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月十六日夜》读后感锦集

《一月十六日夜》读后感锦集

《一月十六日夜》是一本由(美)安·兰德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328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013-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月十六日夜》读后感(一):“理想”究竟是什么?!

第一次读安•兰德的书是《源泉》。那时刚工作不久,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很不满意,觉得那不过是消磨生命而已。对于未来,心中还有着无限憧憬,觉得自己刚毕业,还年轻,早晚能逃离出眼前这片混沌的工作环境。当时《源泉》对我来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那么厚的一本书,我整天带在身上,上班、逛街… 把这本书带在身上就有了一种装着自己梦想的感觉。

《源泉》里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是:“人们都渴望永恒,但是他们正和生活过的每一天一起死亡。在逝去的任何时间里,他们毁掉了自己的某一部分。他们改变,他们否认,他们矛盾——他们称之为成长。最终,没有任何东西被留下来,被改变,被保存;好像没有任何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只有一系列的附庸在不成模式的芸芸众生中隐隐约约地生活着。他们连片刻的时间都不能存留,又怎么能期望得到永生呢?”曾经每次读到这段话时,我总觉得热血沸腾。再看着身边的人,替他们感到心酸:这段话说的不就是你们嘛!

今年再次读了安•兰德的书《一月十六日夜》,当中的第二篇《理想》再次让我感慨万千。书中的女主角凯伊•贡达真实出现在那些把她视为理想的人面前时,她已经不再那么完美,人们在真正面对自己曾经一度认为的“理想”时,要么怯弱,要么背叛,要么已经认不出她。作为“理想”化身的凯伊•贡达也在苦苦寻找那个懂她的人。你是否愿意为你的理想付出一切,就算是你的生命?!

然而,在我的现实生活中,时间一年又一年的过去,我依旧没有逃出这个工作单位,甚至想要逃出去的念头也越来越微弱。在现实中挣扎多年无果后,我接受了自己也是一个在芸芸众生中隐隐约约生活的人。接受自己的平凡或许能够生活的更加容易一些。这份工作从来没有我的理想,而我现在只希望能在这个混沌的地方站稳脚跟,至少能够在这个社会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当我再看安•兰德的书时,依旧被激起了心中的涟漪,但我的心里已经平静了很多。我喜欢这样积极向上的小说,希望这个社会充满这样的正面思想。但是,我也接受了平凡的自己。

《一月十六日夜》读后感(二):社会转型时期的顶层传奇

按照兰德自己的说法,《一月十六日夜》并非是她预先所写作的书名,剧本原名为《顶楼传奇》,我以为,兰德原本是想以书名来作出一个双关的暗示:其一,这个故事的开始发生在摩天大楼的顶层、超级大亨福克纳的私人公寓,是人们心目中社会的顶层、金字塔尖,其二,故事发生在经济萧条时期,非法集资犯、大亨福克纳跳楼身亡,资金链断裂引起全城恐慌,整个社会的财富和权力结构势必会重新洗牌,顶层设计出现重大危机。由此,法庭决定公审其情妇、助手凯伦,认为是她杀掉福克纳,也进而毁掉了所有人的财富和梦想。随着证人的不断出庭和控辩双方的论辩,真相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而人性却离我们越来越远。

作为好莱坞的职业编剧,兰德设计的这个故事比《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要精彩百倍,尤其是舞台演出时,演员彼此之间相互指证更使得其戏剧张力和冲突富于极高的观赏性,这也就是直到80年后的今天,百老汇依然会上演这部戏剧的原因。一方面,凯伦和辩护律师认为大亨福克纳并非死于跳楼,而是借此金蝉脱壳远走高飞,但在跑路中被另一位他所欺骗的大亨、他的岳父所杀害,另一方面,大亨福克纳的妻子则认为自己的父亲绝不会谋杀自己的丈夫,现有的目击证人都能证明凯伦是将一个男人从顶楼推下来摔死,凯伦是因为责怪福克纳娶了自己,并决心改过从善、不再欺骗公众而起了杀心——因为,凯伦曾帮助福克纳伪造支票获取了2000万美元。

