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那个苹果也很好读后感摘抄

那个苹果也很好读后感摘抄

《那个苹果也很好》是一本由栾颖新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个苹果也很好》读后感(一):与你分享美味的苹果

关注栗子几年了,很喜欢看她写的东西。某天她在广播里说要出随笔集了,我好开心呀,一直默默期待着。这次买了两本,与好朋友一起分享美味的“苹果”。

读最后一篇《那个苹果也很好》时栗子提到了翻转苹果挞,我记起之前在一册《日々》里读到的和翻转苹果挞相关的文章,十分可爱,想要贴在这里。

(^_^)v

《那个苹果也很好》读后感(二):回到那颗苹果树

读这本书,想象和一位朋友聚会。一间暖色灯光笼罩下的屋子,四平八稳的方桌上并没有酒精饮料,只有一些精致的糕点;一人高距离稍远坐落不高不矮的书架,拆封的书籍或新或旧随意安置在其上;除此之外,就只一段舒缓的小提琴曲填满了房间剩余的空白。和友人坐在桌前相邻的两边,或分享或倾诉,你耐心地听她向你讲述这段时间的经历。语言生活而内容新鲜,这是我对这本书整体上的印象,一本读起来很放松的书。

散文、日记,围绕着作者在巴黎居住和日本旅行的生活展开。一个人在异国总要遭遇不少麻烦事,书中也描述了不少。而在文字里你听不到太多抱怨的声音,更多地,是解决和应对,给人很安心的感受。读这些生命力量的文字,很容易感同身受地体会那些异国见闻,也开阔眼界,破除不少成见。

作者应该是一个很细腻的人,讲述的故事总是很有细节。譬如在回忆一段被插队的经历时,她写道“她直接站到了我的右前方斜角45度的位置”。这样有细节的故事总是让人更能感同身受的。

比起一般随笔的松散,这本书存在一个将它的内容整合起来的力量。细读这本书的每个章节和篇目,他们明或暗地指向一个统一的主题,而这个强有力的粘合剂本身则是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所在。

“跟大多数苹果不一样大,也可以有很好的滋味。这是属于苹果的自由。接受真实的自己,你可以比苹果更自由。”这是写在封面上、书名上方偏左的一小段文字。

那个苹果也很好,一个关于自我的主题,不禁让笔者联想到弗洛伊德的理论。弗洛伊德在他精神分析的理论中描述潜意识的存在,认为潜意识才占据了意识的更大份额,其中充满了被潜抑的思想。这些思想,它们并不是主动隐藏起来,而是迫于外界的压力——道德、规章或其他的限制所不得不被潜藏下去,而这一过程总是不可见的。换而言之,人们总是在不自觉中丢失了自己原初的想法。在意识产生以前,我们早已不是我们自己了。

接纳自我,首先要认识自我。我们与他人一同生活在这个社会,身边充斥着已被占据和建构的理念,潜移默化地进入我们的头脑。这些东西有一些被吸收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有些则像病毒潜藏起来,成为规训或教条。作者在学习法语时,被语法书和文学作品中法语的礼貌用辞限制,不能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也曾被人评价说话老气。而发现自己的表达被捆束之后,她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法语。“就像说东北话一样大声”,书中这样半自嘲的写着。

同自我对话,同自我和解,最后同自我一同前行。作者在书中记叙了一段物质和精神上都很漫长的旅行。希望每个读过此书的读者,最终都能找到通往自我自由的道路。这是属于“我”的自由。

不是每个苹果都能像砸中牛顿脑袋的那颗一样有在他人眼里的所谓“价值”。而那些因为品相不好被放在次等品广告牌下的,又何没有经历过在果树上无数个日夜的日晒雨淋呢?

《那个苹果也很好》读后感(三):属于“苹果”的自由

这是作者栾颖新在巴黎读博时的生活随笔集,作者将在巴黎感受到的自由、随性与温暖都书写记录下来,给我们分享她在巴黎学会的自由。

初看这本书的标题,我感觉特别新奇有趣,想着“那个苹果”是指什么苹果呢?当我读到这本书的最后一篇随笔《那个苹果也很好》时,疑惑终于解开。这是作者写自己在日本的一次旅行经历,她在旅途中去了著名苹果产地——青森,她走进商店,想要买以前吃过的叫“星星的金币”的品种,却已经没有货了。她将目光投向特价苹果篮,那些苹果没有烂掉,也没有受伤,作者不明白为什么它们被贴上了“次等品”的标签,而店员回答道:“其实有的苹果被归为次等品是因为它们跟其他的苹果长得不一样大,每个品种的苹果大小也是有要求的,摆在货架上的要一样大才行。”后来作者在京都和朋友枕书见面,她感叹道:“那个苹果也很好啊!却要被贴上次等品的标签。”这就是这本随笔标题的由来了。作者为那些被归为次等品的苹果愤愤不平,明明它们味道也很好,她说她想做一个自由的人,不焦虑自己的外表是否符合可爱的定义,做自然状态的自己。我很喜欢这样的生活态度,我们不应该总活在别人的眼光中,用同样的标准规训自己,而是应该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不与他人作比较,每一个人都很好。就像苹果一样,这世界上可以有长成各种各样的苹果,不论它们的外表多么不同,它们都有很好的滋味。

围绕着“那个苹果也很好”,围绕着自由,作者讲述了一系列在巴黎的生活感受,分享她体验和学习到的自由。作者去巴黎读博,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首先的问题当然是语言,作者在去巴黎之前已经学会法语了,但是她发现学的语言与日常交流使用的语言仍有一定差距,她可以用法语写一篇论文,但是在食堂却连自己想吃的东西都没有点到,于是她重塑着自己的日常表达,倾听着周围的一切。有了许多次被插队的不愉快经历之后,她忽然明白了这么多年学的法语是一种教材里的法语,又古板又礼貌,和她本身的性格不符,她逐渐改变,要用法语表达她自己的想法,去生气,去不高兴。作者敢问敢质疑的性格让我非常欣赏,她对待语言的态度也给我很多启发:她喜欢带有个人感受的表达,不喜欢用成语,觉得成语就像“尸体”一样。她也喜欢费兰特的《我的天才女友》——许多记者绞尽脑汁想问出费兰特的个人经历,而她顶住压力没有透露,但她在写作中追求真实,她说:“在写作时,我们永远都不能说谎。”

作者写了在法国修道院式宿舍的生活经历、搬家的租房经历,写了她从小到大与电脑的经历,写了疫情之下的生活感想,还与读者分享她生活的智慧——一个人生活就是不断与食物保质期作斗争。作者格外珍惜在购物、排队时与他人偶然发生的对话,在只言片语里了解对方零星的个人历史,得知她与偶然相遇的路人有着共通的经历,与真实的世界产生了互动。她也把这些日常收集记录起来,不断写着她的生活,表达她个人的独特感受。作者内心很温暖,她充满善意地对待身边的人,相信那些善意会变成一种联结,会变成一些绳索,可以拉住那些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

如果你对巴黎感兴趣,如果你向往自由,如果你喜欢作者的大方、随性和温暖,我相信,这本书不会令你失望。读完这本书,我也想和作者一起说:那个苹果也很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