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群众路线大家谈读后感精选

群众路线大家谈读后感精选

《群众路线大家谈》是一本由金冲及顾问 / 李朱选编著作,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0.00,页数:33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群众路线大家谈》读后感(一):群众路线教育最权威的参考书;群众路线工作中最值得学习的读写用书

群众路线教育最权威的参考书;群众路线工作中最值得学习的读写用书。

《群众路线大家谈》一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各级领导干部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群众路线的来龙去脉及时代发展。书中每篇论文,分别附上了专门为此书写的“作者感想”,集中谈了对群众路线的含义及文章发表前后的反响。

《群众路线大家谈》读后感(二):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

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全部论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些论述,是向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有力的教材;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完成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各项任务,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工作路线。

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就有着对劳苦大众的深厚感情,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当他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后,他的朴素的思想感情逐步升华成为理性的观念,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总结出一套比较完备的关于群众路线的科学理论、政策和方法,大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毛泽东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研究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特别是总结了他自己几十年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而得出的结论。这本来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却被有的人轻率地加以否定。这是必须加以澄清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群众路线大家谈》读后感(三):以专家眼光解读群众路线来龙去脉及时代发展

在当前这样一个转型时期,仇富、恨官的情绪在普通大众中处于一点即燃的状态。能够引起公众“仇富恨官”情绪的因素非常多,来自“富”“官”者的一句话或一个举动、一则新闻报道甚至因为驾驶着一辆豪车,都会成为触发公众“仇富恨官”情绪的导火索。引起公众“仇富恨官”的原因不局限于来自“富”“官”者的负面信息,一些关于富人被敲诈、绑架甚至杀害的报道也会引来不少网民的拍手称快。可以说,几乎一切有关“富”“官”的信息都能引起公众中“仇富恨官”情绪的产生。于我,我觉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下很多官员早就把群众思想抛在脑后,更有甚者,更是以谋求私利为工作的中心。

正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这项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在全党全社会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之,“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之一,是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党,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由著名党史专家、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副主任金冲及主编的《群众路线大家谈》,以改革开放以来公开发表的3500篇论文为基础,精心挑选出23篇辑录成书。文章作者包括逄先知、李君如、有林、沈宝祥、傅政华、王绍光等23位专家学者政要,一起为各级领导干部解读群众路线的真正含义。这肯定将有助于各级领导干部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群众路线的来龙去脉及时代发展。而且,书中每篇论文,分别附上了专门为此书写的“作者感想”,集中谈了对群众路线的含义及文章发表前后的反响,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

此外,书的另一个特色是将“群众路线”与具体工作联系起来进行运用和阐述,如北京市公安局局子傅政华“关于公安机关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认识与思考”;也有普通学者对此的理论思考,如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绍光所言“群众路线无疑是一种工作方法,但如果仅仅这么看,就低估了群众路线的意义。群众路线实际上是中国对民主理念与制度建设最具创意的贡献。群众路线着眼于干群关系,关注如何促使各级党政干部与普通老百姓持续地互动,并在互动中培植群众观点、倾听群众呼声、汲取群众智慧。”

这样的一些文字,可能很多人觉得只是笑谈甚至是天方夜谭。但是,任何一个良善观念的落地、生根、发芽,都是靠点滴的进步所组成的。在我看来,民众并不“仇富”,他们反对的是“不仁”;民众也不“仇官”,他们反对的是“不正”。为官不正,为富不仁,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而恻隐之心和不忍之心,也才是应该不断强调、宣传和肯定的。

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我们普通大众能真正团结一心为自己的利益据理立言,那么,那些贪官污吏的个体行为必将淹没在人民大众的汪洋中。冲此,这本书都值得看一看,贪官们感到害臊的“群众路线”,我们检起来,狠狠地砸向为富不仁、台湾腐败分子,用“群众路线”的大刀向他们头上砍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