作为被告的情妇,有着帮助大亨欺骗公众的历史,而作为原告的妻子,则是公认的淑女、一心劝丈夫皈依正途。虽然兰德力图使控辩双方在剧中势均力敌,力图保持作者的客观与公正,但还是流露出对凯伦的偏爱——在她看来,只有凯伦才真正了解大亨福克纳和这个故事背后的隐秘社会,在她看来,福克纳如同比利时的“火柴大王”克鲁格——为了获得各个国家政府的支持以维护自己产品的垄断地位,他给政府发放巨额贷款,然后向公众进行集资来还债,在资金链断裂后自杀身亡——整个事件中,获益最大的是政府,政府同时将试图改变世界的人定义为“非法集资犯”,以此转移矛盾。

不可否认,这样的故事无论中外,都一直在上演。胡雪岩代表的徽商,乔家代表的晋商,无一例外都是在与官府打交道中获益、扩张、欺诈、破产自杀,且落得骂名。近年中国类似的故事也在各地不断上演,无论是浙江的吴英,还是湖南的曾成杰,抑或是陕西神木的县委书记,在他们身上,也都上演着类似的传奇。经济学家在谈到体制改革的时候,都提到了“顶层设计”,甚至是“顶顶层设计”,或许,他们也是如同凯伦一样,在经济快速发展时,已经意识到了潜藏的危机,而在危机爆发、顶层内讧直至流血之时,却又被认作为帮凶而备受公众的指责,那么,改革还是革命,就不仅仅是他们所作出的判断,而更在于每个人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冲突,以及由此做出的选择。在每个人背叛每个人的年代,在每个人的欲望遭遇到贪婪的打击之后,道德以公众与和谐的名义,对理性和自私进行审判,利他主义将会如同罂粟花一样,浓香娇艳令人欲罢不能。

所有的嫌疑人都是高智商精英,所有的物证都在跳楼、火灾中灭失,所以,判定凯伦是否有罪,完全取决于陪审团是否相信证人的证言——在重物证、轻口供的司法实践中,这往往是迫不得已,但也往往就是现实中的常态。在这个剧本中,兰德将所有观众设定为陪审员,凯伦是否有罪,取决于每个观众的那一票。社会的转型有时复杂而微妙,有时却很简单而直接,但每个人的表态,却最终决定了我们社会如何转向。所以,顶楼传奇的故事,与每个人投票所作出的顶层设计,有着直接的关联。在兰德看来,如果凯伦无罪,我们社会虽千疮百孔,但仍有重建的动力与希望,如果判定凯伦有罪,则世界已经难以容忍人类的创造力,短暂的风平浪静后是长期的停滞不前。在每个人做出判决时,其实也是将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呈现在世人面前,也是在等待着历史作出的终极裁判。改革之难,不在于经济上遇到的萧条困局,而在于对创造者失败的宽容,在灾难来临时仍保持理性,而不是急于寻找罪魁祸首,通过发泄自己的兽性来获取所谓的正义与安慰。

《一月十六日夜》读后感(三):一生追寻的自尊

安•兰德是位俄裔美国作家,同时又是一位哲学家,她青年时失去了富裕幸福的家庭,只身逃离了动荡不安的圣彼得堡,在纽约很长一段时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或许正是在这样具有强烈反差与痛苦的生活使她形成了坚毅、勇敢而又自我的性格,也为她的客观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

她鄙视宣称毫无私欲的利他主义者,更痛恨政府和法律以暴力迫使人们为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牺牲,对掌控信奉者的思想,让人们以牺牲为理想的宗教也给予了强烈的批判。她崇尚个人成就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不为别人牺牲自我,也不应强求别人为自我牺牲,所有的友好相处和互伸援手的行为都应该是基于自愿。她用文字来反映和宣扬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版《一月十六日夜》包含了她早期的三个剧本《一月十六日夜》《理想》《三思》,这三个剧本集中体现了她所提倡的客观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后来所创作小说的哲学雏形,我们从这三个剧本中也会看到一个坚强、果敢、自尊的伟大女性。

三个剧本都从一宗谋杀案开始,但它们不是推理侦探剧,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情戏。

