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喧哗与骚动的读后感大全

喧哗与骚动的读后感大全

《喧哗与骚动》是一本由[美] 威廉·福克纳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02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一):于是那骚动又吵闹又寒冷

曾经和朋友讨论过一个深以为然的结果:每个好作者,都有一个自己脑中构建出来的世界。在中国,可以是莫言的高密县;在美国,原来也有福克纳的密西西比杰弗里(?具体没记住)小镇…… 有个不着调的题外的想法:你说诺奖有审美偏好吗?某种方面看起来无疑是有的~你说遥远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大吗?肯定大,但是有时候不觉得又有一些根植于人类DNA深处的相似之处吗~ 所以单就故事,福克纳讲了这样一个拧巴家族的兴衰,意识流的文笔是新鲜的,让人很难捉摸到内在逻辑的同时感到很吸引;但是故事,也就只能说是个普通的故事…… 一直在思考书名“喧嚣”和“骚动”的意思。1928年,看年份的确是一个繁荣热闹的时代,但是康普生一家子人只能让我看到试图紧紧抓住旧时光未果的落寞,也许有人尝试融进现在,不过是个可笑的失败,或者说其实“旧日荣耀”也不过是时光滤镜后看到的不符合真实的幻想。 这个年代足够喧嚣,而我只感到背道而驰的寒意,于是那骚动又吵闹又寒冷。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二):《喧哗与骚动》没有答案,我心中的郁结也没有答案。

看完了这本书,整体历程是先在三个人的大脑中游历了一遍,以带有个人色彩滤镜的视角来观看同一头“大象”,最后再在一个上帝视角回望生活的琐碎,看穿生活其中的人的邪恶,迷茫和失落。有人说这本书是讲人生的喧哗骚动,一切了无意义。这也是我的感受,看完整本书下来,我没找出作者想给出什么样的答案,他只是冷静的用多个视角来体验和观看同一个痛苦沼泽,细细品味每个灵魂在这片沼泽里的每一声呼救,每一次沉沦,每一次挣扎。作者记录和创造了人们的经历,着重刻画和捕捉当事者的抽象而转瞬即逝、细微而不易描摹的微妙情绪。作者着重描述,却很少给予解答。或许这就是作者对于康普生一家苦痛一生的解答,一切本就没有解答,没有救赎。 我看的过程和看完之后,都觉得心中不畅快,因为作者用带有鲜明个人色彩的对生活的写实深深刺痛了我,他们的罪与善都能在我身上找到痕迹,我透过班吉,昆丁,杰生,迪尔西的视角窥看他们的家族故事,就好像看我自己的痛苦家族生活,而这段往事是我一直不愿回首,克制回避的。《喧哗与骚动》没有答案,我心中的郁结也没有答案。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三):喧哗与骚动

第一次读意识流小说,这完全是一种新鲜至极的体验,如果没有译者的注,这书是完全不可能看懂的,然而正是因为有注释,极大地损害了这本书的原始味道,所以如果有后来者要看这本书,强烈建议不要买人文的这个版本,小注全部加在每一页的下面,一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就会情不自禁去瞟一眼注释,读起来就会味同嚼蜡。

在这本书里是完全找不到一点点能让人高兴的东西的,福克纳几乎不使用事实描写就把那种阴郁颓败的气息传染到书外,大量的呓语和狂想让这本书的情节感非常弱,这是一本纯技巧性的实验作品。

如果说传统的文学类似于绘画或者摄影———作者对人物、事件进行创造、描绘和记录,那么这种意识流的文学就像是在进行表演———作者要把自己完全代入到角色的行为和心理中去,让自己变成另一个“我”,所有的内容单纯只是角色意识对外在客观世界的交流,而没有一种“上帝的视角”。

表面上看,这种参与度很高的文学不需要华丽的字句,读起来显得平庸、朴实,乱七八糟好像随便是个人都能写,但当我自己尝试按照这本书的形式仿写了一小段,就发现这种写法其实真的非常非常难。你怎么可能做到在书中不留下任何自己的意识痕迹,完全变成另一个人?这就好像我们评价一个演员,最糟糕的当然是无论演什么都不像,还有一种演员虽然演每一种角色都非常精彩,但是他每个角色都是在演他自己,因为他只是在演他所理解的那个人,当他把自己的意识加到角色身上时他就无法避免暴露出自己的痕迹,最好的演员当然是能够完全抛弃自我演什么是什么,让观众完全感受不到本来的他,但是这样的演员几乎是凤毛麟角,而且就算有这样的演员,也难以做到在每一部作品中都和角色水乳交融,经验的惯性总会保留他以前的一些特征。

人和人的意识是不相通的,每个人的丰富的生命体验也是难以被另一个人完全把握的,更何况性格特征、思维方式的诸多差异,在写作的时候,你很难确定你写下的思想活动就是另一个人完全的感受而不是你自己的感受。所以这对于作家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班吉明真的就是那个班吉明吗?昆丁真的就是那个昆丁吗?我们怎么能确定那不是作者自己的情绪。所以写这样的书如果能做到5分像就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而这本书给了我9分的情绪感染力。首先是因为作者成功地用文字来表现思维活动的特点:那种快速、短暂的跳跃和永无休止的联想,其次,书中的主角,一个傻子和一个忧郁的精神病人,非常适合这种写法。如果换成另外任何一个普通的人物,这样复杂的心理描写明显是不合适的。像我上面写的网约车司机,我就深度怀疑这样的人物是否可能有那么深刻的情感激荡,于是无论怎么写好像都跳不出自己的躯壳。

作家只能写自己所了解的事,除了优秀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他对生活的深入,如果没有和对象类似的情感经验,你怎么能把一个人写得栩栩如生呢?但是这又会产生一个悖论,技巧越是成熟、内容越是真实,就越是证明他是在写自己,所以这样的作品是非常考验作家功力的,他必须不断在“我”和另一个“我”之间调整平衡。

另外一个显著的难点是,这样的作品先天决定了不可能写成短篇,因为材料被思维打碎了,必须用很多个碎片才能补齐一张完整的图画,就算你只是写某一组简短的心理活动,你也必须先把故事的全局以及人物很长的一段历史搞清楚之后才能对材料进行组合排列,而至于如何把碎片组织成体现你的意图的完整的美学作品,会进一步考验作家的艺术天赋。

我想这就是这一类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在纯文学领域广受推崇的原因。这是能够让文学焕发其先锋性的流派。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种身临其境的迷幻感,不断变幻的画面有种看电影的感觉,原来文字还能这样玩!后世影视作品中的蒙太奇艺术应该是受了此类作品的启发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