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清华国学人物小传:四大导师及梁漱溟、李济》读后感100字

《清华国学人物小传:四大导师及梁漱溟、李济》是一本由陈来 主编,高海波、赵金刚 副主编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清华国学人物小传:四大导师及梁漱溟、李济》读后感(一):探国学之渊,解国学之源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在四年的历程中,大师汇聚,成果瞩目。 在当时,清华国学研究院几位导师的研究代表中国国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它的辉煌与影响力奠定了清华初期的学术声誉。清华大学以“学术第一、讲学自由、兼容并包”的治学精神,开创了清华大学早期人文研究的黄金时代。 同时以国学研院为平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国学研究人才,为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做出独特贡献。清华的国学成就,成为近现代国学研究的一面旗帜。 《清华国学人物小传》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及梁漱溟、李济为传主,介绍他们的生平、贡献以及与清华的关系。 一、梁启超 梁启超不但重视国学教育,还重视人格教育,他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成就了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梁先生认为,先做人,再做学问,他对清华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他不但自己担任清华的教授,还把三个儿子送进清华读书。 他曾告诉学生,学校是个“社会”,与朋友如何相处,怎样待人接物,都可用力磨炼人格。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言传身教的熏陶去感染学生:“对于诸同学,我不敢说有人格上的感化,不过我总想努力,令不至于有若干恶影响到诸同学。诸同学天天看我的起居,谈笑,各种琐屑的生活,或者也可以供我同学们相当的暗示和模范。” 他希望教育出一批具有道德人格的知识分子,从而去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他的治学思想与大学“修身以治世”的理念一致。 1920年,他任清华讲师,讲授国学小史,著《墨经校释》,在清华国学院时期著述甚多,《中国文化史——社会组织篇》《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儒家哲学》等。 二、王国维 王国维一生学术几变,他曾被追认为文学革命的先驱,新史学的开山人物,史料建设派、释古派和清华学派等。 王国维辛亥革命后东渡,专习经史小学,归国后继续深入,在甲骨文与殷商史等领域成就卓著。1925年,他到清华执教,个人学术研究转入治蒙古史和西北地理。同时致力于金石文献考释。 他强调教育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也就是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王国维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介绍、引进康德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他主张用外来的哲学观念,来解释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性”“理”“命”问题,王国维认为“性”只能在经验的范围内讨论,超出经验的范围则不可知;先于经验去观察“性”,会出现二律背反。性善论与性恶论都属于一元论主张,会陷入二律背反境地,所以其争论是无益的。 王国维的《原命》一文宣传了叔本华的因果律,为生命受幻影支配的悲观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引进西方美学理论的学者,他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将美学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对通俗文学的关注,主要表现在词、曲、小说的研究上。 王国维在历史文献方面的研究,主要在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勘等古典文献学,甲骨学,金石学,简版学,敦煌学,上古史和西北史地的研究。 三、陈寅恪 陈寅恪是个博学多才之大师。季羡林感慨,他涉猎的语种多到“泛滥无涯”,英、法、德、俄等,小到地方语言。 清华大学主任吴宓说过,他是全中国最为博学之人。傅斯年也曾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 日本史学家被捧为“太阳”般的白鸟库吉遇到中亚疑难问题,请教柏林大学名教授,他们回信说应向陈寅恪请教。白鸟库吉说,若没有陈寅恪,他的疑问到死也弄不明白。 陈寅恪在哈弗、柏林、巴黎等名校留学16年,柏林大学、巴黎大学诸多教授对陈寅恪推崇备至。 陈寅恪的课在清华大学深受大家的喜爱。 国研院主任吴宓更是风雨无阻,从没缺过一节课,清华文学院教授朱自清和北大德国汉学家钢和素,也是经常前来听课。 陈寅恪认为救国经世必以精神学问为根基,过多地专注于功利治学,最终物欲横流,道义沦丧。 1937年以后,他遭受失明膑足之难,但丝毫没有影响他继续写作。 写在最后: 《清华国学人物小传》还介绍早期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梁漱溟,语言学大师赵元任,清华特别讲师李济…… 本书的研究建立在翔实的材料与扎实的研究基础之上,是国学爱好者、清华校史研究者、清华校友和在校师生了解清华国学传统的一扇窗。 这些大师们在各自领域深耕,他们严谨治学的精神不仅照亮着清华的国学院,也照亮着整个国学界。