《一月十六日夜》中创建了金融帝国的伟大人物比约恩•福克纳被谋杀了,他的情人凯伦•安德列坐在被告席上,而另一方的指证人是比约恩的妻子和大银行家岳父。

比约恩的妻子描绘了她和比约恩之间忠贞的爱情和甜蜜的生活,大银行家岳父出于对女儿的爱和对贫困者的慈善目的贷款给比约恩,以避免因比约恩的破产使得无数家庭再无立锥之地,他们通过鄙视情妇道德的佣人和私家侦探的证词控告凯伦和她的流氓同伙谋划杀了比约恩。而凯伦却向陪审团揭露了她和比约恩的秘密,以自杀的假像吞掉贷款,和比约恩在异国偷名换姓继续奢华的生活。她出于对比约恩的爱,而臭名昭著的流氓里根出于对凯伦的爱,共同策划了自杀假案,却不料比约恩真的死了,她认定那一定是他从来没有爱过的妻子因爱生恨而杀了他。

在法庭上的这一场辩论中,双方的证据和证词相当,都可以还原一个故事经过,却都没有被严密确凿的证实。当所有的陈述结束,二个故事摆在大家面前,你相信哪一个?就象《少年PI的奇幻漂流》结尾给出的二个故事,哪一个是事情的真相?你相信动物给你的心理安慰,还是要拷问人性的残酷?一月十六日夜,比约恩死了。慈善的银行家和宣称比约恩深爱着她的女儿会是凶手吗?追求奢侈生活的情妇和一个臭名昭著的流氓会为了爱情而牺牲自己的安危吗?

《理想》这个剧本并没有搬上舞台,因为它的独特的展示形式对于舞台来说有些重复,但安•兰德正是用重复的场景描述了各类人群对于“理想”的态度。凯伊•贡达是个名演员,众男人心中的女神,受吸引的不止一些屌丝,金融家、文学家、艺术家也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传教士。而当女神求助于她的粉丝时,那些宣称着视她为生命全部意义的粉丝却露出了不同的面孔,怯懦、卑鄙和冷漠。象中国古代的那位叶公,爱龙如命,却差点被真龙吓的要了小命。有许多人,在许多时侯,只是选择过着权宜的生活,却一直为无奈找着无数的借口。凯伊•贡达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实践者,她呼吁呐喊对抗那些丑陋、虚伪和背叛,为自己心中的理想不断地眺望、奋斗,燃尽生命。

《三思》又是一个精彩的谋杀案,所有被怀疑的相关者都主动交待了自己成为凶手的动机和不完全的不在场证明。他们并无一人对伟大的布雷肯里奇的死表现出哀伤。布雷肯里奇这样一个为了全世界人类的幸福而做出伟大发明的慈善家被谋杀简直不可思议,而且可能的凶手都是曾受过他的资助与恩惠的人。

这个布雷肯里奇正是安•兰德所憎恨的“利他主义者”,用变态的善意控制别人的生活,填充被人需要的欲望,用奉献创造的光环满足自己的虚荣。

这三个剧里虽然都强烈地体现着安•兰德的哲学观点,但绝没有枯燥的哲学说教。在语言占了相当份重的舞台剧里,情节被安排的环环相扣,每一个证人的证词都让人信以为真,以为看到了事情的真相,可以定局,而总是会出现另一位的证词峰回路转,让人陷入迷雾重重。情节紧张而充满疑云,做为悬疑剧也是十分精彩。安•兰德被人推崇确有她过人之处。

《一月十六日夜》读后感(四):理想与伪理想——对”奉献“观点的批评

安·兰德的一位友人曾表示,她愿意付出一切去见一位女演员一面。兰德怀疑她是否能真的做到这一点——这就是凯伊·贡达故事的灵感来源。从哲学论辩和写作意图来看,兰德批评了两类人。这两类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让自己的理想和生活背道而驰。在这些人的观念里,理想只能“想”,却永远不能实现。而兰德坚信,理想之所以有价值的原因是理想能够被人所实现。这两类人要么是口是心非的伪君子,要么是一些理想和生活存在巨大落差,却认为自己无愧于理想的人。兰德认为,后一种人尤其罪恶,他们的理想和生活都一钱不值。

简单来说,《理想》中的六个故事都在展示一种生活:剧中的人物坚持自己的某种观点而背叛贡达,使自己的理想和生活最终分道扬镳。他们最大的罪恶在于1.出卖理想)2)放弃理想且不自知,或让自己的躲避合理化。他们代表了世界上大多数人放弃理想的理由和软弱的一面,与凯伊·贡达的坚持自我和被人群驱逐构成鲜明的对比。在这个故事中,凯伊·贡达如同《源泉》和《阿特拉斯耸耸肩》中的典型人物一样,都以尽最大的努力实现自我而遭到世界的排斥。他们被驱逐并非因为罪恶,而是因为野心和坚持自我。

