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喧哗与骚动》的读后感大全

《喧哗与骚动》的读后感大全

《喧哗与骚动》是一本由[美]威廉·福克纳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3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一):大时代的喧哗,人性下的骚动

之前在读《百年孤独》的时候,看过一个马尔克斯的介绍,说他在霍乱时期的爱情后确立了自己的文学风格,而不单单是模仿福克纳的叙事技巧,当时感到很疑惑。现在读完了《喧哗与骚动》,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么说。《喧哗与骚动》主要写1898年到1828年这三十年康普生一家的变迁和家族成员的变化。全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幼子班吉讲述,班吉是个疯子,没有严明的叙事逻辑,正好可以给福克纳尽情发挥他的意识流技巧。我认为这一部分是全篇最精彩的部分,意识流动带来的时间和空间转换十分自然,常常在不经意间就转到了另一件事,这和班吉本人的敏感有很大关系。第二部分由长子昆丁讲述,昆丁是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哈佛学生,叙述逻辑和叙事能力都要强于班吉,所以出现了很多诗一般的长句,意识流动也没有班吉那么跳跃,而是舒缓有节奏。昆丁希望妹妹凯蒂保持贞操,而凯蒂偏偏风流成性,昆丁为家族荣誉困恼、愧疚,选择投河自尽。第三部分由次子杰生叙述,杰生从小和昆丁、凯蒂、班吉的关系很冷淡,长大后更是冷酷,以凯蒂的私生女小昆丁要挟,将自己的姐姐驱逐在外,并私吞了姐姐给女儿的钱,最后小昆丁偷了杰生的钱,差点把杰生逼疯。第四部分主要是迪尔西的视角作为补充。全篇虽然只有四个视角,但康普生一家人各个的性格特点被完美的展现出来。这是一个黑奴解放、南方庄园经济衰落背景下的家族分崩离析的故事。昆丁对于家族荣誉的捍卫与固执竟至自杀、凯蒂解放天性逃脱束缚却堕入风尘、杰生冷酷贪婪逼走侄女送走弟弟,三个亲人的经历与遭遇展现了当时南方平静表面下的不同人的迷茫、固守、自由等不同的状态。时代在喧哗中前进,个人在骚动中迷失。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二):福克纳好厉害

第一次阅读意识流小说。威廉·福克纳作为美国文学史中地位举足轻重的作家,《喧哗与骚动》作为其代表作描写了一个即将没落的家族的几代人的故事。全书一共分为四个章节,前三章分别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了这一天的所见,与同时期海明威粗暴的简洁主意不同,福克纳选择了另一种极端。这就是我们被我们称之所谓的意识流,意识流按我的理解,就是我们看到一个物件,随后联想到一个人,然后想到有关这个人的某一件事,又因为脑海里的某个场景联想到其他的东西,这种思维的跳跃就是意识流,这本书中第三章较为简单,思维并没有很跳跃,第四章更是用了第三人称视角来叙述,意识流的部分集中在前两章。福克纳比较有开创性地以一个白痴的视角描述他在这一天中的所见所闻,由于这个人是白痴,他的脑海中并没有逻辑,思绪也会无端地跳跃,但从另一面来说,由于这个人是白痴,他的这种纯粹又不加修饰地还原了他所见的事情,一些人物的关系也漏出一些端倪,我阅读的是李文俊的译本,书中对于场景思绪的转换作了标注,由于在阅读过程中一直通过这些注释来跟随场景转换,损失了不少的阅读乐趣。

第二章节中与第一章节不同的是,昆丁是相对正常的人,思维跳跃与第一章的白痴班吉视角不同,这章中出现了大段大段没有标点以及分行的文字段落,后面昆丁自杀前的思维更是十分混乱,场景人物间的跳跃没有逻辑可言,这一章的难度要比第一章大,但读过这一章我们对于整个故事的脉络就更清晰了。随后的第三章与第四章对整个故事作了补足。

