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萨哈林旅行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萨哈林旅行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萨哈林旅行记》是一本由[俄] 契诃夫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4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一):一场旅行,创造了一代文学大师

这是一场契诃夫认为自己必须进行的旅程,在这场极其辛苦的旅行中,他详尽的考察记录了萨哈林地区这苦寒之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民生存状态。

在这趟发现之旅中,契诃夫不但将萨哈林的一切现实呈现给全世界,让大家发现了这个遥远的流放之地,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场契诃夫发现自己该如何走今后之路的旅程。假如没有萨哈林之行,他后来的许多作品就无法写出来,在那里他亲身感受了社会的弊病丛生以及民众的苦难。

他认为“比较优秀的作家都是现实的,他们写的是现有的生活,但是因为字里行间充满浓厚的目的性,所以除了现有的生活之外,你还可以感觉到应该有的生活,使你入迷的也正是这一点。至于我们呢。唉,我们!我们写的是现有的生活,可是再进一步呢?无论怎么逼,即使是用鞭子抽,我们也不行……我们既没有近期目标,也没有远大目的,我们的灵魂里空空洞洞,什么也没有……”

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大概也极其需要进行一场心灵上的“萨哈林之行”。

《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二):致敬契诃夫

#2022年手边书#《萨哈林旅行记》。 1890年4月21日,契诃夫从莫斯科出发,开启前往一万公里之外俄罗斯最东极的旅行。 他用脚步丈量,用大量的走访与观察,去往那个俄罗斯刑罚流水线的终点:用刑徒和流放犯垒砌起来的新殖民地。 这是一个被彻底遗忘的角落,极端恶劣的气候,苦役犯、流放犯和定居者,契诃夫听见了他们的痛苦、绝望与淡漠。他总是早上五点起床,白天采访,晚上整理笔记。高强度的工作使他的眼睑出现持续痉挛,不祥的咳血与难以忍受的头痛再度发生。 契诃夫的笔触是克制与温柔的,那一串串惊人的数据下隐藏着一段段真实的人生,我们无法想象的人生,细细读来,我们的那些限难困阻算得了什么,这世上的苦难何其多。再苦难的人生,也向往幸福,前一刻是一对苦役犯的婚礼,后一刻是自由妇女科亚丽科娃的葬礼。 萨哈林每年有大量犯人企图逃跑。“他们根本不考虑海上是否有风暴;即使是淹死,也总是死在自由的天地里。” 我再度翻开《契诃夫的一生》。契诃夫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用笔记下了这些原本被遗忘的人生,而伊莱娜用更温柔更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契诃夫的一生,就是这样人世间的惺惺相惜,让我们体味人间值得。 《契诃夫的一生》里这样描述萨哈林旅行:哥哥尼古拉去世后的夏天,契诃夫出发前往萨哈林岛。他周围的人都无法理解为什么他要进行这样一场限巨、另类的旅行。在那个年代,西伯利亚大铁路还不存在。他不得不买一辆汽车,租几匹马,穿越这片气候严酷、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忍受着天寒地冻,忍受着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匮乏,忍受着身体的疲惫,所有这些,是为了抵达什么呢?萨哈林岛,一座被罚入地狱的岛屿,一个苦役犯的监狱,一片世上最恶劣最匮乏的土地。 当被问及这次旅行的理由时,契诃夫这样回答道:“我想要生活,在这半年中,我感到自己此前从未生活过。” (另:萨哈林岛曾属于我国)

《萨哈林旅行记》读后感(三):怎么生活呢,俄国文学总是会给你描述这个

怎么生活呢,俄国文学总是会给你描述这个。

契诃夫,在功成名就的背景下,向着必死之地出发完成这项社会调查。这是真正在为人类写作的大作家,他的勇气、坚毅、胸怀,时隔百多年后依然值得赞美。

政治、法律、管理体系的演变过程,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权意识,面对边境地带其他人种的做法。契诃夫这本描述沙俄末期某小岛苦役犯们的生存状况的书,合卷后能给人此类沉思,这是了不起的点。

囚徒该有怎样的权利?这是贯穿全文的问题。是否除了生存权外,别的权利都要被剥夺?如果一个囚犯过得相当凄惨,我们应该同情他吗,应该让其过得——不说是整洁体面、起码能是不再像行尸走肉吗?

对待罪犯,施以惩处的目的又是什么?是改造这个人,让其适应社会的基本法则,最终获得自己的幸福?还是用商人的眼光——垃圾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将他们变成工具,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让其作为国家边缘处的一个小部分,发挥余热?

书里的囚犯,似乎恶贯满盈已经没什么好怕、也麻木地不在乎脸面和身体了。这帮家伙最鲜活的、最有主观能动性的行为,居然是逃跑。哪怕只是逃跑过程荆棘遍布,早晚会被抓住被惩罚,但能拥有独自一人在山顶看海景的片刻自由就好。

如果说,这是一个关于人性的小实验。把这些犯了罪行的人,剥夺原本的身份,投放到另一个新天地里。自然环境恶劣,人际交流粗鄙,此外一切正常人类应该有的权利,在他们身上都几乎不存。那他们最渴望获得的会是什么?

萨哈林的人们告诉我们,原来是自由。是主动选择、自我支配的权利。

很喜欢书里的一些小细节,比如“居民们饮用的井水缝到雨天就颜色发红,有一股冻土味道”,这些很角落的点,大约是因为作者亲身经历才会那么信手拈来地写出,而它们的存在又使得整本书更为客观、可信、动人。现在的很多作者,大都是抒发脑内所思所想,少有这么无情洞观的细节描述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