正是因为贡达“成为自我”这一特质被电影工业放大到极致,她获得了其他庸俗脂粉难以企及的影响力。纵观每一幕开头的粉丝来信,无一例外都提到贡达独特的魅力对他们人生的影响。贡达让他们意识到,一个坚持理想的纯粹的人能达到的高度——没什么能阻拦她,并且不完全是剧本把她塑造成了这样。贡达是其他人崇拜的女神,是人们的精神加油站,是迷茫者的导师,是艺术家的缪斯。她的伟大在于她不仅努力使自己成为最完美的人类,还尽力把这个理念播撒出去传递给其他人。当这样一个女人被报导杀了人,并要求别人帮忙藏匿她——其他人会怎么做呢?

兰德的前五个故事都指向同一个结局——背叛。兰德认为,贡达是他们的理想。当这个理想变为现实的时候,就是人们的选择之际:与她为伍(坚持理想)或是与她为敌(背弃理想)。这部剧本写作之际,正值美国和苏联的意识形态激烈斗争。第二个故事里,兰德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共产主义提倡的利他行为。共产主义强调奉献,即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在必要时牺牲某个人。这与兰德强调“尽最大努力实现自我价值“针锋相对,这个冲突被聚焦在社会学家芬克和他的妻子范妮的选择上。

李奥纳多·佩科夫在剧本序言中引用了芬克信中的内容:

“没有人选择去过我们正深陷其中的,黯淡无光的生活,我们是被迫的”。但是,剧中人所展示的是自己选择了自己的生活,当他们面对理想时却最终选择了放弃。他们所鼓吹的理想不过是自欺欺人,他们让自己以及别人相信他们追求的是某种更高尚的东西。事实上,他们并非如此。“

显然,芬克和范妮认为自己通过组织工人运动改变社会秩序的不公正,在兰德看来只是一种自欺欺人式的理想。从他们对自己改变世界的自负态度,和事实中的难以自保形成了一个颇具讽刺的对比。芬克只是个纸上谈兵的知识分子,他的观点却不具有什么水平:因为从来没在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观点。妻子范妮带领罢工失败,被连累得上法庭。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操心第二天的住处,因为交不起房租而被房东赶出房子。对于他们来说,作为无产者和与资产阶级抗争是他们的理想,他们也认为这个理想可以实现。实现的方式简单极了:向警察告发凯伊·贡达的藏身之处以获得赏金。这笔钱可以用来付律师费,可以让他们免于颠沛流离。在这里,凯伊·贡达作为了他们实现理想的牺牲品。

兰德对芬克夫妇的批评是含蓄而深刻的,因为他们是一切用利他为借口牺牲自己理想的代表,共产主义只是其中一个表现而已。与佩金斯需要在前途和理想之间做抉择不同,这个故事讲的是理想和理想之间的冲突。芬克和范妮的生活过得一团糟,他们的确在追求理想,不过这理想不是实现自己。追求错误的理想直接导致了他们生活的贫困,处境的窘迫。而当这些现实问题冲到他们面前的时候,就变成了阶级和阶级之间的矛盾,而不是对自身问题的反思。比如芬克总认为世界上潦倒者和贫困者都是由不公平的社会制度造成的,资产阶级是不正义和必须推翻的。为了罢工被拘捕的妻子和其他人,他们最终决定出卖凯伊·贡达。社会主义可以通过他们的努力来实现,当对他们造成巨大影响的凯伊·贡达带着被道德评判的立场来到他们生活中时,就成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女演员。是什么让他们遗忘了贡达的启示,就是什么让他们背叛了理想。这个原因在范妮口中多次被提及,那就是金钱。

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可怕的循环:一种旨在让人放弃自我的理想会导致人在物质方面的匮乏,因为将自我牺牲定义为美德之后,人就会失去对金钱的控制能力。由于金钱的匮乏,人们会在抉择之际放弃真正的理想。兰德的金钱观在《阿特拉斯耸耸肩》中得到充分的表述,金钱并不是罪恶,金钱只服从于能管理它的人。财富是智慧、毅力和能力的标志,是人尊严和骄傲的标志。放弃金钱等于放弃自己。芬克夫妇作为社会学家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贫富差距背后的原因,他们所认为的罪恶,正是人类最赖以为傲的资本。