这里每一章的视角就像一块块不规则的玻璃,把他们拼凑到一起,相互重叠的部分又晕出了新的色彩。

读过之后对福克纳的写作技法五体投地,鉴于这书确实有难度,有人会建议先读三四章以及附录,对整个故事了解了之后再读第一和第二章,千万不要这样读,哪怕前两章读得懵懵懂懂,也要坚持读下去,读完整本后再读第一第二章,相信你也会被福克纳所折服。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三):忍冬的香味

之所以从图书馆书架上拿下福克纳的这本《喧哗与骚动》,是因为之前看见其他作家盛赞《八月之光》,想着前者自然也不会差,所以起了阅读的兴趣。班吉的视角章节写的太混乱,我几乎快看不下去,到了昆丁和杰生的部分就好很多,忧郁迂腐与心肠狠辣的角色都跃然纸上,能明显感受到昆丁的呓语,混乱和迷惘,甚至当杰生暗想"反正厨房里需要有个人把年轻人吃剩的东西消灭掉",我开始带着恶心的感觉讨厌这个人。最后一部分的全知视角也不错,回归一般小说叙事手法的熟悉感。 意识流实在是深奥,现在明白冯唐在其散文中说他高中时读《尤利西斯》原著有多厉害了,译文我都看得迷迷糊糊,一知半解,很多地方只记得大致情节,细微处都没仔细品味,越发喜欢冯唐,写书挣钱两不误,物质和精神都得到极大满足,确实厉害。读完这本甚至有好几页压根不断句,当前过去来回切换的书,我脑海里剩的,是班吉逃过围栏去看女大学生,后来被强制实施去势手术,在姐姐的婚礼上发狂失控,是昆丁混乱纠缠的念头,好心帮小女孩被抓紧警局,因为妹妹的失贞而投水自尽,是杰生口口声声唾弃的黑鬼们,借外甥女勒索妹妹的钱财,漠视一切。 这是一个黑奴制覆灭下的旧式望族,当压迫与剥削累积,怨念终会反噬,任何事物都会经历衰落,裹挟其中的人类只余下无限叹息。雨水的气息,死亡的味道,"忍冬是所有的香味中最最悲哀的一种了",确实悲哀,没看懂这本书写的什么,只记得处处是忍冬的香味。人生不是痴人说梦,确实充满着喧哗与骚动,也不能断言是没有任何意义,毕竟,个人有个人的皎洁,不必求月圆如愿。

原来忍冬是金银花别称,都好听都好听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四):“他们在苦熬。”

喧哗与骚动

薄薄一本、短短几个印象式场景的不连贯拼接、支零破碎的人物塑造、混乱的意识流结构,却把把带有深厚历史社会背景的挣扎和沉沦精巧地拓印出来,手法很现代,可含蓄得很传统,从对由心理视角向周围生活发散一圈的无关紧要的漫谈絮语中显出及其复杂有深度的人物形象,即使是完全的心理自述也不是那种消解了不确定性的坦白,而是一种间接的朦胧的烘托,它是背后真正有东西的顾左右而言他。当残破不堪的人物带着血泪忽忽闪闪地显形之后,历史的残酷和情境的悲凉意味就在情感关系的磨砺中扎扎实实地深远高大起来,这种极富表现力的建构模式可以用最后一句话来体现

“他们在苦熬。”

对,这种很奇妙的感觉就是在和文字里面的背后的世界在交流,有时候抽脱出来看他的语言觉得和19世纪黄金时代的文学大师们比起来实在不能算很有文采(或许是翻译的原因,有一点隔、甚至有点白),出彩的地方是他组织文字所指的深厚功力,在意象搭建层面上的非凡,由此可以想象英文语句对阅读者的冲击力;而透过文字深入进去以后,是很空旷的凄凉的回响声的默然体会,写家族湮灭也可以是马尔克斯一百年五六代人下来的繁复极致,也可以是这种由自我浅薄的心理指向和现实命运的纠缠恶斗中形成的明灭昏暗的历史轨迹和悲凉境界,要说理想黯淡、制度落后、生命苦难都没有中国这种血肉模糊的吓人程度,论残酷没哪儿比得上咱(看很多人提出这个看法,我也悄悄复议,很多时候看外国故事心里觉得残忍可一想起脚下这片土地又觉得好像也还好),可他是把这苦难用文字和思想撑起一个及其阔大的空间,你能在里面体会到比现实残酷更深蕴的痛苦和撕裂,它不仅加深了你对苦难的细腻敏感,打开了很多迷蒙麻木的突触,还隐隐约约地显示出这种苦难本质的朦胧形象和生命特征,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似乎很久才能走过去,但那种亘古不变的恒久属性永远召唤着你。对,就是这种感觉。

