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蛤蟆先生的希望》读后感摘抄

《蛤蟆先生的希望》读后感摘抄

《蛤蟆先生的希望》是一本由罗伯·狄保德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80元,页数:20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蛤蟆先生的希望》读后感(一):你看到了谁?

开始翻到这本书时,感觉是童话之类的书吧。等我去京X网站上看时,发现台版上会注明TA疗法类的。估计是大陆出版商怕出现这个专业术语购买的人会减少吧。

这本书很快地就吸引到我了。蛤蟆先生在书中的挣扎、无助、愤怒。那一刻,就象是我。用点专业术语,就是他者转换成自体了。在我的脑海中涌起各种往事。

这本书对了解TA疗法是很浅显直白的入门书,这点不可否认。同时,我发现:“我及父母都会在这本书中出现!不,这不是一本书,这是我的故事。”

《蛤蟆先生的希望》读后感(二):三种状态:我们要成长到成人状态

1.三种状态。父母状态、儿童状态、成人状态。父母状态是愤怒、说教。儿童状态是无助和责怪,没有力量改变,内心责怪和怨恨父母。成人状态是承担责任,而非责怪。自己有能力去处理和解决问题。或许这方面责任感还是比较强的,做什么事情我愿意去承担责任。另外我不是有些懊恼当时或许应该以更温和的方式去处理二舅妈的事情吗?或许也不全后悔,这种决绝才能真正发泄久处内心的愤怒与怨恨。但是妈和二舅妈也不同,她很多时候的确对我很好,我不想伤害她。或许如果也是决绝的方式,以后会后悔,因为内心还是渴望建立比较亲密的关系,而不是真的决裂。 2.是我们选择了愤怒,选择了悲伤。或者比起“选择”,“条件反射”更恰当。就像常听到的狗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的实验,是因为把铃声和食物关联在一起。而我们小时候形成的条件反射,比如对亲密关系的反应,都是无意识的。或许就像郑爽自己主动要求睡沙发,通过自我惩罚以此引起别人的内疚。而我有时潜意识也是如此。自己的悲伤其实就是选择的,为了告诉别人:“你把我伤的多深啊,我是多么痛苦啊。”

《蛤蟆先生的希望》读后感(三):读后很温暖

《柳林风声》中的蛤蟆靠祖传家产过活,挥霍浪费,追求新鲜事物,结果上当受骗,锒铛入狱,家业被坏人抢走了。但在鼹鼠、老鼠和獾的帮助下,通过自己不畏艰难、执着的精神又把家业夺了回来。并且从此也改掉了胡乱挥霍的坏毛病,改过自新,成为了一只好蛤蟆。

那是一本能打动人心灵深处的书。这本《蛤蟆先生的希望》取材了这个童话,将心理治疗过程运用在动物主角身上,让人愉悦同时不乏领悟其中教育意义。笔触可爱,清新易懂,包含着深邃哲思,让人喜爱。是一本很温暖、很可爱,同时又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一本书。

书中蛤蟆先生讲述它和自己父母之间的出现的问题正是当今社会许多家长关注的问题,“每个人生下来都是王子,却被父母变成青蛙......”写得深刻,文中讲述的交互分析法正是一种有助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好方法。以前总感觉心理治疗是一件很压抑的事情,但是文中介绍的交互分析法却让我改变了这种看法,遇到烦心事时就按照苍鹭老师教的这种方法一步一步帮助自己解决,真是百看不厌啊。

蛤蟆先生最终战胜了自己内心的问题,走出阴霾,变得乐观、宽容、豁达,一本很温暖的书!

《蛤蟆先生的希望》读后感(四):读书笔记 | 不要让愤怒侵扰 是疼痛在发酵 没有人能伤害你 你有选择权利

讲故事 VS 讲道理

可是,蛤蟆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还是朋友的意愿,难道能分清楚吗?人做出一个行为的动机,会是纯粹只是因为某个原因吗?大多数情况都不是吧。

对自己全身心投入一点儿也不容易。

「一生之中 那未知的幸福和富有 别怕期待 别怕拥有 用自己的手 将未知的过程换来结果 终有值得紧握」 ——

《蛤蟆先生的希望》读后感(五):其中的TA概念索引

《蛤蟆先生的希望》是一本关于TA沟通分析的童话小说,其繁体版本封面上就有“TA谘商童话版”的字样。 译自叫做Counselling for Toads的英文版本,它曾经是英国亚马逊网络书店心理咨询类畅销第1名。

这两天我静下心来,再次仔细读完了它,写的非常细腻,文笔和结构都是上乘之作,是台湾译者翻译的,再转成简体,翻译质量很好。值得一看!:-)

这本书很吸引人,里面对于人物个性及心情有很细致的描写,可以一口气看完。

我把其中的TA沟通分析概念和出现那个概念的相应页码行数整理成了一个索引脑图(思维导图),希望能帮助大家从中收获更多。

P代表Page,页码

L代表Line,行数(之所以不用R,Row,是因为P和R太像了,容易混淆)

比如说自我状态概念的引出,是P34L7,就是说,在书中的第34页,第7行

“发生这些事情时你是处于何种状态?”

也可以从这里下载相应的Retina高清晰版本 http://url.cn/TVk4Ul

为什么要用脑图来辅助学习?

“…… 但一直都没有一个系统的归纳,所以学的时候所有的知识点都是零散的,很难记住。我个人觉得作为一个初学者,要先建立起对英语语法的大体框架,并且理解语法之间的元素如何产生功能,这样的学习效率是非常高的。”(摘自《把你的英语用起来》)

脑图就是一个很方便帮助我们建立框架,并理解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的好工具。

我们用这张脑图作为索引或“地图”,把这本书再快速看一回,就能更清晰的把各个概念联系起来,或者说是串起来,所谓connecting the dots,能更好的理解书中的内容。

另外,诚如该书的推荐序一里面说到的,

“由于TA及心理咨询都需要花时间(例如我就用了五年的时间学习TA)去深入了解,因此一般读者读完本书若想要再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易之新医师翻译的《人际沟通分析练习法》(张老师文化出版),对心理咨询及TA会有更完整的了解,当然若能参加一系列的TA训练课程,帮助将会更大。”(《人際溝通分析練習法》,在淘宝上有卖的,新浪爱问上也有,搜一下就可以找到)

“看完本书后,若想深入了解TA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可再参阅黄佩瑛小姐翻译的《人际沟通分析——TA治疗的理论与实务》(张老师文化出版),对临床实务工作会有很大的启发。”

原文: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3723755/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