清华国学人物小传:四大导师及梁漱溟、李济

评价人数不足

陈来 主编,高海波、赵金刚 副主编 / 2022 /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国学人物小传:四大导师及梁漱溟、李济》读后感(二):清华国学背后的大儒们

有很长一段时间,对国学两个字,没有一点点概念。

那个时候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国学就是研究中国的学科。

长大之后才感受到自己对于传统思想的孤陋寡闻。

其实接触国学很早很早,只是脑海中,并不能将它作为一个学科来看待,更多的像是一种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给每一个人。

初中的时候,就喜欢翻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那本书的封面设计很美,书的内页用纸也很好,拿在手里有一种不一样的幸福感。

在中考前夕,我常常躲在被窝里看,读到他关于境界的三层理解的时候懵懵懂懂,但那个时候脑海中在想能写出这样的句子的人,应该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吧。

而现在才知道,那个时候阅读的,就是国学。

国学,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历史中点点滴滴积累所得。从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和学说,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这些内容太过庞杂。现在我们逐步认识到古人的智慧的渊源深厚。这就是国学的力量,可以说文化自信的根本就是国学的发展。

而《清华国学人物小传》是记录那些在国学成为一个真正的正统学科过程中做出的努力的一些人。

大家现在都基本上知道北京大学国学院在国学研究中的地位,但很少有人知道,清华在早期国学研究中做出的杰出的贡献。

在经历过西学东之后,具有反思能力的国人们已经开始清醒,泱泱大国,有无数的文化瑰宝等着人们去挖掘,我们不能一味的崇洋媚外,而是要学习西方之长处,结合我们自己的文化底蕴,开启一个新文化。

之后清华国学院成立。主任是吴宓,自那之后,清华开启了国学研究的新时代。

这本书中讲述了清华国学院的几个传奇性人物,有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梁漱溟、李济。

维新变法以来,梁启超在国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为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旁人认为他已经因为变法的问题远离政治中心的时候,其实他自己知道,他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角度来思考中国的成长。“我们中国文化,比世界各国并无逊色。那一般沉醉西风,说中国一无所有的人,自属浅薄可笑。”

自那之后,人们认为政治趋于保守的梁启超开始了自己的新的思考。

书中还对他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描述,让我了解到了一个有别于我内心中想象的梁启超,可以说是更有人格魅力的梁启超。一个博学的国学家,在上课期间大段大段的背诵,知识面之光,无人能及。同时他又是一个对所知内容高度理解的人,在引典背诵中饱含情绪,很难想象,这样有人格魅力的个体的课堂该是多么生动有趣。

书中描绘到梁实秋关于梁启超讲古乐府《箜篌引》的画面:“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一个个子不高的小老头,衣着简朴,将自己所理解的、所感受到的、在课堂中表露无遗。

至今,人们对于国学的态度依旧不是很明朗。说起这个话题,有太多的人认为是守旧、是古板、是呆滞。但正如每一代国学人内心中的画面一样,无论这个世界是如何变化的,坚守自己内心中的那个信念。当我们彼此之间不认同,信念遭到摧毁崩塌之际,那大不了不与之相同。这些个体高度的内心自尊感,让这些人有一些悲情的色彩在其中。就比如投湖自尽的王国维、比如出走清华的陈寅恪。

这不是守旧,这是个体所具有的高度的精神人格。

而这些恰恰是一些国人所缺失的。

如今再看书中的这些民国时期的国学家,我想,从这本书中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知识广博。除了这些之外,他们对于时代变革后如何从自身出发拯救也是有很强的思想性。学国学,可能学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更多的是一种祖先留下来的,有意义的文化,这种文化饱含个人的修养,追求完美的道德素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

