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萨哈林旅行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萨哈林旅行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萨哈林旅行记》是一本由[俄] 契诃夫著作,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一):我们与苦役犯之间,不止是一个萨哈林岛的距离。

契诃夫冷峻纪实的笔调,让萨哈林的生活,对于读者而言,少了分戏剧性的震惊,多了分真实背后无言的伤感。记得里面关于马林鱼死亡洄游的故事,隐喻岛上的苦役犯,“被性欲与饥饿折磨得精疲力尽,同时又渴望逃离。”在这些荒诞的苦难之间,我没有一刻不在困惑,所谓的普世价值何在?生命中到底是什么是值得相信与依靠的?也许,在如今这个世界里,我们花了太多时间与精力在空洞的娱乐节目与狭隘的生活琐碎中,慈善变成一个伪命题。有点想干一些曾经从来没想过的事,比如给监狱捐几本旧书。

《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二):一本严肃的田野调查笔记

购买此书时太过轻率,看书名居然以为是游记。看了前言后才意识到这是契诃夫为萨哈林这一流放地撰写的田野调查之作。前半本以客观调查描述为主,囫囵吞枣形容我的阅读状态都是夸赞,简直堪比我论文的痛苦。后半段才耐下性子认真阅读契诃夫用文字多个维度分析诊断这“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

《瓦尔登湖》中有一段评论阅读的话,摘录如下:“真正的阅读不是那种用奢侈诱惑我们、让更高贵的感官一直沉睡的阅读,而是我们必须踮起脚尖、用我们最警觉的和清醒的时间去进行的阅读。”为什么此书对于我而言如此难以阅读,大概此书中拥有大量重复的、细节的描写,而我不具备足够的耐心,不能够对作者产生理解和共情,就真的很难读得下去了。

俄国作家我只在初中的时候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战争与和平”,读后让我对俄国作家的作品望而却步。家里还有一本“罪与罚”,估计还会被闲置很久了……

《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三):旅行的意义

这是契诃夫写在1870年的旅行笔记,不过此旅行并非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旅行,它是以笔记形式记录的关于契诃夫从莫斯科出发,途经西伯利亚,一路寻访苦役犯流放地——萨哈林的纪实文学。

小时候只听说过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长大了才知道那是一个远在俄罗斯的神秘存在,冰雪覆盖令人浮想联翩,而今在读过了契诃夫的《萨哈林旅行记》之后,我才知道它还是历史上沙俄和苏联流放罪犯的流放地,是被上帝遗忘的角落,也是苦役犯的人间地狱,在那里苦役犯可以被任意奴役,忍受各种不必要的折磨……

《萨哈林旅行记》中,契科夫记录了自己通过不断的实地走访和查询农业注册、户籍簿、花名册、忏悔录的手段,进一步查核各村镇的建制时间、常驻(从业主)人数、居民人数,并藉此推算当初移民的状况和彼时的居民拥有土地状况。还通过对各村庄不同人物,诸如流放犯、从业主、居民、强制移民和自由人等关于毛发、面部表情结构、衣着、神态和婚姻、家庭构成、劳动、饮食、生活境况的细致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个被繁华的现实世界所忽略的真实的萨哈林和曾经在那里以各种方式乞求生存的人们的真实样况。

“这里的臭虫和蟑螂不是爬行而是走动;这里的旅行者不是乘车而是奔跑;在这里关于《限制条例》中苦役犯劳动限制的各种优待根本是形同虚设……”这是契诃夫写在一百多年以前的文字,如今读来依然令人动容,那些苟延残喘的人在地狱里呼唤“上帝”的悲怆情景依旧历历在目,可见彼时契诃夫在考察过程中的丝丝入微以及触碰现实过程中的感同身受。

我知道,那些都不仅仅是契诃夫在亲眼目睹了苦役犯或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或被人任意奴役的悲惨境况之后的无望喟叹,更是他关于完全泯灭的人性以及越来越黑暗的现实社会的声声鞭挞以及叩问。

另外读《萨哈林旅行记》让我对旅行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那就是旅行的意义完全是可以从看风景看世界看生命表象的层面,一下子提升到看时局看政治看人性更深处的更深层面上来的。我对此深信不疑。

《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四):沉重的旅行

俄罗斯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古今中外的读者,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这些对俄罗斯文学甚至对世界文学都有着深远影响的大文豪,让我们无比敬佩,对契诃夫的大名,我们从中学时代的《变色龙》已经知道了,而因为没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就没机会更接近这个文学大师,这次散文性质的《萨哈林旅行记》让我们更加了解到文学大师的风范。

旅行于很多人来说是轻松愉快的,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人文地理,暂时抛却现实的烦恼,而契诃夫的旅行却恰恰相反,怀着对社会深入了解的目的,对现实生活在苦难中人们的深切关照,带病毅然决然踏上萨哈林之旅,萨哈林不是什么风景优美的地方,也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作者之所以只身前往却因为这是政治犯流放地,这个地方土地贫瘠、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大部分人靠着政府救济生活……几乎浓缩了当时社会的最为黑暗和苦难的生活。作者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热情,才支撑他在如此荒蛮之地完成体验生活的旅程?