这大概就是兰德为何深深影响了格林斯潘,并成为美国精神代言人的原因吧。

《一月十六日夜》读后感(五):向己而生——试论安兰德“带着利他理想主义色彩的客观个人主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安·兰德在戏剧上的贡献,是被低估的。

诚然,她不是莎士比亚、莫里哀或是高乃依,典型的悲剧和喜剧范型,她都没有真正尝试创作过(《一月十六日夜》比较像传统的悲剧,但仔细品读仍有突破);她也不像是尤金·奥尼尔,她的笔下虽然很多群戏,也有同一背景下的理念冲突,但她不注重情调,即使是《think twice》这样的悬疑剧,她也懒得营造太抓人的悬疑氛围;同样的,她更不像是契诃夫,虽然她的笔触始终直指人的生存本质和情感底色,但她的以激进反对激进的生活态度,与契诃夫坚忍柔和的生活态度,又有着本质差别。她的戏剧就是这样,冷峻又热烈,严整又浪漫,犀利又奔放,几乎很难用学院的范型去丈量它真正的分量。

我总觉得,安兰德后半生在小说上倾注了太大的精力,如果她坚持稳定的戏剧创作,也许她真的能在群星闪耀的戏剧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一颗小星星,甚至,是一个星系。

她不注重故事,虽然三部代表作,两部都是探案剧,《理想》也有最后剧情的小反转,但她仍然没有像传统剧作家那样,把充满矛盾的戏剧行动(其实就是情节)作为首要目标,在剧本中传达自己为己而活的客观主义价值观才是首要目的。虎胆里根、凯伊贡达、英格斯兰作为三部剧的代表人物,从主流价值观来看,都是触犯法律的恶人或者疑似犯罪者,但他们却都偏偏性情率真,拥有一种向往真实、直面远处本性的天真和自在,行为的动机都是出于各种不同维度的爱。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从虎胆里根的个人爱情到凯伊贡达对指定人群的爱再到英格斯兰的普世博爱,从里根为了爱替别人认罪到凯伊贡达为了自己间接致人死亡再到英格斯兰为了自身信仰直接杀人,安兰德为主人公安排的行为动机不断升华,具体行为却愈发险恶,这种动机目的与实现行为之间愈来愈大的反差,清晰地勾画出了她客观主义哲学不断明晰的思想路线图。那就是,人必须要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信仰和志趣而战,所有建立在他人世界上的生活方式都是可疑而可怖的。而在三思中,她直接为看似伟大、其实不怀好意的苏琴先生扣上了苏联间谍的帽子,结合她苏联出身的背景,更让人品出了一丝深沉的味道。

历史地看,客观主义哲学与政治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主义息息相关,他们共同的基础都是在同一的游戏规则下,每个理性人都有绝对自由自行其是,只会增进社会的公共福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甚至是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安兰德深谙此道,且看凯伊贡达在理想里走过的九户家庭,除了最后看似一无是处但却愿意为自己心中的美牺牲生命的强尼,前面八个人,无论年龄、无论性别、无论职业,看似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目标在努力,看似都有对于庸俗世界纷纷扰扰的不满,但却都无一例外都是丧失了真正人格的可怜人儿,他们最大的行为指向甚至都不是功名利禄,而是家人、同事、朋友以及所有人的肯定,她们都是在为别人或低级的私欲而活。所以,即使凯伊贡达来到了他们的身边,他们也认不出这个降临凡间的缪斯女神。所以,安兰德虽然歌颂利己,但她也不是物质的信徒和欲望的奴仆,财富和物质生活只是一个人为己而活道路上捎带手的收获,强烈个人主义指引下人性的纵情舒展,才是她真正的志趣所在。里根的认罪,强尼的自杀,英格斯兰的谋杀,都成为了人性伸张的光辉时刻。

中国向来不乏对于安兰德的批判,因为个人主义在集体主义的中国几乎等同于自私自利。但事实证明,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导权在红色中国一样有市场。武侠小说在中国的风行,恰恰体现出,看似温文尔雅的中国人,其实也对江河湖海、快意生死、诗酒赋歌的自由人生充满向往。安兰德为了与苏联意识形态划清界限,在为客观主义张本时有时会呈现出一些拜金主义、反X主义的影子(比如英格斯兰对于财富的向往),但是归根到底,占据财富的资本家也是她戏剧中的反派,那些真正活出自由人生的,还是快意江湖的杀手、充满本真的流浪汉、献身事业的科学家,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又怎能不说她那叼着烟的忧郁表情下,一样也有浪漫而唯美的理想主义呢?