班吉的自述视角和语言都很独特,一开场是技术上的下马威;昆丁就开始扎心了,满足读者的投射愿望;杰生又残忍又可怜,但总在想象作者写这么一个肆无忌惮的恶棍时候的爽快,前面很生猛,后面越来越冷;到最后达尔西就冷得像最后一天了,也就是复活节,内在的大爆发,书完了还感觉余波还在书里书外延续下去成为独立存在。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五):人生本来就毫无意义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任何一个活着的人都比死去的人强,但是任何一个活着或者死去的人都不比另一个活着或者死去的人强多少。 这是一部采用意识流与多角度叙述手法创作的小说。第一章从康普生家小儿子——傻子班杰明的视角出发,读的我如同坠入云雾缭绕的山峦中,时空的频繁转换令我应接不暇,我就记住了凯蒂身上有一股树叶的香气。本章充分地点题了,照应了莎士比亚的名句,人生就像傻子的呓语,其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糊涂话。 第二章是康普生家长子昆丁的自白,大段不加标点的表达令人头晕目眩,回忆中的对话,贯穿昆丁乘车去往自杀之地的旅程,仿佛苍蝇在脑边嗡嗡作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昆丁痛苦的来源。对昆丁来说,未来是看不见的,现在则是模糊不清的一片浑浊,只有过去才是真实清晰的。他还认为女人从来不是童贞的。纯洁是一种否定状态因而是违反自然的。一直以来我就在想,童贞不过是封建礼教和各类宗教强加给人的枷锁罢了,用以控制人们的思想,尤其是达到控制女性思想的目的。 第三章是康普生家次子杰生的独白,杰生是一个爱财如命、冷酷无情的大哥,同时他还有着强烈的种族偏见,杰生也是福克纳笔下最邪恶的一个形象。如果说,通过对康普生一家其他人的描写,福克纳表达了他对南方旧制度的绝望,那么,通过对杰生的漫画式的刻画,福克纳又鲜明地表示了他对"新秩序"的憎恶。 第四章以女仆迪尔西为主人公,采用全知视角叙述了她在康普生一家的经历,与前面三个视角讲述的内容交相辉映,让我们得以完整地了解康普生一家的故事。 康普生家的女儿凯蒂可以说是全书的中心,虽然没有以她为中心的单独的一章,但是书中一切人物的所作所为都有她息息相关。太多的责任导致不负责任。在康普生家这样一个没落的世家旺族中偏偏诞生了她这样一个荡妇。凯蒂说:“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事实上,很多人都不明白,人就像那河面上的蜉蝣,遇到下暴雨涨水的时候就有可能被淹没,但是多数平静的时候只能无聊地在水面上滑来滑去。 从《喧哗与骚动》中,我们可以看到福克纳对生活与历史的高度的认识和概括能力。尽管他的作品显得扑朔迷离,有时也的确如痴人说梦,但是实际上还是通过一个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趋于死亡,真实地呈现了美国南方历史性变化的一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到,旧南方的确不可挽回地崩溃了,它的经济基础早已垮台,它的残存的上层建筑也摇摇欲坠。凯蒂的堕落,意味着南方道德法规的破产。班吉四肢发达,却没有思想的能力,昆丁思想复杂,偏偏丧失了行动的能力。另一个兄弟杰生眼睛里只看到钱,他干脆抛弃了旧的价值标准。但是他的新的,也即是资产者们的价值标准,在作者笔下,又何尝有什么新兴、向上的色彩呢?联系福克纳别的更明确谴责“斯诺普斯主义”(也就是实利主义)的作品,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喧哗与骚动》不仅提供了一幅南方地主家庭解体的图景,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有对资本主义价值标准的批判。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