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皮兰德娄戏剧选读后感锦集

皮兰德娄戏剧选读后感锦集

《皮兰德娄戏剧选》是一本由[意]皮兰德娄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皮兰德娄戏剧选》读后感(一):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西方戏剧,并不全是莎士比亚的天下,皮兰德娄,喜欢戏剧的人应该对他并不陌生,这位曾经因为“果敢而智巧地复兴了戏剧和舞台艺术”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戏剧大师,一生中创作了十四部戏剧,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 “戏中戏三部曲”:《六个寻找作家的剧中人》、《各行其是》和《今晚即兴演出》。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皮兰德娄戏剧选》,首次将《各行其是》与《今晚即兴演出》的中文版呈现给读者,译者徐丹妮与徐瑞敏对皮兰德娄的生平,以及对这两部戏剧的创作背景和内容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毕竟皮兰德娄也预言过:我知道要是不做解释,你们即便演了我的戏,也看不懂我在写什么。

所谓戏中戏,指在一部戏剧中穿插了与该剧相关联而又与整体戏剧相游离的场景或情节,简单说就是戏剧中又套演喜剧,这虽然不是皮兰德娄的首创,但他却应用的登峰造极。

在《各行其是》中,舞台之上的演出内容也对舞台之下的“观众”情绪产生了影响,被舞台上的情节映射到的“观众”选择了对号入座,在第二幕结束的时候冲到台上与演员发生了肢体冲突,给了女演员一个耳光,而随着演出的继续,原型人物就像看到了镜中的自己一样,虽试图反抗,却最终重复了那样的举动。《各行其是》的精彩,除了角色对于“画家自杀事件”不断变幻的观点由此制造各种滑稽的场面外,剧情不确定地走向也给了观众新鲜的体验感,是种参与其中的错觉,正如“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而这种错觉在《今晚即兴演出》中感受更加真实。

皮兰德娄除了是著名的剧作家,还非常善于小说的创作,他的一生历经坎坷,却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以这本戏剧选作为读懂他作品的钥匙,然后去欣赏他的其他作品,将会是不错的选择。

《皮兰德娄戏剧选》读后感(二):戏中戏让弹幕直接进入了作品本身,并发生影响

要说后来的戏剧大师们,很多都受到皮兰德娄的影响,这并不难看出。不管是作品里的矛盾性设置、戏剧性表达、荒诞性呈现,又或者是舞台艺术的创新性和突破性在现代戏剧作品中都能够看到最初的起源。

皮兰德娄作品里面的疯狂甚至疯癫非常明显,混乱似乎从头到尾都贯穿其中,人性犹豫的混乱,个体差异的混乱,舞台转换的混乱给出了最荒诞却最合理的表达。

在《各行其是》里,这种混乱的感觉在戏中戏,他的经典手段中展现得淋漓精致。真实世界里的女主角阿梅利亚莫雷诺本进场看戏,看的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事件,这件有关自杀的真实社会事件在戏剧外是皮兰德娄虚构的事件。戏剧冲突的走向反衬着现实剧场里座位上的两位主角的状态走向。

当戏剧中的第二幕出现时,却因为女主角从真实世界到戏剧舞台的介入而中断(她认为戏剧中的自己是在丑化自己),不明所以的观众无法分辨何为真实世界何为戏剧艺术,只知道真实人物和舞台角色重复诉说的同样的台词,演绎着同样的剧情。这种真实世界与艺术世界的统一,绝妙无比。

戏剧中舞台现场性的打破在几个维度上恰恰证明了什么叫做“各行其是”,所有人都在自己的理解中做出行为,不管不顾,无从沟通。所有的人不停辩解,扭曲,误会,道歉,在一次次的狡辩中企图填上人性沟通之间的沟壑,但这是徒劳。

而观众对于戏剧呈现的介入本身也被皮兰德娄写入了戏剧,成为作品中的一部分。这种对第四面墙的打破,在当时实在太酷了。这为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赢来了这样一句评语“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

细细想来,《各行其是》观众吐槽戏剧片段被直接融进戏剧本身,其实也就是把一部作品中的弹幕直接展现在作品中,这种同一时空的交流性在当年已经被皮兰德娄玩转得信手拈来。而且他让弹幕的走向直接影响剧情的走向,这一疯狂荒诞的举动正是他作品中常见的那些幽默主义。

他深切的明了世界万象中个体差异是如此的不同,差异的走向,变化或者犹豫导致人与人之间无法真正理解对方,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那句话叫做,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在《各行其是》中,所有的角色,都在自己的差异化感受中输出自己对整个世界的理解,这真是一场混乱又无法掌控的真实演绎。

这本《皮兰德娄戏剧选》包含了两部作品,《各行其是》和《今晚即兴演出》,后者在这就不做过多梳理,你能感受到更大的混乱和不确定性。这种特点在阅读皮兰德娄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快感。

这背后的写作,显然跟他的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除了家道没落急转直下,家庭关系转化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下,个体与宏观的危机也影响着皮兰德娄,这种背景下,人的尊严与自由选择被外界强大的政治力量控制,只能等待悲剧命运和毁灭而无力反抗。这一时代症结对个人的影响,其实让我想起了茨威格,同样被战争与时代的命运钳制住。所有的黑暗,荒诞,混乱,痛苦和无力都是那个宏大战争命题下脆弱的人性本真。

