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野兽必死读后感精选

野兽必死读后感精选

《野兽必死》是一本由[英] 尼古拉斯·布莱克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野兽必死》读后感(一):记录

第一部 雷恩日记——侦探小说家雷恩的儿子马蒂被车撞死——车开进水洼里,推测出当晚为了清洗血迹——从农场主口中得知车上还有一个电影女星——用作家的名字和身份接近肇事者乔治和女星莲娜——居住在乔治家,得知乔治不会游泳,策划划船出行。 第二部分 雷恩和乔治划船出行——乔治道破雷恩的计划——他看到了日记——雷恩只能放弃计划。 第三部分 乔治晚饭后被士的宁毒死——药瓶失踪(莲娜拿走药品,菲尔隐藏?)——为什么乔治最后关头才把雷恩底细说出来?——菲尔说出藏药瓶的地方——乔治并不恐高?他爬到过屋顶取树,日记说谎还是乔治说谎?什么目的?—— 家族血统?开始调查老夫人的丈夫拉特利,找到文翰上将(雷恩有点不喜欢)——得知拉特利不是战死,而且受不了战争最后被关进了疯人院。 第四部分 解答篇:无法确认乔治是凶手,雷恩引诱乔治查看自己的日记,并且设计了划船出行,通过乔治的反应来确认他是不是凶手。

《野兽必死》读后感(二):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CWA百大作品第81位,奈杰尔.斯特兰奇韦斯系列第四作,手记流侦探小说的先驱(新本格名作《为了赖子》明显是对此书的致敬),在下觉得此书整体上佳,不过还没达到神作的地步,只能说是尚算佳作吧。 小说从某作家的笔记开始:此人妻子早逝,与儿子相依为命。某日其子遭遇车祸不幸身亡,肇事者逃逸无踪,该男立誓为子复仇。经多方打探,该男确实找到了疑犯,并利用某女(话说这女孩到底多大年龄,一开始看描述在下还以为二十出头,然后一看其妹妹都结婚15年了)接近了对方,不想...... 看完让在下发表感想的话,那就是正经人谁写日记啊?!特别是自己的犯罪日记?!不过考虑到成书年代,作者无疑又为侦探小说界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继新星出版此书之后,今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也就是出版故事会那个)将推出作家笔下名探系列的全集(毕竟书今年已经公版了),个人是挺有兴趣的,特别是第二部男主侦探和其老婆相遇的故事,据原版大佬们说这本水平比《野兽必死》更佳。

《野兽必死》读后感(三):“桂冠诗人”的推理小说(无泄底)

作者塞西尔·戴-刘易斯是英国现代的著名诗人,他在1968年成为英国的“桂冠诗人”,直至去世。

对于大众来说,塞西尔其中一个儿子可能比他本人,更为人所熟知,是英国著名演员丹尼尔·戴-刘易斯。年轻读者对丹尼尔的印象,可能是2012年出演斯皮尔伯格的传记电影《林肯》,狂揽了包括奥斯卡、金球奖最佳男主角等在内的诸多奖项。

因为生活拮据,塞西尔化名尼古拉斯·布莱克开始创作推理小说,并在1935出版了「奈杰尔·斯特兰奇韦斯系列」的第一部作品。

彼时,正处于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同在英国、敲开“黄金时代”大门的阿婆,正处于创作的巅峰时期,并于前一年出版了神作《东方快车谋杀案》。女王脚下,杀入推理小说市场并占据一席之地,可以料想并不容易。

《野兽必死》的原作出版于1938年,是「奈杰尔·斯特兰奇韦斯系列」十六部作品中的第四部,算是塞西尔的早期作品了。

本书先后两次被改编成电影,片源相对容易寻到的是1969年法国上映的那部。

2021年还被改编成了英剧,也通常被翻译成《恶徒必死》。英剧中的关键人物成了女性,名字从与我同名的Frank变成了Frances。值得一提的是,反派乔治的扮演者,正是《大侦探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中莫里亚蒂的扮演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下。

因为作者的“诗人”身份,书中对经典的引用随处可见,包括莎士比亚、济慈、布朗宁、威廉·布莱克等等等。

就连书名,书末交代了也取自勃拉姆斯《四首严肃的歌》中对《传道书》的解释。

出版社宣传中提到的,钱钟书和博尔赫斯对本书的偏爱,应该也和作者的“诗人”身份不无关系。

本书的风格,带有浓烈的“黄金时代”特点。故事发生在英国乡村,主线是一个父亲痛失爱子后的复仇故事。谜面也很别出心裁,在复仇前夕目标告知他已识破了他的想法,正当他准备放弃时,目标却真的死于非命。

开篇是第一人称形式的“日记”。

推理小说中的“日记”或“手记”很常见,通常也值得引起警惕,除了是一种叙述方式——当然同其他叙述一样会包含伏笔和线索,同时还有可能是诡计的一部分,比较典型的例如东野老师的《恶意》。

本书的“日记”,看起来倒是波澜不惊,相对平淡。但其实从一开始就有一悬念:计划杀人者为何要把想法写到日记中?如果只是作为一个宣泄负面情绪的出口,那为何又要随身携带、而不是深藏起来?

看上去日记的主人,并没有认识到日记被发现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因此如果解释起来不是那么牵强和理想化,日记必定有其动机或目的。因此当日记指向本书“核心诡计”时,毫不意外。

开篇对凶手身份的推理,差强人意。但感觉作者应该用更多的笔墨去强化和稳固推理的前提,让结果更加可信。这也是全书为数不多的几处推理之一,后文还有三两处。

前半部分,情节的发展虽然过于理想化,但也颇为有趣。情节推进更多靠的是叙述,而不是推理。

诡计方面,犯罪手法非常直白,无甚可说。重点还是在于标准的whodunit,以及与诡计相关的“动机”。

与奎因的“逻辑流”截然不同,本书推理以及叙述,重在分析人物心理。例如上文提到的推理部分,是用凶手的视角换位思考,这也是推理中很常见的方式。包括案发后对多个嫌疑人的动机及可行性分析,有点“心证”的影子。

总体来说,作为一部“黄金时代”的作品,还算不错,但也仅此而已。

繁体中文版的翻译不甚出彩,有些俚语甚至直接就按照字面意思直译了。简中版翻译要好上不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