题并无意义。至于第二个问题,作者给出了答案——历史学是时间中的人类的科学。同时,作者发问从流逝的时间中抽出两个不间断的过程,认识前一阶段对于认识后一阶段来说是否是必不可少的,在之后“由古知今”小节中,作者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单一的事件无法阐明事实的真相。”作为年鉴学派的开山祖师,马克·布洛赫倡导的是一种整体史观,这一思想在“由今知古”小节中得到了阐释。作者认为作为历史学家必须关注社会现实,否则就会变成“老古董”,而研究专门史的历史学家们应该把视野放宽同时了解整体史,不能闭门造车,“唯有总体的历史,才是真历史”,从某种角度来看,“专门史还是整体史”的讨论与当今社会“偏才还是全才”的争论确有相似之处。马克·布洛赫这一警告不能不说是振聋发聩。

第二章“历史的考察”主要批驳了“对过去的了解必然是‘间接’的”这一观点。第一小节中马克·布洛赫指出不存在完全“间接”的历史观察,而所谓的“直接”观察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间接”观察对于了解历史的真相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在“证据”小节中,马克.布洛赫提出了“有意”和“无意”两种史料的划分,同时他指出史学家应关注多样的史料,在自身能力不足时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共同进行历史研究。在第三节“证据的流传”中,作者为目录学正名,驳斥了认为编撰目录类工具书对于史学研究毫无意义的观点,并认为对原始资料进行保密的保守观点是制约后世史学家研究,无法逾越的一大障碍。在对历史进行考察之后,若想取得研究成果还必须遵循考证的方法。

第三章“历史的考证”主要介绍了史料辨伪的意义和方法。辨伪一可依据常识,二可依靠理性。马克·布洛赫指出,轻视考据和过分重视考据都是有害的,证伪只是第一步工作,第二步是找出作伪说明的问题。在辨伪的这一过程中,不可忽略巧合的存在,想当然把偶然的重复当做同一人物的事迹,也不能过分拔高巧合,根据偶然的相同妄下结论,这样都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巧合究竟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还需经过分析得出。

第四章“历史的分析”主要讨论了对历史事件应持的态度以及如何正确对历史进行分期。马克·布洛赫反对随意评判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他认为应报以理解和包容的态度而不是加以指责,用我们所在时代的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所在的时代并据此来评判其功过无异于耍流氓。此外,作者还讨论了关于“术语”的问题。人文学科没有固定的测量标准因而无法做到绝对精确。他指出术语的含义会随时代的变化发生改变,所以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机械地移植外语。这其实需要视情况而定,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说明问题时就必须把各门语言的具体单词完整摘录。不能生套术语这一点,作者举了沙俄农奴制和法国中世纪农奴制不同不能照搬krepostnoi的例子,不禁使人想到中外“封建”含义的不同。论述历史分期问题时,作者列举诸多分期法的弊病,他认为世纪分期和“01”分期最大的弊端就是割裂了历史的联系,而这恰恰与其所倡导的整体史观相悖。马克·布洛赫指出“应根据现象本身来划分恰当的阶段”,如“腓力二世时期的宗教史”和“路易十五时期的经济史”。众所周知,布罗代尔的名作有一本叫做《菲利普二世时期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可以看出这一名称便是受到其理论的影响。布洛赫还指出关键的一点,不可否认的是社会结构、经济等变化存在与历史现象重叠的巧合,但不能先入为主不搞清历史现象的周期和社会结构、经济等发展规律就假定二者间存在必然联系。

我们可以说,科学的存在就是为了回答原因,历史学作为人文科学当然不能免俗。在提及“原因”一词时,也不能忽略“条件”,第五章“历史的因果”讨论的就是二者的关系。布洛赫指出人们往往会注意短暂、意外又可以避免的因素却忽视最常见、普遍的因素,前者被称为“原因”,后者被归为“条件”,如此一来原因和条件其实是易混淆的。研究角度不同,看待事物的眼光便不同,“原因”和“条件”的侧重会发生变化,而历史研究容易出现单一寻求某种原因忽视其他因素的错误倾向。事实上原因并非单一的,会受心理、生理、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是复杂的,历史研究者不应先验地接受任何解释。

《历史的技艺》被称为“年鉴学派的宣言书”,我们从本书中确实能找到年鉴学派学者所持理论的影子。马克·布洛赫的史学追求是无比美好的,遗憾的是很少有史学研究者能达到书中描述的高度。放眼望去,有多少历史学著述满篇充斥着作者的肆意评判和偏见!史学研究终究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摆脱个人情感支配。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中陈述的标准大致是太过理想化的,却能提醒所有历史研究者时刻自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