《皮兰德娄戏剧选》读后感(三):《皮兰德娄戏剧选》:台上是戏,台下是戏,“戏中戏”

我是第一次接触皮兰德娄和他的戏剧。若是这本书没有“译者前言”,我便不会对他有多一些了解,也只能从这本书所收录的两部剧作来接触了, 但能了解到的程度肯定很有限 。但好在“译者前言”对皮兰德娄有着较为全面的介绍。

“前言”介绍,“‘戏中戏’三部曲是皮兰德里剧作中的精品,包括《寻找作者的六个剧中人》(1921),《各行其是》(1924)和《今晚即兴演出》(1930)。”我注意到了“戏中戏”这个词,也猜测这可能是一种“故事套故事”的变形。在看罢《各行其是》后,我觉得这个戏中戏就是“台上是戏,台下也是戏”的感觉,它把一部分戏外的现实囊括进戏内了,这就会导致类似于《今晚即兴演出》的开场,等待开幕的锣声迟迟不响和幕后的声音,正如一位观众所说:“或许这就是戏里的一部分”。当然,这位观众也是戏里的一部分。

“前言”里,译者先向我们介绍了皮兰德娄的生平,其中说道:“伴随着这样的经历,皮兰德娄愈发体会到个体意识的差异性,认为他们对现实的理解是迥异而无法沟通的,而婚姻和家庭似乎只是不同的假面和身份扮演。”这就是“各行其是”吧。

随后,“前言”又介绍了皮兰德娄的创作经历,其中提到了“生活-形式”关系的哲学思辨。我并不太清楚“生活-形式”关系,译者似乎在这里也没有给出充足的解释。不过,在第三小节,译者介绍皮兰德娄作品的现代性时说:“皮兰德娄‘形式-生活’的母题体现出一种相对性。……例如,在《各行其是》中,舞台上各个角色辩解争论,却归于沟通的隔阂,体现出认知差异和生活流变所带来的相对性。”这和之前“生活-形式”又倒吊了,可能,“形式”可以是某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意思吧。我想,皮兰德娄或许想通过戏剧,可以比诗歌和小说更好的把“生活”搬出来,以“戏中戏”或各种“形式”来探讨“生活”,也探讨“形式”,以及二者的关系。但总归,这里并没有把“生活-形式”理解清楚,我只能猜测。不过,可以看到艺术总在逼近现实,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不断出现,企图打破艺术和现实的界限,但即便是“即兴表演”,让观众猜不出是表演还是意外,它终归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但好处是,戏剧可以在人前演,比如上台时走过你旁边摔一跤,是否设计真假难辨;而小说,面对着书本和文字,距离感总会比戏剧大一点的。

“戏中戏”创作方法是译者接下来介绍的,也是我倍感兴趣的。“戏中戏”并非是情节的格局打开,也是演员、场景的格局打开,这里演员可以出现剧场导演、观众,乃至作者本人或可成为隐形演员;不光台上可以是舞台,台下、观众席、过道、幕后也可能是舞台。不仅如此,在“评论”上也出现了《堂吉诃德》式的下部对上部的评价,剧作中,有演员对皮兰德娄刚刚的一幕剧进行评论,也有新剧的导演(演员)说:“这样的事情,皮兰德娄已经对我另外两个同事做过两次。第一次呢,他让六个迷失的剧中人寻找作者,把改革搬上舞台。第二次,……”说的正是《寻找作者的六个剧中人》和《各行其是》。

接下来译者便向读者介绍本书收录的两部剧作。不过我更喜欢《各行其是》,“核心冲突是‘现实生活-艺术副本’”,也就是剧作家把“现实生活”的事情变成一部戏剧上演,而这戏剧背后的原型人物就在台下当观众(他们也是该剧一部分),结果该戏演着演着,惹恼了原型人物,打断了表演,紧接着该剧原型人物上演了一出刚刚戏剧所表演过的结局。尤其是原型人物其一对另一位原型人物喊出:“你不要重复他们在舞台上表演时说过的话!”读到这里,我放声大笑,“勿谓言之不预也”。

的确,“艺术副本”有时候还真起预言的作用,生活随着艺术走,戏里戏外都是戏,或者,都是生活。

《皮兰德娄戏剧选》读后感(四):皮兰德娄戏剧选

我对话剧一直有着比较多的兴趣,看过了国家大剧院筹办的《简爱》《青蛇》《琥珀》等剧目,觉得非常震撼。话剧虽然比电影,电视剧更加小众,但无法反驳的是话剧表演更加考验演员们的表演能力,也更贴近观众。

最近读了《皮兰德娄戏剧选》这本书,同样觉得大开眼界。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我觉得中西方表演方式上也会有一些差别,其中一个特点是西方的表演往往更加开放,而我们的表演则更多的展现出了含蓄的一面,当然这并非绝对,只是一些个人的感受。

