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在新疆》经典读后感有感

《在新疆》经典读后感有感

《在新疆》是一本由刘亮程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元,页数:3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新疆》读后感(一):那是总有一天会到达的地方

很多年前,家乡干旱,种下的庄稼没有收成,也没有办法新种庄稼,人畜缺水。于是有了去新疆捡棉花的号召,在这样的大潮下,母亲也去了,冬天的时候母亲捡棉花回来,捡棉花的艰辛不必多提,同时给从未出过远门的我们带回了一些葡萄干之类的干货,那也是母亲第一次出远门,所以从母亲嘴里了解的新疆,美丽,富饶,多产,瓜果遍地,天高云淡。对于小孩子来说,瓜果遍地,吃不完的西瓜和蜜枣,以及没见过的雪山,真是让人向往无穷呐。

同时,从母亲的艰辛看到,念书对你自己而言,是走出去的最好的选择,于是,从念完高中之后的大学,远离家乡,念完大学之后,去了更远的城市念研究生,而后也想去更远更发达的城市念博士,虽然很多年过去了,也没有去到新疆看看母亲嘴里描述的那片美丽的地方,但是,内心总是会坚信,总有一天,我会到那里去的,沿着母亲的脚步,以不同的方式。新疆在我心中是一种远方的情愫吧。

同时刘先生的在新疆,也描述了他不一样的人生轨迹。我迷迷糊糊跌跌撞撞的想了很多种人生方式,至今依旧懵懂,所以很喜欢看别人的生活轨迹,想偷窥大多人,有哪些不一样的选择,可以有怎样不一样的路,不一样的经历,以及生活感悟,很欣赏刘先生前期的勇往直前,也很敬佩对写作的矢志不渝,十年磨一剑,十年写一本本的书,这种在浮躁社会中的坚定让人佩服,也值得学习。没有谁的生命轨迹是可以让你重复的,重要的是从中学到的那种精神。

我总相信,总有一天,新疆,我会去的。

《在新疆》读后感(二):在新疆

读《在新疆》,是偶然,也是必然。

这样的书名,无论是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下漫不经心的掠过,也必会念念不忘。

我们所能接触的关于新疆的文学作品太少了。

然而《在新疆》远远超出了我的期许。开篇的《先父》就让我不可自拔的沉浸其中。写情的时候,丝丝入扣 ,感同身受。写景的时候,风儿轻抚过脸颊,麦地在风中窸窸窣窣,一阵麦香夹杂略有略无的果香。

我总觉得散文适合慢慢品读,特别是一个大的主题下,一大本的散文合集不免审美疲劳,然而400页的散文迫不及待如饥似渴又恋恋不舍的几天就读完了。每晚回家总想早早睡下,明日一早又可以翻看几页,生活有了另一种别人不能体会和了解的期待和快乐。

刘亮程的文字是有温度的,有厚度,朴实的,真挚的,敞亮的,就算在描写性,描写动物交配,写得赤裸裸又敞亮亮。

我最喜欢的还是《一篇叶子下的生活》和《半路上的库车》这两辑。

《一片叶子下的生活》是满溢的情感,作者真是个深情又烂漫的人。写《先父》,细腻的情感和角度,让身体的每个毛孔都张开,激灵起鸡皮疙瘩的感动。写《一片叶子下的生活》,让人惊叹的想象力和浪漫情怀又忍俊不禁。

《半路上的库车》是此书中我最向往,最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写出来的东西,没有仰视,没有俯视,更没有无视,而是静静的参与其中,却不去打扰,静静的记录。

文学,或更该说文字,是需要时间,需要孤独的吧。你得喜欢,享受孤独,用漫长的岁月,去观察一只蚂蚁,细嗅一缕薄烟,回忆一件小事儿,爱恋一位佳人。

读到刘亮程的文字,很幸运,十年以后,我有一本自己的《在西藏》,二十年以后,我有一本自己的《在新疆》,那就不能再好了

《在新疆》读后感(三):我眼中的新疆与在新疆的刘亮程

人们都说,提起新疆的当代作家,少不了李娟、周涛、刘亮程。李娟我已收入囊中,于是出发去新疆之前,应景的买来了这本书。

与李娟的清新脱俗不同,刘亮程的文字就像一名扎根在新疆广阔土地上的成年男子一般--稳重扎实还带着一丝阅尽千帆后的玩味。

在出发的飞机上开始读书中的第一篇《先父》又恰逢父亲节将至,感触颇多。当然父亲对于每个人的含义都不尽相同却也促使共通之处,因为我们身上流动着的相同的血脉是我们永远都要铭记于心的。我们彼此见证,彼此借鉴,彼此学习生与死……

而后,总是在行程中的大巴车看书中的文字,开始还以为很快就能结束,可总是一边看一边被窗外的景色吸引住目光,司机师傅说看几天就腻了,可“见”过李娟的阿勒泰和刘亮程的库车的我,望着无边的牧场和相接的蓝天,怎么也停不住无尽的遐想。

我想停下车去逛他们慢悠悠的巴扎,看他们的铁匠和手中的坎土曼,再唤一声买买提,看有多少个人回过头来应我;我也想找个美丽的新疆姑娘,让她教教我怎么用菘蓝打扮自己,顺便带手拙的我玩玩简单托包克,毕竟我可没有羊赔给人家;我还想近距离看看聪明的龟兹毛驴,我相信只要心里有爱,动物们定是能感受到的,如同我们去的哈萨克小哥唐加力克家中如老友般同我亲近的骏马与猎狗……

我见证了刘亮程所说的新疆时间与北京时间的不同,在新疆,一切都慢的那么理所应当,望着牛羊与牧场、黄沙与蓝天,走走停停走走,不是刚刚好吗?我们这些久居在城中,总是匆匆忙忙的人们,又真的明白自己是在做着些什么吗?