我们阅读他人故事命运的过程中,能否受到一点点启发呢?在这个浮躁的世界,在这个文化冲击繁杂的世界,在这个需要安静下来读一本书的世界。

《清华国学人物小传:四大导师及梁漱溟、李济》读后感(三):何以先生:观清华国学人物小传-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成立于1925年的清华大学国学院就是这样一处大师汇聚之所。时任教授为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讲师为李济,主任吴宓,其后梁漱溟也曾在此讲学。在其四年的办学研究中,培养了70多位学有专长的国学人才,为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这本《清华国学人物小传:四大导师及梁漱溟、李济》以每人一章的形式,讲述诸位先生的学术成就以及和清华国学院的渊源。

国学院主任吴宓先生曾强调,“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而研究之道,尤注重正确精密之方法,并取材于欧美学者研究东方语言及中国文化之成绩,此又本校研究院之异于国内之研究国学者也。”

左起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

梁启超:“文献的学问”和“德性的学问”,

起点是1917年底梁启超偕同蒋百里、丁文江、张君劢等人经过欧洲游历,开始重新评估中国固有文化和教育。

在他心中科学的教育方法是,治国学应遵循“文献的学问”和“德性的学问”,既做学问也做人,在梁先生看来,人格修养不仅是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国学里头最重要的一部分”

梁启超与清华渊源颇深。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自在清华的演讲。

在清华的讲堂上,他的讲述酣畅淋漓,别具感染力。我辈在从梁实秋众多学生的描述中神往之。

学术上,除了史学,还有《桃花扇》和辛弃疾的研究,唱桃花扇动情处涕泪横流,他是一个容易表露真实情感的人

“清华国学院代表了近代国学研究的最高成就,其关键人物正是梁启超。”

王国维:新史学开山人

对于王国维先生最熟悉的可能就是三种境界说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王国维美学思想影响最大的。

同时王国维还是新史学开山人物,“甲骨四堂”和清华“四大导师”,中国近代学术史上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师,他“少年才气骏发,中年蓬勃外烁,晚年大器宏深”

《<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史》古典文献学、甲骨学、敦煌学等都有非凡成就。

陈寅恪:教授之教授

陈寅恪先生身形瘦削,也不高大,但双目深邃而有神采,鼻梁高挺,在清华园中被学生认作甘地式的人物。周一良曾说,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陈寅恪先生,即“儒生思想、诗人气质、史家学术”。

陈寅恪倡以“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为根基。”

他是学生眼中的“教授之教授”,对自己严格要求。

陈寅恪曾言:“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娶妻不如人,又何耻之有? “他一生坚持的核心理念是儒学中最精粹的义理,不仅在心理上认同儒家,而且在行为上践行儒学。”

赵元任:通才的汉语语言之父

赵元任先生是通才教育的典范,他极具语言学天赋。对中国语音学有贡献,在方言调查研究领域有杰出成就。1925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后,年仅26岁的赵元任先生被聘为清华国学导师。“赵元任最先使用国际音标记录汉语方言,语音分析深入细致,并能联系古代音韵观察汉语的古今变化,使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得到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各地声韵调和词语的异同都用表格的形式表示,便于对照,一目了然。”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

梁漱溟先生被誉为“最后一个大儒”。梁漱溟一生坚持的最著名的思想学说是中、西、印文化三路向说。他和清华的渊源也和梁启超先生有关。1927年1月18日日清华国学研究院举行第七次教务会议,由梅贻琦主持,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四教授到会。梁启超提出请梁漱溟到校做演讲,后聘为专任讲师,执教一学期。

李济:把现代考古学带入中国

李济先生早年是清华学校毕业生,归国后又担任清华国学院人类学讲师。时值梁启超希望清华能开现代考古学的课程,于是国学院聘请李济当学院讲师,所以也有他是清华国学院五大导师的说法。

第一位独立挖掘考古遗址的中国学者、主持安阳殷墟的发掘是确立他在中国考古学地位,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

从小传的字里行间看诸位先生之风采,学人学风,高山仰止,此处是忆清华国学传承,更是期待国学研究的发展薪火相传。

一部好书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这部书就仿佛置身于庭前席下,听诸位先生高谈阔论!

心驰神往的群星闪耀国学之地,若要了解更多前辈先贤的学人生涯往事,尽在此小传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