这本书的作者路易吉·皮兰德娄因“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和舞台艺术”,凭借戏剧作品《六个寻找作家的剧中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在这本书中则重点翻译了《各行其是》和《今晚即兴演出》两个故事。不可否认的是,两个故事都非常的精彩。

在《各行其是》这个故事中,探讨的是舞台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舞台上,因为画家自杀了,原因是他发现自己的未婚妻和自己的姐夫有不轨的行为,而这个故事的原型人物则在观众席,上演相关的故事。这种戏剧的处理方式也被称作戏中戏,我觉得非常的有趣。

在画家自杀之后,推进故事进展的是两个人对于“谁该为画家自杀负责”的争论,是画家的未婚妻,还是画家的姐夫呢?我们不必当过早的去下一个结论,不妨继续看看故事的后续。

非常具有戏剧性的一点是,原本争锋相对的两个人在同一天改变了自己的立场,本来他们是打算要为自己的某些激烈的言行道歉的,结果又不欢而散。这样的转折也是为了说明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会是绝对不可改变,有些人很容易被外界的言行所影响,甚至被看做是墙头草。

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我们自己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坚持自己的想法呢?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外界不同的声音,面对质疑,面对批判呢?是该虚心接受他人的想法,还是要坚定的维护自己的立场呢?

戏剧中的一个老人表达了他的想法,“我确实对自己的想法比较坚定,但是谨慎起见,我也不想轻易就去发表意见。我想先听听别人的想法,因为他们可能掌握了一些我不知道的信息,在知道了他们的想法之后,我也许会改变自己的观点。”我个人也比较认同。

在这个故事中,高潮的部分是舞台上的两个人(画家的未婚妻和画家的姐夫)最终见面,互诉衷肠,相拥离去。而在观看这幕剧的故事原型二人同样先是争执,又相拥离去......颇具戏剧性,又引人深思——现实与艺术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戏如人生,通过这些精彩的戏剧故事,我们也会在沉浸于故事情节之外,有更多的思考。

《皮兰德娄戏剧选》读后感(五):“自然”演出的悖论

皮兰德娄最出名的一部戏应该说是《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此剧与他的其他两部剧《各行其是》《今晚即兴演出》构成了皮兰德娄“戏中戏”三部曲。“万国文译”系列丛书中的《皮兰德娄戏剧选》编选了后面两部剧,且是中文首译。

看到“戏中戏“这个词,我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剧是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在剧中,哈姆莱特为篡位的叔父安排了一场戏,戏中上演的是叔父谋杀先皇的情节。而台下的叔父与母亲不等戏演完便中途离场,哈姆莱特借此确认叔父确为仇敌。

就像《哈姆莱特》中的戏中之戏会对第一层的角色与故事长生影响,在皮兰德娄的《各行其是》中,舞台之上的演出也对舞台之下的观众产生了影响。被舞台上的人物映射到的台下观众并没有中途离场,而是在第二幕结束的时候,冲到台上去与演员发生了肢体冲突,“有一位女观众到舞台上打了她(演员)一耳光!”。而更奇怪的是,原型人物最后的选择,竟然和演出的情节几乎一致,“他们就像看到镜中的自己一样,试图进行反抗,却做出了最后那样的举动!”

不同的是,《哈姆莱特》中的戏中戏是为剧情服务的,是为了推动血亲的复仇,在戏中戏之后,剧情并未结束。《各行其是》中的戏中戏却是从一开始便上演了。剧院门口的报童、观众、剧作家的支持者与反对者、戏剧评论家、戏剧导演等人都参与了这场演出。《哈姆莱特》是在舞台上再设一个舞台,而《各行其是》则是将整个剧场、甚至是剧场外的环境当作了第一层台,传统的舞台则是戏中戏的舞台。

因而这部戏会有许多旁逸斜出的部分,主线剧情被观众以及原型人物打断,以至于在第二幕结尾时,剧团导演通知观众:“由于第二幕结束后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意外,第三幕已经无法演出了。”尽管如此,《各行其是》的故事还是格外精彩的。在戏中戏开始时,一位瘦高小伙与一位老人在讨论“自己的观点”的问题,在他们的讨论中,人的观点会不断变化。而这也为后面的剧情做好了预告,读者将看到,戏中戏的主要角色们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观点,从而制造出种种滑稽的场面,在那些时候,人们仿佛不再是自己。

尽管《各行其是》的形式看起来是如此地“自然”,然而它终归是出自皮兰德娄笔下,是一出被人为控制的“自然”演出。这种悖论的方式在《今晚即兴演出》中更为凸显。

《今晚即兴演出》中的导演一角在长篇大论中认为,文字作品写出之后要想获得生命,必须得由导演来赋予。导演才是一出戏剧的作者。然而在这场演出中,我们看到演员们都各有各的想法,而演出是在导演与演员的角力中才完成的。导演向观众给观众的承诺并没有完成。

然而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其实是在读到这些情景的时候,才知道这出戏剧的导演才是写下这些文字的那个人,导演、演员只是文字作者赋予他们某种生命的一个角色,并不能成为真正的作者,也不能真正地即兴演出。甚至可以说,剧本中的观众实则是配合演出的演员,戏中戏终归难以将读者包括进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