在第四辑中,我最喜欢《月光里的贼》,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贼,不时都爱跑出来溜溜,我希望以后闭上眼,在梦中我也能溜到新疆在月光下躺在苞米地里伴着牛羊与风儿的呼叫,抛去那些浮世的尘念,感受着……要是一不小心碰上个贼,那不就更好玩了

《在新疆》读后感(四):生活的幻影

读书最忌无计划,但我有计划读书的时候很少。常常觉得有计划的读书像克服一项任务,要对照书单连绵不断地读下去,实在是令人绝望,至少我绝无让头脑成为百科式或教学大纲式的想法。于是,这些年我就这样随便读,从一本书链接到另一本,跳山羊一般的读,如此跳来跳去,非拉网式的读法,像棉田里的路一样,来来回回打农药走的次数多了,也会偶尔变得光亮坚硬,雨水不易渗透下去。

而结果呢,我现在最后悔正是这种随机,读了很多国人解读类的书籍,大多又是味同嚼蜡的复述,说来说去,搔不到痒处,以至现在一旦提起某一概念,只是说说关键词的,理解的不深不透。记得我读美国超验主义,也是满足于一知半解,但又总想对着这虚空的生活说出个道理,最终说来说去仍是车轱辘话。在一知半解基础上思考的生活,像病人躺在床上一样,你常常浮出很多的幻影,看上去很真实,但很快它们又全都消失了。

猛然想起杨绛先生说过“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这大概是大部分精神苦恼的最简洁而朴素的概括。一个人生活的不够坚实,就像树的根没有扎深一样,风来时,晃来晃去的厉害,线条之中往往孱弱无力,没有筋骨正是这个道理。相比岁月的加速,很多人进入老年都会慢下来,更加老辣。

这是一条令人羞愧的小路,我由海子开始读到梭罗,然后是爱默生。对美国超验主义的认识,就这样读读停停,始终没有把握直觉如何通往精神实体的路径。很多年前,我在散文选刊上读过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片段,这种对本土的和“自助”的强调,以及直觉把握精神实体,又让我想到超验主义,喜欢这样的文字但又觉得单薄了些,再后来看到《虚土》,更加深了这种看法。我读刘亮程的获奖评语和介绍,读到的更多是形容词和似是而非的评论。直到前几天读刘亮程的《在新疆》,我又想到了这个问题:坚实的生活可以绕开幻影的干扰,他们生活、思考,扎根在新疆、在黄沙梁、在科德角、在康科德、梅里马克河、缅因森林,我又“在”哪里?(玟涛 2013年11月1日)

《在新疆》读后感(五):笔下千年

在新疆,我读《在新疆》。成都到库尔勒的航班、库车的宾馆、戈壁的帐篷、库车回成都的航班……阅读环境不时切换,阅读状态时而耐心,也时而焦躁。返程当日,我几乎是在飞机降落跑道的瞬间恰好读完,伴随着窗外的轰鸣,显得颇有仪式感。 新疆作家刘亮程,成名作《一个人的村庄》,不知为何,想象中他40多岁,短发,沉默,不善言辞(当然实际应该并非如此),也许是因为“一个人的村庄”带给人的孤独感。这次之所以没读《一个人的村庄》而是《在新疆》,是因后者描写了库车,正是我此次出差目的地。章节名《半路上的库车》不知何意,但一下就“抓住”了我。还有他描写的游戏,名为托包克,“一开始便是一生”,游戏规则简单纯真,从生玩到死。从未听说,所以有意思。 《半路上的库车》是整本书中写得最好的部分,实际上刘亮程重点写的不是库车,而是库车的人,库车人的人生。铁匠、铁匠的爷爷、铁匠的父亲、铁匠的儿子,打铁的古老技艺代代传承,一把镰刀敲敲打打数十年,终于等到适合他的主人。两个商人以收售古币为生,千年前的古币被当地人以极低的价格卖出,流转到上海的市场,身价陡增百倍千倍。理发店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谋不到工作,拜理发匠为师,学来手艺,却学不来师傅的独特本领——不出门便知库车大小事……除了《半路上的库车》,后面大多沦为作者的自说自话,让我读得很是烦躁,有时甚至想赶紧结束阅读。例外的也有好几篇,极有意思的如夜间的贼,极感人的如忆父亲,沉重的感伤。 刘亮程的笔下有沧桑感,不经意就带出。他对人生和生命思考得极深,但一味地述说衰老、死亡也让读者感到心重,也许是身为读者的我也到了可以获得同样感受的年龄,我知道他笔下的每一段人生实则就是我们的人生,他写的每个库车人,也是每个我们,无关乎民族,无关乎信仰,世间人事大抵如此。 千年前的龟兹国公主,如今也不过化作一堆白骨,千年来又有多少人生故事被黄沙掩盖呢?千年前在洞窟里描绘壁画的那些人又尸骨何处?消逝的生命实在如繁星不计其数。千年万年,亦如此。库车,龟兹故城,它的历史太久远,太深厚,太宏大…它的故事代代传袭,层层黄沙累聚着,裹挟着,刘亮程的笔墨淘不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