作为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契诃夫这种体验生活进行写作的精神让人望尘莫及,我想现在的社会已经很少有这样的作家了吧,即使有,相比于萨哈林的生活,已经是大巫见小巫了吧。读《萨哈林旅行记》,首先是被作者翔实的记录、细节的描摹以及精心的刻画所折服,虽然作者身患疾病,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写作,没读一页,都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即使对俄国当时的社会及生活不了解,也有了一种感同身受的苦难。一一读来,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关切越来越感染到我,更对对着为了写作此书进行的“摸底式”调查所佩服,这不仅是写作的需要,我想这对于萨哈林的这段历史都讲成为重要的史料。

随着作者写作的深入,那种沉重之感越发明显,我不得不一次次合上书本,呼吸当下的新鲜空气,我快被萨哈林旅行中弥漫的沉重气息所击倒。现实于很多当时的人是残酷的,对萨哈林的政治犯更是如此,而作者亦用沉重的笔调让更多的人关注萨哈林,关注当下的现实,让我们记住曾经有这么一段沉重的旅行,那么一段沉重的历史吧。

《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五):作家最重要的是情怀

这是一本很沉重的书。

萨哈林是俄罗斯流放苦役犯的小岛,黑龙江之北,靠海,寒冷、潮湿、四面环水。苦役犯在岛上生活艰苦。他们不必时时刻刻戴着镣铐生活,但是,分量不足质量低劣的食物、阴冷潮湿不见阳光的气候、贫瘠荒凉不宜耕作的土地、骄奢淫逸愚昧贪腐的官员,使得这些苦役犯无法正常的服刑和劳作。而近在咫尺永不能回的祖国,更是让他们的人生陷入绝望,只能靠酗酒和赌博来填补内心的苦闷。

在这里,人是没有尊严的。疾病和死亡随时会来拜访;贫穷让他们可以出卖一切,家产、牲口、身体、甚至是自己的孩子。这里的苦役犯大多都是重罪,杀人、放火、抢劫,男人大多为一时之气,而女人,都是为情所困。不论种族,不论时代,这一点从未改变过。每一个罪人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可是,萨哈林是被上帝遗忘的角落,阳光从未真正照耀过这里。

它就这样默默地存在了很久,期间也有人曾将试图掀起它的一角,但都没有引起特别的反响。直到契诃夫来到这里。我想说,有勇气来探访萨哈林,有信念记录萨哈林,不仅需要才气,更需要深切的悲悯之心。这种悲悯,一定是天生的,是上帝赐予给某些特别杰出的人物的,它无法靠后天的学习获得,之所以赐予他们,是希望他们去完成一些常人无法完成的工作。这种悲悯,不仅仅是看见路边的乞丐施舍两文那么简单,而是有勇气在明知可能会牺牲自己生命的情况下,仍然觉得,有些事情比生命更加重要,而这件事本来可以与他毫无关系。

契诃夫在去萨哈林之前,已经是个颇有盛名的作家。越是成功,他越是感到困惑,在自己的文章里,他告诉人们哪些是不好的,可是,他无法告诉人们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正确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当时的俄罗斯,正是一派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景象。契诃夫找不到答案,他给自己的选择是,要么死,要么,去萨哈林。幸运的是,他选择了后者,并且,带回了这本《萨哈林旅行记》,在他的衣橱里,挂上了一件囚衣。

未来该是怎么样的,契诃夫没有给出答案。但是萨哈林本身也许就是答案。即使在这么艰苦和绝望的环境下,苦役犯们仍然在挣扎求生,还有什么不能释然;只要还有萨哈林这样的地方存在,任何为了自由平等的努力,就都是有价值的,没有理由去放弃。

从这本书,也可以基本了解俄罗斯民族和文学的特点来源。外表豪放、粗野、生命力顽强,但是内心敬畏自然,渴望灵魂的宁静归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