-----------------------------------我是文章主体和分剧本评论的分界线------------------------------------------------------

《一月十六日夜》

彼得 布鲁克说,一个演员在观众的注视下走过舞台,就已经是戏剧。这是对于戏剧艺术的高度概括,更是对于观众作用的充分肯定。美国的戏剧教材,开篇第一页都是肯定戏剧的鲜活性,失去了观众的即时旁观,这样的鲜活性也就不复存在。而安兰德某种程度上比彼得布鲁克还进了一步,他不仅让观众看,还直接让观众参与到了剧本的演出之中。更让人惊叹的是,观众对于剧本的结局,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身临其境已经不能概括《一月十六日夜》的现场艺术魅力,每个人都在观戏体验中印照着自己的三观,这样的美,是属于安兰德,更是属于戏剧艺术的。

《一》的核心矛盾爆发在看似充满正面价值导向的商业精英和违背伦理共识的情妇杀手之间,鉴于所有的证据都已经在案件中被毁灭,陪审团其实已经很难通过理性分析来判定罪行,人们到最后,只能依靠这样一种人生观来衡量,究竟是相信道德败坏之人也有纯洁的感情本能,还是相信占领话语权高地的社会精英也有蛇蝎的本性。据称,但凡是在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群中演出时,无罪判定都会占多数;而在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人群中演出时,guilty的声音通常都会响亮地响起。安兰德自己曾说,这里的陪审团判定,不依靠证据,而依靠自己的人生观。她并不试图帮观众解答谁是凶手的谜题,她不是柯南道尔。安兰德只是想让每一个人都去掂量自己灵魂种不同成分的分量,左倾还是右倾,理性还是激情,进步还是保守。她不做一切评判,因为她就是这样坚信,无论怎样,人就应该为自己活着。为自己而活,不受任何道德谴责和桎梏。不过她自己,显然还是有这样的倾向,那就是一个从底层努力成为社会财富占有者的精英,即使有一些卑鄙的手段,也好过那些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官富二代。奋斗者的理性和努力,犯罪者的道义和痴狂,在安兰德的世界里,是人性中最美的部分。

让我们感谢安兰德,我们有太多优秀的侦探小说家,可是我们却缺少这样帮我们照镜子的剧作家。这样的阅读或者戏剧体验,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机会。

《理想》

理想突破了传统的戏剧范型,它没有成体系冲突的正反双方,也没有固定背景下的群戏矛盾,凯伊贡达出入的九户人家,是对戏剧舞台艺术的一个巨大挑战,个人很期待能在中国看见它被搬上戏剧舞台。同样也是这九户人家,安兰德让人们看到,每个看似成功或失败、伟大或自私、虔诚或伪善的人,都是为了他人的认可而活着。为了家人的公司职员,为了同志的无产阶级,为了信徒的教会人士,为了名利的画家,皆是如此。特别是倒数第二个为了一己私欲的资本家,看似已经离活出自我最接近,却依然只是本我欲望的奴仆。安兰德在他的身上,还表达出了一个更深的观点,那就是客观主义的活出自我,不是向欲望低头,而是要向爱与善前进。这就把她的客观主义哲学与庸俗的现实主义哲学、拜金主义拉开了档次,不读这出戏,就无法真正理解安兰德。

《三思》

三思有着很好的群戏,充分体现出了安兰德对于戏剧中对话的掌控力,这种暗含机锋的对白,是安兰德不注重剧情但仍能吸引读者和观众的秘密武器。英格斯兰利用人们习惯于揣测他人本性从而达到自己目的的做法,又一次向把个人世界建立在他人生活之上的人生观打响了迫击炮。安兰德这一次说得更直接,那些所有试图掌控别人甚至关爱别人的人,都请停手,自己才是唯一值得关注的焦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她的戏剧确实也写不下去了,她需要更长的篇幅,来为自己的世界观发声。

于是,源泉来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