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私想鲁迅经典读后感有感

私想鲁迅经典读后感有感

《私想鲁迅》是一本由刘春杰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私想鲁迅》读后感(一):看完觉得挺无聊

为什么我看完了这么无聊的一本书……不是每个文艺工作者都叫陈丹青,木刻版画好不代表“读后感”有内涵啊!全书写得最好的就是陈丹青和孙郁的序言了,反倒更凸显作者文笔孱弱啊~这份“私想”,像是作者表达自己对偶像的熟悉与理解,真的只适合去天涯发个帖然后慢慢沉下去……

《私想鲁迅》读后感(二):兰州日报2013年度装帧设计奖《私想鲁迅》

《私想鲁迅》

刘春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O13年9月版

此书将数十篇短文连缀在一起v回顾了鲁迅的一生及对后世的影响v同时也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对鲁迅的感想。本书的装帧设计也是作者亲自操刀。封面的木刻图案直指主题v既表明这是一本跟鲁迅有关的作品v也宣告这本书的表现形式跟木刻有关。木刻风格的书封文字也进一步彰显了本书的特色v增加了趣味性。书中收入了作者耗时三年精心制作的版画作品。特别值得赞誉的是v为了有效呈现木刻版画的质感和拙朴v内文全部使用牛皮纸印刷。牛皮纸的材质和颜色都为版画的表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加分效果。此外v书内还附送有牛皮纸的书签和画片各一张v算是小小的礼物吧。

《私想鲁迅》读后感(三):鲁迅与现代

这本书真的很私想,不是人物的传记,写了许多作者对鲁迅的看法,并畅想鲁迅如果活在这个时代,他会有哪些作为,这个可能是很多人都会去想的问题,鲁迅的骨头硬,他即使活在现在也不会与什么力量妥协,这就是鲁迅的魅力,他的生命不长,却不知为何总觉得鲁迅的光辉照了很久很久,读书的时候我不像有些人惧怕鲁迅的作品,当然也谈不上喜欢,只是他的文字总觉得写的很带劲,成年后,不知道何时特别崇拜鲁迅先生,佩服他能将国民的劣根性洞察的如此透彻,甚至于在当代还能看到许多“阿Q”‘、许多“看客”,当然也知道人无完人,本书对鲁迅的评价很中肯,呈现出的木刻作品很栩栩如生,从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鲁迅的思考很是新颖,至于文字,个人感觉还不够有张力,喜欢刘小川《品中国文人》中写鲁迅的那个章节,以及陈丹青先生的《笑谈大先生》。

《私想鲁迅》读后感(四):鲁迅和这个时代

再次在大众视野里看到鲁迅,是一则关于鲁迅“下架”的新闻,鲁迅的文章从中小学课本再次出逃。当然,这一消息对喜欢鲁迅和不喜欢鲁迅的人而言都是好消息。正如陈丹青先生在本书的序中写道,“日后有人要将鲁迅的篇幅移入中学课本,他以为不然,说不愿以自己的阴暗悲观,影响少年”。如是,自然对鲁迅是一个好事。

《私想鲁迅》是一本关于鲁迅的文章集和木刻画册。也正是藉由本书,我才知道木刻艺术与大先生的渊源。而木刻画似乎也符合了鲁迅的形象,硬朗的线条,连胡子都像一根根的刺。虽然有人说,本书与市面上的鲁迅传没多大出入,即便是兄弟失和,也是延用以前的套路。

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却是,我们与这个时代与鲁迅的关系。所谓私想,意思是将鲁迅从公众人物退回自我回忆,然而鲁迅终究又不仅仅是个人的。因此,就如同鲁迅的“下架”,关注点或许在于我们怎么看待鲁迅,就如同说起外国文学你不能不提莎士比亚,不能不提塞万提斯,我们在谈论中国文学时不能不提到鲁迅。象征意义使我们不得不跟后人谈及他,即便我们可以将其私有化。

而在本书中,我看到不少春杰对于时代的回应,比如《他也有闲》一开始就讲现代人的瞎忙,《智者该富》讲的是媒体爆料作家版税问题等等。我的理解是,春杰想强调时代并没有远离鲁迅所批评的范围,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鲁迅。

最后想说的是,关于本书的设计,十分复古,不少人看了之后都说有趣。但是我就不明白的是,每一篇文章都会配一幅画,但有时候不过是前面已经出现过的木刻画的局部,这种设计我可以理解编者的苦心,但总觉得有种吃亏上当的感觉。

《私想鲁迅》读后感(五):文字与画的结合,失落与坚强的抗争

也许我下面要说的都是我自己一个人的想法,就像孤独一样,只属于我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品味。

在我这个岁数的人都有自己的偶像,许多人甚至不止一个,有影视明星,有科学家,有体育明星等,但是我到现在只有一个可以称得上偶像的人,那就是鲁迅,也许对于那些支持鲁迅退出教科书的人来说,我有点二,不过这坚持对于我来说就是对偶像的绝对崇拜了,我能做的也只是如此,所以当有这样的书出现的时候,欣喜若狂也不足为过了。

鲁迅是属于一个时代的,一个时代也需要鲁迅,但是不代表换一个时代,他就跟着过时了,一切都只是表面,因为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精神,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人能够敢说真话,敢活得真实,所以我要说鲁迅是不会过时的。

这本书的作者在某些方面也许也有着我这样的想法,否则不会叫私想,个人的想法,就带着主观的想法,而且还充满着独立的想法,我倒是很欣赏这样的勇气,对于我来说是做不到的。

一趟北京,除了逛了个恭王府,另外一个落脚的地方就是鲁迅博物馆了,那地方坐落在一个偏僻的胡同里,静静地,就像一个雕像,有许多时候都默默地承受着世间的一切,也许你会说它已经破败,但是却屹立不倒。

这本书粗糙的富有质感的纸质和里面呈现的凹凸感的插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比较这些而言,语言略显稚嫩,不过正因为如此才觉得很真实,我不想看到理论性的文章,那么这本书很适合,我不想看到华丽丽的语言,这本书也适合,所以说语言内容相得益彰,这是很难得的事情。

作者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多元化的鲁迅,我看到了慈爱的偶像,也看到了那个孤独无助的偶像,许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多么多么坚强,而是能够面对寂寞的成熟与冷静。

喜欢文字的人不见得喜欢画画,喜欢画画的人不见得能够给出文字,这是两个领域的事情,如果有交叉实属不易,如果又结合的很完美则难得了。

能用冷静的线条描述一个孤寂,失落,边缘的人,这很不容易,所以我愿意让自己沉浸在其中,并且,继续自己的苦闷和彷徨,并且放大这偶像的理想与激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